清晨,公鸡扬起头颅,发出高昂的啼鸣,唤醒熟睡中的人们。
吴小满穿好衣服,伸了伸懒腰,到院中打水洗脸。
洗完脸,他将水端出门,浇在门口的菜地上,然后到灶房开始做饭。
今日早餐他准备煮玉米糁汤,烧水的工夫,出门拽几把小葱,弄些面糊,做几个煎饼。
等水开后,将玉米糁下进去,再将洗好的鸡蛋一起放进去煮。
何平、刘大河、周小毛也起床了,他们起来就拿起铁锨,一人去鸡圈铲鸡粪,一人去牛棚铲牛粪,一人去猪圈铲猪粪。
鸡粪最少,铲鸡粪的人铲完后会去帮另外两人。
他们每日早晚两次及时清理牲口粪便,养鸡和养猪都得时刻保持鸡圈和猪圈的干净,不然鸡和猪都容易得病,人接触多了也会得病。
天光乍亮,李浔也早早起床。此时屋内还有些昏暗,他拿起桌上的书本,搬了凳子坐在院中背书。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他已经了解了五经的大致内容。
《诗经》305篇诗歌分《风》《雅》《颂》,篇幅短,语言易懂。《礼记》九万余字,内容庞杂,含《大学》《中庸》,考题多。《春秋》记载春秋时期242年历史事件,多考《左传》,取巧可选。《尚书》文字佶屈聱牙,争议多,无师承不可选,但考题范围固定,多出《尧典》《洪范》。《周易》需精通卦变,非天赋者慎选。
李浔在《诗经》《礼记》之间徘徊,最后结合柳白建议,考虑到柳白也专攻《礼记》,他便也选择《礼记》作为本经。
每日早晨,他都会先背诵《礼记》,背过柳白先生教的内容后,他会继续往后背诵,如此以后理解时更容易。
《礼记》字数多,但好在他记性不错,不怕背诵的内容。
背过《礼记》,还得温习四书中的内容,不能学了《礼记》丢了四书。
饭快要做成时,李水连和李水心起床了,他们洗了脸后,就会到灶房看今日早上吃什么,然后和大黄大黑玩耍。
饭做成时,吴小满盛饭,李水连蹦蹦跳跳去叫何月起床,等她起床后,大家一起吃饭。
刘大河、周小毛、何平也收拾好了粪便,洗手过来吃饭。刘大河、周小毛一般不和吴小满他们做在一起吃,他们会端着自己的饭到另外的桌子。
今日早饭依旧每人一个鸡蛋,刘大河和周小毛都觉得在这里做长工饭食比家里还好,不仅隔日有鸡蛋,时不时还能吃上肉。他们这两个月虽然活干的不少,但也长壮实了不少。
家里有鸡,鸡蛋吃起来不心疼,李浔三兄妹刚来时都很瘦,因此吴小满每日都会给他们煮一个鸡蛋,到如今已经成习惯,其他的大人都是隔日一个鸡蛋。
这段时间吃的好,李水连和李水心都长了肉,脸上也白了一些,肉呼呼的,加上本身五官就好看,看着更赏心悦目。
吴小满每次看着长了肉的两个小孩儿,都很欣慰,打心眼里高兴。
只是转头看到李浔,他又皱眉。
这小孩儿也不知道咋回事,明明每顿也吃的不少,但就是不长肉,还是瘦长一条,吴小满都觉得小孩儿可能光长脑子了,每天背那么多书。他自己每天学几个字都觉得费劲。
唯一欣慰的事,这小孩儿应该长了点儿身高。之所以说应该,是和他娘亲比,站在他面前还是矮了一个头,因为他才十七岁,今年也长高了一点。
吃过饭,吴小满对众人道:“娘,你收拾碗筷,让刘大哥和小毛帮忙煮猪食,我和小平去镇上买豆渣!小浔,你也收拾下,今日做牛车去私塾。”
前两日,朱安家的四头猪也拉回来了,和另外六头个头有差别,放在一起不好养,他们四头单独一个猪圈。
十头猪养了半个月,如今都成活了,这放在谁家都值得村里人说道好久。毕竟许多人家第一次养猪,都有养死的。
不过等他们来看吴小满每日给猪喂的猪食后,个个都觉得他将十头猪全都养活也是应该的。
两三个月的猪仔,断奶时间不久,吴小满养猪十分精细,每顿猪食都煮的小米、麦麸和猪草,猪草放的还比较少,主要以小米、麦麸为主。
小米自家吃都得省着吃,谁家舍得拿去喂猪,简直是浪费粮食!
吴小满可不觉得浪费,他之所以这样喂,是他外公教他的。何田以前给人家当长工,那户主人家就是这样喂猪仔的,当时他也觉得浪费,但后来他也发现这样喂猪仔基本都能养大,并且以后还壮实。
如今半个月过去,猪仔都适应了,小米能慢慢减少,增加麦麸和猪草的量。
不过家里的麦麸除了喂猪,还得喂鸡喂牛,用不了多久,吴小满便和何月商量,去豆腐坊买些豆渣回来喂养他们。
-
牛车行至私塾门口,何平扯了扯缰绳,大黄牛听话停下。
李浔跳下牛车,看着牛车转向,目送吴小满何平离开后,方转身进入私塾。
刚跨进大门,就被三个同窗拦住了去路。李浔没理他们,绕过三人往前走,三人不爽,重新拦住他。
“哟,这不是我们柳夫子最爱的学生李浔吗?仗着自己读书好,都不将我们放在眼里,真是好生神气啊!”
“周少爷,他学习再好有什么用,不还是个倒插门的。为了几个钱,就去做赘婿!连自家祖宗是谁都不认了!”
“没骨气,真是丢了我们读书人的脸,要我说朝廷就不应该让赘婿考功名。”
这话李浔都听腻了。刚开始他心里还会难受,不过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只能将苦闷往肚里咽。
但每次回家,面对吴小满的关心和弟弟妹妹的笑容,他便觉得这一切都没有什么,自己想开了。如今听到这话,他的心里已经没有任何波澜。
面前这三人分别是周宝仁、冯元、宋通,都是十六七岁的年纪。周宝仁应是富家公子,衣着华丽,腰间带着玉佩,另外两人是他的跟班,唯他马首是瞻。
李浔不知道他和周宝仁的矛盾从何而来,刚入尚学塾时还好好的,没几日这人就处处找他麻烦。
李浔没给他们一个眼神,绕过几人想快步离开。以往都是如此,他们在私塾也不敢拿他怎么样,闹一会儿觉得没意思就走了。
周宝仁见李浔不理他,想到刚才门口看到的一幕,眼珠一转:“刚才送你来的就是让你倒插门的哥儿吧?长的真好看啊,比窑子里的哥儿好看多了,怪不得不巴巴地倒插门呢。可惜了,就是一股穷酸味!”
李浔脚步顿了一下,面无表情看向周宝仁。
周宝仁看着李浔怪笑,继续叭叭:“你这年纪,知道怎么伺候夫郎吗?怕是物件都不中用吧?听说他家招了好几个长工,都是年轻力壮,像刚才赶车那人,看着就比你中用,他是不是一天一个?即使这样,你这个倒插门的也不敢吭声吧!”
冯元、宋通也在一旁哈哈大笑。
即使李浔未通人事,他说的这么直白,李浔也听懂了他的言下之意。李浔捏紧拳头,瞪着周宝仁:“你住嘴!你以为谁都和你一样污秽!”
他可是时常听到这几人说下学后要去窑子,刚开始他还不知道这时什么地方,后来还是柳师兄告诉他,让他好好学习,不要学这几人。
周宝仁:“我污秽?怎么我说错了,就他一个哥儿,真以为自己有能耐?还不是靠他那一副身体,不然那几个长工能听他的?……”
李浔双眼通红,他怎么能……他怎么能这样污蔑小满哥!明明小满是那样好一个人!
他读书费钱,小满哥就辛苦养猪挣钱!弟弟妹妹跟着他过来,年纪小干不了什么,小满哥也从来不会嫌弃,还每日给他们吃鸡蛋,给他们做新衣服。
虽然只一起生活了短短两个月,但他能想起的都是小满哥对他们的好!
父母去世后,家里一切重担都压在他身上,也就这两个月,他又觉得自己像个孩子,只因为小满哥将他的重担接了过去。
弟弟妹妹如今笑容越来越多,要不是小满哥,他们兄妹三人如今还不知道是什么光景!
听着周宝宁张嘴闭嘴就是诋毁,李浔只想让他闭嘴,他攥紧拳头直接朝着那张嘴打了过去,趁着周宝仁不防备,连着打了他好几下。
周宝仁后退捂住脸:“李浔,你竟敢打我!”从小到大,连父母都舍不得打他,他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
周宝仁看着还没反应过来的跟班:“你们愣着干什么!快上!打死他!打死他!竟然敢打我!真是活的不耐烦了!”
冯元、宋通立马就上前和李浔扭打起来,他们比李浔长的高,李浔打不过。但李浔干农活力气不小,加上他不要命的打发,两人也没占到多大便宜。
许久之后,两人将李浔按倒在地,扯到周宝仁面前让他处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望水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