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们听了之后,再一次感叹罗高华的眼光就是独特。
整个乌山县八一年才开始分产到户,而罗高华在那个时候,居然就想到了要创办农场。
当时所有人都想着分产,然后自己干自己的,而罗高华却反其道而行之,居然想要再次被人聚集起来,干集体的工作,不过,他实行的不是那种平均制,而是采取了多劳多得的制度。
更重要的是,村民们每个月都能拿到工资!
也就是见到活钱!
以前的集体制,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到活钱,很多时候都要等年底才能分到粮食和钱财。要是这一年的年景不好,村民们就有可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却是颗粒无收!
而跟着罗高华干事,却能旱涝保收。不管年景如何,他都会照常发工资。
这就是对村民最大的吸引力。
林书记则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高华,你这么做,就不怕有人说你是开历史的倒车?还有,你那个时候就开始创办农场,就没想过亏本的事情吗?”
罗高华微微一笑,“开历史的倒车,确实有人说过,所以,我先是让家人来做事,等大家慢慢看到了我家人的变化,他们才会被带动,然后加入进来。”
“至于亏本的事情,我还真没有想过,因为我的这些本钱本来就是来自于大山,即便亏本了,也就当时回馈给了大山。”
林书记一怔,“什么叫来自于大山?”
罗高华道:“我的钱都是我打猎和赶山赚来的。”
林书记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你现在为什么不打猎了?”
罗高华道:“现在打猎的人多了,猎物变少了,所以,我把老鹰山承包下来,也有保护这些野生动物的想法。另外,有了这么一座大山,以后想要打猎了,我就能随时进去体验一回,多好!”
“而且,就算不能打猎了,赶山也是能挣钱的!比如说拔竹笋!”
赵局长笑道:“这个事情,我倒是听说了,如今在我们县城落户的廖兄弟食品厂就是因为来这边采购野竹笋而结缘的。”
“对对对,这个事情,我们也有耳闻。”其他领导也是纷纷附和。
林书记感叹道:“是啊,我们这片大山虽然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但实际上有非常多的好东西,就是可惜运不出去啊!”
赵局长笑道:“林书记,这种头痛的事情,您应该询问罗高华啊!他可是这方面的先行者!你看他把猎物运去县城,把竹笋运去羊城和省城……交通不便的缺点,在他这里好像不存在一样。”
林书记不由得转头看向罗高华,“你真有办法?”
罗高华道:“古人有句话叫‘商人逐利’,所以,只要是有钱赚的事情,肯定有很多人愿意抓破脑袋想各种办法。古人比我们还困难,他们还不是一样可以把货物卖到全世界?”
“所以,只要有决心,就肯定有办法!”
赵局长故意板着脸道:“高华,林书记是问你办法,不是让你讲大道理的。道理,谁不懂?关键是怎么做!”
罗高华道:“要致富先修路!”
领导们听了,不由得莞尔一笑。
这罗高华还真是有意思,讲着讲着就又讲到修路的话题上来了。
林书记拍板道:“行,修路!”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林书记都在为修路这件事召开各种会议。
罗高华考虑问题只是从他本身出发,但林书记不能这样,他必须从整个乌山县的全局出发,所以,他不能顾此失彼,必须通盘考虑。
把各个乡镇的领导都汇聚起来,一起商量了三天,最后做出决定,先修三条路。
确切来说,是修一条新路,拓宽两条旧路。
新路是从山湾乡到青山乡的车路,而旧路则是县城到青山乡和莲叶乡的车路,原来都只是土路,现在要拓宽,并尽量硬化。
别看只有三条路,但因为都在山区,需要的资金可不小。
三条路加起来,达到了上亿的数额!
这还是各个路段都有摊派和各个村的任务,要不然,资金还要更多!
即便如此,修路的缺口也非常的大,县城里的大多数承包商都不敢承包,即便是国有的路桥公司也不敢接这样的项目,因为这种项目最容易导致烂账!
林书记不得不再次找到罗高华。
罗高华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倒不是他愿意吃亏,也不是他有多高尚,而是他很清楚,修路势在必行!
而政府到时候就算是一笔糊涂账,他也可以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
其实修路亏不亏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倾斜,还有一个就是领导对你的好感度!
罗高华很清楚,在华夏做事,关系很重要!
有些人害怕领导走了之后就不认了,又或者新领导来了之后,会因为你跟原来的领导关系好而不愿意跟你接触,这对于罗高华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因为他有各种办法让新领导喜欢他,从而投资他!
“林书记,能够为你分忧是我的荣幸,我们桃树湾的建筑公司愿意承担修路任务,只是我们公司好像不符合资质,不知道您可不可以帮我们一个小忙,给我们弄一个资质?”罗高华立即就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林书记当即表示可以,然后就开始打电话。
不到一天的时间,罗高华就帮李国胜弄到了修路修桥的资质。
然后,李国胜就开始招人,开始规划路线,开始寻找修路修桥的工匠……一切很快走上了正轨。
也就在三条路同时开工的时候,罗高华稍微“假公济私”了一点,就是把三湾乡通向青山乡的路故意经过老鹰山,然后从桃树湾村的边缘经过。
如此一来,他将来想要回老家,就再也不用从青山乡的后面绕路了,就可以直接走新路,至少缩短了一半的路程!
虽然他是假公济私,但这样的路线设计出来之后,并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因为这条路确实比原来的老路要近得多!
与此同时,罗高华自己也开始招人重新修建老鹰山的那条机耕路,把它拓宽成两个车道。
这个工程也不小。
一时间,李国胜的建筑公司成了全县最忙碌的公司,也是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公司!
年底,这家公司就成了全县表彰的优秀企业,标杆企业,良心企业!
喜欢重回81:我靠赶山养活全家请大家收藏:()重回81:我靠赶山养活全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