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那间简陋的小院,丁香儿见女儿买了许多东西回来,又是一阵哀叹:“,你买这些作甚?白白糟蹋钱……”
看到红糖,更是心疼:“这、这这红糖那么贵,你怎么舍得的?!”
虽说她想死了一了百了,可、可这不是还没死成吗?
总不能饿死吧!
诶!
关颜没时间多解释,只将东西放好,将揣怀里保温的胡饼分给丁香儿一块,眼神明亮充满坚定:
“娘,别担心,这不是糟蹋。这是咱们活下去的希望。您等着瞧吧。”
接过女儿递来的、还带着体温的胡饼,丁香儿看着关颜在狭小的灶房里,将买来的食材一一摆开,那专注的神情是她从未在女儿身上见过的坚毅。她叹了口气,终究没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咬了一口干硬的饼。
关颜则陷入了第一个实操难题:没有称量工具。糯米粉和绿豆粉的比例该如何精确把控?
全凭手感风险太大,一次次失败浪费的可都是宝贵的启动资金。她在心里呼唤系统:
“系统,有没有新手大礼包,比如提供称量工具啊?哪怕是最简单的秤砣也行。”
【叮!检测到宿主需求。精密称量工具——超级称(量程:1毫克-500千克)可于系统商城购买,售价:二十五两银子。】
二十五两银子?!关颜捏了捏怀里仅剩的五十多个铜钱,感到一阵无力。这系统还真是“高标准严要求”。
【温馨提示:当宿主成功售出100份系统认可的茶饮后,可免费解锁“基础称量套装”。】
一百份……
远水救不了近火。关颜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看来,只能靠她自己了。
好在,前世在路边摊起步时,她也曾经历过一穷二白的阶段,对食材的配比有种近乎本能的直觉。
她找来两个干净的小碗,以碗为量杯,进行粗略的配比试验。但最关键的是,她深知材料珍贵,每一次尝试都极为谨慎。
“先试一个绿豆粉多,糯米粉少的,追求爽滑……”
她用小勺小心翼翼地将两种粉末按大概七三的比例混合,加入少量温水,揉成一个小粉团。但她并没有将整个粉团都下锅,而是只从粉团上掐下指尖大小的一小块,费力地搓成唯一的一颗“珍珠”。
她要将损耗降到最低!
当她准备生火煮这唯一的一颗试验品时,却对着眼前的土灶犯了难——
这玩意儿,她不会用!
前世她虽出身不富裕,成年后全靠自己奋斗,但也是没用过老灶的。
正当她对着灶膛发呆时,一只略显苍白却依旧能看出昔日纤柔的手伸了过来,接过了她手里的火石。
“让娘来吧。”
丁香儿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后,声音还带着哭腔后的沙哑,动作却干脆利落。她熟练地引燃干草,塞进灶膛,又添上细柴,火苗很快就燃烧起来了。
关颜有些讶异。
记忆中,这位母亲曾是名伶,后为商人妇,虽非大富大贵,也该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
丁香儿似乎看出了女儿的疑惑,一边看着火,一边低声道:
“娘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穷得揭不开锅……我是老大,洗衣做饭、带弟妹,什么活儿不干?后来……后来实在养不起了,才被卖……”她的话语戛然而止,灶膛里跳跃的火光映照着她侧脸,看不清神情。
关颜心中了然,没再追问。
有了母亲帮忙掌控火候,关颜将那一颗独苗苗珍珠投入沸水中,紧盯着它的变化。
第一次尝试,珍珠入锅不久就散开了,变成一小锅糊糊。关颜毫不气馁,洗刷干净锅,开始第二次尝试。这次,她增加了糯米粉的比例,接近五五开。同样只煮一颗,这次珍珠煮熟后口感偏软,粉感较重,缺少她想要的爽弹。
她没有急躁,第三次,她尝试了四六分,即绿豆粉四,糯米粉六。
当那颗唯一的试验品在沸水中变得透亮,浮上水面,被她捞出过凉后放入口中——口感软糯,带着适当的嚼劲,虽然与木薯淀粉的极致弹牙还有差距,但在这个时代,已足以称得上新奇可口!
“成功了!”
关颜眼中闪过欣喜,立刻用炭笔在灶台边不起眼处记下了这个最佳配比。“娘,这次应该成了!帮我把剩下的粉团都煮了吧。”
丁香儿看着女儿那专注得发亮的眼神,默默接过活计,重新烧水,将剩下的粉团全部搓成珍珠煮好。
关颜则开始处理茶汤。她翻找出父亲留下的茶叶,虽然都是些品相不佳的低档货,但种类倒还齐全。没有称,她便用同一个茶杯做量器,凭借多年练就的“茶感”,精确地估算着不同茶叶的比例。
当醇厚的茶汤散发出香气时,关颜没有停歇。她取下一小块红糖放入小锅,加入少量清水,细心熬制成浓稠香甜的红糖浆。
最后,她将醇厚的茶汤、新鲜的牛乳、甜润的红糖浆以及那些Q弹的珍珠在碗中精心混合。
一碗热气腾腾、散发着焦糖与茶奶混合香气的“红糖珍珠奶茶”终于完成。褐色的珍珠沉浮在浅棕色的奶茶中,色泽诱人。
关颜深吸一口气,将第一碗递到一直守在灶边、神情复杂的母亲面前,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娘,您辛苦了。您先尝尝看?”
丁香儿看着这碗前所未见的稀罕物,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接了过来。她学着女儿的样子,用木勺舀起一勺,先是小心地吹了吹,然后送入口中。
下一刻,她疲惫黯淡的眼睛倏地睁大了。
浓郁的奶香、醇厚的茶香、甜而不腻的红糖风味,再加上那软糯弹牙的“珍珠”带来的新奇口感……几种看似毫不相干的食材,竟然在口中碰撞出如此和谐又令人愉悦的滋味。
她脸上的悲戚和绝望似乎都被这碗暖甜饮品的熨帖冲淡了些许。她抬头看向女儿,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奇:
“妤娘……这、这是什么东西?怎会……如此好喝?”
关颜看着母亲的反应,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稍稍放松,露出了一个疲惫却真切的笑容:
“这叫奶茶。娘,您觉得,会有人愿意花钱买它吗?”
丁香儿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只拼命点头以表肯定。看向关颜的眼神喜悦激动下带有一丝疑虑。
翌日,天光未大亮,关颜便已起身,毕竟系统时限就三天。
她按昨晚记下的最佳比例,将剩下的糯米粉与绿豆粉混合揉匀,搓出了一颗颗均匀的褐色珍珠生坯,整齐码放在湿布下保持湿润,只等下锅煮熟。茶叶也按记忆中的拼配比例,用热水泡出浓淡适宜的茶汤,装入洗净的陶罐中。
虽然家徒四壁,但好在还有一辆家当散尽时用来装载残破行李的小推车,关颜将昨日采购的物什一一搬上:
一口锅、一罐茶汤、一桶牛乳、带熬煮的红糖、生珍珠坯、十个陶碗木勺、三只小酒杯,甚至还不忘带上一大桶清水——
她们做餐饮的,卫生健康四个大字早已牢牢根植于心。
“走吧,娘。”关颜看向一旁神色忐忑的丁香儿,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丁香儿深吸一口气,用力点了点头。既已决意跟着女儿搏一把,便再无退路。她帮着关颜扶住推车,母女二人推着这辆满载希望的家当,走向了附近最热闹的一个街口——李石窝大街。
晨光熹微,街面上行人渐多。她们选了个不妨碍他人的角落,将小推车停稳。
这番动静,尤其是那口显眼的铁锅和一堆瓶瓶罐罐,果然立刻引来了过往行人的侧目。寻常小贩,顶多挑个担子,哪有这般“兴师动众”、仿佛将整个灶房搬来的?
关颜不理会周遭好奇的目光,自顾自地迅速支起简易灶台,将锅架好。她的沉稳,与这年纪应有的稚嫩截然不同。
而丁香儿,则深吸一口气,脸上堆起了恰到好处的热情笑容。她理了理微皱的衣襟,主动迎向那些驻足打量的人群。
“诸位街坊邻里,大伙早啊!”
她的声音清亮,带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力,“瞧瞧我家这新鲜物什,‘红糖珍珠奶茶’,独家秘制,全城、不,全国独一份儿!走过路过,都来瞧瞧看咯!”
她曾是台上角儿,最懂如何抓住看客的眼球,虽已多年不操此业,但底子犹在。
此刻为了女儿,为了生计,那份深埋的玲珑心思与口才边又回来了。
她并不急着推销,而是巧妙地用话语留住那些好奇的目光,不时与人攀谈两句,问问早膳可用了,夸夸人家孩子生得俊,三言两语间,竟真在摊前聚起了一小圈人。
就在这时,关颜点燃了灶下的干柴。
当锅烧热,她将红糖全部放入,加入适量清水。温火慢熬,糖浆渐渐融化,翻滚起焦香甜蜜的泡泡,独特的焦糖香气随着清晨的微风,迅速弥漫开来,满街飘香。
这甜香与寻常饴糖、蜜饯的甜截然不同,更醇厚,更勾人食欲。
紧接着,关颜将一部分生珍珠坯倒入沸水中煮制。那珍珠在滚水中沉浮,渐渐变得晶莹剔透,与浓稠的红糖浆混合翻炒,糖色深深浸透每一颗珍珠,甜香混合着谷物淀粉的熟香,愈发浓郁。
“小娘子,你这是做的什么吃食?怎地这般香?”一个被香气吸引过来的大汉忍不住开口问道,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锅里褐亮诱人的珍珠。
丁香儿立刻笑吟吟地接话:“这位大哥好眼力!这是我家独创的‘红糖珍珠奶茶’,您看这锅里的,叫做‘珍珠’,是用秘法所制,软糯弹牙。再用这上好的牛乳、清茶,配上熬煮的红糖兑成奶茶,香甜暖胃,唇齿留香!”
“哦?奶茶?倒是稀罕!多少钱一碗?”另一个穿着体面些的商人也被勾起兴趣。
丁香儿笑容不变,声音清晰地报出价格:“承蒙您问,四十八文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