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裴是被窗帘缝隙里漏进来的阳光晃醒的。
睁开眼时,生物钟还停留在工作日的七点,可指尖摸到身侧温热的被褥,才想起今天是十月一日——国庆节,是他和原炀早就定好要出门玩的日子。原炀昨晚临睡前还反复确认了三遍闹钟,说要赶在高速早高峰前出发,此刻却像只猫似的蜷在他身边,额前的碎发垂下来,遮住了半只眼睛,呼吸轻得落在颈侧,痒丝丝的。
顾青裴没动,就这么侧躺着看他。原炀睡着时少了平日里的锐气,下颌线软下来,连眉头都舒展开,露出点难得的乖顺。他忍不住伸手,指尖轻轻碰了碰原炀的发梢,刚碰到,就被人一把攥住了手腕。
原炀眼睛没睁,声音还带着刚醒的沙哑,带着点撒娇的意味:“醒了怎么不叫我?”
“看你睡得香。”顾青裴笑了笑,想把手抽回来,却被原炀拽着往怀里带了带,整个人都贴进了他的胸膛。原炀的手臂圈着他的腰,力道刚好,不松不紧,带着让人安心的温度:“再躺五分钟,就五分钟,保证不耽误出发。”
这话顾青裴上周就听他说过,每次赖床都用“五分钟”当借口,可每次都得磨蹭十分钟以上。但今天是国庆节,窗外的天格外蓝,连风里都带着点雀跃的味道,他也就顺着原炀的意,靠在他怀里闭了眼:“行,就五分钟,超时了我可不等你。”
结果这“五分钟”还是拖到了十五分钟。等原炀猛地从床上弹起来,抓过手机看时间时,才懊恼地喊了一声:“完了,快八点了,高速该堵了!”
顾青裴慢悠悠地坐起来,看着他手忙脚乱地找衣服,忍不住调侃:“谁昨晚说要当‘早起标兵’的?”
“这不是……抱着你太舒服了嘛。”原炀一边套T恤,一边回头看他,耳尖有点红,语气却理直气壮,“等会儿我开车快一点,肯定能赶上咱们定的民宿入住时间。”
顾青裴没再逗他,起身收拾自己。两人洗漱的功夫,原炀已经把昨晚打包好的行李搬到了门口——一个黑色的大行李箱,装着两人的换洗衣物和外套,旁边还有个帆布包,里面塞着顾青裴爱喝的咖啡、原炀准备的零食,甚至还有两小瓶便携装的洗衣液,是原炀特意查攻略说“民宿的洗衣液可能不好用”备下的。
下楼时,小区里已经热闹起来。一楼的老奶奶在门口挂国旗,红色的旗帜飘在风里,格外显眼;几个小孩穿着新衣服,手里举着小国旗,追着跑着,笑声能传到老远。原炀把行李放进后备箱,回头喊顾青裴:“快来,我买了早饭,在副驾呢。”
顾青裴走过去,打开副驾车门,就看到座位上放着热乎的豆浆和肉包,还有一个茶叶蛋——是他常吃的那家早餐店的味道。“你什么时候买的?”他愣了一下。
“醒了之后先下去买的,怕你饿。”原炀坐进驾驶座,发动车子,转头看他,“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顾青裴拿起肉包,咬了一口,温热的肉馅在嘴里散开,带着熟悉的鲜香。他看了眼旁边专注开车的原炀,阳光落在他的侧脸上,把他的睫毛映得根根分明。以前总觉得原炀毛毛躁躁,做事不细致,可在一起久了才发现,他的细心都藏在这些小事里——记得他爱吃的早餐,记得他喝咖啡要加两勺糖,记得他出门怕晒会带遮阳伞。
车子驶出小区,往高速口的方向开。路上的车渐渐多了起来,红色的尾灯连成一串,像一条长长的火龙。原炀没像他说的那样“开快一点”,反而比平时更稳,遇到加塞的车也没急着按喇叭,只是轻轻打了把方向避让。“不急,”他像是看穿了顾青裴的心思,主动开口,“咱们出来玩就是放松的,堵就堵点,安全第一。”
顾青裴“嗯”了一声,拿起手机,打开了提前下载好的 podcasts,选了一个两人都爱听的财经访谈节目。声音透过车载音响传出来,混合着窗外偶尔的鸣笛声,竟一点都不嘈杂,反而有种难得的惬意。他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路边的路灯上挂着国旗,加油站的顶棚上也贴满了“国庆快乐”的标语,连远处农田里的稻草人,都被人系上了小小的红绸带,到处都是喜庆的味道。
堵了大概一个小时,车子终于驶上了高速。原炀把车速稳定在限速内,偶尔会侧过头,看顾青裴有没有犯困。“困了就睡会儿,到服务区我叫你。”他说。
顾青裴确实有点困,却不想睡。他想陪着原炀,一起看这路上的风景,一起感受这节日的热闹。他拿出手机,对着窗外的国旗拍了张照,又转头给原炀拍了张侧脸照——照片里的原炀专注地看着前方,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阳光刚好落在他的发梢,暖得像幅画。他把照片发给原炀,附了句:“司机师傅今天表现不错。”
原炀看了眼手机,笑出了声:“那必须的,也不看是谁的司机。”他顿了顿,又说,“等咱们到了地方,先去吃你想吃的那家鱼火锅,我提前订好位了。”
顾青裴愣了一下,他只是上周随口提了一句,说听说那边有家鱼火锅特别正宗,没想到原炀居然记在了心里,还提前订了位。“你什么时候订的?”
“昨天下午,怕国庆人多没位置。”原炀说得轻描淡写,却让顾青裴心里泛起一阵暖意。他伸手,轻轻碰了碰原炀放在方向盘上的手,指尖相触的瞬间,原炀的手微微顿了一下,然后反过来,轻轻攥住了他的手。
两人的手就这么握着,没有说话,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显亲密。车载音响里的节目还在继续,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从城市的高楼大厦,到郊外的田野村庄,再到远处连绵的青山。阳光越来越好,天也越来越蓝,连风都带着点山间的清爽味道。
大概中午十二点,车子到了第一个服务区。原炀把车停好,拉着顾青裴下车活动。服务区里人来人往,格外热闹,到处都是带着孩子、背着背包的游客。原炀拉着顾青裴的手,怕他被人挤到,一边走一边问:“想喝什么?我去买。”
“矿泉水就好。”顾青裴说。
原炀去买水,顾青裴站在原地等他。他看着不远处的宣传栏,上面贴着国庆的祝福语,还有当地的旅游攻略。旁边有个小朋友举着国旗,正拉着妈妈的手撒娇,说要吃冰淇淋。顾青裴看着那小朋友的模样,忍不住想起自己小时候——那时候国庆节,爸妈也会带他出去玩,只是那时候的交通没这么方便,出去玩一次要坐很久的火车,可就算这样,也觉得特别开心。
“发什么呆呢?”原炀拿着两瓶矿泉水回来,递给他一瓶,“是不是累了?再坚持会儿,还有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没有,就是想起小时候了。”顾青裴接过水,拧开喝了一口,“那时候国庆节,我爸妈带我去公园,人特别多,挤得不行,可还是觉得特别好玩。”
原炀笑了笑,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那今天咱们也去挤挤,让你重温一下小时候的感觉。”他顿了顿,又说,“以后每年国庆节,咱们都出来玩,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风景。”
顾青裴看着他,心里暖得像被阳光裹住。他点了点头:“好啊,每年都去。”
两人在服务区待了十分钟,就继续出发了。剩下的路程很顺利,没再堵车,车子很快就下了高速,往预订的民宿方向开。沿途的风景越来越美,路边的树木郁郁葱葱,偶尔能看到山间的溪流,清澈见底,还有农户家的院子里,挂着金黄的玉米和火红的辣椒,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民宿在山脚下,是一栋两层的小楼,外墙刷着浅灰色的漆,门口挂着红灯笼,院子里种着各种花草,还有一个小小的秋千。老板是一对中年夫妻,特别热情,看到他们来,立刻迎了上来:“是顾先生和原先生吧?房间早就收拾好了,快进来坐。”
原炀把行李搬下车,顾青裴跟着老板进了院子。院子里的桂花正好开了,空气里满是淡淡的桂花香,让人心情瞬间放松下来。老板领着他们上了二楼,打开房间门——房间里很干净,采光特别好,窗户正对着远处的青山,床上铺着浅灰色的床单,还有一个小小的阳台,摆着两张藤椅和一张小桌子。
“这房间视野最好了,早上能看到日出。”老板笑着说,“你们要是想去爬山,我可以给你们指条近路,人少,风景还好。”
“谢谢老板。”顾青裴笑着道谢。
老板走后,原炀把行李打开,开始收拾东西——他把顾青裴的衣服叠好,放进衣柜的上层,把自己的衣服放在下层,又把洗漱用品摆进卫生间的置物架上,连顾青裴的牙刷都放在了他习惯的位置。顾青裴靠在门口看他,忍不住笑了:“原炀,你现在越来越像个‘家庭主夫’了。”
原炀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抬头看他,耳尖有点红,却还是嘴硬:“什么家庭主夫,我这是怕你找不到东西,帮你收拾一下。”他顿了顿,又说,“快收拾一下,咱们去吃鱼火锅,再晚就该排队了。”
顾青裴笑着应下,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就跟着原炀出了门。鱼火锅店离民宿不远,步行大概十分钟就能到。路上的人不多,大多是当地的居民,偶尔能看到几个游客,手里拿着地图,四处张望。原炀拉着顾青裴的手,慢慢走着,一边走一边给他指路边的小店:“你看那家卖手工饰品的,等会儿吃完火锅,咱们去看看,给你买个小玩意儿。”
顾青裴点了点头,心里满是期待。他喜欢这样的感觉——和喜欢的人一起,在陌生的城市里慢慢走,看陌生的风景,吃陌生的美食,不用赶时间,不用想工作,只用享受当下的时光。
很快就到了鱼火锅店。店里的人果然很多,幸好原炀提前订了位,服务员直接领着他们到了靠窗的位置。菜单递过来,原炀直接接过,熟练地点了顾青裴爱吃的清江鱼,还有他喜欢的配菜——金针菇、豆腐、娃娃菜,甚至连蘸料都记得他要蒜泥香油的。
“你不点你爱吃的毛肚吗?”顾青裴问。
“点了,刚才已经跟服务员说了。”原炀笑着说,“放心吧,不会只给你点,我自己的也没落下。”
顾青裴看着他,忍不住伸手,轻轻捏了捏他的脸颊:“原炀,你怎么这么好?”
原炀的脸瞬间红了,一把抓住他的手,低声说:“在外面呢,别闹。”可嘴角的笑意却藏不住,连眼睛都亮了起来。
鱼很快就端了上来,锅里的汤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原炀先给顾青裴夹了一块鱼肉,小心地剔掉鱼刺:“快尝尝,看是不是你说的那个味道。”
顾青裴尝了一口,鱼肉鲜嫩,汤汁浓郁,带着淡淡的麻辣味,刚好符合他的口味。“好吃,比我想象的还好吃。”他笑着说。
“好吃就多吃点。”原炀又给他夹了几块鱼肉,自己才开始吃。两人一边吃一边聊,聊路上看到的风景,聊民宿老板说的爬山路线,聊接下来几天的计划——明天去爬山,后天去附近的古镇,大后天去看日出。
一顿饭吃了将近两个小时,两人都吃得饱饱的。走出火锅店时,外面的天已经有点暗了,路边的路灯亮了起来,暖黄色的灯光照在身上,格外舒服。原炀拉着顾青裴的手,慢慢往民宿走,路过刚才看到的手工饰品店时,他拉着顾青裴走了进去。
店里的饰品大多是手工做的,有项链、手链、耳环,还有一些小巧的摆件。老板是个年轻的姑娘,看到他们进来,笑着打招呼:“随便看,喜欢可以试试。”
原炀拉着顾青裴在柜台前坐下,拿起一条银色的手链——手链上挂着一个小小的月亮吊坠,做工很精致。“这个怎么样?”他问顾青裴。
顾青裴拿起手链,戴在手腕上,刚好合适。月光吊坠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很好看。“挺好看的。”他说。
“喜欢就买了。”原炀直接付钱,把手链递给顾青裴,“就当是国庆节的礼物。”
顾青裴看着手腕上的手链,心里暖暖的。他抬头看向原炀,笑着说:“那我也得给你买个礼物。”他在柜台里找了找,拿起一个黑色的皮质手环,上面刻着简单的纹路,很适合原炀。“这个怎么样?”
原炀接过手环,戴在手腕上,刚好合适。他低头看着手环,又抬头看向顾青裴,笑得像个孩子:“好看,我喜欢。”
从饰品店出来,两人继续往民宿走。路上的人更少了,只有偶尔驶过的车辆,还有远处传来的几声狗吠。原炀拉着顾青裴的手,手指轻轻摩挲着他手腕上的手链,低声说:“青裴,有你在真好。”
顾青裴靠在他身边,轻声说:“我也是。”
回到民宿时,院子里的灯已经亮了。老板正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摇着蒲扇,看到他们回来,笑着打招呼:“吃好了?明天要去爬山的话,记得早点起,山上的日出特别美。”
“好,谢谢老板。”原炀笑着回应。
两人上了楼,回到房间。顾青裴走到阳台,推开窗户,晚风带着桂花香吹进来,格外凉爽。远处的青山在夜色里若隐若现,偶尔能看到几点灯火,像星星一样。原炀走过来,从身后轻轻抱住他,下巴抵在他的肩上:“在看什么?”
“看风景。”顾青裴说,“这里的夜景真好看。”
“嗯,比城里的好看。”原炀的呼吸落在他的颈侧,痒丝丝的,“明天早上咱们早点起,去看日出。”
“好。”顾青裴转过身,靠在原炀的怀里,抬头看着他,“原炀,你说咱们以后老了,要不要找个这样的地方住?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安安静静的。”
原炀低头,在他的额头印下一个轻吻,声音低沉又认真:“好啊,等咱们老了,就找个这样的地方,买个小院子,种上你喜欢的花,我再给你搭个秋千,每天早上一起看日出,晚上一起看星星,好不好?”
顾青裴点了点头,眼眶有点发热。他伸手,紧紧抱住原炀的腰,把脸埋在他的怀里:“好,就这么说定了。”
原炀收紧手臂,把他抱得更紧。阳台的风轻轻吹着,带着桂花香,也带着两人之间浓得化不开的情意。远处的灯火闪烁,天上的星星渐渐多了起来,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两人身上,温柔得像一幅画。
这是他们一起过的第一个国庆节,也是他们无数个节日里的一个。未来还有很多个国庆节,还有很多个春夏秋冬,他们会一起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吃更多的美食,也会一起经历更多的小事——一起赖床,一起做饭,一起养花,一起面对生活里的酸甜苦辣。
顾青裴知道,感情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这国庆节的旅程,需要慢慢走,慢慢品,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好。而他和原炀的感情,也会像这路上的风景一样,越来越美,越来越浓,在岁月的沉淀里,开出最绚烂的花。
夜深了,原炀抱着顾青裴回到房间,帮他盖好被子,自己才躺进被窝里,伸手把他揽进怀里。“睡吧,明天还要早起看日出。”他轻声说。
顾青裴“嗯”了一声,靠在原炀的怀里,闭上眼睛。鼻尖萦绕着原炀身上熟悉的气息,耳边是他平稳的心跳声,让人无比安心。他知道,明天等待他们的,会是更美的风景,也会是更温暖的时光。
第二天清晨,顾青裴是被原炀轻轻晃醒的。窗外天刚蒙蒙亮,带着点清晨特有的微凉,原炀已经穿好了衣服,手里拿着叠好的外套,声音放得极轻:“醒醒,再不起就赶不上日出了。”
顾青裴揉了揉眼睛,坐起身,才发现原炀不仅穿好了衣服,还提前烧好了热水,倒在保温杯里放着。他接过原炀递来的外套穿上,指尖碰到外套内侧,还带着点余温——是原炀刚才特意用吹风机暖过的。“这么细心?”顾青裴笑着调侃。
“山里早上冷,别冻着。”原炀一边帮他拎着保温杯,一边拉着他往门口走,“老板说的近路就在民宿后面,咱们走快点,刚好能赶上太阳出来。”
两人踩着晨露往山上走,山路不算陡,两旁长满了高大的树木,枝叶交错着遮住天空,偶尔有几缕晨光透过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映出斑驳的光影。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草木的清香和泥土的湿润,深吸一口,连肺里都觉得清爽。原炀一直走在外侧,偶尔遇到难走的路段,就会伸手扶着顾青裴,低声提醒:“慢点,这里有石头。”
大概走了二十分钟,眼前突然开阔起来——是一片小小的观景台,正对着东方。远处的天际线已经泛起淡淡的橙红色,云层被染成了渐变的色彩,从浅粉到橘红,再到深紫,像一幅被打翻的调色盘。两人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原炀把保温杯递给顾青裴:“喝点热水,暖暖身子。”
顾青裴拧开保温杯,热气带着淡淡的暖意扑面而来,他喝了几口,感觉全身都暖和了起来。两人并肩坐着,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远处的天际线。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橙红色的光晕越来越亮,云层也越来越红,终于,一点金色的光芒从云层后面探了出来,紧接着,半个太阳慢慢升起,金色的光芒瞬间洒满大地,照亮了远处的青山,也照亮了眼前的观景台。
顾青裴忍不住屏住了呼吸——那是他见过最美的日出,金色的阳光穿过云层,在山间洒下万道金光,原本深绿色的树木被镀上一层金边,连地上的露珠都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原炀,阳光落在他的侧脸上,把他的睫毛映得根根分明,眼底也盛满了金色的光芒,比远处的太阳还要耀眼。
原炀似乎察觉到他的目光,转头看过来,刚好对上他的视线。两人相视一笑,没有说话,却仿佛心意相通。原炀伸手,轻轻握住顾青裴的手,指尖相触的瞬间,温暖从指尖蔓延到心底。他低声说:“好看吗?”
“好看。”顾青裴点头,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激动,“比我想象的还要好看。”
“以后咱们还来,”原炀看着他,眼底满是认真,“去不同的地方看日出,看海边的,看草原的,每一次都一起。”
顾青裴看着他,心里满是暖意。他靠在原炀的肩上,看着远处已经完全升起的太阳,金色的光芒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紧紧地靠在一起。他知道,这个国庆节的旅程,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出行,更是他们感情里的一段珍贵记忆——从清晨的赖床,到路上的陪伴,从热气腾腾的鱼火锅,到深夜的阳台相拥,再到此刻共同见证的日出,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彼此的心意。
太阳越升越高,山间的雾气渐渐散去,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原炀站起身,伸手把顾青裴拉起来:“走了,咱们下山吃早饭,老板说今天做了南瓜粥,你肯定喜欢。”
顾青裴笑着点头,任由原炀拉着他往山下走。阳光洒在两人身上,温暖而明亮,山间的风轻轻吹过,带着草木的清香,也带着他们之间浓得化不开的情意。
下山时,晨光已经铺满了整条山路,露水被晒得半干,踩在脚下少了几分湿滑。原炀依旧走在外侧,偶尔会弯腰捡起路边被风吹落的枫叶,递到顾青裴手里:“你看这叶子,红得真好看,回去夹在书里当书签。”顾青裴接过枫叶,指尖抚过叶脉清晰的叶面,阳光透过枫叶的缝隙,在他手背上映出淡淡的红影,像极了此刻心头柔软的温度。
回到民宿时,院子里已经飘着南瓜粥的香气。老板正把热气腾腾的粥盛进碗里,看到他们回来,笑着招手:“刚好赶上!我还炒了个青菜,配粥吃最舒服。”两人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捧着温热的粥碗,南瓜的甜香混着米香在嘴里散开,配着清爽的炒青菜,简单却格外暖胃。原炀怕顾青裴粥不够,又把自己碗里的南瓜舀了大半给他:“多吃点,早上爬山消耗大。”
吃过早饭,原炀想起昨晚顾青裴提过想看古镇,便拉着他去车库取车。车子驶过乡间小路时,偶尔会遇到提着菜篮的村民,看到他们的车,会笑着挥手打招呼,眼神里满是淳朴的善意。顾青裴打开车窗,风带着田野的气息吹进来,能看到路边的稻田里,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几只白鹭在田埂上悠闲地踱步,像一幅流动的田园画。
古镇离民宿不过半小时车程,停好车走进古镇时,才发现这里比想象中更有韵味。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两旁是白墙黛瓦的老房子,屋檐下挂着红灯笼,偶尔有藤蔓从墙头垂下来,开着细碎的紫色小花。原炀拉着顾青裴的手,慢慢走在石板路上,路过卖手工糖的小摊时,会停下来买一块,剥了糖纸递到他嘴边;看到挂着“老茶馆”招牌的铺子,会笑着问他:“要不要进去坐会儿,尝尝当地的茶?”
茶馆里人不多,靠窗的位置能看到古镇的小河。两人点了一壶当地的绿茶,看着河面上缓缓划过的乌篷船,船娘的歌声顺着水流飘过来,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软糯。顾青裴喝了一口茶,清香在舌尖散开,转头看向身边的原炀——他正拿着手机,偷偷拍自己喝茶的样子,嘴角带着藏不住的笑意。“又偷拍我?”顾青裴故意挑眉。
原炀把手机递给他看,照片里的顾青裴靠在窗边,阳光落在肩上,手里捧着茶杯,眼神温柔得像要融进茶水里。“拍得好看才存着。”原炀挠了挠头,语气带着几分得意,“以后咱们老了,翻出来看,就能想起今天的日子。”
顾青裴看着照片,心里泛起一阵暖意。他把手机还给原炀,伸手握住他的手,轻声说:“不用等老了,现在每一刻,我都记在心里。”
夕阳西下时,两人才离开古镇。车子往民宿开的路上,顾青裴靠在副驾上,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手里还攥着原炀买的手工糖,口袋里装着那片枫叶书签。原炀偶尔会侧过头看他,见他眼神里满是满足,嘴角也忍不住弯起来。
回到民宿时,老板已经在院子里摆好了晚饭——有当地特色的清蒸鱼,有炒时蔬,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两人坐在院子里,就着夕阳的余晖吃饭,偶尔碰一下酒杯,听老板讲当地的故事。晚风轻轻吹过,带来桂花的香气,远处的青山渐渐被夜色笼罩,只有几颗星星早早地挂在天上,闪烁着微光。
饭后,原炀拉着顾青裴坐在阳台的藤椅上,递给他一杯热牛奶。两人并肩看着远处的灯火,没有说话,却格外安心。顾青裴想起白天的日出、古镇的青石板路、茶馆里的绿茶,还有原炀每一个细心的瞬间,突然觉得,最好的时光,从来不是去多繁华的地方,而是身边有那个愿意陪你看遍风景、把你的喜好记在心里的人。
“原炀,”顾青裴轻声开口,“这个国庆节,我很开心。”
原炀转头看他,伸手把他揽进怀里,声音温柔得像晚风:“我也是。以后每个节日,我都要让你这么开心。”
这个国庆节的旅程,最终在民宿的月光与桂花香里落下帷幕。回想这短短两天,没有惊心动魄的奇遇,也没有奢华精致的安排,却满是细碎而温暖的片段——清晨赖床时相拥的体温,高速路上相握的双手,鱼火锅里挑好刺的鱼肉,手工店里互赠的饰品;是山间日出时并肩的沉默,古镇石板路上牵手的漫步,茶馆里偷拍的照片,还有晚餐时老板唠的家常。
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串联起了他们最真切的幸福。原炀的细心藏在提前订好的火锅位、暖过的外套、记在心里的喜好里;顾青裴的温柔落在陪他救花的耐心、看日出时的依赖、回应他“一辈子”约定的认真里。他们在这段旅程里,不仅看遍了山间的晨光、古镇的烟火,更看清了彼此眼底的情意——原来最好的陪伴,从不是奔赴远方的热闹,而是身边人愿意把每一个日常,都过成专属的浪漫。
离开民宿那天,老板送了他们一小罐桂花蜜,笑着说“沾沾喜气”。原炀把桂花蜜放进后备箱,又帮顾青裴拉开车门,像来时一样。车子驶离山脚下的小院,顾青裴回头望,看到红灯笼在风里轻轻摇晃,桂花的香气似乎还萦绕在鼻尖。他转头看向驾驶座上的原炀,对方刚好也看过来,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
这个国庆节,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出行,更像一场感情的“充电”。它让他们明白,爱情从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藏在“一起看日出”“一起吃粥”“一起规划未来”的点滴里,是彼此包容、共同成长,是把“我”变成“我们”的每一步。而未来还有无数个节日,无数段旅程,他们会带着这段记忆里的温暖,继续牵手走下去,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酿成像桂花蜜一样甜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