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灾民的情绪开始波动,他们质疑秦家村的防御能力,甚至怀疑是否遭到了天谴,质疑声浪如野火燎原般在灾民中迅速蔓延。
网络上,网民们也议论纷纷,各种猜测脑洞纷至沓来,最终汇聚成两大主流观点:
一是秦家村或许受到某种超越自然的神秘力量庇护;
二是那些山匪根本就是秦家村暗中培养的队伍。
尤其是关于山匪实为秦家村武装的猜测,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迅速传播。只有幕后策划者才真正了解山匪的底细与渊源。
这些隶属于多个大型势力的数支山匪武装,现在已经失去踪迹,如此精锐的山地特种作战部队,在入冬前难以重新组建,因此不能再对秦家村构成实质威胁。
被有意放进境内的百万灾民,竟成为巨大的麻烦。他们将在境内四处流动,为祸一方。
府城至秦家村之间的村镇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一结论让所有幕后操盘手深感不安。
原计划中百万灾民在秦家村得以喘息,获得赖以生存的食物和避寒的房舍,这无疑会像磁铁般吸引更多灾民纷至沓来,逐渐形成庞大的人口聚集地。
山区的冬季对灾民而言犹如地狱,极端气候和冬季救援的困难重重,使得这里成为边境各大府级势力协商后用以削减人口的理想之地。
倘若秦家村真的踏上屠杀百万灾民的不归路,那无疑将预示末世的降临。灾民们或死于饥寒交迫,或死于冲突,他们命运的悲剧似乎已被注定。
无论结局如何,秦家村都应背负千古骂名,成为历史上无法抹去的耻辱印记。
然而,秦家村两次逃过厄运,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护佑,令无数人匪夷所思。
如今,秦家村的消极防御姿态破解了原本精心设计的无解困局,令所有布局者措手不及。
秋季已至,凛冬将临,食物储备无法维持庞大的人口基数。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处境,依旧没有任何势力愿意公开食物匮乏的事实,也没有谁愿意主动肩负这份沉重的责任,更没有势力愿意背负屠杀百万级别灾民的罪名。
七年前小行星带来的菌株变异后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对植物造成毁灭性打击,大片农田颗粒无收,动物因缺乏食物而大量死亡,进一步加剧了食品短缺危机。
水体中的藻类被感染,导致鱼类大规模死亡,水源污染随之加剧,水源的恶化令灾民生存雪上加霜。
寒冷的气候与恶化的环境交织在一起,仿佛大自然编织了一张死亡之网,将人类族群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
人们明白即将发生人类文明史上最残酷的筛选,只是还没有人愿意第一个跨过道德的底线。
各大势力早已暗中布局,无论是建设地下城还是飞向太空,都需要囤积足够的食物储备,以应对未来数年内无法恢复的粮食生产。
世界在等待一个契机,一个让所有责任和道义枷锁瞬间崩解的临界点。
秦家村则如同一棵垂暮的大树,静静伫立在风暴中心,任凭疾风骤雨,却始终保持着摇摇欲坠的表象,就是不肯倒下。
甚至有人开始怀疑,秦家村是否真的如它表现出的那般脆弱。
为此,一个由多家具有影响力的势力组成的考察团,乘坐直升机前往秦家村,希望查明其真实实力和背后的秘密。
数架直升机低空盘旋在山区,考察团成员透过舷窗,凝视着下方那片曾被他们预言将成为人间炼狱的土地。
无论采用多么先进的观测手段,考察团成员都未能发现山匪武装的任何装备信号,更别提植入山匪体内的微型芯片信号了,这一异常现象让他们深感震惊。
考察团首个任务宣告失败,仿佛一万名武装山匪前往了另一个维度,或被某种高超的屏蔽技术隐藏得无影无踪。
考察团参观了秦家村的地下城,发现人们的食物储备尚在情理之中,但秦家村的孩童和老人面色红润,体格强健,远超其他地区同龄人群的健康水平。
更令人费解的是,秦家村的水源清澈透明,完全没有接触被污染空气后,变异菌株侵入水体的痕迹。这种反常现象引发了考察团成员的深思——似乎真的有一种未知力量在默默守护这片土地。
周边村镇的人们在灾民冲击之下,纷纷涌入秦家村寻求庇护,预计入冬前将形成的百万迁徙大军,秦家村地下城的建设进度不得不紧急提速。
原计划位于外围瓮城之下的五处地下城,各容纳三十万人口,现在看来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秦家村地下城建设被迫进入加速模式,在外来村镇建设队伍加入后,施工效率显著提升,然而资源消耗速度也相应增长。
这算是考察团得到的最好消息,他们认为秦家村将很快陷入食品危机,而这也正是他们期待的临界点。
一旦粮食短缺危机逼近临界值,道德的堤坝将如决堤之水,瞬间崩溃;届时,秦家村或将原形毕露,成为混乱与动荡的祭品。
考察团成员各怀心思地记录着这一切,心中不约而同地浮现出一个疑问——接纳周边村镇居民与接纳境外灾民本质上并无区别,秦家村人难道不明白食物不足的危险?
当今世界,约有百家势力了解秦家村的深厚底蕴。这些势力作为秦家村商贸体系的受益者,绝不会对外宣扬秦家村的食物供应能力。
他们在暗中加大与秦家村的贸易往来频次,通过科技造物和接受研发订单,换取更多的食物和清洁水源。
这些贸易伙伴纷纷选择封闭信息、物资和人员交流通道,试图掩盖这一足以引发全球震荡的秘密。
考察团无功而返,唯一的收获是秦家村人愿意接纳同属一个文明体系的同胞,这份善意在灾难世界中显得尤为珍贵。
考察团成员带回的消息,再次在各大势力间引发激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