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11章 时间刻度

作者:一天七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白夜看小岳岳实在憋不出故事啦,便给了他一个台阶:“岳岳,讲故事不行,唱一段总可以吧?唱得好也算你过关。”


    小岳岳一听,如蒙大赦,立刻清了清嗓子,把他那首经典的《五环》给搬了出来,唱得是声情并茂,还配上了标志性的“贱嗖嗖”的表情。


    一曲唱罢,白夜低头问女儿:“闺女,你觉得岳岳叔叔唱得怎么样?”


    小岳岳也屏住呼吸,一脸期待地望向涵涵。


    小丫头歪着头想了想,给出了一个非常中立的评价:“还行吧。”


    白夜被女儿这“勉强及格”的点评逗笑了,但既然说了“唱得好也行”,而这句“还行吧”从小孩嘴里说出来已经算是某种程度的认可,他便也遵守承诺,把钱数给了小岳岳:“拿着吧,下回记得提前准备个儿童故事。”


    。。。。。。


    导演拿出喇叭:“其他人都完成了筹资任务,按照任务时长扣格子,但是白夜没有完成。按规定,要接受惩罚,多扣减格子。”


    白夜感慨:“牺牲我自己,成全了大家。虽然这压根不是我的本意吧……”


    话锋一转,脸上带着点得意,拍了拍自己的口袋,“可谁让咱们家底儿厚呢?我也想牺牲别人来保全自己啊,可问题是——牺牲他们,那钱它也不够啊!”


    小萨立刻接住话茬,故作感动地拍了拍白夜的肩膀:“谢谢小白的牺牲!你放心,孩子我会帮你照顾好的!”


    白夜没好气地一把推开他:“去一边去!你才牺牲了哪!我活得好好的!”


    他环视众人,强调,“都听清楚了啊,这钱是借给你们的,可不是白给的,要还的!”


    一旁的沙易像是被勾起了回忆,若有所思地插话:“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我们家好像就经历过这个循环,小时候家里困难,常跟邻居借东西。月初借点钱,借点粮食,下个月发了粮票和工资再还上。要是还不够,就……再借,再还。”


    老何:“我也有这个记忆,”


    。。。。。。


    导演:“好了,欢迎大家来到时光中转站,大家今天一天经历了我们父辈的年纪,体验了不一样的人生旅途,让我们结算一下,各位在这段旅途中使用的格子的情况”


    导演继续:“先是白夜用了四十二个格子”


    小岳岳在一旁惊叹:“嚯!你这可没少用啊!”


    白夜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还不是最后帮你们消耗的!”


    导演接着宣布:“白夜想活的寿命是——218年。”


    小萨感觉自己听错了,问了一句:“多少??”


    白夜淡定地重复:“218。”


    沙易难以置信地问:“你怎么会想活那么久啊?”


    白夜一脸“早有准备”的得意:“我一开始说想活一万年,我的编导不同意;我说一千年,他也不同意。我当时就猜到后面肯定有用,所以报了个218。”


    沙易更加好奇了:“为什么偏偏是218岁?”


    白夜双手一背,摆出个仙风道骨的姿势,有理有据地说:“因为据说,武当祖师张三丰,就活了218岁,所以218他们拒绝不了,他们拒绝了,就是他们质疑张三丰的年纪”


    小萨捶了一下白夜的肩膀,笑道:“还是你小子贼啊!”


    白夜脸上写满了理所当然的得意,纠正道:“这怎么能叫‘贼’呢?这叫智慧,是深谋远虑,懂不懂?”


    导演继续:“扣除消耗,所以白夜最终还剩下176年寿命。”


    小岳岳在一旁羡慕地咂咂嘴:“好家伙,这应该是最多的了吧?”


    老何点了点头:“毫无疑问,是全场最高分了。”


    导演:“下面是萨老师,消耗了30个格子,他想活80岁,剩余寿命50年。”


    小萨苦笑:“小白是我的三倍还多。”


    白夜摇了摇头:“没办法,谁让你自己不想的,想都不敢想”


    导演:“何老师,消耗28个格子,想活78岁,剩余寿命也是50年。”


    老何推了推眼镜,幽默自嘲:“50岁?那我没几年活头了,快到日子了。”


    小萨接话:“我也一样,咱俩算是脚前脚后的事儿。”


    白夜开玩笑:“你俩做个伴,也不寂寞”


    导演:“小岳岳,想活100岁,消耗52个格子,剩余48年。”


    小萨惊讶:“你怎么消耗这么多?”


    小岳岳一脸委屈:“没找到女朋友,工作是临时工,最后小白借钱给我还是最后最后,我能不耗时间吗?”


    小萨精准补刀:“合着全程垫底呗。”


    导演:“阮经天想活90岁,消耗35个格子,剩余55年。”


    老何总结:“看来大家都差不多。”


    导演:“沙易想活65岁,消耗45个格子,剩余20年。”


    小萨不解:“沙易你怎么就想活到65?”


    沙易一脸豁达:“退休就行了!人老了胳膊腿都不听使唤,活着多没劲。在东北岁数大了最容易‘跨筐’!”


    小萨好奇:“啥叫跨筐?”


    沙易比划着:“就是半身不遂,走路像挎着个筐似的。”


    老何劝道:“平时注意养生不就好了?”


    沙易:“我也懒,减肥都减不下来,东北因为冬天冷,饭菜重油重盐,就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


    白夜听了沙易的话,立刻接过话头,摆出一副“科普”的架势:“没错!这‘跨筐’确实能算东北的地方特色疾病了。就像东北的冬天,路面跟溜冰场似的,老年人摔一跤,骨折风险特别高。”


    越说越起劲,如数家珍地比划起来:“你们发现没?全国各地的大医院,基本都有自己最擅长的‘地方病’,这都是长期跟本地生活环境斗智斗勇练出来的本事!”


    他掰着手指数道:


    “东北的骨科,那是跟冰天雪地较量出来的全国一流!


    天津的男科,底蕴深厚,独树一帜;


    你要说肛肠科,那得看川渝,饮食习惯造就了顶尖水平;


    湖南的口腔,那也是一绝,因为爱嚼**


    河南的耳鼻喉,诊疗经验非常丰富;


    呼吸和眼科,南京那边是强项;


    要是不小心吃菌子中了毒,别犹豫,直奔云南,人家那解毒经验是实打实的!”


    喜欢娱乐,综艺之旅请大家收藏:()娱乐,综艺之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