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编纂的事,被小满交给了董仲舒负责。
没错,就是那个提出搞出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董仲舒。
董仲舒虽然是儒家的,可有一点不能否认他善于变通,能把诸多学说揉吧揉吧塞到儒家的壳子里,也算有本事。
另外就是他只是负责,并不是全权做主,再加上上头还有小满负责审核,把这事交给董仲舒,小满放心的很。
董仲舒愿意吗?
自然是一百个愿意。
辩论会结束后,小满把有关华夏论的设想文书分发给了他们。
华夏论是一个很宏大的概念设想。
董仲舒是儒家的不假,可他也能认清现实,在确定儒家不可能在刘彻这一朝独大后,想要扬名立万,华夏论是他最好的选择,恰好他也有这个能力。
毕竟是着名的“注水大师”,不会变通怎么能行。
董仲舒问小满:“娘娘想让臣做到何种地步?还请娘娘给臣些建议。”
董仲舒会注水,可审核权在小满,为了避免走弯路,有了大纲还不够,他需要准确的思想指导。
小满给出的回答是:“诸子百家在本宫看来,有好有坏,而本宫求一个新字!”
“新?”
“没错,是新,是锐意进取,你是儒家人,儒家崇古,孔夫子是圣人,本宫也认同,孔夫子设想的理想国度,本宫亦觉得那是美好的愿景,只是人不能活在过去,本宫认为,人应该往前看,过去好的可以称赞,但是却不能一味地照搬全抄,复周礼什么的,本宫不想看到。”
董仲舒低头:“臣明白娘娘的意思,臣遵旨。”
小满当然知道他有小心思,不过她不介意,她都说到这份上了,还夹带私货,可就别怪她无情了。
教科书前期定下四科。
分别是,文科,理科,农科,还有律法科!
往后肯定还是要有更细致的分类,不过眼下,这四科最为紧要。
文科是思想,看似不实用,却是最紧要的,摘选出经典史集文章,给出框架性的解读,规范思想。
理科主要是由墨家负责,小满把阿拉伯数字给苏出来了,方便算税收之类的。
更深的理科知识,小满打算等以后墨家发展起来,再进行分科。
然后就是农学,如今农业就是基础,当官绝不能不知道农学,要不然很容易闹人命。
最后还有律法,这个也是必要的。
因为负责教科书的事,小满每天都很忙,忙到没空搭理刘彻。
而刘彻也不在意。
夫妻俩各忙各的,一直到第二年,第一版教科书出炉了。
教科书编撰完成后,修书的事还在继续,小满给了一份指导意见,又给了刘彻一份关于练兵的指导手册和马上三件套,直接把刘彻高兴的不行。
做完这些,小满开始频繁出入上林苑。
农家除了少数人负责修书,剩下的人,都让她安排到了上林苑,负责开垦试验田。
刘彻想要打仗,小满也想尽快平定匈奴,两人这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
打仗打的是后勤,以如今大汉的粮食产量,想要支撑到将匈奴彻底消灭,再加上有那么多天灾,她就是能赚再多的钱,也没有那么多粮食给她买。
生产力跟不上啊!
所以提高粮食产量,是她下一步要做的事。
有系统帮忙,这事对她而言,不难。
时间一晃而过,三年过去了。
长安城的坊市,热闹非常,这几年,长安不断涌现新鲜事物,瓷器,茶叶,桌椅,铁锅,还有诸多新鲜的吃食饮品。
布告栏上,每周都会贴出一些关于使用的技巧。
小满又想到刘彻这个被诈骗的老登,又把一些“神迹”的原理交给墨家,让墨家排出戏班子,然后在长安开启了每周一次的反诈骗轮回巡演。
刘彻第一次看到那些戏法,看到戏班子里被骗的丑角,脸隐隐有些疼,虽然他现在还没开始发癫,可小满知道他上辈子发癫做的事。
看到那些丑角,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小丑,绝对是小丑!!!
气的刘彻好几天没理小满。
小满也不惯着他,反正她就做了。
刘彻等着小满服软,谁知道,等来等去,等到小黄门来禀报说,皇后娘娘去上林苑小住的消息。
想到小满知道的那些技术,想到他的大业,刘彻只好先服软。
毕竟老刘家的皇帝,虽然冷血狠心,可面对有用之人,脸皮一向厚,腰肢一向软。
喜欢快穿之逆袭指南请大家收藏:()快穿之逆袭指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