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3章 你去找那败家子吧

作者:打得你喵喵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众人纷纷劝说。


    赵德祐则是当即站出来的道:“诸位,咱们虽然不理解但是要尊重啊,徐允三人已经行过拜师礼了,咱们说再多也没用。”


    众人闻言,尽皆沉默。


    卢文远闻言。


    看着眉头紧锁的三人,从人群中走出来,缓缓道:“你们若是有什么苦衷,自可以说来,从山西一路到京师不容易,若是有什么需要,我会想办法帮你们。”


    徐允闻言。


    忙是拱手道:“多谢卢公子,不过我们如今很好,而且有恩师提点,这些时日我们三人也受益匪浅。”


    卢文远闻言,点点头便没再多说。


    不过后面基本上就没有人会和三人攀谈。


    毕竟方阳的名声在哪里,大家可都不想沾染上。


    而且更别说,那败家子现在几乎是满朝皆敌,一旦拉上关系,那以后得仕途只怕要处处受排挤了。


    三人见此也都没刻意去融入这些人的圈子。


    待了一会儿之后,便和众人打了声招呼离开了。


    卢文远在给众人解答完疑惑之后,也是告辞离去。


    随后又是零零散散走了许多人。


    突然一人道:“诸位,按照以往,咱们这些科考士子都会向朝堂大臣投拜帖请见,我准备投帖吏部尚书郭直郭大人,诸位可有人愿意随我一起去?”


    此言一出,顿时响应的人一大片。


    然后一群人乌泱泱的前往吏部尚书府邸。


    很快,吏部尚书郭直的大门被一群士子扣响。


    郭直当即便在前厅接待了这群士子。


    一众士子见到郭直之后,纷纷拿出自己最近写的文章,请求郭直帮忙斧正。


    郭直自己读了一下众人的文章。


    一个时辰后。


    郭直将文章放到旁边,然后笑道:“不错,以诸位文采,本次高中定然不是问题。”


    众人闻言,皆是大喜。


    赵德祐当即拱手道:“多谢大人。”


    众人也是跟着纷纷拱手。


    “呵呵。”


    郭直笑呵呵的捋着胡须。


    然后道:“行了,你们不用谢我,能考上那是你们自己的本事。”


    赵德祐闻言,忙是道:“若无郭大人提携,我等哪里有自信去考,没有自信,又怎么能考出好成绩,这一切全依仗郭大人啊,郭大人就是我们的恩府啊。”


    “哈哈,过誉了,过誉了。”


    郭直哈哈大笑,看着赵德祐的眼神都多了几分赞许。


    随后便道:“本官倒是期待能和你们同朝为官。”


    “若是能和恩府同朝为官,那是我们的荣幸啊。”赵德祐感叹。


    言语间是已经将郭直当成了老师,只要郭直松口,眼前这帮人绝对马上给他跪下倒茶拜师。


    但,一代尚书,大楚二品大员,又怎么可能轻易招收几个连乡试都没有考完的秀才为弟子。


    于是,郭直便道:“那诸位便好生准备这次乡试,本官期待你们能够中举,然后进入会试角逐进士之名。”


    一众考生闻言纷纷点头。


    心中也都明白了郭直的言外之意。


    这是在告诉他们:‘想要拜师可以,但是你们现在还不够资格,等你们中了举之后,参加明年春闱,再中进士再说。’


    见众人都是点头。


    郭直笑着捋捋胡须,然后道:“你们在这里稍作休息,本官有些事情要去处理一下。”


    众人纷纷点头。


    郭直便起身出了大厅。


    两刻钟后。


    郭直依然没有回来。


    原本安静等待的一众士子,顿时就有些坐不住了。


    一人悄悄朝外面看了一眼,还是没瞧见人,便小声道:“咦?郭大人去哪了?怎么到现在都没回来?”


    “郭大人毕竟是尚书,应该是事情比较多吧,咱们再等等吧。”


    .......


    半个时辰后。


    “不对啊,这都这么久了,郭大人怎么还没来。”


    说话间,一名士子已经站了起来。


    目光环顾四周,发现整个大厅都异常干净,包括靠墙的书架上都没有任何摆设。


    只有方才郭大人坐的座位旁边的茶桌上有一本书。


    于是便几步走了过去,想要看看这是本什么书。


    一人见此,赶紧道:“你不要命了!郭大人的书你也敢看!”


    “没事,既然放在这明面上,肯定不是重要的书,郭大人知道了肯定也不会怪罪的,而且郭大人这一去这么长时间,肯定是在暗示咱们什么,咱们在这坐着不动,不是白费了郭大人一片苦心。”


    说话间,这人已经将眼前的书籍拿了起来。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


    随后便也都察觉到不对劲,若非如此,郭大人又怎么可能近一个时辰不出现。


    而那名士子将手中书籍打开之后,顿时眼中一喜。


    然后道:“快看,有标记!”


    此话一出。


    在场的二十来人皆是面色一喜。


    纷纷起身走了过去。


    “天!真有标注,快!记录下来!”


    众人纷纷开始记录。


    只是暗恨自己怎么没想着带笔墨过来,现在要全靠自己的死脑子记录。


    不过好在他们人多,分工协作下来很快就记录完成。


    赵德祐当即道:“诸位,结束之后,大家可以到我家中,一起将这些记录的段落集合起来,诸位觉得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


    随后便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也不说话,纷纷开始加强记忆。


    过了没多久。


    尚书府的管事便匆匆赶来,然后满是歉意的道:“诸位,很是抱歉,老爷外出有事,估计要很晚才能回来,你们就先回去吧,改日再来拜访我们老爷吧。”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


    赵德祐最先反应过来。


    然后当即拱手道:“是我们叨扰大人了,有劳管事来告知我等,既如此那我们便告辞了。”


    一众士子纷纷回过神来,然后跟着拱手告辞。


    管事更是一路将一众士子送出尚书府,这才转身回府。


    出了尚书府。


    带管事离开。


    一众士子这才讨论起来。


    “奇怪,为何郭大人要以这种方式告诉我们内容,或者说,那书确实就是郭大人忘记收起来了?”


    一个书生有些不解。


    另外一人道:“应该不会,若是如此的话,郭大人也不会让咱们等这么久,而且还是在咱们记录完之后,才让人告诉咱们会很晚才回来。”


    赵德祐闻言,看看左右,见没有其他人,便低声道:“大家不要乱猜,小心隔墙有耳,今日之事,什么都没有发生,记住了吗?”


    闻言,众人纷纷点头。


    方才说话的两人更是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赵德祐见此,便道:“诸位兄台,大家一起去我家中学习吧。”


    众人纷纷点头。


    只是有人忽然道:“哎,你们说,徐允、南宫志和唐明三人,若是知道今日的事情,他们会不会后悔拜那败家子为师?”


    “那谁知道呐,说不得那败家子也给他们透露什么东西了呐,不然,那三人怎么会那么死心塌地的认一个败家子为师,而且年龄比他们还小这么多。”


    提到徐允和南宫志、唐明三人,众人的话瞬间变多了起来。


    再加上提前知道了部分考题,众人心情异常轻松起来,于是一行二十来人,纷纷有说有笑的聊着进入了赵德祐在京师的家中。


    另一边,管事回到府中之后,直奔后院书房而去。


    此时的郭直正在书房内看着经史子集。


    “老爷,人都送走了。”管事恭声道。


    “嗯。”


    郭直微微点头。


    管事刚准备出去。


    郭直又继续道:“我有本书落在前厅了,你去帮我将书取回来。”


    “是!”


    管事闻言,赶紧去取书。


    而郭直则是喃喃道:“老夫能做的便只有这些了,你们能领悟多少那是你们的事情了,若真是出了事情,你们最好不要说是老夫,不然......呵呵。”


    另一边。


    丞相赵相如的府邸之中。


    此时,赵相如也接待了一批书生。


    不过和郭直的直接给题相比。


    赵相如做的就比较隐晦了许多。


    对在场的世子,全部稍加提点了一下之后,便让众人散去。


    然后在人群中留下了两人。


    其中一人便是范阳卢氏的卢遂卢文远和山东孔家的孔仲孔孝廉。


    不过二人都是在成年之后,便被家中长辈送到京师求学,两人俱都是太学学子,因此两人的乡试也都是可以在京师参加。


    “呵呵,文远、孝廉,你们二人聪慧,这次金榜题名必然不在话下。”


    说话间,赵相如从袖口之中拿出一张宣纸。


    然后缓缓道:“这上面是本次科考的题目,老夫这也算是为你们锦上添花了。”


    两人都是一愣,脸上尽皆出现愕然之色。


    不过很快,那份愕然便消失不见。


    齐齐拱手道:“多谢赵相。”


    “不必客气。”


    赵相如摆摆手,然后缓缓道:“无妨,其实帮你们便是帮老夫自己,最近这朝堂颇为不太平,那败家子搅风搅雨,让老夫确实疲于应对。”


    “这次乡试你们放心考,不要有什么后顾之忧,待明年会试,再努力一把,你们二人争取出个三元及第。”


    “如此进入朝堂之后,和崔皓形成掎角之势,以压制那败家子。”


    范文元和孔孝廉两人对视一眼,纷纷看出对方眼中的惊讶。


    随后两人便拱手道:“赵相放心,我们会努力的。”


    “行了,你们赶紧回去学习吧,还有数日便要科考了,好好努力。”赵相如缓缓道。


    两人见此,便告辞离去。


    带两人走后,赵相如背负双手,眉头微缩,脸上满是冷峻之色。


    ......


    不光是尚书府和丞相府,其余一些高官家中也多有学子前去走动,虽然应对方式不一,但多是都让这些学子进门了。


    毕竟说不得这些人中,在未来就有入朝为官的人,若是此时不见,那以后同朝为官了,只怕会造人记恨。


    与其平白无故招致一个未来的敌人,那不如以礼相待,给这些人一些尊重,说不得以后也能成为自己的臂助。


    不过,和这些大臣相比。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