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六十二章 以尸补尸,散播武学

作者:不染人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用“以形补形”的魔道秘法,将这两具铜甲尸王献祭了。


    用来作为甲尸三转重修的资粮,那是绰绰有余。


    虽说看起来用两头尸王来培育一个结丹,并不划算,乃是本赔本买卖。


    但事情不是这般算的。


    两尸被玄魁这位元婴老怪祭炼多年,早已打下其烙印,非是那般可以祛除。


    远不如甲尸土行孙跟随自己多年,又以分身之法祭炼过,灵通如意。


    何况,这两具尸王早被公孙离拦腰斩断,价值大损。


    否则,两人也不可能轻易让自己捡漏带走。


    最后,倘若它真能三转散功重修突破结丹,底蕴根基自然要比这两头来得扎实雄厚。


    心中想着,谢端阳与土行孙相对而坐,四掌贴合在一起。


    以自已法力导引其体内灵机,缓缓消散在经络体魄当中。


    单单这重,就花费了足足七日的光阴。


    看着已经跌至筑基初期的甲尸,谢端阳满意笑笑,带着他踱步来到那张祭台之上。


    此物打造之时,并没有太过用心,只是将材料简单炼合一起,铭刻上符箓灵纹而已。


    但是每次祭献,其实都是在对其悄悄进行着祭炼。


    数年下来,此物变化也自不小。


    看着不起眼,只是方青幽石台,实则内敛深藏。


    普通人多瞧片刻,便会感觉心神仿佛都要被摄走投入其中。


    抓起上面已经浅淡许多的血晶,打量片刻,谢端阳轻叹口气。


    里面封存的玄阴之眼虽说了得,但是在采割而走时,原身修为尚浅,没有将其开发得多深。


    自己这些年不断以万灵之血滋养,又交由甲尸牵引太阴月华蕴养,但也已经快要到达此物所能承载的上限了。


    表现出来,就是汲取吸收起万灵之血来,也迟缓许多。


    不过这回之后,就不一样了。


    心中想着,他将血晶搁在旁边,将一物放置在祭台之上。


    铜甲尸王的头颅,已经被之精炼得只有鸡子大小。


    操御着土行孙在祭台前坐下,双掌贴于其表面。


    谢端阳张口吐出血河旗,悬于其头顶。


    一道纤细血光落在台上,顺着沟槽纹路缓缓流淌,将之填满。


    然后再与其真元一道,汩汩流入土行孙体内。


    原本已经散去大半的修为,一点一滴地重新凝聚复原。


    看似缓慢,但比之吞吐灵气苦修,已是不知快了多少倍。


    谢端阳默默计算了下,最晚三年之内,就能将这一转重新修成,法力恢复至假丹境地。


    而这还不算,他又自从储物袋中摸出面梳妆镜将之祭起。


    当然,按照公孙离的说法,此镜名为取水镜。


    此物自从得手后,已经被其温养了好些日子。


    与在龙舟水府初得时,已经大为不同,任谁都能一眼看出是件难得的宝物。


    土行孙所修功法中,本就糅合了“太阴炼形诀”这门秘法,与此镜功用恰好合拍。


    都不需他多费心,取水镜就自然而然与甲尸灵机勾连起来。


    悬浮半空之中,在月色中载浮载沉,甚为神异。


    以其为顶点,向下抛射出一道圆锥形光幕。


    月华如水流下,凝聚为有形有质的橄榄状液滴。


    然后,再如丝串联起来。


    纷纷落入祭台、血晶之上,或者被土行孙吸纳入腹炼化。


    月光莹莹流转,竟是给其增添上数分神圣之色,全然看不出乃是炼尸身份。


    相较于大日之精,月华本就要显得阴柔安静。


    一般而言,白昼之后,日气渐长,就难再感知到月华。


    然而取水镜之妙,就在于即便是在白昼,依旧能够感应牵引月华。


    只是凝为月露的效率要慢上许多而已。


    由着它与祭台在那里继续运转,谢端阳简单收拾下,手持罗盘走出洞府。


    耽搁了这么些天,也是时候将地火岛的地脉灵气走向等重新勘测梳理遍。


    然后,再借助破禁罗盘之力,将这座“水火两仪山川百脉大阵”进行调整与完善。


    其实即便没有得到此宝,他本来也有打算在数年内做这件事。


    因为阵势及岛上修士作用影响,地火岛的地脉水脉等,是在徐徐发生着变化的。


    毕竟此岛本来灵气分布甚为均匀,没有条真正所谓的灵脉。


    是其借助阵势及地利,生生塑造出来,目前还处于初生阶段,尚不算完全稳定固化。


    如果不是得了破禁罗盘,谢端阳是打算待大兽潮来临前,再整体调整完善下。


    毕竟此事做起来,不是吃饭喝水般那么容易,也是颇为耗费心力。


    但是现在,则可以提前进行了。


    虽说自家基业,但是他多数都是在洞府内闭关修法。


    只是定时出来考较进度,开坛说法。


    在某种层面上,对岛中事务可能还未必有那几位筑基管事来得了解。


    这次离岛的时间,又稍微长了些。


    与其离开时,景象又有不同。


    坊市越发繁荣了些。


    不仅定居及往来修士数目益发增加,便是附近那几处没有灵脉,不合修士居住的海岛,凡人数目也是与日俱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却是上次兽潮来临时,他指令属下分批接纳安排那些散修与凡人避难的事造成的后继影响。


    其实这种数量的增加,已经是偏少了。


    毕竟地火岛基业开创时间不过十来年,名号还不是特别响亮。


    那些传承了数百年的岛屿,接下来几年时间里,只怕会是人满为患的结果。


    “这些凡人,倒也不能白白养着他们。”


    将某处地面简单休整完毕,他暂时停下歇息,暗自琢磨起来。


    不同于其他修士,觉得凡人没有任何作用。


    谢端阳另有番考量。


    在灵界,凡人借助炼体之法及灵具,也是很有些实力的。


    高端力量且不说,但对付下低阶妖兽等,却是完全可以。


    而这,与东海域的兽潮也是很有些相似之处。


    他入道前就将武学练到绝顶,又将金刚诀修至第四重境界,又是炼器方面的大家。


    有心推动的话,还是可以做出些成绩的。


    当然,谢端阳还没有什么改变东海域、杀尽妖族之类的雄心壮志。


    他是另有其它打算,主要还是为的自身道途考虑。


    说的直白些,是打算用他们当做实验对象。


    只不过那些凡人,确实能够从中得到些好处也就是了。


    “师父,您是说打算开办演武堂,从凡人中挑选批少年传授武艺?”


    冬淞讶然抬头,有些怀疑是否自己耳朵有恙,产生了幻听。


    反正她是完全不理解,自家师父这样做的目的及意义何在。


    她对自己定位很是清晰,见谢端阳点点头,确定没有听错后。


    就迅速将脑海中那些疑问丢开,询问起具体章程来。


    譬如挑选多少人,年龄性别出身等,有无特别要求。


    既然师父兼岛主已经发下命令,那么自己照着去做便是。


    “不限性别,不限出身,数目以百人为限。


    至于年龄么,就定在十二至十八之间。”


    摩挲着下巴,谢端阳随口说道。


    “不过这是第一批,之后年岁最大不得超过十五……”


    冬淞咋咋舌,越发不了解自家师父欲要做些什么事,就再次听到了个令其震惊莫名的消息。


    “此事不必公布,仅限于你一人知晓,且记在心中便是。


    其中若是有表现出色的,甚至可能被我收入门下,做个记名弟子。”


    浑然不理自己这话给冬淞造成多少心理冲击,谢端阳口中说着,丢出十数本武学秘笈出去。


    这些,就是那一百来号人的教材了。


    “金刚诀”等炼体之法,虽然不苛求灵根,但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修有所成。


    尤其人界的灵气、丹药等,也远远比不过灵界,难度只会更高。


    这十数本秘笈,乃是他根据自己昔年所学,又结合了“金刚诀”等功法前一二层入门奠基的内容,再次整合简易而成。


    练到绝顶,差不多也就等若于金刚诀第一层的地步。


    能够从中脱颖而出者,才算是有一定根骨资质,值得自己进行下一步培养。


    在这之前,根本不值得去关注。


    依谢端阳估计,即便其中有根骨体质千中无一,极为适合练武者。


    做到这步,起码也得花去五六年光阴。


    到时候,正好大兽潮也自过去,形势会放松许多,可以抽出些时间来。


    领了命令,冬淞没有立刻去发布命令。


    而是先带着这些秘笈回到自家洞府,从头到尾通读了遍,又细心揣摩着谢端阳语气心思。


    第二天,才自将负责巡察的徐立,及其它几位负责坊市的管事请来。


    自然不会说是岛主亲自要求,更不会说起记名弟子之事。


    免得影响太过,另有修士在其中掺和搞事,而是另外寻了个理由。


    如今地火岛越发繁盛,事务也自随之增多,人力不免有些匮乏。


    然而谢端阳对这方面要求极严,不愿随意接纳修士进来任职。


    而这百十来号人,在冬淞口中,便是培养了将来作为杂役之类来用。


    算不上大事,而且在场中人也都乐见其成。


    毕竟身为筑基修士,少有人没有家族,没几个缺少灵根的亲戚后辈。


    虽说只是杂役,但总也是条上进途径。


    对凡人而言,已经是极好前途。


    喜欢凡人之从夺舍曲魂开始请大家收藏:()凡人之从夺舍曲魂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