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9章 公益之心

作者:鲸鱼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旧城区项目的成功让陈浩名声大噪,但他并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张教授的一个电话,让他有了新的想法。


    “陈浩,有个公益项目,你有兴趣参与吗?”张教授在电话里说道。


    “什么项目?”陈浩放下手中的资料。


    “走出大山。一个帮助贫困山区孩子接受教育的项目。”张教授的声音里带着期待,“我知道你现在很忙,但这个项目很有意义。”


    陈浩没有犹豫:“我参加。”


    “好!”张教授很高兴,“明天我们先去实地考察一下。”


    第二天一早,陈浩跟着张教授来到了距离上海三百多公里的一个山区县城。这里的条件比他想象的还要艰苦。


    “这里的孩子很多都上不起学。”当地教育局的王局长介绍情况,“家里条件差的,小学没毕业就要出去打工了。”


    陈浩看着那些破旧的校舍,心情有些沉重。在城市里,他见惯了繁华和富足,但在这里,贫困却是如此真实而残酷。


    “我们能做些什么?”陈浩问道。


    “资金支持是一方面。”张教授说,“但更重要的是建立长期的帮扶机制。不能只是简单地给钱,要让这些孩子真正有机会改变命运。”


    陈浩点点头。他明白张教授的意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接下来的几天,陈浩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情况。他发现,这里的问题不仅仅是缺钱,更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王局长,我有个想法。”陈浩说道,“除了资金支持,我们还可以建立一个奖学金制度。专门资助那些成绩优秀但家庭困难的学生。”


    “这个想法好!”王局长眼睛一亮,“但需要很大的投入。”


    “资金方面我来解决。”陈浩说道,“但我有个条件。这个奖学金不能只看成绩,还要看品德。我们要培养的是有用的人才,不是只会考试的机器。”


    张教授满意地点点头。这个学生不仅有商业头脑,更有社会责任感。


    回到上海后,陈浩立即开始筹备“走出大山”公益基金。他拿出了五百万作为启动资金,并承诺每年至少投入一百万。


    消息传出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企业家也纷纷表示要参与进来。


    “陈浩这个年轻人不错。”一位企业家说道,“有钱不忘本,这种品格难得。”


    “是啊,现在的年轻富豪,很少有人愿意做公益的。”另一位企业家附和道。


    但也有人质疑陈浩的动机。


    “做公益?我看是作秀吧。”有人在网上评论,“现在的富豪都喜欢这一套,沽名钓誉。”


    “五百万对他来说算什么?九牛一毛而已。”


    面对这些质疑,陈浩并不在意。他知道,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人说三道四。重要的是坚持做正确的事。


    几个月后,张教授又找到了陈浩。


    “有个新项目,你有兴趣吗?”张教授问道。


    “什么项目?”


    “守护绿洲。”张教授说,“西北地区的环保项目。那边沙漠化严重,需要植树造林。”


    陈浩想了想,同意了。他知道环保是未来的大趋势,提前布局也是有意义的。


    这次的项目规模更大,投入也更多。陈浩不仅出资,还亲自到西北实地考察。


    在茫茫戈壁滩上,陈浩看到了另一番景象。这里没有山区的贫困,但有着更加严酷的自然环境。


    “每年沙尘暴都会影响到东部城市。”当地环保部门的负责人说道,“如果不及时治理,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陈浩点点头。他记得前世确实有几年沙尘暴特别严重,北京上海都受到了影响。


    “我们的计划是什么?”陈浩问道。


    “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带。”负责人介绍道,“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


    “资金不是问题。”陈浩说道,“但我们要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接下来的几个月,陈浩频繁往返于西北和上海之间。他不仅出钱,还亲自参与项目的规划和管理。


    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让很多人刮目相看。


    “这个年轻人是真心想做事。”一位参与项目的专家说道,“不是那种只出钱不出力的甩手掌柜。”


    但是,频繁的出差也带来了问题。陈浩的学业开始受到影响。


    “陈浩,你最近缺课太多了。”辅导员找到了他,“再这样下去,期末考试可能会有问题。”


    陈浩有些无奈。他现在手头的项目太多,根本没有时间正常上课。


    “老师,我能申请单独考试吗?”陈浩问道。


    “单独考试?”辅导员有些意外,“这个需要特殊批准。”


    “我知道。”陈浩说道,“如果需要,我可以向学校申请。”


    辅导员看着陈浩,心情复杂。这个学生确实特殊,但学校的规定也不能随意更改。


    “你先写个申请吧。”辅导员说道,“我帮你向上面反映。”


    几天后,陈浩的申请传到了校长办公室。李建国看着这份申请,陷入了沉思。


    “这个学生确实特殊。”李建国对副校长说道,“他现在做的这些事,社会意义很大。”


    “但学校的规定也不能随意更改。”副校长有些担心,“如果开了这个先例,以后其他学生也要求特殊待遇怎么办?”


    “陈浩的情况确实特殊。”李建国想了想,“这样吧,单独考试可以批准,但他必须通过所有科目。而且,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这件事要低调处理。”


    很快,陈浩收到了学校的批复。他可以申请单独考试,但需要通过更严格的审核。


    “谢谢学校的理解。”陈浩对辅导员说道,“我会认真准备考试的。”


    但是,光是批准单独考试还不够。陈浩知道,学校之所以给他这个特殊待遇,是看在他的名气和成就上。作为回报,他也应该为学校做些什么。


    **第十三章回馈母校**


    单独考试的消息很快在学校里传开了。虽然学校要求低调处理,但这种事情还是很难保密。


    “听说陈浩可以单独考试?”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