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成功的代价。”林溪看着湖面,“我爸说,想要成功就要承受相应的压力。”
“你爸说得对。”陈浩叹了口气,“只是我没想到会这么快。”
“那你后悔吗?”
陈浩想了想:“不后悔。只是需要适应。”
两人静静地坐着,享受难得的宁静。
“对了,我爸真的想和你合作。”林溪突然说,“他说你有商业天赋。”
“什么项目?”
“房地产。”林溪转过头看着他,“我爸说,现在是投资房地产的好时机。”
陈浩心里一动。确实,现在正是房地产起飞的前夜。如果抓住机会,收益会很可观。
“具体怎么合作?”
“我爸的意思是,你出资金,他出经验和渠道。”林溪说,“利润五五分成。”
陈浩考虑了一下:“我需要看看具体的项目计划。”
“没问题。”林溪笑了,“明天我让我爸准备资料。”
月光下,林溪的侧脸很美。陈浩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看什么?”林溪察觉到他的目光。
“没什么。”陈浩有些尴尬,“就是觉得…今晚的月亮很美。”
林溪笑了:“油嘴滑舌。”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才各自回宿舍。
回到宿舍,陈浩躺在床上想着今天的事。出名确实带来了很多麻烦,但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关键是要把握好度,既要利用这些机会,又不能被名气冲昏头脑。
想着想着,陈浩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发现手机上有几十个未接电话和上百条短信。
陈浩头疼地看着这些信息,大部分都是媒体采访邀请和商业合作。
其中有一条短信引起了他的注意。
“陈浩,我是你的高中同学王磊,看到新闻了,恭喜你!有时间聚聚吗?”
王磊?陈浩想了想,这个人高中时和他关系一般,现在突然联系,肯定有事。
不过陈浩还是回了短信:“好啊,什么时候?”
很快王磊就回复了:“今天下午怎么样?我在上海出差。”
“行,老地方见。”
下午,陈浩来到约定的咖啡厅。王磊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浩哥!”王磊热情地站起来,“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别这么说,都是同学。”陈浩坐下,“你现在在做什么?”
“在一家贸易公司上班。”王磊有些不好意思,“月薪三千,刚够生活。”
陈浩点点头,没有接话。
“浩哥,你现在这么厉害,能不能带带兄弟?”王磊终于说出了目的。
“怎么带?”
“我想跟着你做投资。”王磊眼中闪着光,“哪怕给你打工也行。”
陈浩看着他,心里有些复杂。高中时王磊对他并不怎么样,现在看他发达了就想攀关系。
“投资不是那么容易的。”陈浩说,“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
“我可以学啊!”王磊急切地说,“我很聪明的,学东西很快。”
陈浩想了想:“这样吧,你先去学习相关知识,如果真的有天赋,我可以考虑。”
“真的?”王磊兴奋起来,“谢谢浩哥!”
“别高兴得太早。”陈浩提醒道,“投资有风险,不是谁都适合的。”
“我明白,我会努力的!”
送走王磊,陈浩心里有些感慨。人一出名,各种人都会冒出来。
有真心恭喜的,有想攀关系的,有想利用的。
这就是现实。
晚上回到宿舍,陈浩发现陆寻在等他。
“浩哥,有个事想和你商量。”陆寻神秘地说。
“什么事?”
“我想投资你。”陆寻认真地说,“我有一千万资金,想让你帮我理财。”
陈浩愣了一下:“你确定?”
“确定。”陆寻点头,“我相信你的能力。”
“投资有风险的。”
“我知道。”陆寻笑道,“但我更相信你不会让我亏钱。”
陈浩考虑了一下:“好吧,但我要先说明,我不保证收益,也不承担亏损责任。”
“没问题。”陆寻爽快地答应了。
有了陆寻的资金支持,陈浩的投资规模可以扩大不少。
而且,这也是对友谊的一种考验。
一个月后,陈浩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媒体的热度过去了,校园里的关注也减少了。
但商业圈对他的关注却在增加。
这天,陈浩正在图书馆看书,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杨志发来的消息:“华为的合作谈成了!公司估值直接翻了五倍!”
陈浩心里一喜。按照这个估值,他手里的期权价值已经超过两亿了。
十八岁的亿万富翁,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恭喜杨总。”陈浩回复道。
“这都是你的功劳。”杨志很快回复,“没有你当初的帮助,公司早就倒闭了。”
“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对了,公司准备上市了。”杨志又发来一条消息,“如果成功,你的期权价值还会翻倍。”
陈浩放下手机,心情有些复杂。
财富增长得太快,反而让他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在想什么?”林溪不知什么时候坐到了他对面。
“没什么,看书呢。”陈浩合上书本。
“我爸的项目资料准备好了。”林溪递过来一个文件夹,“你看看。”
陈浩接过文件夹翻看起来。
项目是在浦东开发一个住宅小区,总投资五亿,预计利润两亿。
从数据上看,项目很不错。浦东正处于开发初期,房价还没有大涨,确实是投资的好时机。
“你爸想要多少投资?”
“一亿。”林溪说,“占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陈浩算了算,这个比例还算合理。
“我需要实地考察一下。”
“没问题,我爸随时可以安排。”
两人正说着,陆寻走了过来。
“浩哥,溪姐。”陆寻打招呼,“在聊什么?”
“商业合作。”林溪简单解释了一下。
“房地产?”陆寻眼睛一亮,“我家也在做这个,要不要一起合作?”
陈浩看了看他们两个,心里有了个想法。
“这样吧,我们三家一起合作。”陈浩说,“我出资金,你们出资源和渠道。”
“好主意!”陆寻兴奋地说,“我们陆家在建筑行业有很多关系。”
“那就这么定了。”林溪也很赞同,“三家合作,风险分担,收益共享。”
就这样,一个三方合作的房地产项目敲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