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经济学院的李教授。
“陈浩,你有时间吗?我想和你聊聊。”李教授在课后叫住了他。
“当然有时间,李老师。”
“是这样的,我看了你的投资案例,非常不错。”李教授说,“我想邀请你做我的研究生,可以直接保研。”
陈浩有些意外:“我才大一,现在谈保研是不是太早了?”
“对于一般学生来说确实早,但你不一样。”李教授认真地说,“你有实际的投资经验,这比书本知识更宝贵。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安排你参与一些研究项目。”
这个提议很诱人,但陈浩还是谨慎地说:“我需要考虑一下。”
“当然,不急。”李教授笑道,“你考虑清楚再回复我。”
没过几天,又有两个教授找到了陈浩。
管理学院的王教授想让他参与企业管理研究,金融学院的赵教授则邀请他加入金融创新实验室。
这些教授都开出了很好的条件:直接保研、奖学金、参与重要项目等等。
陈浩有些哭笑不得。以前是学生拼命想获得教授的青睐,现在反过来了,教授们开始争抢他这个学生。
“你现在真是香饽饽啊。”石岳知道这件事后,羡慕地说,“三个教授同时抢一个大一学生,这在学校历史上估计是第一次。”
“确实有点麻烦。”陈浩苦恼地说,“选谁都会得罪其他人。”
“我倒是觉得你应该选张教授。”石岳建议道。
“张教授?他没找过我啊。”
“张教授是金融学院最有实力的教授,人脉很广,而且性格很好。”石岳解释,“最重要的是,他手里有很多实际项目,对你的发展更有帮助。”
陈浩觉得有道理,决定主动去了解一下张教授。
张教授全名张博文,四十多岁,是金融学院的知名教授。他不仅学术造诣很深,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经常承接政府和企业的项目。
更重要的是,张教授的家庭背景也很不错,父亲是某大型国企的高管,母亲是知名律师。他本人虽然专注学术,但在商业圈也有不少朋友。
“张教授,您好。”陈浩敲门进入张教授的办公室。
“陈浩?”张教授抬起头,“久仰大名啊,请坐。”
张教授看起来很随和,说话也很幽默。
“听说你最近很抢手啊,好几个教授都想要你。”张教授笑道,“我这个老头子是不是来晚了?”
“没有没有,我正想来拜访您呢。”陈浩连忙说。
“是吗?那我很荣幸。”张教授给陈浩倒了杯茶,“说说看,你对未来有什么规划?”
陈浩想了想:“我希望能在金融投资领域继续发展,同时也想学到更多理论知识。”
“很好的想法。”张教授点头,“实践和理论结合,才能走得更远。”
两人聊了很久,陈浩发现张教授确实很有见识,而且对很多问题的看法都很独到。更重要的是,他没有一般教授的架子,说话很随性。
“我手里现在有个项目,你有兴趣了解一下吗?”张教授突然说。
“什么项目?”
“旧城区改造。”张教授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市政府委托我们学院做可行性研究,涉及的资金规模很大。”
陈浩心中一动。旧城区改造项目他在前世就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项目。
“这个项目很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张教授继续说,“不仅有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政策风险也不小。”
“听起来很有挑战性。”陈浩说。
“确实如此。”张教授笑了,“如果你愿意加入我的团队,这个项目可以让你学到很多东西。而且,如果研究做得好,对你的履历也很有帮助。”
陈浩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参与实际项目。
“张教授,我愿意加入您的团队。”
“太好了!”张教授高兴地说,“那我们现在就是师生关系了。不过你要有心理准备,我这个人要求比较严格。”
“我会努力的。”
“对了,下周有个项目启动会议,各方代表都会参加。”张教授说,“你也一起来吧,正好认识一下相关的人。”
陈浩点头答应了。
消息传出去后,学院里又是一番议论。
“陈浩选了张教授?”
“张教授确实厉害,不过要求也很严格。”
“能跟着张教授做项目,这机会太好了。”
李教授和王教授虽然有些失望,但也表示理解。毕竟张教授在学院里的地位确实很高。
几天后,项目启动会议在学校的会议室举行。
参加会议的人很多,有政府官员、开发商代表、设计院专家,还有几个投资机构的人。
陈浩作为张教授的学生,坐在旁边认真听着。
会议进行得很顺利,各方对项目的基本方案都没有异议。但在讨论细节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分歧。
“这个拆迁补偿标准是不是太高了?”一个开发商代表提出质疑。
“标准是政府制定的,我们只能执行。”政府官员回应。
“但这样下来,成本会很高,投资回报率就不够了。”另一个投资人说。
讨论越来越激烈,各方都有自己的立场。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我觉得大家考虑问题的角度可能有偏差。”
所有人都转过头看向说话的人。
那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穿着得体,气质沉稳。
“这位是?”政府官员问道。
“沈南朋,南朋投资的创始人。”男人自我介绍道。
陈浩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一震。
沈南朋,前世投资界的传奇人物!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沈总,您有什么看法?”张教授问道。
沈南朋站起来,走到白板前。
“大家都在讨论成本和收益,但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他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个图,“旧城区改造不仅仅是房地产开发,更是城市功能的重新布局。”
他的分析很专业,也很有说服力。在场的人都听得很认真。
“如果我们换个思路,把这个项目看作是打造一个新的城市中心,那么投资价值就完全不同了。”沈南朋继续说。
陈浩仔细听着,发现沈南朋的思路和自己前世了解的发展轨迹非常吻合。这个项目确实后来成为了新的商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