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4章 三寸不烂之舌

作者:鲸鱼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总问得好。”陈浩早有准备,“但反过来想,万一发展得比我预测的还要快呢?”


    他又换了一张幻灯片:“根据我的分析,智能手机的普及速度会超过所有人的想象。现在投资芯片技术,就像十年前投资互联网一样。”


    另一个投资人开口:“即使你说得对,但我们怎么知道星辰电子就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他们有最好的技术团队。”陈浩调出杨志团队的资料,“杨志本人曾在美国硅谷工作五年,核心技术人员都有海外背景。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缺的只是资金,不是技术。”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分钟,投资人们在认真思考。


    “具体需要多少资金?”李总问。


    “第一期五百万,占股百分之二十。”陈浩回答,“但我们不是唯一的投资方,还会引入其他伙伴。”


    “其他伙伴是谁?”


    陈浩看向张伟,后者点点头。


    “致远投资会投资一百万,我个人投资五十万。”陈浩的话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张伟更是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他们什么时候决定投资一百万了?


    但陈浩用眼神示意他保持冷静。


    “剩下的三百五十万,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够参与。”陈浩继续说,“当然,具体的投资比例可以商议。”


    一个年轻的投资人问:“你自己投五十万?你有这么多钱吗?”


    “有。”陈浩很肯定地回答。


    实际上,他确实有。通过之前的投资和最近的一些操作,他的资产已经超过了一百万。


    会议结束后,三个投资人都表示需要时间考虑。但从他们的表情来看,至少不是完全拒绝。


    “你刚才说我们投资一百万?”等人走光后,张伟忍不住问。


    “对。”


    “我们哪来的一百万?”


    陈浩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我找到的几个小客户,虽然单笔资金不多,但加起来够了。”


    张伟接过文件,发现上面列着七八个小企业的名字。


    “这些都是传统行业的老板,他们手里有闲钱,但不知道投资什么。我已经和他们谈过了,愿意把钱交给我们打理。”


    “他们相信你?”


    “因为我是''网红''啊。”陈浩笑了,“有时候名气也是有用的。”


    张伟算了算,这些小客户的资金加起来确实能凑够一百万。


    “但万一亏了怎么办?”


    “不会亏的。”陈浩的语气很坚定,“杨志的技术我看过,确实很先进。而且智能手机这个趋势是肯定的。”


    三天后,李总打来电话,表示愿意投资一百万。另外两个投资人经过商量,也决定各投资七十五万。


    加上致远投资的一百万和陈浩个人的五十万,第一期投资正好凑够了五百万。


    签约仪式在一家五星级酒店举行。杨志穿着他最好的西装,但还是掩盖不住眼中的疲惫。


    “杨总,合作愉快。”陈浩和他握手。


    “陈总,谢谢你。”杨志的声音有些哽咽,“说实话,我都准备放弃了。”


    “为什么?”


    “做了两年,一直在烧钱,看不到盈利的希望。团队的人也开始动摇了。”杨志苦笑,“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不是太理想主义了。”


    “不,你是有远见的。”陈浩拍拍他的肩膀,“相信我,用不了几年,智能手机就会改变整个世界。到那时,星辰电子就是这个行业的先驱。”


    杨志点点头,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


    签约完成后,按照约定,陈浩获得了星辰电子百分之三的期权。虽然比例不高,但这是他用自己的五十万换来的。


    更重要的是,致远投资成为了星辰电子的重要股东。如果一切顺利,这笔投资的回报将是天文数字。


    “陈浩,你真的觉得这笔投资会成功?”回到公司后,张伟还是有些不安。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把握。”陈浩很自信,“不过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什么考验?”


    “如何帮助星辰电子成功。”陈浩看向窗外,“投资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多事情要做。”


    半年后,星辰电子的第一批样品芯片下线了。


    陈浩拿着这个只有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心情激动。虽然看起来平平无奇,但这小小的芯片,很可能改变整个行业。


    “测试数据怎么样?”他问杨志。


    “超出预期。”杨志难掩兴奋,“运算速度比进口芯片快百分之十五,功耗却降低了百分之二十。”


    办公室里的技术人员都在忙碌着,每个人脸上都写着兴奋。半年来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


    “现在可以联系手机厂商了。”陈浩说。


    “已经在联系了。”杨志拿出一份名单,“华为、中兴、联想都表示了兴趣。”


    “太好了。”


    这时,张伟走了进来。半年来,致远投资的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成功投资了星辰电子,还通过陈浩的关系网接到了好几个项目。


    “有个好消息。”张伟兴奋地说,“华为那边确定要采购我们的芯片,第一批订单是一万片。”


    杨志一把抱住张伟:“太好了!张总,这下我们真的成功了!”


    一万片芯片的订单意味着什么,在场的人都很清楚。这不仅仅是收入,更是市场认可。


    “什么时候签合同?”陈浩问。


    “下周。华为的采购总监会亲自过来。”


    接下来的几天,星辰电子加班加点准备合同事宜。陈浩虽然还要上学,但每天晚上都会过来帮忙。


    签约那天,华为的采购总监王建华来到了星辰电子的办公室。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很有商务谈判的经验。


    “杨总,你们的芯片确实不错。”王建华看着测试报告,“但价格方面…”


    “我们的价格比进口芯片低百分之二十。”杨志说。


    “这个价格还是有些高。”王建华摇头,“毕竟是新产品,市场接受度还不确定。”


    谈判陷入了僵局。


    这时,陈浩开口了:“王总,我想问您一个问题。”


    王建华看向这个年轻人:“什么问题?”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