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章 意外的收获

作者:鲸鱼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小浩,你这个实习生当得不简单啊。"赵宏远笑着说,"杨志知道你的真实身份吗?"


    "什么真实身份?我就是个高中毕业生。"


    "高中毕业生能有这种商业眼光?"赵宏远摇头,"小浩,我不管你有什么秘密,但我相信你的能力。这次投资,我主要是看在你的面子上。"


    陈浩心中一暖。赵宏远这话,等于是在表达对他的信任和支持。


    "赵总,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我相信。对了,关于三个月后见沈南朋的事,我已经在安排了。应该没问题。"


    "谢谢您。"


    "不用客气。我们是合作伙伴嘛。"赵宏远拍了拍陈浩的肩膀,"好好干,我看好你。"


    当天下午,消息就在海天投资内部传开了。


    赵宏远要投资一千万!公司要起飞了!


    所有员工都兴奋不已。他们都知道,如果没有这笔投资,公司很可能撑不过这个夏天。


    而促成这次投资的,竟然是一个刚来两天的实习生。


    "陈浩,你太厉害了!"小雯激动地说,"你是怎么认识赵总的?"


    "机缘巧合。"陈浩没有详细解释。


    杨志把陈浩叫到办公室,郑重其事地说:"陈浩,这次真的要谢谢你。如果没有你,我们公司就完了。"


    "杨总客气了。我也是海天的一员,公司好了,我也有好处。"


    "从今天开始,你就不是实习生了。"杨志拍了拍桌子,"我任命你为投资总监助理,月薪一万。"


    一万块钱的月薪,在2006年的青州,绝对是高薪了。


    但陈浩更在意的是这个职位。投资总监助理,意味着他可以参与公司的核心决策,接触到更多的项目和资源。


    "谢谢杨总。"


    "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杨志笑道,"对了,林峰那个项目,我们明天就可以签合同了。"


    "好的。我相信这个项目不会让我们失望。"


    当天晚上,陈浩回到家,把今天的情况简单跟父母说了一下。


    "什么?月薪一万?"刘芳惊讶得合不拢嘴,"儿子,你才工作两天就升职加薪了?"


    "运气好。"陈浩谦虚地说。


    "这哪里是运气好,分明是能力强!"陈明自豪地说,"我就知道,我儿子不是一般人。"


    "爸妈,我可能要忙一段时间,不能经常回家了。"


    "没关系,工作要紧。"刘芳虽然舍不得,但还是很支持,"你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


    "我会的。"


    躺在床上,陈浩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


    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计划进行。海天投资得到了资金支持,林峰的项目也要启动了。而他自己,也从一个实习生变成了投资总监助理。


    更重要的是,他在杨志和赵宏远心中都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人脉关系,将是他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不过,陈浩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三个月后的那个约定,才是他真正要面对的考验。


    沈南朋,红杉资本。


    那将是他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战。


    三天后,赵宏远的财务团队完成了对海天投资的尽职调查。结果比预期的还要好——除了几个失败项目造成的亏损,公司的基本面很健康。


    “杨总,合同可以签了。”赵宏远在会议室里宣布这个好消息。


    杨志激动得手都在颤抖。一千万的投资,对现在的海天投资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不过,我还有个想法。”陈浩突然开口。


    所有人都看向他。


    “杨总,您有没有考虑过给核心员工一些期权激励?”


    杨志愣了一下:“期权?”


    “对。特别是像我这样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的员工。”陈浩笑着说,“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赵宏远在一旁看着,嘴角忍不住翘起。这小子,还真是会为自己争取利益。


    “你想要多少?”杨志问。


    “不多,5%就够了。”陈浩伸出一个巴掌。


    杨志咬了咬牙:“好!就5%!”


    他现在心情大好,5%的期权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反正陈浩是大功臣。


    合同签署完毕,陈浩正式成为海天投资5%股权的持有者。按照目前的估值,这5%价值约三百万。但陈浩知道,随着公司的发展,这个数字会变得非常可观。


    特别是如果海天投资能成功投资林峰的项目,公司的估值至少能翻十倍。到那时,他手里的5%股权就值三千万了。


    更不用说,如果公司将来能上市…


    “陈浩,恭喜你。”小雯羡慕地说,“十八岁就有股权,太厉害了。”


    “运气好而已。”


    接下来的两个月,陈浩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林峰的绿色食品电商项目正式启动,陈浩作为投资方代表,全程参与项目的进展。


    果然如他所料,虽然开始的时候销量不温不火,但随着口碑的传播,订单量开始快速增长。特别是在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有机食品的概念逐渐被年轻消费者接受。


    杨志对陈浩的能力越来越认可。这个十八岁的年轻人,不仅有前瞻性的眼光,执行力也很强。很多复杂的商业问题,他都能提出很好的解决方案。


    “陈浩,你真的打算去上大学?”杨志有些舍不得,“要不你直接留在公司发展吧,以你现在的能力,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


    “杨总,学历还是很重要的。”陈浩摇头,“而且我觉得,大学四年的经历对我来说也很宝贵。”


    他当然不能说,自己去上海交大还有其他的目的。林溪就在那里,还有未来的一些机会,也需要在大学期间布局。


    “那好吧。不过你要答应我,每个假期都要回来实习。”


    “没问题。”


    8月底,陈浩正式从海天投资离职,准备前往上海读大学。


    临走前,杨志专门为他举办了送别宴。


    “陈浩,这两个月辛苦你了。”杨志举起酒杯,“没有你,就没有海天投资的今天。”


    “杨总过奖了。我们是合作伙伴,应该的。”


    “对了,公司的股权证书。”杨志拿出一个文件袋,“这是你的5%股权证明,收好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