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光阴,不负卿。
余磊还是很姑娘,约好吃了饭,当然,饭不能白吃,余磊送她一些小礼品,都是女孩喜欢的纪念品。
余磊给她的微信备注“青春”。
这姑娘是教育专业,以后大概率也是小学老师。
就像《致青春》一样,岁月那么让人回忆:
他不羁的脸像天色将晚,
她洗过的发像心中火焰。
短暂的狂欢以为一生绵延,
漫长的告别是青春盛宴。
我冬夜的手像滚烫的誓言,
你闪烁的眼像脆弱的信念。
贪恋的岁月被无情偿还,
骄纵的心性已烟消云散。
疯了累了痛了人间喜剧,
笑了叫了走了青春离奇。
再见了,华中师范大学。
余磊的心,“噗通”,“噗通”的,青春洋溢在这里。
他的心短暂的留在这里,满满的都是回忆。
虽然他只是短暂停留,但那女孩,那偶遇、那片绿树成荫的道路、那座镌刻着“悠悠华夏九州”的石碑,这些记忆很美好。
武汉比丽江好,因为没有“艳遇”。
他特意在校园门口的小店买了几件纪念品,一枚刻着“华中师范大学”字样与校徽的书签、一个印着校训“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钥匙扣,还有两本关于华师历史的书籍,准备带回去送给领导和几位关系不错的同事。
回到兴港镇后。
“吊你,送这个?”莫清零拧巴着嘴巴,“特产呢?”
“有就不错了。”余磊就问莫清零要不要,“不要。”,莫清零竟然拒绝。
“你闻闻,原味的。”
余磊这是故意调侃光棍。
“滚,不要。”
莫清零这么无趣,余磊
给其他同事分礼物。
“还是师范校园好,真美好。”
“有没有艳遇?带回来的都是纪念品,人呢?”
“你富二代啊,一天就带人回来?”
“那你跑去干嘛?”
“你管呢?”
余磊一边笑着回应,公租房的车子多了几辆,“这是我们的车?”
“嗯,”莫清零生病请假了,没去上班,“来新人了。”
两人刚聊几句,外面突然热闹了,是大巴车的声音,还带着公司的Logo。
“正规了啊?”
“龚经理提前从小车上下来,支呼莫清零,余磊帮忙搬东西。”
余磊这刚回来就变成苦力了,“唉”一声叹息,不过都是一些生活用品,还有工作服啥的。
大巴车停下,门一开。
“哇撒”下来十几个人,有年轻的,也有老的,这些人带着大包小包,行李箱,被褥,脚盆啥的。
“自己人。”张斌也是跟车从市区回来的。
有的穿着棉服,羽绒服,有的则还带着大学生特有的休闲装扮,T恤。
看样子,一帮人来自于五湖四海。
“大学生”,还有“系统内聘”的,余磊懂了,都是新来的同事,“热闹”,也说明海北电厂要开工了。
公租房底楼的庭院。
一时间,挤满了人,椅子都不够坐,大家只能站着或蹲在角落里,彼此寒暄、交换电话号码。
张斌还是负责现场后勤。
给大家发放门钥匙。
海北电厂年初就网上挂了用人计划了,经过笔试面试,确定了二十人,十几个充实一线。
还有招聘了八个新大学生。
看着阵势,项目动工指日可待。
这样,今年新招聘的应届大学生,加上部分系统内聘的管理人员、实习生和后勤支援人员,一下子来了三十多人。
南乐村的公租房将近有四十多人,半栋楼都住满了自己员工,小区也热闹了,有人气了。
晚上吃饭,小食堂竟然座位不够了,余磊直接端着碗回自己屋里吃了,毕竟他住的202,公租房就六层高,没有电梯。
住在楼上,可是要废一些腿脚了。饭后,一楼的活动室也从原本的“偶尔有人”变成了“人满为患”。
晚上七点刚过,活动室里已经坐满了人,乒乓球,健身器材,有人在看电视剧,还有几个年轻人在用吉他弹唱。
甚至还有人组织起了临时的“足球队”,“篮球队”。
朴彩英大姐也有了伴,还来个一个郑姐,她也是化学班的,辽宁人,四十多,这下晚上散步都有了朋友。
公租房里,这敞亮了,从“沉默是金”到“活力满满”,海北电厂要扬帆起航了。
“你好,我是段新丰。”
“夏魏华。”
“赵志刚,”五十多岁的男人,一口东北味,“可以叫我老赵。”
大家相互介绍,认识。
“余磊,土建主管。”
老赵,也是土建,夏魏华也是土建,刚毕业的大学生,段新丰,电气。
余磊也是北海厂,三年的“老人”了,第一次感觉这么“热闹”,突然多了这么多“土建“的人员。
看来领导们做了研判,一旦开工,必然是几个工作面同时开展,目前,就一个余磊管理电厂,黄急停管理码头,必然是不够的,而且余磊没有经验。
配备一个老人,一个新人,属于一老带两新,合理搭配。
夏魏华属于90后。
余磊80后。
老赵60后经验传承,思想交流都是不赖的。
余磊注意到,新来的90后大学生中,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连玩的游戏,也不在是余磊这一代喜欢的“Cs”,“魔兽”,而且“英雄联盟”啥的。
他们不再满足于“干活拿工资”的传统模式,而是希望在工作中获得成长、建立关系、实现自我价值。
“表现自我”,“体现个人价值”,就是90后的新风尚,他们是物质富足的一代人,互联网大潮的一代人,改革开放春风的一代人。
很有朝气。
“老哥,你咋来北海了?”夏魏华毫不避讳,直接开口问。
“我?”余磊开口说。
“不,我问赵大哥。”赵志刚大了夏魏华一轮,“叫大哥”有点,“北海给主管,多了两万块钱。”赵志刚也直白明说。
他快退休了,想多赚点钱。多个两万块,在辽宁,一年也还行,毕竟,五十来岁的人,老婆孩子这把岁数也都不需要照顾了。
“你女儿。”
“读大学了。”
“哦。”余磊秒懂,那确实需要钱了,因为要工作,要买房,要结婚了。
现在女娃娃,婚前都要搞一套房子的,因为“有底气”,大不了了“离婚”,住自己“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