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8章 饭局

作者:我是黑猩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公司规定。”


    “这事,之前龚经理说过。”王茂对于这种事就是下面的工头签个字的事情,毕竟,他们已经很成熟了。


    又不是只有北海一个项目,签个字,从设计费里扣就是了。


    今晚,成经理做东。


    对于成经理来说。华东电力设计院已经是老伙伴了,主要他们在于国内电力这一块,属于第一的位置。


    尤其,超超临界,绝对的第一,霸主,唯一有实战经验的院。


    晚上六点,商务车停在南乐村村委会旁的大排档。


    大家住廉租房以后,这里外面聚餐最方便,而且吃的多了,餐馆老板对于北海电厂的人都是打8折,还送酒。


    实惠,还不缺斤少两。


    因为这个大客户,还是长期客户,对于老板来讲,非常优质。


    “欢迎。”


    “成经理客气了。”


    设计院,那边两个人,王茂博士和司机,北海厂这边成经理,余磊,王斌。


    说实话,成经理最近很喜欢跟王斌到处High,王斌司机,成经理坐后面。


    两个都是离异单身,无孩的男人,代沟一下就没有了。


    餐馆门口挂着“海鲜烧烤”的招牌,实际上厨房里连个油烟机都快锈死了。


    但菜的味道还算地道,最关键是新鲜,这是最重要的,有些食材还是他们家出海捕捞的,能点几瓶冰啤酒,配着几盘小菜,解解一天工地上的燥热。


    吃饭,老套路。


    先喝上两杯。


    然后,这话匣子就通畅了。


    “王博士大驾光临,不容易啊。”


    王茂笑着摇头:“不敢当,不敢当,是怕你们天天灌我酒,这次我可说好了,最多一瓶,再喝就打120。”


    “晚上还有事?”开头依然是,领导跟对面专业负责人对等的交流,成经理故意反问。


    “还得核对数据,写报告。”


    “喝的越多,数据越准。”


    “有这说法?”王茂瞪圆了眼睛,酒被余磊倒满了。


    毕竟,不能让客人空杯,这是讲究,酒桌上的待客之道。


    “人未尽,杯莫停。”


    成经理的意思就是喝了,就晓得了。


    王茂盛情难却,对面领导敬酒,他很干脆,“啪”碰杯,干了。


    众人哄笑,气氛来了。


    喝过酒的都晓得,男人的事业都在酒里,一会“哥啊”,“兄弟”,“义父”啥的都来了,“战友情”,“老乡”,“各种爆料”,“真心话大冒险”。


    不晓得,话题怎么就转到薪酬上了。


    余磊穷,王斌更穷还要付抚养费。


    成经理说余磊学校里过了“一建”,王茂表示自己也有一本。


    这一问,“注册岩土”。


    这本证,号称“三年八十万”,不过王茂表示院里不允许挂证,证书放在单位给予一些补贴。


    余磊顺便问了下工资。


    酒喝多了,人就是爽快。


    王茂透露自己一年薪水六十多万,就是要全国各地出差,但是,相比同济的同学,也是很一般。


    同济有一些在恒大,碧桂园院里的,一年一,两百万甚至更多。


    余磊听到这,说自己一年十万不到,话都没说出口。王茂博士就笑了,他笑的那么可爱。


    因为神华国华电力,不可能有这么低的工资。


    余磊也是从王茂的口中才了解其他厂,甚至神东煤炭工人的收入。


    三十多个。


    这可是,2013年。


    想到这,余磊越想越气,拳头紧握,直接一口干了半瓶,他确实是被人事刷了,给自己扔到这里。


    拿着这么低的工资,在海岛上坐牢,还要打光棍。


    排忧解难的地都没得。


    王茂讲江浙沪的各种风俗,人们富裕,村里家家都是小别墅,萧山赘婿,电瓶车大马路上,帽子随便放,也没人偷窃。


    治安管理很好,民风积极向上,七八十还在努力工作。


    徐磊不久前去过宁海的,感觉确实不一样,就一个加班自由,就吊打北海厂了。


    尤其,龚经理这个老狐狸,每次出差都让你周五出发,这就意味着,周六、周日都在路上,又没有加班一说。


    运气差,大半年的都在上班。


    一个没投产的厂,天天上班,还跟别人工资差这么多,原因无非就两点。


    一,效率低。


    二,领导废物。


    酒过三巡,话题自然从工地技术聊到了生活、家庭、事业。


    王茂很快脸就红的像猴屁股,看来读书人流量都一般般。


    王茂的工资一说出口,


    余磊一愣,筷子夹着的花生米差点掉进汤里。


    成经理点了五菜一汤,加烧烤。


    “六十多万?”


    “对,税前。”


    王茂补充,“不过得算上各种出差补贴、年终奖、项目奖金。要是只靠基本工资,撑死了二十来万。”


    “上海,房子买了?”


    “买在闵行。”


    成经理吹了个口哨:“安家了,就是上海人。”其实,王茂是安徽芜湖的,也不算太远。


    王茂喝了口汤。


    王茂个子不高,看起来就一般人。


    成经理介绍了一下余磊,这是他手下能拿得出手的一个新兵,也是铁了心的自己人。


    “同济。”


    余磊是考不上的,主要还是智商差距,这一点不得不承认,在学校里,有些就是聪明。


    说一遍,学一遍就会,人家还勤奋,余磊卷都卷不过,人比人气死人。


    这个年代,还属于学历,名校为王的时代,大多数人的起跑线还算公平。


    “我听说咱们同济的,在江浙沪那边特别吃香。”


    王茂同意,他的有些同学从政,有些既拿证又会做项目,企业抢着要。


    有些同学现在都当上设计院的副总了。


    像恒大这种民企,副总要五百万以上。


    “天文数字”,余磊感觉就像中彩票,天方夜谭,毕竟一张彩票定格也就“五百万”,而中奖概率只有,双色球也要1700万分之一了。


    余磊觉得他这个年纪,要有房有车有老婆,估计除了吃红利,块钱算是没指望了。


    成经理插话:“快钱?你以为土木是金融?哪有那么快的,一个项目从立项到落地,三年起步。”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余磊从小没觉得,“钱”这么重要,因为他不需要,到了年纪才发现,“钱”如此重要。


    他理解母亲了,因为“缺钱”。


    他又痛恨母亲,因为“缺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