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余磊便等着车。
当然是假装的,因为市区没他坐的地方,这班还得上,你起码得让人看见你上班。
瞎晃荡,直到中午。
他跟邓帆来了一个交接班,一个人来,一个人回。
这一年最大的感触就是市区里的一段破路终于修好了。
银滩大道,接向海大道。
但是,机场以东,没人管了,还是癫死人。
回工地,还是盯数据。
因为地勘报告现在是头等大事,电厂的进度快慢全依赖它。
“回来了?”王茂博士依旧捣鼓着电脑。
“嗯,去了三天。”
“回家了?”
“没,去开会了。”
“大家都说你不干了。”
“哪个?王八蛋说的。”余磊气不打一处来,自己本来就缺钱,还在这里谣言。
“一个胖子,个子不高。”
“他么的,莫清零。”余磊第一反应就是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天天屋里泡中药,美其名曰“养生”。
你一个大男人,三十出头,家都没得,你养个鬼生。
钻探现场。
钻机轰鸣,“磅、磅磅”声在下午的海气中回荡。
工地上,地勘队伍刚上班,余磊一看表下午三点半,王茂将七八月的工作时间修改,也让工人们不那么热。
北海这天跟蒸桑拿差不多,人晒多了容易中暑不说,还容易分神,操作失误。
滴、滴滴。
电脑叫了。
这是异常,余磊看的懂红线。
“25米左右遇到岩石层,常规钻头打不动。”王博士看着现场的钻机操作台,抽出来的钻头已经坏了,眉头微蹙,“调整钻探角度。”
余磊走近,翻看钻探记录表上密密麻麻的数据,以及刚刚取出的岩芯样本。
“是岩石?”
“对。”
岩石层表面呈灰黑色,质地坚硬,初步判断为沉积岩类中的灰岩或砂岩。
这类岩石在广西沿海地区并不少见,尤其是在铁山港这种地质结构复杂的区域。
倾斜角度就可以打穿?
“不是倾斜角度,而是通过桩头改良,让桩头钻孔角度倾斜,增加穿透力。”
王茂边说,边给余磊展示钻头看,这是他们通过长期的野外钻探总结的一些经验。
“如果继续用现在的钻头,效率会非常低,而且容易损坏钻杆。”
王博士边说边拿出一套改良后的钻头组件,“这种是金刚石复合钻头,适用于硬岩层,虽然价格贵点,但效率高,磨损小。”
余磊看了看,就是焊接了八块三角铁片,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工艺上调了调。
技术改良,细节决定成败。
工人们熟练地更换钻头,老师傅自己调整钻机角度。
看来,都是自己人。
王茂笑了笑,“这就是长期合作第三方的好处,人熟悉,人员稳定,人家也听你指挥。”
“角度不能太陡,否则容易卡钻。钻压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否则容易崩裂钻头。”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这些东西,边看边实操,一边就记住了,几乎不会忘。
“你以前做过这种地勘吗?”王博士突然问他。
“没。”余磊如实回答,“这种根本没机会。”
“那就多看,多问,少说话。”王博士笑了笑,“地质勘探这行,最怕想当然。数据是死的,但地质是活的,变数多得很。”
钻探继续进行,随着新钻头投入使用,钻进速度明显加快。几个小时后,钻探深度突破了30米,进入更深的岩层。
王茂取出新的岩芯样本,在阳光下仔细观察。
“这是…亮晶晶的。”余磊感觉有五颜六色的水晶。
“石英。”
“果然,爆水晶了。”
王茂看了余磊一眼笑了。
手中的样品,拿出一小撮搓揉了一下。
这里的矿石颜色以灰白色、白色为主,局部呈浅土黄色,矿石中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云母。
“就像你说的,五颜六色的。”
白云母,黑云母。
矿石具砂状结构、砾状结构、粉砂状结构、显微鳞片泥质结构,即石英、绢云母、高岭石、白云母、黑云母等矿物共同或各自组成的岩屑、矿物单体。
它们经水动力搬运后沉积下来,大部分磨圆度较好,颗粒的大小变化较大,其中粒度大于2毫米的为砾,粒度介于2~0.06毫米的为砂,粒度介于0.06~0.004毫米的为粉砂,小于0.004毫米的为黏土。
矿石为松散堆积构造,即各种矿物共同或单独组成的砂、砾、粉砂、黏土松散而不均匀地堆积在一起形成的构造。
“好打吗?”
“不太好打,存在断桩的可能性。”
这些是不同密度的石头,恰到好处的分割柔和、填充在一起,很密实,就像肌肉,而不是肥肉。
余磊看了采样样品,懂了。
王茂将这些样品封装到采样罐中,留存。
“看来这片区域的地质结构比预想的要复杂。”他指着岩芯中的断层带,“这里可能有轻微的断层活动迹象。”
断层带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到后续桩基施工的稳定性,必须提前预警,调整设计方案。
“我们这里做的是原位桩,直接在钻孔里灌注混凝土形成桩体。”
王茂解释道,“如果断层带太深,可能需要加密桩数,或者采用桩筏复合基础。”
“施工工期要增加。”
“肯定会有一点影响,主要还是怕沉降。”
就是告诉你,安全最重要。
趁着钻探暂停的间隙,王茂给余磊“现场教学”。
地质勘探不是走过场,也不是为了应付设计院的图纸,它很重要。
基础不打牢,房子就会塌。
这不是开玩笑的。
生活可以开玩笑,但是工作要认真,严谨。
王茂站在钻机前,“它是我们整个工程的基础,决定了结构怎么做、桩怎么打、基础怎么选型。”
数据是工具,但人是决策者。把数据读懂、读透,然后做出合理的判断。
钻探不仅是打个孔、取个样那么简单,而是整个工程的“地基”,是所有结构设计的依据。
电厂有句口头禅,“十年运行一场空,十年检修成专工”。
坚持不懈的学习,就会有收获,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