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1章 惊人的防御能力,生产泡面当军粮?

作者:三更有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媛媛他们测试避弹衣的方式很简单。


    直接把防弹衣直接绑在100米,200米,300米,400米,500米,600米的距离。


    然后,拿着49式自动步枪开始射击。


    要知道,49式自动步枪在400米内射击效果最佳,集中火力可杀伤800米内的目标。


    100米距离上,其R50(50%命中概率)约为5厘米,点射精度优于冲锋枪。


    最可怕的是,在100米范围内可击穿30厘米土层和40厘米木板,400米内可击穿6毫米钢板。


    用49式自动步枪来检测50式防弹衣,简直就是“试金石”。


    哒哒哒……


    砰砰砰……


    为了更全面的检查50式防弹衣的防弹能力,检测人员分别用点射和扫射。


    很快,经过一轮的测试。


    “厂长,经过测试,300米的距离最为安全,200米的距离为轻伤,如果是手枪的话20米距离完全没问题!”


    李媛媛一脸懵逼的看向赵天明:“老赵,这成绩合格吗?”


    赵天明:“简直太棒了!”


    按照标准,低等级的防弹衣(普通防弹衣,如战术背心)通常可抵御近距离(50米内)的射击。


    高级防弹衣,也就加厚型防弹衣可抵御600米外步枪射击。


    例如美军新型突击步枪(NGSAR)采用6.5或6.8毫米子弹,在600米射程内仍能击穿重型防弹衣。


    而50式防弹衣能挡住300米距离的射击……足以说明它的出色。


    李媛媛:“这么说,它完全合格了?”


    “没错,而且,还十分的出色……”


    “耶……太好了,我们终于成功了!”


    全场欢呼,李媛媛更是开心的跳了起来。


    刚上任制衣厂的厂长,李媛媛就完成了如此大的重任。


    太有成就感觉了。


    “我要把这个消息告诉林天……”李媛媛一有高兴的事情就想到林天。


    赵天明却喊住李媛媛:“小李,林厂长没在办公室……”


    “他去哪了?”


    “我也不知道……”赵天明安排道:“既然防弹衣已经通过实验了,接下来就是量产吧!”


    不过为了更加确保防弹衣的性能。


    技术组还继续测试了防弹衣对不同类型枪支子弹的抵御能力,通过模拟射击测试其防弹等级和穿透性。


    包括抗拉强度、抗撕裂强度、耐磨性等测试,确保材料在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防护能力。


    以及检测防弹衣在尖锐物体刺穿时的防护能力,评估材料抗穿刺性能。


    最终性能全部超出预期。


    赵天明:“想不到,咱们林厂长设计的防弹衣也是一把好手啊!”


    众人对林天增加了几分崇拜。


    接下来,就是安排量产。


    不过,此时李媛媛脸上有些失落,好消息不能和林天分享。


    “老赵,林天什么时候回来?”


    “不知道,或许今天……又或许明天?”


    “好吧!”李媛媛嘟着嘴巴,留念的目光看向林天办公室的方向。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李媛媛打开自己的文件包,里面是自己设计的一款女装。


    既然现在已经完成了防弹衣的研制,接下来也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所以,李媛媛决定把自己最出色的设计裁缝出来。


    说干就干……


    ……


    与此同时。


    林天也没闲着,既然是吃好穿好打媄国佬。


    穿的(防弹衣)已经在生产了,接下来,林天要解决我军在进入半岛后吃饭的问题。


    一想到我军战士在寒冷的天气下啃着比石头还硬的土豆,地瓜,林天的心就十分难受。


    “只是,什么样的零食适合我军呢?”


    在进入半岛后,我军的粮食供应始终面临极大困难。


    同时,获取和食用都充满挑战。


    由于鹰酱一直掌握制空权,我军后勤运输线经常被轰炸,熟食很难送到前线。


    所以,我军的粮食基本上以简单的炒面为主。


    炒面制作简单,先把小麦、玉米、大豆等炒熟后磨成粉,装在布袋里方便携带。


    不过,因为小麦供应不足,部分配方可能包含糜子、青稞等替代品。


    制作工艺包括炒熟原料、石磨研磨成粗粉,最后混合装袋保存。


    战士们饿了就抓一把塞嘴里,就着雪或少量水咽下去。


    就这样,炒面的供应还严重不足,很多时候战士们一天只能分到一把,根本吃不饱。


    而且炒面口感粗糙,吃多了烧心、便秘,加上冬天寒冷,不少战士因为缺粮体力不支,冻伤、牺牲的情况增多。


    长期食用导致维生素缺乏,引发夜盲症、口角炎,以及“长期吃容易肚胀”等问题。


    没办法,以“最低限度的生存需求”压倒了一切健康的考量。


    到了中期,主食仍以炒面为主,但偶尔有少量熟粮。


    随着后方生产能力提升,炒面的供应稍微稳定了一些,有时能送到一些米饭、馒头,但数量很少,且大多是凉的、硬的。


    部分部队还会自己想办法,比如在当地找一些土豆、红薯补充,但在半岛的山地里,这些东西也很难找到。


    不过,最大的问题还是运输依赖,粮食运到前线往往要付出很大代价,很多运输员在送粮途中被轰炸牺牲。


    而且前线阵地分散,有时粮食送到了。


    却送不到每个战士手里,不少人还是得靠炒面充饥。


    此外,长期吃单一的炒面,战士们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生病的人很多,影响了战斗力。


    甚至影响了指挥官的战术,因为炒面无需加热即可食用,耐储存且易携带,成为我军“七天攻势”的主要补给。


    据统计,运动战阶段共供应炒面3万吨,支撑高强度作战。


    总的来说,整个半岛战役期间,我军的粮食供应始终紧张,战士们常常在饥饿状态下作战,能吃到一口热饭都很奢侈。


    他们真是凭借顽强的意志扛过了这些困难。


    太难了。


    想到这,林天的心十分揪痛。


    所以,他下定决定一定要让战士们在半岛吃上热乎乎的面。


    突然,林天的脑海泛起了“康师傅”的画面!


    要不……生产泡面?


    ……


    感谢大家的支持,从今天开始每天六更……说到做到。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