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1章 一山不容二虎

作者:韩行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马皇后轻叹了口气。


    “现在还是等毛骧那边的消息吧。”


    朱元璋见状立马拍了拍胸脯。


    “哪里就那么麻烦了?”


    “咱现在就去让毛骧他好好给咱查,要是三天之内没结果的话,他那身衣服就不用穿了!”


    马皇后白了他一眼,到底没有反对。


    现在他们等的就是一个结果。


    这个结果一到,便能够顺理成章的跟马兴相认。


    殿外。


    看着远远走来的身影,多塔菇上前一步,将人拦在了院子里。


    “吕妃娘娘,陛下和皇后娘娘说了,今夜不见人。”


    吕妃有些错愣的抬起眼。


    但很快她僵硬的脸色便恢复正常。


    “我带着允炆过来看看他的皇祖父和皇祖母,还是劳烦姑娘过去通报一声吧。”


    多塔菇看了一眼吕妃牵着过来的朱允炆。


    神色间带上了几分复杂。


    但很快她便收起了所有的情绪,淡淡说道。


    “陛下和娘娘今晚已经有令。”


    “任何人,纵然是太子殿下,也不得惊扰了他们。”


    “娘娘还是请回吧。”


    吕妃的眸光跳了一下。


    随后才摸了摸朱允炆的头。


    “今夜皇祖父和皇祖母有事,不如你先随着宫女他们回去歇息?”


    朱允炆乖巧地点了点头。


    “深夜来访本就是我和母妃的不是,等明日黄祖夫下了朝之后,我再来请安。”


    看着朱允炆离去的身影。


    吕妃装作不经意间摸了一下耳垂,随后发出了一声惊呼。


    “我的耳坠似乎不见了。”


    说完之后,吕妃便朝着多塔菇的方向点了点头。


    “许是掉在了来的路上,不知道姑娘可否随我去寻找一番?”


    多塔菇没有拒绝。


    两人很快便相携走到了一处拐角垂花门下。


    将自己身旁的贴身侍女打发走去望风。


    吕妃才急切的问道。


    “今夜到底发生了何事?为什么父皇和母后会下令不见人?”


    往日她带着朱允炆过来请安。


    朱元璋和马皇后素来都是不会拒绝的。


    朱雄英失踪以后。


    吕妃带着朱允炆来的就更加勤快了。


    为的就是能够让朱元璋和马皇后两人看清楚。


    就算皇长孙没了,他们还有第二个孙子!


    只是不知道为何。


    明明自己被扶正为太子妃的消息,早早就从马皇后宫里传了出来。


    就连朱标也曾亲口许诺。


    太子妃的位置一定会是她的。


    可她一连等了几个月。


    朱元璋跟马皇后两人却没有一丁点的想法。


    这就让吕妃不可避免的急躁起来。


    若是她不能够成为太子妃。


    自己的儿子朱允炆,又怎么能够成为名正言顺的嫡子?


    朱元璋一向看中正统。


    只有自己成为了太子妃,朱允炆他们才能够成为嫡子。


    朱雄英没有了。


    朱允炆便是最为出色的东宫嫡子!


    可是现在。


    吕妃隐隐感觉到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变化,但是她却一时半会说不上来。


    朱雄英已经失踪了。


    就算父皇和母后竭力掩盖消息。


    底下知晓此事的朝臣也已经有了将近半数。


    一个失踪了的皇子。


    想找回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哪怕他还活着!


    不止朝臣们不会同意。


    就说说底下的那些亲王们。


    难道就有人愿意看到皇室血统存疑吗?


    只有自己。


    只有自己的儿子才是朱元璋跟朱标两人唯一的选择。


    但是现在。


    事情开始朝着她无法预料的方向偏差。


    甚至今天朱元璋和马皇后对朱允炆视而不见。


    这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多塔菇定定的看向她。


    唇边勾起了一道笑容。


    眼底则是带着难以掩盖的不屑。


    “侧妃娘娘,今日锦衣卫给陛下和皇后娘娘带来了一则消息。”


    听到锦衣卫的名号。


    吕妃的脸上瞬间褪去血色。


    “锦衣卫说了些什么?”


    然而多塔菇却是摇了摇头。


    “这我就不知道了。”


    “陛下和娘娘是秘密召见的锦衣卫,至于他们聊了些什么,又或者丰富了锦衣卫些什么,谁也不知道。”


    可多塔菇越是这么说,吕妃的心里便越发的慌乱。


    难道是她……


    压下了心里的想法,吕妃再也顾不得多问些什么,只脚步踉跄的离开了。


    看着吕妃离去的身影,多塔菇轻哼一声。


    “不堪一击,自乱阵脚,必亡无疑!”


    ……


    难得有了几日闲暇时期。


    马兴带着马英好好的温习了一下近阵子的史书策论。


    前些天马兴帮马英找到了一家私塾。


    私塾的先生底子还不错,于是马兴利落地交了束束脩,将马英直接送了过去。


    但因为马英的年纪到底是长了许多。


    那位柳先生如今已经讲起了时事政论。


    马英平日里看的书多,当然知道能以史明鉴的道理。


    可他年纪尚小,柳先生讲的一些知识,就算是马英也有些难以消化。


    故而每天马英都会带着疑问回来询问马兴。


    “哥,今天先生讲到了‘郑伯公克段于鄢’,其中有一处我不理解。”


    “其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却既而悔之。”


    “但是我不明白,母子兄弟之间,何故如此?”


    马兴想了想。


    “那我问你,庄公与共叔段之间是兄弟,是也不是?”


    马英懵懂的点了点头。


    “那庄公与共叔段之间最后执刃相见,是也不是?”


    马英又一次点了点头。


    马兴此刻却抛出来一个问题。


    “他们两个为什么执刃相见?”


    马英这一次想了一下,随后才说道。


    “书中言,国不言二,即一国不可有二君,也是一山不能容二虎。”


    马兴满意的往后一靠。


    “你理解的对也不对。”


    “一山不容二虎,这个道理是书里教你的是不是?”


    “他们兄弟阋墙最后的根本原因是,两个同时拥有继承权的人站在了一起。”


    “而共叔段有母亲的支持,庄公却没有,仅仅只是依靠着名正言顺,他是坐不稳天下的。”


    “既然坐不稳,那么另一个同样拥有继承皇位权力的人,凭什么不能够挑战他?”


    马兴这话落下。


    马英却是实打实的愣住了。


    这样的道理,书塾的先生可从来没说过。


    他只知道一山不能容二虎。


    却不知道为什么一山不能容二虎。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