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章 先生智比孔明

作者:韩行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马兴挑了挑眉。


    “难道你还想继续效力?”


    再待下去,他们这些武将被牵扯进胡惟庸案中的可能性很大啊!


    “那是自然,吾等誓死效忠陛下,还请先生明言吧!”


    对方如此执拗,马兴也只得继续说道。


    “那我就同你好好说道吧。”


    “你若现在选择荣归,说不定还能够落个好。”


    “但你选择留下来,就只剩下一条路能走了。”


    朱元璋心中一动。


    “什么路?”


    “当个纯臣。”


    “我一直都是纯臣。”


    “这可不一样。”


    “纯臣可不是嘴上说说,看的是你实际上干了什么!”


    “……”


    朱元璋险些被马兴绕晕,气笑道。


    “那你说,纯臣还能干些什么?”


    马兴清了清嗓子。


    “那自然是陛下急什么,你就去解决什么。”


    “若仅仅只是嘴上说着效忠,纯臣的门槛也太低了点吧?”


    朱元璋抬起眼。


    此刻,他觉得眼前青年说的格外有道理。


    身为他的纯臣,可不就要急他所急吗?


    要全部都是嘴上说说,实际行动一个没有。


    那是什么门子的纯臣?


    “你继续说。”


    朱元璋来了兴致。


    “行,你可知陛下现在最头疼什么?”


    这个问题朱元璋就很有发言权了。


    “那当然是国库内的银子。”


    大明刚刚稳定,现在正是缺钱的时候。


    各方面都缺钱的很!


    马兴笑了。


    “钱要怎么弄?搜刮民脂民膏?陛下能乐意吗?”


    朱元璋又不说话了。


    他要是知道怎么去生钱,又哪里还需要去催着户部想法子?


    “其实这事儿简单,你接下来可得听好了。”


    “你要是把这事儿给陛下办好了,以后你就有了一块免死金牌,其他事情都影响不到你!”


    朱元璋有些好奇了。


    到底是什么招数能够让马兴这么激动?


    “你说。”


    马兴不急不缓的吐出两个字。


    “开海!”


    朱元璋面色大骇。


    “怎可开海?”


    马兴抬眼,“怎么就不可了?”


    说罢停顿一下,继续道。


    “如若开海,大明国内的丝绸瓷器便可源源不断外流,到时候带回来的财富,尽可归于国库!”


    朱元璋还觉得不妥。


    “可是……”


    “可是如今大明分不出人马,去开海,是不是?”


    马兴循循善诱。


    “你在武官行列之中,若是身居高位,便可依靠出海,打消陛下猜疑,你若身居地位,也能依靠出海,成就万世功名!”


    到这里,朱元璋心里已经开始摇摆了。


    马兴是站在他的位置上去考虑的。


    可对于他来说。


    不就更好选择了吗?


    大明缺人马吗?


    缺!


    但又不缺!


    为何?


    如今的朝廷之中,用谁不用谁,都不能像初年那边随意裁夺。


    他身为陛下,就得照顾着底下这些人的情况。


    可实际上,他也怕武将功高震主。


    也怕武将后继无人。


    但要是按照马兴指的这条路。


    他大可以将位高的大臣派出去,这是怀柔政策。


    也可以将位低的大臣派出去,这是拉拢政策。


    可进又可退。


    的确是良策。


    朱元璋心中再一次可惜马兴这样的人才居然不入仕。


    结果下一秒马兴说的话就让他愣住了。


    “可那是站在你的视角上去看待的。”


    “若是站在陛下的视角上,开海的好处可比这大多了!”


    朱元璋猛地抬起头。


    还能有什么好处?


    “你可知西洋已经研发出来了火器?”


    这一点朱元璋是知晓的。


    但那跟开海有什么关系?


    马兴嘿嘿一笑。


    “西洋有火器,动可轻易伤千万人。”


    “若是我们能够通过开海,将火器的制造术学回来,再辅以增进,又何惧外敌?”


    朱元璋浑身一震!


    他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果真就跟马兴说的一样。


    要是站在他的角度上。


    光是武器这一点,就足够吸引人了!


    又哪里还想得起来什么用臣之道?


    而马兴还在侃侃而谈。


    “我同你说过,货币政策用的好了,可兵不血刃。”


    “你想想,开海之后,我们的货币政策推行出去,用大明的瓷器丝绸茶叶作刃,不比用将士们的性命去填好多了?”


    “到了那时,万国朝拜,大明便是下一个大唐盛世,甚至远甚于此!”


    朱元璋激动的脸都红了!


    “好哇!”


    “果真是好计谋!”


    马兴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


    “经济贸易这个东西,玩起来可比真刀真枪狠多了。”


    “多学学吧。”


    “战争的方式,可不是只有一种的。”


    朱元璋严重划过几分深思,转而重重的点了点头。


    就像马兴说的那般。


    自己是得好好学!


    “开海不是一日之计,我贸然提出,恐怕不好推行。”


    “先生可有详细说法?”


    朱元璋主动发问,马兴干脆敞开了怀。


    “想开海,那就绕不开水师的培养。”


    “水师乃官运,却可填民营,此乃官民合作。”


    “到时候船只上配上碗口炮,一路横扫出去,便无所惧也。”


    朱元璋在脑子里想了一下,点了点头。


    办法可行!


    “那民营又是什么?”


    “水师为辅,民营货物为主。”


    “而且这民营货物的选择,也能作些文章……”


    此刻马兴说起方案来,眼睛都是发亮的。


    朱元璋吞了一下口水。


    “怎么作文章?”


    “国中瓷器多吗?”


    “多!”


    “丝绸多吗?”


    “……也多。”


    “那茶叶呢?”


    “自然多的很!”


    “这么多数量,你想怎么选?”


    “交给户部去选?”


    “错!”


    “当然要由陛下亲点!”


    “为何?户部不也是代表的陛下?”


    马兴无奈的看了他一眼。


    这人怎么就不开窍呢?


    “户部如何能够代表陛下?这两者之间可是差着天堑!”


    “若是户部选的,那些商户如何能有积极性?”


    “可要是说陛下亲点的,你说他们会不会更加狂热?”


    士农工商。


    到了大明,这个阶级只会更加严苛。


    商户手中空有银钱,缺的是什么?


    是名声!


    一个陛下亲点,便能让商户挺直了腰板。


    届时他们自然会为了这个虚名而争夺的头破血流。


    到了这个阶段,商户手里的钱,不也就先一步落入国库手里了?


    朱元璋明白了。


    “先生智比孔明!”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