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章 洞房花烛

作者:史墨客看历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皇极殿的喧嚣与鼎沸,被厚重的宫门隔绝在外。当太子朱慈烺踏入坤宁宫东暖阁的那一刻,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


    这里,已被布置成了华丽的婚房。殿内铺着织金龙凤纹的红毯,案几上燃着手臂粗的龙凤喜烛,烛火摇曳,将满室的珍宝器物都染上了一层温暖而朦胧的光晕。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龙涎香与花果的清甜。


    太子妃曹玉英已经卸下了那顶沉重繁复的九翚四凤冠,换上了一身更为轻便的红色常服。她静静地坐在铺着鸳鸯锦被的床沿,一头乌发如瀑般垂下,映衬着她那张在烛光下更显清丽坚毅的侧脸。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目光与朱慈烺在空中交汇。


    朱慈烺挥手示意所有宫女和太监退下,亲自关上了殿门。


    偌大的婚房内,只剩下他们二人。褪去了白日里储君与太子妃的身份,此刻,他们只是一对刚刚成婚的少年夫妻。


    朱慈烺没有急于行合卺之礼 ,他走到曹玉英面前,为她斟满了一杯酒,自己也执起一杯,却没有举杯,只是看着她,眼神前所未有的坦诚与认真。


    “玉英,”他开口,声音比在朝堂之上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真挚,“今日父皇金殿之上的决定,想必你也明白了。你我之婚事,首先是帝国皇权与军功新贵的结合,是一场关乎国运的盟约。”


    曹玉英点了点头,目光清澈如水:“臣妾明白。嫁入东宫之前,父亲已与我深谈过。”


    “好。”朱慈烺的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许,“东征倭国,名为父皇赐我的成年礼,实则是对我的一次大考。这一战,我不仅要赢,更要赢得漂亮,赢得无可争议!如此,方能彻底奠定我的储君之位,也才能为追随我的所有人,开创一个光明的未来。此战,我需要冠军王,需要曹家,需要整个军功集团毫无保留的支持。”


    曹玉英站起身,从朱慈烺手中接过酒杯,而后,她做出了一个让朱慈烺都有些意外的举动。她单膝跪地,如同一名即将出征的将领,对着她的统帅立誓。


    “殿下,”她的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曹家满门忠烈,忠于陛下,亦忠于殿下。臣妾既为太子妃,便是殿下最忠诚的近卫。臣妾的使命,便是为殿下巩固后方,连接军中之心。殿下在外开疆拓土,臣妾在内,必为殿下守好这东宫,守好这京城的人心。曹氏一族,将是殿下最锋利的剑,最坚固的盾!”


    朱慈烺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妻子,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与暖意。他伸手将她扶起,四目相对,从对方的眼中,都看到了超越政治利益的、真正的欣赏与信赖。


    他举起酒杯,与她的酒杯轻轻一碰。


    “从今往后,你我不仅是夫妻,”朱慈烺一字一顿地说道,“更是最坚实的战友。”


    说罢,二人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红烛之下,两道年轻的身影,因一个共同的、征服星辰大海的梦想,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


    与此同时,在紫禁城的另一端,永王朱慈炤的宫殿中,气氛却冰冷如铁。


    他与年幼的齐王等几个兄弟聚在一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挫败与不甘。皇极殿上那山呼海啸般的“愿随殿下”,如同重锤一般,将他们所有的骄傲与算计都砸得粉碎。


    “岂有此理!父皇也太偏心了!”齐王朱慈熠愤愤地将一只琉璃盏摔在地上,发出一声脆响,“凭什么?凭什么太子哥哥就能得一国为封,我们却只能在这里干看着!”


    永王朱慈炤没有说话,只是阴沉着脸,紧紧地攥着拳。他知道,今夜之后,他在军中的那点声望,与即将亲率王师、征伐一国的太子相比,已经变得微不足道。


    就在此时,一个雍容华贵的身影,在宫人的簇拥下,悄然步入殿中。正是他们的母亲,田贵妃。


    “都起来。”田贵妃的声音平静而又清冷,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她看了一眼满地的碎片,又看了一眼失意的儿子们,缓缓开口。


    “今日之败,非战之罪。”她的目光落在永王身上,“你们的父皇,正值春秋鼎盛,他的意志,无人可以违逆。太子如今手握父皇亲赐的利刃,又有‘为藩属复仇、讨不臣之邦’的大义名分,锋芒正盛。此时与他相争,无异于螳臂当车。”


    “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算了?”永王不甘地问道。


    田贵妃的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冷笑。


    “他要去东海,要去一个陌生的战场,要去打一场国战。此去,短则一年,长则数载。这京城,便是你们的机会。”


    她走到永王面前,轻轻为他理了理衣领,声音压得极低:“你们要做的,不是去战场上与他争功,而是在这朝堂上,在文官士林之中,建立自己的声望。太子代表的是‘武功’,那你们,就要代表‘文治’。”


    “读书、结交名士、体恤民情、上疏为百姓请命……父皇赐他刀剑,你们就要拿起笔杆。他越是杀伐果断,你们就要越显得仁德宽厚。”田贵妃的眼中闪烁着智慧与野心的光芒,“这天下,终究是要靠文人来治理的。等他从尸山血海中回来,发现朝堂人心尽归于你们之时,那才是真正的好戏开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婚次日,天光正好。


    东宫端本宫内,太子朱慈烺召见了定王朱慈炯与晋王朱慈增。


    “臣弟参见太子哥哥。”两位亲王恭敬地行礼。


    “自家人,不必多礼。”朱慈烺赐了座,开门见山地说道,“昨夜在金殿之上,你们能站出来支持我,我心甚慰。”


    定王朱慈炯立刻道:“我与太子哥哥一母同胞,本就该同心同德。兄长出征,弟弟岂有安坐家中之理!”


    晋王朱慈增也附和道:“臣弟虽年幼,但也知晓为国分忧的道理。能追随太子哥哥建功立业,是臣弟的荣幸。”


    朱慈烺满意地点了点头:“好。既然你们有此决心,我便正式应允你们的请战。我将上疏父皇,在东征大军中,任命定王为左军都督,晋王为右军都督,各领本部三千王府亲军,并可吸纳一部分支持你们的年轻勋贵子弟加入。”


    他随即神色一肃,语气变得无比严肃:“但是,丑话说在前面。出了京城,便入了军营。战场之上,没有兄弟,只有军法。若有违令,我必按军法从事,绝不姑息!”


    定王与晋王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然。他们起身,再次对朱慈烺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慨然领命:“臣弟(臣)遵命!”


    这一刻,以太子为首,两位亲王为辅的皇室兄弟同盟,在即将到来的战争前,正式结成。


    大婚的喧嚣,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渐渐散去。然而,整个京师因为“东征倭国”的惊天赏赐,而彻底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狂热之中。


    无数军功新贵、将门子弟,甚至是一些被排除在新权力核心之外、渴望建功立业的旧勋贵子弟,都开始疯狂地向东宫递上请战书,希望能加入这场注定将载入史册的远征。


    东宫的书房内,太子朱慈烺正站在一幅巨大的、由西洋传教士绘制的东亚海图前。地图上,那个狭长、多山的岛国,被他用朱笔重重地圈了出来。


    李定国和孙可望分立其左右,神情肃穆。


    “殿下,”李定国沉声道,“各路将领的请战书已堆积如山,东征大军的框架,该开始搭建了。”


    孙可望则抚摸着腰间的刀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三百万两白银,武库任选……殿下,我们该如何开始?”


    朱慈烺的目光,从地图上缓缓收回,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笑容。


    “孤的成年礼,”他缓缓说道,“开始了。”


    喜欢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请大家收藏:()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