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翟衣入宫

作者:史墨客看历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午门那厚重的朱漆大门,在震彻宫城的礼乐声中,缓缓向内开启。这扇象征着帝国至高无上威仪的门,今日为帝国未来的女主人,敞开了通往权力中枢的道路。


    当冠军王之女曹玉英的十六抬凤轿,平稳地越过那道门槛,踏上紫禁城内的汉白玉御道时,所有在场观礼的内命妇和宫人们,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片刻后,凤轿停稳。在女官的搀扶下,曹玉英缓步而出。


    她身着一身青质九等翟衣,这是仅次于皇后规制的太子妃最高礼服。青色的衣身上,用五彩丝线绣出的翟鸟纹样层层叠叠,华丽而不失庄重。她的头上,是九翚四凤冠,冠上九只翠鸟与四只金凤口衔珠滴,随着她平稳的步伐,轻轻摇曳,流光溢彩。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并非她身上那足以让任何女子都黯然失色的华服与珠翠,而是她的人。


    她没有寻常贵女初入宫闱的羞怯与不安,也没有被这泼天的富贵迷住双眼的浅薄。她的身姿,如其父镇守边关的松柏般挺拔;她的步伐,每一步都沉稳有力,仿佛脚下不是光滑的玉石御道,而是浸染过鲜血的沙场。


    她的目光平视前方,眼神清冽而坚定,平静地扫过两侧跪拜的宫人与那些投来审视目光的诰命夫人们,那份从容与镇定,是自幼在刀枪剑戟与军令如山的环境中,才能淬炼出的独特气质。


    这份将门之女特有的沉静与坚毅,与周围红墙黄瓦、雕梁画栋的繁复奢华,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令人过目不忘的对比。不少原以为会看到一个粗鄙武女的命妇,此刻都不由得在心中暗暗称奇。


    “这便是冠军王家的女儿……果然,与京中这些娇滴滴的闺秀们,不是一路人。”


    “你看她的眼神,哪有半分怯意?倒像是来巡视自己领地的将军。”


    议论声虽低,却挡不住这位新晋太子妃,一步步走向了帝国的权力核心——坤宁宫。


    坤宁宫内,早已布置得喜庆辉煌。神武皇帝朱由检与周皇后并肩高坐于御座之上,接受着太子与新妇的九拜大礼。


    周皇后性格严谨持重,对宫中礼法看得极重。她仔细地端详着这位跪在下方的儿媳。她出身将门,虽有赫赫战功为背景,但能否适应宫中这套复杂精密的规矩,能否母仪东宫,是周皇后最为关心之事。


    待礼毕,周皇后并未立刻让其起身,而是温言问道:“曹氏,你父兄皆为国之栋梁,常年征战在外,护我大明疆土。你可知,为将者,与为妇者,其德行操守,有何异同?”


    这个问题看似平和,实则是在考较曹玉英对自身身份转换的认知。是在问她,懂不懂从一个将门之女,转变为皇家媳妇的道理。


    曹玉英依旧跪得笔直,从容不迫地抬起头,目光清澈地迎向周皇后,朗声答道:“回禀母后。儿臣愚钝,窃以为,为将与为妇,其道相通,其德归一。”


    “哦?”周皇后眉毛微挑,显然对这个答案有些意外。


    “为将者,上敬君王,下恤士卒,内修军纪,外御强敌,此为‘忠’与‘德’。为妇者,上孝公婆,下慈子女,内睦亲族,外扬家声,此亦为‘忠’与‘德’。”曹玉英的声音不疾不徐,清晰地回荡在殿中,“形态有异,而其本心,皆是恪尽职守,不负所托。儿臣自幼受父兄教诲,不敢忘怀。”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点明了自己将门出身的背景,又将其升华到了儒家忠孝德行的普世道理之上,完美地契合了周皇后对礼法规矩的看重。


    周皇后闻言,脸上那份严肃的审视终于化开,缓缓地点了点头,露出了一丝赞许的微笑:“说得好。起身吧。”


    御座之上,神武皇帝朱由检更是龙心大悦。他看重的,不仅是曹玉英本人的聪慧得体,更是她背后所代表的、整个新兴军功集团的绝对忠诚。这场联姻,是他亲手为太子打造的最坚固的铠甲。


    “皇后,”皇帝朗声笑道,“太子妃知书达理,不愧是将门虎女。赏!将朕内帑库中那套东海大珠头面,还有那对前朝的羊脂玉如意,一并赐予太子妃!”


    “臣妾(儿臣)谢父皇、母后恩典!”太子与曹玉英齐声谢恩。


    行过大礼,按宫中规矩,太子妃还需接受其他高位妃嫔的祝福。


    袁贵妃性情谦退,与周皇后关系素来和睦,她的祝福温和而真诚。而当今圣眷正浓,永王的生母田贵妃上前时,殿内的气氛,却悄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田贵妃以才艺冠绝后宫,容貌更是艳压群芳。她今日穿着一身江南苏样的华美宫装,莲步轻移,风姿绰约,一颦一笑都带着江南水乡的婉媚。她亲热地走上前,拉起曹玉英的手,一双美目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她,笑意盈盈地说道:


    “早就听闻曹家有女英姿飒爽,今日一见,果真是将门虎女,好风采!只是……”她话锋一转,轻轻拍了拍曹玉英的手背,语气愈发亲昵,“只是这宫里的规矩,不比军中那般快意恩仇。往后妹妹可要多学着点了,免得不小心冲撞了什么人,失了体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番话,如同一根裹着蜜糖的绣花针,看似亲切关怀,实则句句都在敲打。既暗示了曹玉英出身“粗鄙”,不懂宫中规矩,又不动声色地确立了自己作为宫中“老人”的优越地位,仿佛是在以前辈的姿态,提点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人。


    周围的命妇们都屏住了呼吸,想看这位新太子妃如何应对。若是动怒,便坐实了“将门粗鲁”之名;若是唯唯诺诺,则失了东宫储妃的身份。


    曹玉英的脸上,却连一丝波澜也无。她任由田贵妃拉着手,只是微微屈膝,行了个半礼,平静地回应道:


    “谢贵妃娘娘教诲。”她的声音依旧沉稳,“父兄常言,军中规矩,忠君为上;想来宫中规矩,亦是如此。玉英愚钝,但‘忠’之一字,是自幼便刻在心里的。”


    她抬起眼,清澈的目光直视着田贵妃,话语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只要心怀忠诚,行事便不会有差。至于其他的细枝末节,想来在母后的教导下,也自会通晓。”


    这一番话,四两拨千斤。她巧妙地避开了与田贵妃在“规矩”上的纠缠,直接将话题拔高到了“忠诚”这一无可辩驳的制高点上,并顺势捧了周皇后一手。言下之意,我心中有对君父的绝对忠诚,行事便有了根本,至于你说的那些“规矩”,自有皇后娘娘教我,还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


    田贵妃脸上的笑容,有了一瞬间的僵硬。她没想到,这个看似质朴的将门之女,言辞竟如此绵里藏针。她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见周皇后已投来一道平静的目光,只好松开手,笑道:“妹妹说的是,是本宫多虑了。”


    这场暗藏机锋的交锋,以曹玉-英的完胜告终。


    拜见礼毕,时辰已近午时。太子妃在女官和宫人的簇拥下,被送往东宫的居所——端本宫,稍作歇息,以待晚上更为盛大的皇极殿国宴。


    在她华丽的仪仗消失在宫道尽头之后,坤宁宫内,田贵妃脸上的笑容瞬间敛去,化为一片冰冷。她走到儿子永王朱慈炤身边,看着他那张因嫉妒而微微扭曲的脸,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道:


    “看见了?不是个省油的灯。”


    她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深思与警惕,“今晚的国宴,父皇必有重赏赐予太子。且看他如何接,你莫要再有任何举动,静观其变。”


    她轻轻抚平儿子衣袍上的一丝褶皱,声音愈发冰冷:“日后的路,还长着呢。”


    永王朱慈炤紧紧攥住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看着太子妃离去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浓重的不甘,但最终,还是在母亲的注视下,重重地点了点头。


    喜欢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请大家收藏:()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