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的会议室内,空气仿佛凝固成胶体,压得人喘不过气。
全息投影上,七篇来自“灰域”不同ID的爆款文章并列悬浮,字字泣血,句句诛心,目标只有一个——苏明玥。
程知遥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急速跃动,一行行代码流淌而下,最终汇聚成一个猩红色的数据模型。
“找到了,”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发现猎物般的兴奋与凝重,“句式结构相似度97.3%,情感递进曲线几乎完全重合,就连‘的’和‘地’的混用错误都一模一样。这不是什么网民自发的愤怒,这是工业化生产线上的标准件,是‘洗稿工厂’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情绪炸弹。”
小舟的脸色煞白,她放大文章的发布时间戳,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凌晨2:17,2:18,2:20……最晚的一篇是2:23。明玥姐,这个时间段……和之前TAC交易所出现大规模异常抛售的时间,完全吻合!”
一瞬间,所有线索被串联起来。
舆论攻击和金融狙击,是同一场绞杀行动的左右两手,互为掩护,精准而致命。
苏明玥的表情却异常平静,仿佛风暴中心最安宁的真空地带。
她看向另一块屏幕上阿哲的面孔,这位顶尖的白帽子黑客正远程为她加固防火墙。
“他们既然能做到这一步,就一定在监控我们,尤其是监控‘灰域’上任何试图为我辩护的声音。”
“没错,”阿哲的声音经过变频处理,显得有些失真,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专业,“‘灰域’的服务器内嵌了最顶级的行为画像引擎。你以为你在匿名,但你的打字节奏、登录时间的偏好,甚至是你无意识的鼠标移动轨迹,都会被系统捕捉、分析,最终拼凑出你的真实轮廓。”
他调出一个监控面板,一个代号为“NightWatch”的用户ID被红框锁定。
“你看这个家伙,每次上线执行任务前,都会故意在登录界面模拟三次无效点击,试图扰乱系统判断。他在用伪造的噪音,掩饰自己根深蒂固的操作惯性。”
苏明玥的瞳孔微微收缩。
敌人比想象中更狡猾,也更强大。
她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地发出指令:“阿哲,立刻启用‘回声陷阱’协议。从现在开始,我方在‘灰域’发布的每一条信息,都必须嵌入微量的情绪诱饵。我要的不是辩解,而是共振。我要通过这些诱饵,反向追踪那些与我们同频振动的节点,看看谁是朋友,谁是披着羊皮的狼。”
指令下达,一张无形的大网就此张开。
数小时后,“灰域”内部一个名为“Echo”的ID,发起了一场引爆全网的投票:“谁该为TAC泡沫的破裂负最终责任?”
四个选项赫然在列:A. 苏明玥,贪婪的资本化身;B. 监管部门,严重的失职渎职;C. 媒体,无底线的煽风点火;D. 顾承宇,隐瞒核心风险的伪善者。
投票通道开启的瞬间,数据洪流汹涌而入。
苏明玥的名字起初遥遥领先,但很快,指向顾承宇的票数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开始疯长。
评论区彻底沦陷,“原来顾承宇才是幕后黑手!”“他利用了所有人的信任!”“苏明玥不过是他推到台前的棋子!”之声不绝于耳。
这正是苏明玥想要的结果。
舆论的刀,既然能砍向她,自然也能砍向别人。
她要做的,就是轻轻调整刀锋的方向。
当晚,苏明玥开启了事件发生后的首次公开直播。
镜头里的她面容憔悴,眼眶泛红,声音沙哑,完美演绎了一个被背叛、被击垮的受害者形象。
“我……我曾经毫无保留地相信他,”她对着镜头,仿佛在对亿万观众,又仿佛在对自己低语,“但现在我才明白,有时候,温柔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狠毒的伪装。”
话音落下的那一刹那,程知遥的后台监测系统瞬间弹出三条高危警报。
三个分属不同国家的境外IP,在同一时间点高强度刷新了与直播相关的全部数据包。
“上钩了,”程知遥压低声音,语气中难掩激动,“他们在收集你‘信念崩塌’的证据,准备作为下一轮攻击的弹药!”
然而,这场表演的观众,并非只有敌人。
在“灰域”某个更深层的加密频道内,代号“老赵”的男人正向他的上级“老K”发送了一条密信:“这个‘Echo’的言论过于精准,每一次都能恰好击中公众情绪的G点,甚至引导了我们内部的部分舆论走向。这不正常。我建议,立刻核查其设备指纹和行为日志,排除内鬼的可能。”
老K没有回复,但数据监控池的后台,一条新的指令已经悄然生效——“Echo”的所有网络流量,被无声无息地路由至一个备用的独立监控池中,进行最深度的行为画像分析。
这张针对“Echo”的网,撒得悄无声息。
但苏明玥早已预判了这一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她用来登录“Echo”账号的,从来不是自己的设备,而是一个由阿哲精心构建的、位于云端的深度伪装虚拟机。
在老K的监控启动之前,虚拟机中早已被植入了长达数月的、伪造得天衣无缝的行为日志——一个作息紊乱、性格偏激、热爱阴谋论的虚拟人格跃然纸上。
不仅如此,阿哲甚至按照苏明玥的指示,定时向虚拟机注入微弱的、模拟人类脑电波活动的干扰信号。
当老K的监控系统试图匹配“Echo”在发布关键信息时的“高压力决策模式”时,系统接收到的,却是一段被反复编码、循环播放的陈旧录音。
那段录音,来自于数年前,苏明玥被她的前任、林景深,无情背叛后,独自一人在办公室加班到深夜时的喃喃自语。
那里面充满了迷茫、痛苦与不甘,是她人生中最脆弱时刻的真实写照。
一个完美的“情绪样本”,一个无懈可击的伪装。
直播仍在继续。
就在所有人以为苏明玥的“崩溃”即将把顾承宇彻底钉死在耻辱柱上时,她却突然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刻意营造的挣扎与迷茫:“等等……就在刚才,我收到了一条新的线索……”
她停顿了足足五秒,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然后才用一种梦呓般的语调说道:“线索说,顾承宇早就知道‘凤凰计划’会遭到毁灭性攻击。他没有阻止,不是因为他想看到这一切发生,而是……他要用这个计划的‘死亡’,去保护一个更重要的东西。”
整个直播间瞬间死寂,随即爆发了海啸般的弹幕。
苏明玥仿佛没有看到,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抛出了最后一记重磅炸弹:“我想起他曾经对我说过一句很奇怪的话。他说:‘明玥,你要记住,有些账,是不能用钱来算的。’”
此言一出,社群彻底沸腾!
阴谋论、反转论、救赎论……无数的猜测和解读瞬间淹没了整个网络。
人们的情绪如同坐上了过山车,从愤怒的顶点瞬间跌落,又被抛向了困惑与好奇的另一个高峰。
就在这情绪峰值爆发的刹那,苏明玥的瞳孔深处,一道冰冷的光芒一闪而过。
她向阿哲下达了最终指令:“启动‘情绪锚点标记’!”
阿哲早已待命,双手在键盘上化作残影。
借助这股由亿万人共同掀起的、史无前例的情绪洪流作为掩护和放大器,“回声陷阱”协议的最终图穷匕见。
无数伪装成普通数据包的情绪探针,沿着敌人回传数据的路径逆流而上,穿透层层迷雾。
三秒后,一张全球网络地图在苏明玥面前展开,一个位于新加坡的坐标被精准锁定,红光爆闪。
那是一个大型数据中继站,此刻,它正像一颗忠实的心脏,将她直播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微表情,实时转发给那藏在最深处的最终接收者。
深夜,暴雨倾盆。
苏明玥关闭了所有设备,房间里只剩下应急灯昏黄的光晕。
她从抽屉里取出一个金属盒子,点燃了打火机。
“Echo”的身份卡,记录着密钥的微型U盘,以及那本伪造了数月之久的虚拟人格日记,被她亲手一张张、一件件地送入火苗之中。
橙红色的火焰跳跃着,吞噬着这些虚假的身份与过往。
镜中的倒影,映出她一张冷峻得毫无感情的面容。
她看着火焰,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低声自语:“你们让我亲眼看到了,真相是如何被轻易扭曲和操纵的……那么,我也该教会你们,谎言是怎么烧成灰烬的。”
窗外,一道惨白的闪电划破夜空,瞬间照亮了她手中那份刚刚从加密打印机中吐出的文件。
文件的标题,赫然是——《“灰域”核心控制链拓扑图》。
而在图谱的末端,网络结构的最深处,一个用红色标记出来的、至今唯一尚未暴露身份的节点代号,散发着致命的寒意:
云顶0。
喜欢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请大家收藏:()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