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流在苏明玥眼前汇成一道冰冷的洪流,每一个字节都像淬了毒的钢针,刺向她构建的规则壁垒。
三小时,仅仅三小时,磐石资本那个本该彻底蒸发的SPV账户,竟如神话中的不死鸟般浴火重生。
资金的来源,是三家名不见经传的“社会创新基金”,它们的账目干净得像初雪,每一笔善款都清晰可溯,却在此刻,像三条毒蛇,悄无声息地将毒液注入了磐石资本的枯竭血管。
更深层的恶意,隐藏在媒体的推送时间线上。
五家主流媒体,几乎在资金重组完成的同一分钟,投放了精心制作的专题报道。
标题惊人地一致,剑指“透明交易倡议”如何扼杀了公益项目的生命线,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弱势群体的“关切”与对监管“一刀切”的“担忧”。
逻辑的闭环形成了。
先用巨额亏损制造一个悲情英雄的形象,再用伪装成善意的资金为其续命,最后,用舆论将这盆脏水,不偏不倚地泼向改革的源头。
苏明玥的指尖在冰冷的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的声音像是死神的钟摆。
她唇角勾起一抹淬着寒冰的冷笑,低声自语:“他们不是在输钱,是在买引爆整个市场的……舆论炸药。”
就在这时,许昭宁的加密通讯请求弹了出来,他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仿佛穿透了层层电磁迷雾。
“明玥,贺砚舟的团队有新动作。我们截获了他们正在运行的一个模拟程序,代号‘预期坍缩’。”
苏明玥的瞳孔骤然收缩。这个名字本身就散发着不祥的气息。
“他们的模型,核心变量不是我们常见的成交量、波动率或者宏观数据,”许昭宁的声音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而是‘公众对监管的信任衰减率’。他们在用最高级别的算力,推演一场针对人心的金融政变。一旦他们找到那个临界点,证明‘情绪披露机制’将大概率引发不可控的大规模资本外逃,他们就会把这份完美的‘风险报告’,直接呈递到最高监管层的办公桌上。”
苏明玥闭上了眼睛,办公室的灯光仿佛被抽离,世界陷入一片黑暗。
她没有去看屏幕上那些疯狂跳动的数据,而是在脑海中构建另一幅图景。
在那里,没有K线,没有涨跌,只有一组微弱而坚韧的低频震荡波。
那不是资金的流动,而是制度建立、执行、被信任、被质疑、再到被扞卫的呼吸节奏。
“他们在攻击信心本身。”许昭宁的警告在耳边回响,振聋发聩,“一旦试点被叫停,所有前期的努力都将化为乌有。改革,会瞬间倒退回原点。”
市场的正面战场之外,舆论的绞杀已经悄然拉开序幕。
池珒主持的王牌财经节目《资本夜话》,毫无征兆地改版,推出了名为“监管之困”的系列访谈。
节目请来的嘉宾,无一不是德高望重的退休官员,他们对着镜头,用最委婉的措辞,表达着对“明玥条款”可能过度干预市场的“深切忧虑”。
言语间,他们将市场的自由意志捧上了神坛,将苏明玥的改革描绘成一个鲁莽的闯入者。
苏明玥没有被那些冠冕堂皇的言辞所迷惑,她的注意力,被一个反复出现的画面细节牢牢抓住。
每一位嘉宾在发表关键性质疑言论之前,导播都会心有灵犀地切入一段空镜:薄雾笼罩的江面上,一盏航标灯,忽明,忽暗。
“小舟,把最近三期《资本夜话》的空镜片段调出来,回放帧率调到最低。”她对着空气下令。
全息屏幕上,灯光的闪烁被无限放慢。
那看似毫无规律的明暗交替,在苏明玥的眼中,逐渐显现出一种诡异的节奏。
她将这组频率输入系统,与磐石资本旗下所有关联基金的交易数据进行比对。
三秒后,系统发出一声轻鸣。
其中一只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离岸基金,其高频交易算法的“心跳”——下单与撤单的间隔频率,与航标灯的闪烁频率,完全一致。
那不是航标灯,那是冲锋号。
是贺砚舟在向他遍布市场的盟友们,发布无声的指令,校准攻击的节拍。
这不仅仅是舆论战,这是一种精密的、深入骨髓的心理战。
他们在用视觉信号,为整个做空联盟,注入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强大心理暗示。
苏明玥的眼神彻底冷了下来。
既然敌人选择在人心的战场上开火,那她就奉陪到底。
“文姐,”她拨通了内线,“帮我组织一场活动,就叫‘记忆市集’。”
“市集?”文姐有些疑惑。
“对。邀请所有在过去金融欺诈案中,受到伤害的受害者家属,来现场讲述他们的故事。我们不煽情,只呈现真实。”苏明玥的声音平静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同步开启‘凤凰计划’下属的公益项目实时打款通道。每一位讲述者分享完他们的经历,大屏幕上,就立刻显示善款到账的总额,以及这笔钱将如何被用于法律援助、心理干预和生活重建的执行进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文姐瞬间明白了她的意图,声音都有些颤抖:“我明白了!您是想……”
“他们想用恐惧和怀疑冻结市场的信心,”苏明玥一字一句地说道,“我就要让他们亲眼看看,共情非但不会冻结流动性,它还会创造出最坚不可摧的新信用。”
直播当晚,“记忆市集”引爆了全网。
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明星站台,只有一个个普通人,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着他们被冰冷的金融数字碾碎的生活。
当一位白发苍苍的母亲,颤抖着说出“我只想知道,我那个因为炒股失败跳楼的儿子,临死前看的最后一眼K线,是不是被人为画出来的”时,屏幕上的捐款数字,如同火山喷发般疯狂飙升。
一千万、三千万、五千万……最终,定格在了八千六百三十二万。
这个数字,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那些依赖悲观预期基准线进行做空的资本脸上。
与此同时,林舟的生物监测中心内,警报声轻微地响起。
屏幕上,苏明玥的脑电波图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状态。
“γ波再次爆发!”一名研究员惊呼,“峰值超过了上次的记录,而且……她的心率、皮电反应等自主神经系统指标,异常平稳!她的身体,正在主动适应这种‘共振态’!”
林舟紧紧盯着屏幕,眼中闪烁着狂热与震撼。
就在这时,更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直播画面中,一位中年母亲正在讲述女儿因为家庭变故,患上了严重的应激性失忆症。
就在她描述女儿茫然地问“妈妈,我是谁”的那个瞬间,画面外的苏明玥,依旧双目紧闭,仿佛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中。
然而,她的嘴唇却微动,对着耳麦里的操盘手轻声说了一句:“后台ETF交易池,标记A-37号挂单,三秒后撤单,是虚晃一枪的打压指令。”
十二秒后,那笔试图精准打压与受害者故事关联最紧密的某只公益主题ETF的异常挂单,真的出现了,又在三秒后如预言般消失。
林舟倒吸一口凉气。
她没有看任何数据,没有任何情报,她提前了整整十二秒,预知了这次微观层面的市场攻击。
直播结束后,林舟第一时间冲进苏明玥的休息室,声音都在发颤:“明玥,你刚才……”
苏明玥缓缓睁开眼,眼底没有疲惫,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澄澈。
她轻声说:“以前,我需要看数据才能分析它的意图。但刚才,在那位母亲的悲伤达到顶点的时刻,我听见了。那笔挂单带着的恶意和贪婪,像一声刺耳的杂音,混在市场的呼吸里。”
她顿了顿,仿佛在感受着身体里某种新生的力量。
“这次,是我先听见了它的脉搏。”
深夜,喧嚣散尽。
苏明玥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复盘着整场惊心动魄的博弈。
她没有看盘,而是打开了一支陈旧的录音笔。
里面传来父亲温和而厚重的声音,那是他手稿中的一段口述录音:“……玥玥,你要记住,真正的风险,从来不写在财务报表上,它藏在人们开始怀疑善意的那一刻。当一个社会,不再相信好人会有好报,不再相信规则能够保护弱者,那才是金融体系真正崩塌的开始……”
怀疑善意……
这五个字,像一道闪电,劈开了苏明玥脑中的所有迷雾。
贺砚舟、池珒,他们所有攻击的核心,不就是为了制造这种怀疑吗?
她豁然起身,抓起电话,拨通了顾承宇的号码,电话几乎是秒接。
“承宇,”她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决绝与清明,“我明白他们的终极目的了。他们想用恐惧重塑规则,让市场退回那个弱肉强食的黑暗森林。”
电话那头的顾承宇沉默着,静静地听着。
“那我就反其道而行之,”苏明玥走到窗边,看着被乌云撕开一道缝隙的夜空,“我要用信任,重建整个市场。”
一缕月光穿过云层,恰好落在她桌角那份还未公开的《凤凰计划二期融资方案》上。
封面的最下方,一行小字在月色下熠熠生辉,仿佛一个等待被唤醒的宣言:
“信任资产化实验”。
苏明玥挂断电话,目光重新落回那份方案上。
信任可以被量化,可以被交易,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全新的、比黄金更稳定的抵押品。
这是一个疯狂而大胆的构想,但现在,她比任何时候都确信,这是唯一的破局之路。
然而,要将“信任”这种无形之物铸成市场的基石,她需要一个无可辩驳的支点,一个能证明这种“信任”被背叛时,会付出何等惨痛代价的法律铁证。
贺砚舟他们能够如此娴熟地利用公益外衣,背后必然有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布局。
他们的手法不可能天衣无缝,在他们庞大的法律保护伞下,一定留下过蛛丝马迹。
她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划过,目光深邃如海。
她需要的,是一个能从故纸堆里,从那些被时间掩埋的卷宗里,嗅出陈年血腥味的猎犬。
喜欢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请大家收藏:()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