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谨言啊。
别那么见外,按辈份算,叫我李叔就行。
突然打电话,是有什么事情吗?”
电话那头快速被接通。
李总领事温和的声音响起。
“李叔,是这样的,有个想法想跟您请教一下。
我最近在考虑,是否可以在三藩市推动筹建一个华人文化中心。
凝聚一下侨胞力量,弘扬中华文化,也为年轻一代提供一个了解传统的平台。
不知您觉得可行性如何?”
徐谨言也是就坡下驴,直接喊起来李叔。
然后说出来刚才想到的办法。
“诶哟,不错啊!
你能有这个想法,非常好。
上次的基金会,我们还没好好谢你呢,你这就又给我带来一个惊喜啊。
领事馆必须要大力支持才是。”
电话那头的李总领事显然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
“这件事牵涉颇广,我又没有经验。
不如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牵头主持大局,更适合。
这不,就想到了上次在领事馆见到的黄霭堂黄老先生。
想来黄老先生无论是声望还是对社区的贡献,都是不二人选。
不知能否麻烦李叔帮忙牵个线,我想拜访一下黄老,听听他的意见?”
徐谨言直奔主题。
“没问题啊。
这可是大好事,黄老肯定支持。
我这就联系他,帮你约个时间。
你看明天下午如何,黄老在唐人街有个会馆,就很适合谈事情。”
面对这种好事,李总领事自然是满口答应。
还提出了主动前线。
“那就多谢李叔了。
明天下午我三点放学,大概三点半到。”
寒暄了几句后,徐谨言挂断电话。
拉开抽屉,从里面取出了两罐之前在国内时,王妈妈硬塞给他的红茶。
第二天下午,唐人街,黄氏会馆。
与徐谨言猜想的不同。
这个会馆内部没有丝毫金碧辉煌的装修,纯实木搭建的二层仿古建筑,处处透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中式雅致。
紫檀木的家具,墙上挂着意境深远的水墨画,博古架上陈列着瓷器古玩。
就连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陈年普洱的醇厚气息。
“黄老,冒昧打扰,还请您海涵。”
黄霭堂穿着一身深蓝色的绸缎唐装,再加上满头白发,再加上满面春风的笑容。
似乎有种看破红尘的潇洒。
徐谨言在李总领事的陪同下步入会馆后,率先伸出右手。
“诶呀。
徐先生太客气了。
你能来,我这老头子高兴还来不及。
快快快,尝尝我珍藏的普洱。”
黄霭堂笑容慈祥,将徐谨言和李总领事引入堂内。
“巧了不是。
正好我从国内带了点红茶,请黄老品鉴品鉴。”
还未落座,徐谨言顺势将带来的两罐马口铁茶叶递了过来。
“哦?红茶?
好,好啊,那黄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快快请坐,快快请坐。”
黄霭堂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没有任何的矫柔做作,直接接了过来,然后引二人落座。
“嘶。。。
这茶?”
或许是在米国待久了。
黄老直接打开了马口铁罐子。
还未细看,一股浓郁的香甜味道,扑面而来。
顿时让他吃了一惊。
“难不成是国内顶级的正山小种?”
黄老微微蹙眉,细细闻过茶香后。
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去年归国时。
因为我不抽烟、也不怎么喝酒。
所以家岳便让我带了点茶叶过来。
平时忙于俗世,也想不起来喝,这不今天登门,便带了过来。”
徐谨言不懂什么正山小种不小种的。
他只知道这个茶喝起来蜜香、松香和果香扑鼻。
就如同放了蜂蜜水一样。
“这可是顶级的好茶。
没想到今日也能得一品尝。”
黄老一开口,就知道是个懂茶的。
以王爸爸的地位,能在他书房里珍藏的,岂能是一般的茶?
原本李总领事还想寒暄几句,然后带入正题呢。
却没想到黄老却着急的开始将壶中刚投入到普洱直接丢掉,然后轻轻捏了一撮罐子里的红茶。
随着热水冲泡进壶中,偌大的厅堂居然茶香四溢。
“这茶香。。。
没想到谨言你还有这般藏品?”
就连见多识广的李总领事也看出来,这不是凡品。
眼神带有一丝复杂的神色,恭维了一句。
“哪里哪里。
都是从家岳送到。”
徐谨言毕竟年龄没到,对茶没什么研究,平时也喝的少。
“来来来。
都品一品,都品一品。”
黄老很快将冲泡好的茶叶倒了三杯。
“好茶!”
“这才是真正的茶叶。
以往我喝的的普洱与之相比,跟涮锅水没什么区别了。。。”
茶水刚一入口。
李总领事和王老都不由得赞叹了一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妙啊。
这个构想太好了!
徐先生啊,你这不是在搞文化,这是在为我们海外华人立心啊。
此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黄霭堂必定倾力支持。”
茶过二道。
李总领事这才将话题从茶叶上,引到了今日来访的目的。
黄老小口小口地抿着茶,听得极为仔细。
待李总领事说完,高兴的差点拍桌子。
看来对这件事也是极为的赞同。
“黄老为社区奔波一生,令人敬佩。
不知家里儿孙辈如今都在做些什么?
想必也是个个成才,不负您的期望。”
经过小半个小时的沟通,关于这个华人文化中心的各项事宜,算是初步达成了意向。
徐谨言品了口茶润润嗓子,不经意间拉起了家常。
“唉,儿孙自有儿孙福咯。
我那2个儿子,个个都不争气。
反倒是大孙子启明,还算不错,就在附近的预备学校读书。
以后若是能像徐先生一样进入伯克利,也算是给我老黄家,留下一分颜面。”
黄老苦笑着摇摇头。
为二人再次斟了一道茶后,先是叹了口气。
然后不出意外的,提到了黄启明。
“哦?黄启明?
这倒是有些巧了不是?
我家小妹最近刚好跟我提及一个黄姓的同学,时常帮她辅导功课。
诶哟,我这可得带着礼物登门拜谢才是了?!”
徐谨言故意露出惊讶的表情。
“。。。。。。”
黄霭堂瞬间愣住了。
他是何等人物,在华人社区摸爬滚打几十年,早已练就了七窍玲珑心。
徐谨言这番看似随意的家常,从小妹理科不好到黄同学帮忙辅导。
再到恍然大悟是自家孙子,最后说什么登门拜谢。
一环扣一环,看似毫无干系。
都说听话听音,锣鼓听声。
这一番话串起来,黄老心中还不跟明镜似的。
这徐家小子,哪里是来单纯聊文化中心或者感谢辅导功课的?
这是借着由头,来敲打他黄家,要确保两个年轻人之间的关系,保持在安全的界限之内才是真吧?!
眼睛一转,黄霭堂便想通了前后所有的关联。
当即对面前的徐谨言高看了一眼。
这年轻人,处理事情的手段竟如此老辣。
没有兴师问罪,没有居高临下,而是先送上文化中心这份大礼,给足了他黄家面子,再通过一番闲话家常,不着痕迹地点明问题。
口中说的是带礼物登门拜访,可潜台词自己若是听不出这是含蓄施压,岂不是白活了一辈子?
一个不过24岁的公派留学生,在短短两年之内便名传全球,今日方知为何。
整个过程,如春风化雨,却又暗藏在水面之下,让人挑不出半分毛病,反而还要承他的情。
那现在,自己该如何接招?
PS:自动定时发布给忘了。
祝大家国庆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事业顺利,万事顺遂,财源广进
喜欢都重生了,谁还不是个大文豪?请大家收藏:()都重生了,谁还不是个大文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