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4章 偷天换日

作者:桃桃软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我不急。这封信是我修的,您是来鉴定的专家,身份不同,职责分明。咱们还是保持点距离更稳妥,免得引起不必要的怀疑。”


    薛成炎盯着她看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随即收回目光,只默默地点了点头,什么也没再多说。


    一间宽敞明亮的房间里。


    薛成炎与博物院的李院长并排坐在主位上。


    两人中间隔开一小段距离,姿态端正。


    孙子楚与江展宏则坐在下首位置,神情恭敬。


    正前方是一张宽大的红木长桌,桌上铺着洁净的白布。


    其上摊开着一幅修复好的卷轴。


    卷轴边缘规整,纸面平整,墨迹清晰可见。


    在孙子楚的引导下,薛成炎与李院长起身缓步走上前。


    两人各自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枚高倍放大镜,神情专注地俯下身,开始仔细查看这幅珍贵的卷轴。


    他们从卷轴的起始部分看起,一字一句地扫视过去。


    随后又缓缓翻至末尾,检查落款与印章的细节。


    接着,他们又倒回来,从后往前再看了一遍。


    反复对比墨色浓淡、纸张质地以及笔锋走势。


    来回两遍之后,两人都放下了手中的放大镜。


    他们彼此对视了一眼,眼神交汇间流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凝重。


    “你们说这东西已经被修过了?”


    李院长终于开口,眉头紧锁。


    他盯着孙子楚,等待一个合理的解释。


    孙子楚连忙站起身。


    “是这样的,李院长。明王墓出土的这批文物运抵市博物馆后,曾遭遇盗窃事件,部分文物遭到损坏。再加上年代久远,受潮严重,原卷轴上有明显霉斑,甚至落款处的文字都已经模糊不清了。所以我们紧急联系了这位薛同志,请她协助进行清理和修补工作。”


    李院长顿时火了,脸色涨得通红,猛地一拍桌子,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太乱来了!这是从明王墓里挖出来的东西,你知道它有多重要吗?万一真是章元逸亲笔写的,那可就是国宝中的国宝!怎么能不经过批准就擅自修复?程序呢?规矩呢?你们脑子里有没有这根弦?”


    “而且,你们居然找了个在业内根本没听过名字的人来修!连个履历都查不到,背景不明,经验不清!这可是国家一级文物,不是街边捡来的破纸片!不是儿戏!到底是谁拍的板?谁给的权力?站出来给我解释清楚!”


    孙子楚脸色一白,额角渗出冷汗,双腿不由自主地微微发抖。


    他急忙向前一步,声音颤抖着问:“李院长,这信被修坏了?是不是已经……损毁了原貌?”


    李院长没有立刻回答。


    而是冷冷地瞥了眼站在一旁的薛成炎。


    随后,他才缓缓说道:“除了薛专家,我们院里谁都不敢信啊。毕竟,这种级别的文物,动一下都是大事,谁敢轻易下手?如果不是他点头,谁又有这个胆子?”


    他转过身,目光直视薛成炎。


    “薛专家,您怎么看?这件事,您是关键人物,现在所有人都等着您一句话。”


    薛成炎站得笔直,神情肃穆。


    终于,他缓缓开口。


    “文物修复这行,讲究极多,规矩森严。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技术不过关的话,再真的东西也能弄成假的。哪怕是一笔墨色、一道折痕,都可能影响整件文物的真伪判断。”


    孙子楚面色愈发紧绷,额头上青筋微跳。


    他嘴唇微微发抖,声音都变了调,带着一丝绝望地问:“那……那这封信……是不是已经报废了?再也无法恢复原状了?”


    江展宏也皱起了眉头,眉头拧成一个“川”字。


    他站在角落,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掌心。


    他的目光在薛成炎和孙子楚之间来回游移,心中已隐隐感到不安。


    唯有薛念云,神情自若,双手自然垂落。


    她站在人群边缘,脸上没有一丝慌乱。


    其实,在来京市之前,她也不是完全不紧张的。


    那时夜深人静,她独自坐在老宅的灯下,手中拿着父亲留下的修复笔记,一页页翻看,一遍遍默念那些口诀和手法。


    她深知这次任务非同小可。


    一旦失败,不仅名誉尽毁,更可能牵连整个家族。


    她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


    那是从小练到大的功夫,是祖辈传承下来的技艺,是无数个日夜打磨出来的本能。


    但她从没轻视过这一行的复杂性。


    文物修复看似是修补破损,实则是与时间博弈,与历史对话。


    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


    这行当分好多门派,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绝活。


    每一家都有拿手的本事,代代相传。


    秦派有一招叫“借尸还魂”,堪称鬼斧神工。


    他们能将旧纸上早已褪色或模糊的字迹,通过特制药水和特殊纸张,完整无损地转移到新纸上,过程精细至极,完成后几乎看不出任何痕迹。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各种技法,五花八门,数不胜数。


    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传统技艺在动荡中几近失传,却又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


    那时候,又冒出了几个新兴流派。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薛家和孙家。


    而薛家最令人惊叹的,便是那失传已久的绝技“偷天换日”。


    据说,此法能在不触碰原件的情况下,悄然替换残损部分,甚至连红外扫描都无法察觉其修补痕迹。


    此术至今无人能复制,堪称文物修复界的神话。


    但门派之间为了争夺第一的位置,向来明争暗斗不断,彼此之间常常不服气。


    哪怕表面上维持着客气,背地里却总有人挑毛病、找漏洞。


    这些年来,行业内的风气早已如此。


    谁都不肯轻易低头,唯恐被他人踩在脚下。


    所以薛念云一开始最担心的就是。


    万一碰上其他派系的人故意找茬,借题发挥。


    更何况,若背后再有人推波助澜,煽风点火,把小事闹大。


    那局面就更加难以收拾了。


    她虽然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可人心难测。


    尤其是在这种涉及声誉与地位的关键时刻。


    一步走错,可能满盘皆输。


    可当她看见薛成炎的那一刹那,心立刻就稳了下来。


    并不是因为他正好是她叔叔,能在立场上偏袒她、护着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