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袭警!”
程华无语地叹了口气,谁能想到这家伙荤素不忌啊,这种事都敢干!
听到这话,任平生也有些意外,这傻逼孩子,纯纯找刺激呢。
“程主任,现在怎么解决?”任平生看向程华,有些警惕。
“一个人而已,总理也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就让他折腾去吧,不用管他!”
程华无奈地摇摇头,傻逼好解决,不好解决的是这傻逼有资源有后台。
“看来以后是不能从他们这弄到机械了,刘处长,你最近想办法联系联系其他国家吧!”
“主任,这一条线都是好不容易才打通,要是联系其他的国家,恐怕需要的时间更久!”刘建看向程华,提醒了一声。
“没事,先试试吧!”程华无力的耸了耸肩,他能怎么办?谁让苏俄派来这种傻逼。
“好,那我先去准备了!”刘建也不想呆了,屁事太多,急匆匆地离开了病房。
程华眼看着只剩他们三个人,朝他们摆了摆手:“咱们也走吧,这么晚了,早些休息!”
“好,咱们先回去!”
任平生点点头,随即试探道:“程主任,咱们现在缺什么机械?我可以问问我有没有路子?上次我在徽省弄过一批罐头生产线!”
“你有路子?太好了!罐头生产线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咱现在华国依旧没几条,大部分罐头厂都是依靠人工。”
“要是能弄来几条,咱们也能多开几家罐头厂!”
听到任平生能弄到,程华有些激动,这可是个好消息啊。
随即,他又激动地抓住任平生的手,“任顾问,咱们国家什么机械都缺,只要是铁做的咱都要,不知道你有没有路子,要是可以,废铁都行!”
前两年大炼钢铁,严重影响了华国的钢铁产量。
为了炼制钢铁,许多地方原材料严重不足,还出现过家家户户砸锅卖铁的场景。
古法炼钢质量也很难保证,刚流出的铁水确实令人惊艳,红彤彤、光灿灿,然而冷却后却变成了冷冰冰、黑乎乎的废品。
质量太差,根本不能用,所以现在钢铁依旧紧缺,有些人家里连个铁锅都没有。
“这没问题,那我就试试能弄到什么生产线吧,到时候由咱们供销社牵头建厂,如果干得不错,还能用来出口给国家创造外汇!”
任平生笑着开口,他是这么想的,赚国人的钱算什么本事,他想去赚美帝的钱,赚小日子过得不错的钱。
虽然小日子战败了,但是那些人过得依旧不错,可不能这么放过他们。
“哈哈,任顾问有这心是好的,不过外汇可不是这么容易赚啊!”
程华笑了笑,没把他的话当回事,国外生产线多齐全,哪里需要进购他们生产的东西。
“走了,我先送任顾问回家,黄主任你呢?”
“我也回家啊,老程,你总不能厚此薄彼不送我吧!”
黄粱白了他一眼,跟着上了车,顺着任平生指的路,程华一路开到任平生家。
看着眼前的四合院,程华有些意外,这跟他们分的房子不一样啊。
“程主任,黄主任,进去坐坐!”
任平生下了车,招呼了一声。
“行,那我就进去看看!”黄粱也没客气,这小子竟然分的四合院,这可比自己分的房子好啊。
“那好,我也进去坐坐!”程华见他进去,有些无奈地跟上,也有些好奇。
推开门,映入眼帘的院子让俩人一愣,黄粱瞪大了眼:“小任,你这还是两进的啊!”
“不是!”任平生摇头。
听到他说不是,程华松了口气,故作随意地点点头:“噢,那里面住的是谁啊?不是咱供销社的吧,哪个部门的?”
“我说不是两进的,是三进的!”
任平生乖巧的开口,声音很平淡,但是听在他们耳朵里,却有些刺耳。
也不知道现在没有“凡尔赛”这个词,不然他们俩绝对要骂他了。
“小任啊,你小子,真是好运气啊,对了,你的房子不是供销社分的,哪里来的?”黄粱看着他,露出一抹笑容。
这小子不简单啊,不声不响弄了套三进的四合院。
“这是大领导亲自给我安排的,还说我如果住不习惯,还可以给我换楼房!”
任平生依旧凡尔赛的笑着,只是眼角处的笑容,暴露了他的心情。
“你小子!好啊,能得到大领导看重,好好干,以后我的位子给你留着!”
程华拍了拍他的肩膀,心里五谷杂粮。
自己反过反动派的围剿,过草地,打柜子,还打老蒋,又远赴鸭绿江抗美,一抽屉的军功章,也不过坐到这个位置,这小子,年纪轻轻,身份已经不比自己差了。
甚至在大领导眼里,比自己还要重要。
不过,他也不得不服,这小年轻,光是粮食就解决了无数人的生计,而且听他说还有一大批粮食在路上。
等那波粮食到,就能彻底解决粮食危机。
这种能力,是他望尘莫及的!
所以,他倒是没有嫉妒,只是羡慕罢了。
黄粱倒是没这么多想法,看着眼前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眼睛都快粘上面了,又想到自己要教他东西,便有了想法。
“那个,小任啊,我也想住住四合院,要不你给我养老?我收你当徒弟!”
原本任平生提出拜师他倒是不在意,自己孤家寡人一个,拜不拜师的有什么关系?
这玩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但现在一想,收个徒弟貌似真不错,运气好还能把师父的道观发扬光大呢。
“好,多谢黄叔,以后你就是我师父,您以后就住在这,哪天咱们举办个拜师宴。”
任平生一听他愿意收徒,也没扭捏,直接答应下来。
“拜师宴就算了,以后在家你喊我师父,出门还是喊我黄叔!”
黄粱笑着摇头,声音很平和,也夹杂着几分欣喜。
“老黄,哈哈,恭喜你收了个好徒弟啊,拜师宴最好还是别办了,不过既然我是见证人,这块玉佩就送你了!当初我在一个反动派领导身上扒下来的,你别怕不吉利,我戴了好多年了!”
见他们变成了师徒,程华有些羡慕,送了个礼物。
他知道,黄粱这老头这辈子不容易,一个道观八十多人下山,回去的只有他一个。
一个人守着道观,要不是总理亲自去山上请他,说不定现在还在山上闲云野鹤呢,能收个徒弟养老,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