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0章 萧良娣从太子妃那抢人被训

作者:柠檬小丸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东宫的第二晚,锦初睡得并不习惯,飞霜悄悄点燃了安神香,才听见了锦初均匀的呼吸声。


    方嬷嬷执意要守着。


    有人睡得安稳,有人却一夜未眠。


    整个皇宫都沉浸在诡异的氛围中。


    此时偏房,长庆禀报:“殿下,天黑之前皇上召了云王爷入宫,罚了云王爷跪了两个时辰,还训斥了二皇子别有用心。”


    姬承庭挑眉。


    “殿下,萧相这只老狐狸就是根墙头草,和太后那边联系,又紧巴巴讨好您,会不会出卖您?”


    长庆已经对萧相动了杀心,他不明白,自家殿下为何会出手救了萧家全族。


    “再等等。”


    长庆撇撇嘴:“咱们费尽心思设下这一局,皇上只削弱了萧良娣和晏良娣的身份,未曾追究萧家和云王府,难道这件事就要不了了之?”


    姬承庭摇头:“有时候明面上的惩罚未必就是惩罚,心里扎了根刺,说不定哪天就会连根拔起了。”


    北梁帝能忍云王爷和萧家,全是因为两国使臣即将来访,外患未平,不愿内讧罢了。


    时机未到。


    父子二十多年,姬承庭已经看穿了北梁帝的心思,决不允许任何人危及皇位。


    哪怕是他这个太子。


    娶锦初,就像是一根刺扎入北梁帝心里,好在现在已经拔出,北梁帝现在的注意力已经被那几人给夺走。


    “殿下,萧良娣派人来请您。”


    门外侍卫来报。


    姬承庭脸色一垮:“让临嬷嬷去教教萧良娣规矩!”


    “是。”


    西北院没等来太子,倒等来了一脸阴沉的临嬷嬷,手里还拿着一把戒尺,一进门就吓的素袭四肢发软。


    萧冉沁脸上的笑意也快绷不住,好奇的看向临嬷嬷。


    “萧良娣,太子殿下昨夜守着皇上一夜未归,今日陪着太子妃,你怎敢派人去请殿下?”


    “我……”


    “老奴是东宫教养嬷嬷,萧良娣如此不懂规矩,老奴就教教你!”临嬷嬷扬起戒尺狠狠地打在了萧冉沁的后背上。


    剧痛袭来,萧冉沁疼得脸色煞白。


    一旁的素袭看不过去了,拦在了萧冉沁跟前:“嬷嬷,萧良娣可是太后的侄孙女,还是相府嫡女……”


    “啪!”


    临嬷嬷扬起手狠狠的敲在了素袭的后背:“这里是东宫,不是萧家,少在这耀武扬威!”


    素袭吃痛,疼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临嬷嬷抓着素袭狠狠抽打。


    萧冉沁一把捉住了临嬷嬷手上的戒尺:“嬷嬷这般目中无人,殿下可知晓?”


    “啪!”


    临嬷嬷反手一巴掌掌掴在萧冉沁白嫩嫩的脸颊上。


    萧冉沁傻眼,捂着脸不可思议:“你敢打我?”


    “老奴是奉命来管教萧良娣的,萧良娣要是舍不得过往的身份,又何必眼巴巴地求太后,死乞白赖地入了东宫?”临嬷嬷说话更是尖酸刻薄,居高临下,满脸鄙夷。


    气的萧冉沁脑袋嗡嗡的,呼吸起伏,站起身作势要往外闯,临嬷嬷也不着急:“皇上有旨让萧良娣禁足三月,今日萧良娣胆敢违抗圣旨,那就是打死也不为过!”


    一句话成功地让萧冉沁站住脚,气急败坏的蜷起拳,硬是又走了回来,临嬷嬷嗤笑一声,不忘叮嘱:“萧良娣也别指望派人去慈安宫告状,殿下最讨厌的就是两面三刀之人。”


    被人老嬷嬷指着鼻尖骂,萧冉沁又气又怒,却还不敢还嘴,硬是咬着牙忍了下来。


    被临嬷嬷罚站一夜。


    萧冉沁苦不堪言。


    次日清晨南苑已经用早膳了,锦初刚放下碗,就看见了临嬷嬷回来,面对锦初,临嬷嬷笑意吟吟:“老奴给太子妃请安。”


    “不必多礼。”


    临嬷嬷往前一步,弓着腰态度十分恭敬:“太子妃今日得空,老奴带您逛一逛东宫可好?”


    “也好。”


    一觉醒来飞霜说太子天不亮就去上朝了,动静极小,生怕吵醒了她,愣是让她睡过了时辰。


    “如今中宫空悬,祁贵妃又被没收了协理六宫之权,太后病了,不许任何人请安,太子妃不必给任何人请安。”临嬷嬷解释。


    锦初恍然。


    东宫分为四个院子,东南西北,经过西北院时,临嬷嬷又解释了昨儿晚上萧冉沁去找太子的事。


    锦初讶然,这事儿她还真不知道,又听说临嬷嬷动手打了萧冉沁,她愣了。


    不止是锦初,飞雁飞霜两丫头也傻眼了,看向临嬷嬷的眼神充满了崇拜,临嬷嬷干咳两声道:“老奴从前是伺候皇后娘娘的,如今管着东宫,殿下说,没规矩的人就要教训,老奴有殿下撑腰,所以,不惧旁人。”


    锦初恍然,折身去了花园,好奇地追问:“太后怎么突然病了,严不严重?”


    临嬷嬷也不避讳,道:“今儿早上皇上去了一趟慈安宫,皇上离开后,太后就称病了。”


    话没点透,锦初立即明白了。


    称病是假,禁足才是真。


    “不止是太后,今儿早朝皇上还训斥了萧相,训了二皇子。”临嬷嬷轻描淡写道。


    像是在说一件很普通的小事,可实际上,北梁帝在早朝上动了怒,连罚了十几人。


    最重的就是内务府首领,以监管不当为由,当众杖毙。


    身边伺候的太监,除了忠公公外,全部罚去了慎刑司,还有写过奏折的人,统统被罚。


    萧相从百官之首被贬成了正四品通议大夫,气得萧大人当场昏厥,被北梁帝派人送回了府上,顺带还将御赐的相府牌匾给拆了下来。


    “那皇上的身子可有大碍?”锦初问。


    临嬷嬷点头:“得老天爷保佑,皇上已经康健。”


    接连三四天宫中气氛都有些诡异。


    锦初已经好几日没有见过姬承庭了,太子要替北梁帝处理政务,忙得抽不开身,有时还会歇在议政殿。


    这日她刚起身。


    外头传来动静:“太子妃,殿下在偏殿等您。”


    锦初激灵一下清醒了,穿戴整齐后,去了偏殿,果然看见了姬承庭坐在那悠然自得地品茶。


    “殿下。”


    “收拾东西,孤陪你回陇西。”


    锦初一愣,她以为姬承庭早就忘记了这事,而且这个节骨眼上,后宫前朝不安分,她有心想提却迟迟看不见人,只能干着急。


    姬承庭指了指一旁收拾好的包袱:“孤答应过你的,要陪你回去看看。”


    “好,殿下等等我。”锦初提裙往回跑,对着飞霜说:“快收拾行李。”


    一个时辰后,两人准备妥当,临走前姬承庭带着锦初去了趟议政殿辞行,北梁帝亲自见了两人。


    “难得太子有心想出去走走,朕岂有不允之理?”北梁帝看上去心情不错的样子,大手一挥,给了两个月时间。


    两人谢恩。


    出宫上马车,一切顺利得像是在做梦。


    锦初眨眨眼看向姬承庭,姬承庭手里捏着本书,头也不抬嘴角挂着笑回:“你放心,孤安排妥当了。”


    萧,云王府,二皇子,祁国公府,林太后,个个自顾不暇,没人关注他们。


    直到顺利出城,锦初才恍然是真的离开了京城,路边的景色在眼前划过。


    马车一路飞奔,极少停下,每隔几个时辰就会换一辆马车,就这样披星戴月赶往陇西。


    “有传闻大船上救下来几个人,也有人说盛国公根本没在船上,是被人给掳走了。”


    一路上姬承庭说起了几种可能,从得到消息的那天开始,他就已经派人去了陇西打探。


    并未真正的见到盛国公。


    “那艘沉船位置找到了,孤私下召了上百个水性极好之人,可以潜入海中找找线索。”


    已经三年了,能找到的机会微乎其微,即便没有被鱼吃,也早就腐烂了。


    锦初深吸口气,语气有些颤抖:“多谢殿下。”


    姬承庭看着锦初微微颤抖的肩,叹了口气,解下外氅搭在她的肩头,安慰几句,看着她脸色好转起来才收回视线。


    连续赶路,锦初已经有些吃不消了,本就赢若的小脸此刻煞白,咬着牙强撑着,就连吃食也少了许多。


    马车忽然停下。


    锦初疑惑。


    “今夜不赶路了,在此歇息。”


    停靠的是一座驿站,三三两两的客人坐在那吃饭,长庆定下几间房,又安排人去给马儿喂草料。


    “准备些吃食送上来。”姬承庭道。


    长庆点头。


    二楼两个房间被打扫的很干净,由飞霜检查无误后,店家准备了热水,姬承庭对着锦初说:“今夜你好好休息,我就在隔壁。”


    “好。”锦初点头。


    浸泡在热水中缓解了不少疲倦,吃饱喝足后,她累极了,沾上枕头就歇了。


    此时隔壁


    长庆压低声音:“殿下当真要将所有真相全都告诉太子妃?”


    “不告诉她,她私底下也会查。”


    不仅会查,而且是没有方向的乱查,极容易打草惊蛇,对锦初而言,实在是太危险了。


    长庆无奈。


    夜色寂寥,耳边时不时传来呼啸声,但很快就被淹没了。


    一夜无梦的锦初睡醒后,整个人精神不少,简单洗漱后隔壁早就起来了,外头晴空万里,天气极好。


    姬承庭就站在二楼听着侍卫汇报,听见动静,转过身看她,摆摆手让侍卫退下。


    “醒了。”


    锦初点头。


    “一会咱们去淮安。”


    “淮安?”锦初莫名,去陇西根本不经过淮安。


    他解释:“淮安,朝廷囤积粮草的地方,离淮安三十里外,就是海边港口,朝廷养了十几条大船在那边。”


    锦初眼皮跳了跳,隐约猜到了姬承庭的目的,她往前一步:“殿下是要查三年前粮草的事?”


    事情过去了三年,北梁帝有心要隐藏,若是揭开这层遮羞布,北梁帝一定会震怒。


    姬承庭轻轻拍了拍锦初的肩:“我欠了盛家一个交代。”


    “殿下?”


    姬承庭眉眼皱起,一双黝黑的瞳孔看不出情绪:“不止是对盛家,还有二十万大军的冤魂,我不能坐视不理。”


    二十万大军这五个字重重地敲击在锦初的心头,令她浑身一震,她曾听说几年前的战役,打得极艰苦。


    是太子咬着牙,拼了命才侥幸胜的。


    “锦初,二十万大军饿了很多天,连兵器都提不起来,军营百里内寸草不生,他们是铮铮儿郎,北梁将士,没死在战场上却活活饿死。”姬承庭的语气一下子冷了下来,语气里多了几分憎恨。


    锦初惊愕这么大的事居然被瞒的密不透风。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