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2章 伍文德的请求

作者:从此不再装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弟弟,你到家了吗?”


    杨承志刚回到长胜大队老杨家,就接到了周甜甜的电话。


    虽然隔着听筒,但他依旧能感受到这女人话语中的暧昧。


    那种声音,其他人根本模仿不来,给人一种酥麻入骨的感觉。


    虽然杨承志已经跟周甜甜分开了,但听了对方的这番话后,就好像再次被对方按在沙发上一般。


    “到家了。”


    杨承志淡淡回答一声,说话的声音都显得有气无力了。


    他并没想到,出成人事的周甜甜竟然这么猛。


    以前他还感觉崔雪在这方面出奇的霸道,今天与周甜甜试过以后,杨承志的印象彻底发生了改观。


    相比于周甜甜,崔雪就要温柔许多了。


    他知道,崔雪之所以偶尔也会疯狂一下,是因为他们两个不经常见面的原因。


    而周甜甜初次就如此狂热,后面经过开发后,那肯定会更加凶猛。


    想到这,杨承志不由得打了个哆嗦,只感觉一阵毛骨悚然。


    稀里糊涂中,他竟然又给自己找了一摊活。


    这会儿的他,正喝着长胜建筑公司一位客户给他送来的人参枸杞茶。


    要知道以前的时候,他可是对这些东西嗤之以鼻的。


    认为自己还年轻,喝这些东西等于在羞辱他。


    可现在却有所不同了。


    毫不夸张的说,从周甜甜家下楼后,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把车开回来的。


    一路上都是迷迷糊糊的,右脚踩刹车踩油门都感觉非常吃力。


    幸亏那个年代汽车保有量很低,马路上看不到几辆车。


    如果放在后世,以他的状态,开车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到家了就好,那你想我了吗?”


    周甜甜继续问道,声音中透着几分撒娇之意。


    “周姐,我们才刚分开,我怎么想你啊?”


    杨承志一阵无语。


    只感觉女人有的时候真的是个奇怪的生物。


    不仅是周甜甜,马思雅,崔雪两女也是这样。


    或许只有林晓茹相对腼腆,不怎么擅长表达爱意。


    他接触的其他女人都是如此,整天另外一个不行。


    “那也不行,只要分开了你就要想我,不然的话我会伤心的。”


    周甜甜继续说道,声音气鼓鼓的样子。


    杨承志只好顺着周甜甜说话。


    好一阵子才把对方哄好,挂断了电话。


    他则是继续喝着自己的人参枸杞茶。


    第2天。


    去燕京那边确定3号生产基地设计方案的两名设计师回来了。


    经过他们两人的最终实地考察,再加上征求崔雪的意见,终于正式定下了设计方案。


    杨承志一早就来到了长胜建筑公司,批阅了一番最终的设计方案。


    他发现,通过两名设计师的实际考察,这套设计方案已经相当成熟了,就最终敲定下来。


    接下来,他又把王三柱子两人叫回了公司。


    跟对方商量了3号生产基地开工建设的时间。


    “三哥,柱子哥你们觉得3号生产基地的建设该怎么弄?”


    杨承志对着两人问道。


    王三柱子互相对视了一眼,说道:“设计方案已经敲定了,问题在于人手方面,我们是从冰城派人过去,还是在燕京当地找人?”


    “对,问题确实在这里,我更倾向于在槟城当地派人过去。”


    柱子点头说道。


    “柱子哥,说出你的理由。”


    杨承志问道。


    这两人现在已经被他提拔成了建筑公司的两大经理。


    他们经验丰富,对于建筑行业的了解远远强于他人。


    很多事情,他确实要多多请教两人才行。


    “第一,在燕京找人费用会高出许多,燕京那边的工资标准不是冰城这边能比的。”


    “第二,燕京找来的人与我们的工作方式与理念未必契合。很容易出现因为管理不善,而导致工程质量下滑的现象。”


    “如果用我们本地工人过去,就不存在这一点,因为本地工人大部分都跟我们有所合作,干起活来也会更加默契。”


    柱子一脸认真的说道。


    杨承志一听,忍不住点头表示赞同。


    “说的很有道理,但公司这边已经承接了很多工程,还有多余的工人派过去吗?”


    王三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


    现在他们正在建设的大型工程至少有10个以上,普通民房更是数不胜数。


    工人们早就已经分散在各个工地了,目前仅就冰城的工地都存在人手不足的情况。


    如果再派人前往燕京,确实有些捉襟见肘。


    “如果人手不够,也可以在冰城派遣一半,燕京本地招一半。周冰城的老工人带领着燕京新招来的工人干活。”


    “这样既解决了人手不够的问题,又能更好的控制成本。”


    柱子开口说道。


    闻言,杨承志王三两个人都无话可说了。


    这确实是个最优解,两方面都考虑到了。


    接下来,杨承志就让王三根柱子在各大工地中挑选100个工人出来。


    三天内由他带队,一块儿进发燕京。


    王三柱子两人领命后,就很快前往了各大工地,执行杨承志下达的命令去了。


    做好这一切后,杨承志又去了2号生产基地,视察了一番2号生产基地的收尾工作。


    经过几天的奋战,2号生产基地的收尾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


    罐头厂需要的10个鱼塘也已经砌筑完成。


    随时可以加水下鱼苗。


    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宣传以及丰富产品线,东风镇罐头厂的业务量依旧在直线上升着。


    订单量几乎达到了10年之内最好的状态。


    杨承志要求研发部门研发的多款新产品都已经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并且受到一致好评。


    除了华北地区的市场逐渐打开之外,冰城本地的订单也在快速的恢复中。


    见一切势头良好,杨承志命令伍文德去加大在本地的试吃活动。


    扩大到每个街道的繁华阶段。


    争取让大部分冰城人都能品尝到通过整个调查的产品,进一步加深对他们产品的认可度。


    除了诗词活动以外,大规模的广告宣传也是东风镇罐头厂能在短时间内起死回生的重要原因。


    好的宣传,配上好的产品,在那个产品匮乏的年代,不成功都难。


    虽然他还没有仔细算过最近的账目。


    但以现在3班倒24小时不停工的生产状态,东风镇罐头厂大概率已经扭亏为盈了。


    而且每天的利润着实不低。


    经过杨承志的粗略计算发现,至少有3000元以上。


    这还是原材料供应不完善,采购价格贵的情况下。


    如果能进一步完善原材料的供应链条,采取大部分原材料自产自销后,罐头厂的利润绝对能更上一个台阶。


    “小杨啊,咱们厂最近的订单都爆了,就算24小时生产,也生产不过来啊,我有个大胆的想法。”


    伍文德对杨承志说道。


    “伍厂长您说。”


    杨承志问道。


    “我想再进两条崭新的生产线,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这样有助于我们快速抢占市场,更好的完成现有的订单。”


    伍文德目光灼灼的开口。


    这位在罐头厂工作了几十载的老厂长最近一段时间又焕发了第二春。


    整个人容光焕发,双眼都变得有神了。


    “一条生产线大约多少钱?”


    杨承志问道,对于罐头厂生产线的价格,他并不算特别了解。


    “目前,生产线已经进化到了最新款式,一条下来,大概要5万元左右,唉……又涨价了……”


    伍文德脸色有些难看的说道。


    5万块钱一条生产线在那个年代来说,已经是相当昂贵的了。


    而为了救罐头厂,杨承志之前就已经投了50万进来。


    再加上厂房的三年房租,杨承志如今花在罐头厂上的钱至少在80万以上。


    如今,伍文德提出增加两条生产线的请求,着实有些难为情。


    因为他知道,自己似乎要的有点太多了。


    杨承志已经是罐头厂所有人的恩人了,他不能要求对方为罐头厂做太多的事情。


    果不其然,听了他的话以后,杨承志并没有立马答应。


    而是思考了一阵说道:“伍厂长,我能理解你期盼罐头长再次腾飞的心情。但最近我的投资量确实有点大,许多产业都需要钱,目前来看,确实没有更多的钱在投进罐头厂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